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如果郭嘉晚死几年 ...

  •   郭嘉于曹操的作用远非其他谋士可比,战略高超如荀彧,战术神通如荀攸,在曹操心目中都不如郭嘉来的知心,如果说曹操和谁可以套用“如鱼得水”这个成语来描述亲密,这人非郭嘉不可。
      我们讨论了郭嘉的特点介于荀彧和荀攸之间,其实际作用是不及荀彧的,那为什么能和曹操知心如故呢?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一、二人性情相近。
      二、郭嘉很好的弥补了曹操的不足。
      三、郭嘉和曹操彼此理解,读懂了对方。
      当战略已定,决战已定胜负之后,郭嘉的作用尤其突出,甚至超过荀彧。有句话“郭嘉不死,孔明不出”这句话意思很明确,郭嘉之于曹操,类似孔明之于刘备,郭嘉如果不死,曹操完全可以统一全国,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了。
      那么,如果郭嘉晚死几年,情况会如何呢?分三个部分来分析:
      一、如果郭嘉不死,曹操会遭遇赤壁之战的失败吗?
      曹操在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实力占据上风的曹操居然在赤壁之战中惨败给孙刘联军,此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莫非曹操不善于打胜势仗,善于打逆势仗,还是有别的原因。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赤壁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意义是最大的,因为只有这场战争是曹、孙、刘三方都参加的,曹操统一战争的失败,意味着刘备、孙权搞割据的胜利。让人很疑惑的是,三大战役,赤壁之战最扑朔迷离。双方投入多少兵力,曹操失败的原因,都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有瘟疫说,有血吸虫病说的,还有风向说的,就连火烧赤壁都有争议,有认为孙刘联军用火攻击败曹操,也有认为是曹军多生疾病,曹操不想恋战,自行烧船北回。
      可以肯定,如果曹操因瘟疫或血吸虫病爆发而输了战争,既便郭嘉在,也不能起根本的作用。如果曹操因战术失败而输了战争,如果郭嘉在,则情况大不相同,比如孙、刘联军用火攻的问题,郭嘉在,他未必会让曹操搞船的连环,而且从郭嘉的战术看,他善于在“兵贵神速”上出奇招,如北征乌桓就是一例,南征刘备又是一例。除去水土不服,疾病方面的因素,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中失败是他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特点,曹军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精锐,善于打恶战、苦战,短兵相接,长兵奔袭,曹操都有过经典的战例。但问题是:赤壁之战的情况与曹操以往的战争大不相同,这是曹操经历的第一次在南方发生的战争。南方水土不同于北方,不能一马平川,骑兵纵横,需要有一支能征惯战的水军,很明显这是曹军最大的短板。北方人到南方,水土不服的问题也是一个原因,但因曹操收纳了荆州的降军,这个问题似乎不值一提。但如果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之战投入兵力不会很多,因为曹操的精锐足以应付这一规模的战争,曹操因战术失当而败了赤壁之战。但他后来却在逍遥津之战中,任用名将张辽以少胜多,大败吴军,险些生擒孙权。如果发挥出战术,当时任何一支军队要击败曹操都很困难。可以说赤壁之战军队太多影响了曹军战术的发挥,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讲,曹操打仗不喜欢军队太多。可曹操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呢?我认为曹操南下之初,因刘琮的投降,走的太顺了,曹操太骄傲了,他想凭借声势一举平定孙刘,最终走入自己的弱项,失败就在情理之中了。郭嘉在,可以纠正很多战术上的失误,因为他视觉敏锐,善于捕捉战机,也可以认识到败因。有郭嘉在,曹操赤壁之战或许不会发生,发生了也不至于大败而回。那么有的人可能会问,不是还有荀彧、荀攸、程昱、刘晔等人吗?难道他们都不及郭嘉吗?其实不是智力的原因,而是郭嘉与曹操有默契,也更知心,其他人给曹操泼冷水,会让曹操发怒,而郭嘉他不但可以给曹操泼冷水,而且他泼的冷水,曹操可以接受,这就是郭嘉的不同之处。换而言之,其他人即便知道曹操战术上存在问题,在曹操兴头上也不敢说,郭嘉除外。否则,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二、郭嘉在,他可以找到统一的路线图吗?
      前面的分析说过,中国历史存在基本的统一路线图,是得秦蜀者得天下,秦指今天陕西一带,蜀指今天四川一带。当时秦在曹操控制之下,而蜀则是刘璋掌控。也就是说只要曹操适时夺得益州,他又开始掌控统一的钥匙。但曹操错过了。在击败张鲁,夺得汉中后,当时刘晔、司马懿劝曹操趁机取蜀,因为当时刘备刚刚夺取益州,益州听说曹操夺取了汉中,人心惶惶,生怕曹操乘势取蜀,让蜀地陷入战乱。但曹操却不同意。说明不管是有意提出的统一路线图,还是情势发展而得出的统一预期,曹营不乏有见识者,但曹操意志消磨,不愿意为统一而冒险,故而浪费了良机。如果郭嘉在,他可能会劝曹操进取益州,曹操也应该会同意。郭嘉与他人不同,他不只提出好建议,还会分析利弊,切中要害。一旦曹操趁刘备立足未稳之时进取益州,对刘备而言,将是一场苦战,恶战,显然当时的刘备阵营还未做好准备。曹操放弃攻蜀后,刘备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反而来和曹操抢汉中,结果经过两年战争,夺取了汉中。所以曹操不想再为统一吃苦,反过来会因他的迟疑而自食恶果,汉中之失就是一例。郭嘉若在,情况自然大不相同,他或许在建议曹操在夺得汉中之前就派精锐轻兵疾进进取益州。益州一失,刘备只能退回荆州,曹操可以凭借顺流之势,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三、如果郭嘉不死,曹操会失去汉中吗?
      汉中是曹刘关系的重要一环。起初汉中是在曹操手中的,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发动了汉中之战,双方打了两年,最后以刘备胜利而告终。汉中之战的胜利对刘备而言极其关键。首先,刘备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顶点;其次,刘备具备了与当时任何势力一较高下的实力;其三,刘备扭转了对战曹操屡战屡败的局面,可谓打了一个翻身仗,并确立了胜势,我们知道打仗心理层面的胜势尤其重要。
      曹操为什么会失败?我认为一方面他对刘备夺取汉中的决心估计不足,另一方面和赤壁之战一样,曹军没有打出自己的战术特点。从一开始全权委任夏侯渊,到曹操亲自出马,曹操从被动应战到主动接战,但已错失了战机。
      如果郭嘉在,曹操会失去汉中吗?我认为,郭嘉若在,必然让曹操主动应战,做好预案,会让曹军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旦曹操预先准备,曹军发挥出自己的战术特点,刘备要战胜曹操很难。汉中就不会失去,刘备也不会给曹操造成这么大的困扰。
      郭嘉在,不是说他一定比荀彧、荀攸、贾诩等人高明,而是他与曹操更知心,同样的建议,别人提了,曹操未必接受,郭嘉提了,曹操一定采纳。
      郭嘉若未死,他有机会与诸葛亮同场竞技,应该很精彩。但如果郭嘉帮助曹操赢得了赤壁之战,那么统一的大势已成,也不是诸葛亮可以阻挡了。
      郭嘉之死,对曹操打击很大。
      首先,曹操失去了一个知心称意的谋士。任何时候,曹操都不缺谋士,但象郭嘉一样与曹操互补性强的很少。曹操性情上与郭嘉相似,两人都有不拘一格,放荡人生的特点,二人都讲求实用、实效。
      其次,曹操失去了一个知己。曹操虽然事业发展到很大的局面,他手下也不缺各种人才。但曹操无疑是孤独的,因为能读懂他的人不多,而郭嘉就是最能读懂曹操的人,二人名为君臣,实为知己、朋友。有郭嘉在,曹操虽然孤独,但终归有人陪伴,没有郭嘉曹操唯有孤独。
      其三,曹操赋予郭嘉身上不一样的期望。郭嘉年龄比曹操及荀彧、荀攸、贾诩、钟繇等人小的多,对曹魏的传承而言,他是合适的辅佐人选。曹操也相信他的忠诚,他的担当。
      我们可以看到郭嘉死后,曹操的斗志明显不如往昔,而且出现了固执、孤傲的情况。试举几例:
      一、未对张松以礼相待,导致张松转而与刘备勾连,刘备后来正是通过张松打开了进入益州的钥匙。
      二、夺取汉中后,有人建议趁胜取益州,曹操却说“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复望蜀!”予以拒绝。郭嘉若在,应该可以说服曹操取益州。
      三、刘备攻打汉中时,曹操起初并未重视,直到夏侯渊被杀后,才打起精神,但已陷入被动,导致汉中之失。郭嘉在,必然会促使曹操尽早亲征,汉中应该不会丢失。
      由此可见,郭嘉的作用,除了战术设计上的作用,精神上的作用于曹操而言也是巨大的。所以郭嘉若在,曹操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甚至有机会统一全国。

  • 作者有话要说:  所发文章均为本人原创,不影射其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