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少年心事意难明 ...

  •   话说那时白柳笙只管拉着姑娘跑,倒不曾打听这一胖一瘦是谁,问姑娘,她也道不知。稳妥起见,马车在路上整整行了一日,直到进了太原城才休。
      要说州府之地确是繁华,进城已是掌灯时分,街边仍灯火通明。李晟选了一处临水客栈,正是好地方。马车一停,店里面就跑出两个小厮上前招呼。
      笙儿与姑娘自然也唤了出来,他抬眼见门中来往都是鲜亮衣服,与往日不同,自然知沾了宁儿的光,怕她拘束,直带她到堂内坐下。
      李晟原想回房,这边就见笙儿坐在堂中,姑娘也在一边陪着,只得招呼人将饭菜送到堂里,又叮嘱车夫饭菜,方才坐下。一落座,就见笙儿凑过来悄声问这打尖住店银钱几何,李晟本不想说,却怕他缠闹,比划三指。却听他惊诧一声:“三…(又压了声音)三两银子?”
      李晟正要开口,就见小二过来上菜,一边笑道:“这位爷倒会说笑,我们这儿底子好些,但也要不得这么贵。三两银子可都够您舒舒服服个把月了。”
      李晟笑他平日不长心,这里位置不错,一日三分银,他的荷包理应受得住。笙儿知道哥哥笑自己心疼钱财,更是红了耳朵,叫着饿,也不等兄长提筷,就匆忙为两人加了几筷,埋头顾自吃起来。
      宁四瞧他动作,想来兄弟亲厚,有些感慨。又想起二哥哥府上的丫鬟说过普通人家一年吃穿用度多是几两银子就打发了,那些精打细算的,也要攒个两年才能得上几两,如此看来倒也不假。
      李晟见宁四得空,顺嘴问了几句。待饭毕,又加提一方风土民情,见她答的含糊,却谈吐不俗,倒觉得不像普通人家。
      眼见一壶茶尽,李晟就打发笙儿去添水。而后笑问宁四道:“笙儿方才与我讲,你舅舅正在怀庆府,只不知是作何营生?”宁四答道:“舅舅原是做木材生意的,后来花钱捐了官。只因母亲外嫁,长久不来往,现在倒也不清楚了。”
      他便又追问:“这也巧的,我正要归家,也在府中,只不知你舅舅家从何处?”宁四见他问的细致,也坦笑言:“那怀庆府周宅便是。”
      一语未了,见笙儿进来,李晟便不再问了。只请宁四回房,自己倒茶留笙儿说话。
      笙儿瞧他面色疲惫,因问:“哥哥一路骑马比不得我,黑家还不休息,明日身子骨怎么受?”问一声不答,又唤句哥哥,李晟方道:“你可知那姑娘来历?”笙儿只说道:“只知一点,早时候就跟你说的,要还有,就只宁儿刚才桌上说的那些了。”他又问:“她一来就与你一处待着,你却什么也没打听?”
      笙儿低头闷声说:“只问了她名讳,说来时候也不长的,我与她顾自看些话本,不过她像是个识字的,之后也没说什么,我又睡了一会子,就到了。”他动了动脖子,又支吾道:“再者她一个姑娘家,问那么多作甚么。”
      李晟见他面色有异,叹道:“你倒是个会疼人的,平白带个人回来,倒也不问。若是个坏的,只怕不止丢了袍子……”而后却话锋一转,笑説:“方才见你宁儿宁儿叫着,桌上又有殷勤,倒是便宜你了。”笙儿急忙道:“哥哥不要说笑,我只瞧她生的娇柔可爱,又识几个字,兴许有点学问,多亲近些。她看着也没什么坏心。”
      “这我心里有数。只是你既然无意,就捏得分寸礼节。不然便买了她。你如此行事,若被外人瞧见,有损姑娘名节。”李晟听了,照例便要劝几句,却不想勾得笙儿想起初来世间的陈年旧事,直说道:“那些好事的外人又懂些什么?分明只见皮毛,就上蹿下跳,心里也不知怀着什么腌臜心事。成日胡编乱造、无中生有,也不知天王老子来收他们的时候,是怕是不怕!”说罢,便端起茶一饮而尽。
      李晟见他面色泛红,拧眉而对,知他恼了,却也不想就此罢了。喊了小二来续茶,各自斟满,方道:“我知你品性,可别人不知。何况少年男女爱风流且少虑,最后落得始乱终弃,郁郁而终的,更多不胜数。你也要为姑娘家顾忌些。”说罢见他闷头不吭。李晟又喝一杯,再三叮嘱,便送他回房。笙儿躺下,听着窗外流水潺潺,思绪清明,倒想起白日里宁儿手捻的话本,恰是那《莺莺传》。
      他平日多看公案、怪志,情爱杂书倒不曾碰过。初见此书,料想是家里姑娘们看的,错装在行李中,闲暇无趣时倒翻过一遍。
      《莺莺传》讲的是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
      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互赠信物以表深情。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还搬出商纣,周幽王亡国的例子,证明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
      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一次张生路过莺莺家门,要求以“外兄”相见,遭莺莺拒绝。数日后张生离去,莺莺回诗决绝“弃置今何道,当阿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故事精彩不已,只可惜书里竟称赞张生一年多后求见是“善于补过”。笙儿嗤笑这张生不过是风流一时,终行那始乱终弃之事罢了,若要补过,难道不是应早日求取崔莺莺?随后就将书扔置一边,不再碰过。
      此时此景倒想起书中那句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觉得与宁儿容貌像几分。
      又念起书中句子: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佣移腕,多娇爱敛躬。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
      至此流连,辗转反侧,似是情动,一夜难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少年心事意难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