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有座寺庙。

      这座庙有些年头了,斑驳的墙面透出些沧桑,屋顶上也有三两处残破,几根茅草冒出了头,随着山间瑟瑟的风微微摆动。

      庙确实是有些旧,然而并不小,共有三进。

      大殿佛堂在第二近。

      明则跪坐在蒲团上念经。

      佛堂前,四四方方的庭院里有一棵参天的菩提树,郁郁葱葱,绿得闪着亮光,可惜的是绿色丛中有一片孩儿面那么大的叶子略微有些颓势,蔫蔫的耷拉着头。

      大菩提树下设着一张石桌,几张石椅,一个光头老和尚前面站着一个铁塔般高大的年轻人。

      “大师父,这是我们家里所有能拿出来的银钱了……”年轻人忸怩地说,脸色黑红,弓着腰:“这几年,我们那里遭了饥荒,实在是凑不出多余的钱了。要不是因为家婆走得有些古怪,再不敢请和…师父们去做法事——”

      这年轻人话说得不大伶俐。

      大师父瞥了一眼那呆子双手捧着的几角碎银后,一本正经地道:“我们和尚的,也不敢随便给人做法事。佛语有云,众生平等。人有人生,鬼也有鬼生。和尚做法事超度鬼魂可问过鬼愿不愿意?这可是折和尚寿的。”

      一番胡扯八道噎得年轻人目瞪口呆,他指着大师父“你、你、你”了半天一个字也没说出来,气得转身就走。

      嘿!脾气不小!

      大师父一把握住年轻人的手,变脸堪比翻书:“不过看在施主你从安吉县跋山涉水而来的诚意上,这法事啊,贫僧必须做,一定替施主爙灾祈福、降妖除魔!”顺势扯过他手里红布铺着的碎银,塞进袖笼里,“这订金嘛,贫僧就先收着了。”扯开嗓子,唤道:“明则,叫上明止,开工干活!下——山——啦!”

      安吉在凤翔山的东面,是本国东边最大的一个郡县,师徒三人中只有师兄明止偶有前去。

      明则本想好好准备一下,没想到年轻人急吼吼地催着他们出发。

      幸好他手脚麻利,不过一顿饭的功夫,三人就开拔下山了。

      “韩施主竟然能找到楞严寺,不简单啊。”明则由衷佩服。

      这楞严寺隐在深山里,几乎与世隔绝。

      近四年来,因着师兄奇怪的病症,师徒三人都未曾踏出一步。实在不得已要下山,就只得他颠颠三四天时间,去凤翔县的清远镇解决需求。

      是以,明则对这个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小伙子甚是好奇,直觉他大老远跑这一趟绝不似他口中所谓的“做法事”那么简单。

      年轻人,也就是韩大壮,道:“我是听族里的老祖宗说的。老祖宗原本就是凤翔山下的人,她说凤翔山里有一座楞严寺,非常灵验。族里的人就凑钱让我找……高僧……回去做做法事。” 临走之前,族长特意拉他到一旁,教他好好说话。刚才忘记了,现在补上……

      韩大壮没想到灵验的楞严寺竟是眼前这般光景,他几次怀疑自己是走错路了,又在这座山头上转了好几天,确信自己没有走错路。

      他就是想来撞运气的。

      却不想运气这么差,寺里的大师父更不靠谱,连蒙带骗将他身上所有的碎银都哄了过去。

      现在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再瞧了瞧这俩光头。

      年长的二十多岁的样子,低眉垂眼,半天一个屁都没有。

      小的吧,看起来比他还嫩。人很和气,可是年龄在那摆着,能有什么大用?

      老祖宗……看来是老糊涂了!

      内心活动正丰富,听到明则问道:“施主先前说家婆死的古怪,不知有何古怪?”

      韩大壮心里一跳,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等小师父到我家中看看就晓得了。”说着瑟缩地环顾了四周一眼,闭紧了嘴巴,脚下速度越来越快。

      韩大壮一不说话,三人之间就是一片静默,唯有沙沙的脚步声。

      如今正是秋凉时节,天高云淡,山上翠竹依依,筛落一地破碎的阳光。

      一道悠悠的声音打破了这静默:“你说连着几年闹饥荒?”

      韩大壮正认真想着心事,听到发问,愣了片刻才发现原来是明止在问。

      韩大壮奇道:“师父们这几年没有下过山?”

      明则道:“不瞒施主,我这个师兄近些年因为身体原因,确实不曾下山。我倒是下过山,不过都是匆匆来往。具体什么情况麻烦施主给我们说说。”

      虽然韩大壮不喜沉默寡言的明止,但明则小和尚人还是比较正常的,他决定不跟明止一般计较。

      他叹了一口气:“师父有所不知,这几年各地都在闹灾荒,不是旱就是涝,蝗灾啊地震啊霜冻啊都轮着来了一遍。安吉县连着几年收成都差,就差颗粒无收了。

      “得亏安吉县跟衡水离得近,头一年干旱没有伤到根本。可是第二年洪水一起,老百姓日子就不好过了。幸运的是安吉摊了个好县令,能干,好心!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要不我们这群靠天吃饭的老早就得逃荒去了。”

      这些话,他天天听族长念叨,此刻侃侃而谈毫无压力。

      明止恢复了沉默,只下一刻,脚步突然顿住,回头向山上寺庙望去。

      明则好奇地跟着明止看过去,韩大壮也后知后觉看了过去。

      此刻他们已经到达一处视线开阔的所在,回望处,山尖的寺庙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巍峨庄严,原本暗淡斑驳的黄色墙壁,此刻分外鲜明。

      就在韩大壮回头的那一瞬间,整座庙宇仿佛发出万丈光芒,五彩的光芒虽然温润无比,但还是震得韩大壮心头一跳。

      他赶紧揉揉眼,定定神,又觉得自己刚才一定是眼花了。寺庙掩映在群山之间,哪来的光芒。

      想到这样一个风水宝地被一个无赖老和尚占着,实在太可惜了。韩大壮摸摸自己瘪了的腰带,心痛不已。

      明则推推师兄道:“师兄!你——”

      明止转头看他,迈开脚步,大步流星往山下走。

      明则的后半句话就被这不含情绪的一眼吞下去了,变得兴致缺缺,他看看埋头赶路的韩大壮,揉了揉眼,赶紧追了上去。

      山上的庙里,大师父盯着转瞬即逝的佛光,眼神复杂,轻轻喟叹:“到时候了……”

      翻了一个接一个的山头,足足得有六七日的时间,他们终于脚踏平地,感受着一马平川的开阔和舒爽。

      终于进了安吉县地界。

      满目焦黄的田间地里,面黄肌瘦的乡里人在忙农活,一个个恹恹的,精神不振。

      田埂官道上时不时有里长陪着县里来的巡查农事的长官大声吆喝,激励农人们积极抢种。

      偶也遇到拖家带口来此的流民,也不似明则想象的那么糟糕。

      百姓的生活虽然艰难,却也井然有序。

      明则第一次来安吉县,尽管有些不合时宜,他还是感觉甚为惬意,新鲜。

      等他们再经过一个小镇,渡过条河,安吉的城楼便高高地矗立在视野中了。

      官道上来往的百姓逐渐增多,汇聚在城门口等着进城或者出城,变成了一条长龙。流民是进不了城,勉强在城墙根底下铺张席子就算安了个家。

      两边守城的将士眼观鼻鼻观心,不去赶,也管不了,只加紧对来往人员的盘查。

      韩大壮三人在经过详细的询问之后,终于进了城。

      韩大壮的家靠着东城墙,在一个小小的坊间里,以务农为主。

      韩家族人都住在这一片,既是远亲又是近邻,彼此虽然少不了一些小的磕磕碰碰,但都不曾影响亲厚的关系,每逢大事,众人都要在一起有商有量。

      然而现在却有些不大相同,韩大壮家的小院子里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

      韩大壮跑遍堂屋和厢房也没有找到人。

      他又跑到隔壁一溜排人家,也是没有人:有的房门挂着锁,有的大门虚掩,甚至还有门户大开的。

      韩大壮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喊着叔伯婶子的嗓音已经变了调,脚下带风,将那没有落锁的门一扇扇撞开。

      明则想要拉住他,他已经旋风般地跑进了一个院子,魔怔般地看着门槛上的一滴滴血迹发呆。

      沿着血迹,就进了这户农家小院。

      小院不过不过十来间方,平平整整的地面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人留下的足迹。

      靠东头的是一片菜地,被人践踏过的痕迹很明显。

      院子中央有一个碎成两半的碗,甚至还有一只身首异处的大公鸡,旁边扔着一把菜刀。血渍一直从门槛处延伸到大公鸡的旁边。

      屋子里更是凌乱,推到一边的祭桌,踢翻的火盆,满地的灰烬,乱七八糟摆放的长条凳。

      “韩施主不要慌乱,贫僧大概知道你们族人都去了哪里。”明则双手合十,轻声安慰韩大壮。

      韩大壮茫然抬起来:“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