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9、入职为官第一天 ...

  •   “老爷,你是故意这么折腾她们的吧?你就看着吧,还不知她们将要怎么编排你了!”
      一时,贾环与十三姨到了她的办公室这边,十三姨一边泡茶,一边笑着说了这么句话。
      “由她们去吧,不过我刚刚说的你可记住了?”贾环正色说道:“一样米养百样人,她们之中肯定会有些人要离开的,你也不要拦着,心不在,人留下也没用,最重要的是新人的培养!”
      “记住啦!都按你说的办可以了吗!”十三姨抬眼打量了一下贾环又道:“新婚之后感觉如何啊?”
      “嗯!还行!”
      “这下,你该知道其中滋味了吧?”十三姨媚眼如丝地笑道。
      无言,不答!再说下去,那些暧昧、撩人的话又出来了。贾环喝了口茶,便说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我回去了!”
      十三姨虽有不舍,可还是笑着起身送他离开了……
      且说国朝以孝治天下,目下太上皇殡天,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目前,贾府内尚有诰命、爵位之人也就是贾母、贾政、王夫人三人罢了,其余邢夫人、尤氏、王熙凤等人的诰命,随着贾赦、贾珍、贾琏、贾蓉的获罪均以革除。是而,王夫人赶上了这个时机从庵堂里放了出来,一同进宫守制。这对于她来说,也可说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也正因为这样,贾府这边并没有为贾环的正式为官,搞什么专门设宴庆祝之类的。仅仅是由贾环自己的家里人薛姨妈、宝钗、薛蝌、宝琴等,小小的聚了聚餐罢了。
      第二日,贾环在宝钗的服侍下,头戴乌纱帽,身着崭新的青色官服,前往翰林院入职。
      当朝的翰林院,比前朝的翰林院规格高了不少。前朝时,翰林院只不过是五品衙门,而本朝却是二品的权贵衙门了。当然,不管是五品衙门、还是二品衙门,翰林院都是大家不敢小觑的清贵之所。
      因为翰林院不但负责制诰、史册、文翰等事务,也负责考义制度、修正文书的工作,尤其是翰林院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左右朝政,也可干预官吏的废黜和高升,所以特受尊崇。就拿上朝来说,翰林院的最高领导翰林学士虽只是从二品的官,可是在上朝的时候,却可以与一品大臣同排并列!
      自宋、明以来,翰林院就有着储相摇篮的称谓。这完全是因为翰林院的特殊性所形成的,也因其负责制诰、史册、文翰等事务,得以在皇帝身边围绕,而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所促成的!
      新科进士进了翰林院,从而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不但使得自身的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对国朝的政治方向也能更为了解和掌握,得以储存下自身的一些政治资本和人脉资源。因此,说翰林院是储相摇篮,实属恰当。
      可总体与个体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
      在翰林院为官的人也不是说个个都是能出人头地的,真正能迈出那一步,成为皇帝眼中的储相人选,亦或能步入要职的人,始终都是少数派。这就好比事情的两面性,如若现代的职场上,你能经常在董事长、总经理的面前露脸、表现自己自然是好事,可若果你将表现的机会做的不好,又或者说办的一塌糊涂,这露脸也就变成献丑了!轻则在当权者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重则可就一跌到底了!
      题外话就不说了。因今天是新晋翰林入职翰林院的日子,掌院学士萧绍恒早早地便来到了翰林院,等待着新晋官员的到来。萧绍恒年约五旬,清瘦的身躯让他显得格外飘逸,有一股亲切和善的味道。他担任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也有六个年头了,总得来说不好也不坏,属于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人物,而且他也从不参与任何的党派之争,就守着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度日。
      巳时刚到,即有衙役来禀告掌院学士萧绍恒说新晋的官员都到齐了,于是他便起身来整理了下自己的大红官服,面带着微微的笑意往官衙的大堂走去。
      这次的新科进士,分在翰林院的人数一共是八人,除了按例的状元、榜眼、探花外,还有五名二甲中选出来的庶吉士。状元授的是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是编修,正七品,庶吉士则属待定人员,没有品级,只是朝廷给他们的俸禄也是七品。
      掌院学士萧绍恒来的大堂这边,新晋的翰林官员随即叠声喊道:“属下拜见大人!”
      “都免了,免了!……”掌院学士萧绍恒微笑着罢了罢手,说道:“大家以后都是同朝为官的,哪来那么多的礼数!老夫就长话短说了,在翰林院为官,你们且把我的话记在心里,先做人,后做官!多做事,少说话便可!当然,这只是老夫给你们的建议而已,至于怎么做你们自己看着办!好了,你们随着衙役走,他们会将你们带去各自的办公房舍。”说完,笑着轻抚了抚自己的山羊须!
      翰林院背靠皇城,因为受重视,衙门规模还蛮大的。三进的署衙,一排排的办公房舍分列左右,自衙门大堂的头一进便是正式办公场所。贾环与其中的两名庶吉士一起跟着衙役到了另一个厅堂中,这里的书案后坐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从他那板着的面容中,大致可猜测出此人不拘言笑的性情。
      经同来的衙役介绍,这位是侍讲学士(从五品)包卓文包大人。
      “后进编修贾环见过包大人。”贾环等人进了厅堂,便当先拱手向书案后的侍讲学士包卓文行礼。
      随后,一起来的两个庶吉士也跟着逐一行礼道:
      “新晋庶吉士纪昀,见过大人。”
      “新晋庶吉士戴亨,见过大人。”
      “纪昀?纪晓岚?他就是纪晓岚?呵呵……”贾环从惊讶到惊喜再到情不自禁地看向身边的青年人,但见他长得斯斯文文、眉清目秀,年纪在二十三四,与现代史中的描述倒也极为相似,只是不知他为何能出现在这红楼时空中。
      贾环之所以现在才知道身边这些人的姓名,其实源于他今天来报到的时候,时间略为精准了些。没赶上新晋翰林相互介绍的时间段,一来就被集中带到了官衙大堂,所以方会感到吃惊。
      当然,贾环心中的所想,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这边,包卓文打眼瞧了瞧贾环后,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你就是贾环贾探花?呵呵……都说你年方十四,怎么我看起来不像啊?”
      “回大人,下官的年纪的确是十四,至于容貌上,或许老成了些,大人看着不像,也是应有之事!”贾环笑着说道。
      “呵呵……”包卓文对贾环隐隐有了些不喜的感觉,但他也不会表露出来,毕竟贾环的身世以及皇后认其为义弟的事都是朝野皆知的。随即也不多说什么废话了,用了差不多十多分钟,包卓文将翰林院的一些事情给贾环、纪晓岚、戴亨介绍完,便将话题正式落到了他们的分配上。
      “好了,翰林院的事情我就介绍到这,下面言归正传!翰林院虽是由掌院大人负责的,不过萧大人平时基本都在皇宫走动,院里事务也就由我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来具体负责的。”包卓文语气冷淡地说道:“我看这样吧,明玉(贾环的表字,前文已经有说明。)、晓岚、子刚(戴亨的表字)你们三人年纪也都不大,多看些书,积累些经验对你们来说也是好事,就负责经史子集等典籍的归档整理工作吧!咱们翰林院典籍浩繁如海,放置也不规律,此事便麻烦你们了。明玉你就主负责此事,晓岚、子刚则协助,其间倘若有别的事务安排下来则按安排,不过你们主要还是负责此事,工作多任务重,你们多费心。”
      一旁的衙役听到了贾环、纪昀、戴亨三人所负责的事务,未免对他们报以同情的目光。外人可能不知,但是在翰林院呆久了的人都知道,归档、整理典籍的工作,可说是翰林院最麻烦、最累人、最没有前途,还最容易倒霉的工作之一了。
      一般而言,这种差事都是上官惩罚犯错了的翰林官员所下的任命。难道说贾环、纪昀、戴亨三人有什么地方得罪过侍讲学士包卓文包大人?以至于第一天报到就受到惩罚?这就不得而知了……
      大人们的事,勾心斗角也好,尔虞我诈也罢,对于衙役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他们一般都不会多嘴多舌去说什么。因此,从包卓文那边出来后,贾环、纪昀、戴亨三人便被引领到了他们今后工作的地方——藏书楼。
      藏书楼亦如其名,从里面看是上下三层的土木楼,中央处则留了个采光的天井,光线从楼顶的琉璃瓦透进来,直达上下三楼的每一个角落!此楼占地虽大,楼内却不昏暗,反而十分的明亮、透彻。藏书楼的底层大约都有一千多坪米,二三层则围绕着天井成环形,四面墙用青色的石砖砌成,楼顶则是一片琉璃瓦,既采光又透气。整个藏书楼除了柱子和里面书架外,别的都是由砖瓦筑成,想来为的就是防火!
      藏书楼的外面院子中,还凿了一个大大的水池,里面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一旦藏书阁有什么火情的话,便能第一时间于池中取水灭火,倒是个甚为人性化的设施。
      “舒适的环境,宽敞楼阁,明亮的地方……这都很好啊!为什么别人都是用同情又或幸灾乐祸的目光看他们呢?”贾环进来环顾了一圈后,站在藏书楼的窗前向外面的人影看去,心中大有不解之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9章 入职为官第一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