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硝烟北起 ...
-
永泰殿内,皇上埋头批阅着案上的折子,看似平静如常,眉间却有一丝往日里没有的焦急与烦闷。
“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急召儿臣,所谓何事?”
“哼,所谓何事?”皇上抬起头来,将一纸书信与一道折子一同扔向倪丰秀,喝道:“你自己看!”
倪丰秀捡起,粗粗扫了几眼信纸,面色无多大变化,又打开了折子看,顿时如雷贯胸,惊怒之余,力持镇定,噗通一声跪下:“父皇,高延不知天高地厚,污蔑儿臣在先,滥杀大豫百姓在后,儿臣愿领兵与高延一战,请父皇恩准!”
皇上浑浊的眼里满是锐利:“污蔑?此信乃高延王亲笔所写,直指你联合大永余孽及隽诜密谋篡位,高延王世子无意中发现,便被你杀人灭口!当真,只是污蔑你?”
“父皇,若真是如此,高延王只需将此事告知父皇即可,父皇自会给他一个交代,可高延却不声不响,屠了我大豫边城,这绝非一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请父皇三思。”
皇上眯起眼睛:“可是,据朕所知,前几日,那及隽诜,就在西阳寺内,你,又作何解释?”
“父皇,那日不仅及隽诜在西阳寺,皋铎宰也在。”
“你说什么!”
倪丰秀便将那日血髓草之事如实告知皇上,最后只说自己无能,让那两人跑了。
皇上听完后,凝眉沉思,不知是信了还是不信。
倪丰秀此刻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父皇,此信漏洞百出,怕只不过是高延挑起战乱的借口,若父皇真的藉此疑心儿臣,这才是正中高延下怀!”
“住口!”皇上满脸阴鸷:“朕是天子!不用你来告诉朕,该如何行事!”
“父皇!父皇这些年一直宠爱儿臣,那儿臣为何要去冒如此大险,去篡位?及隽诜与我大豫不共戴天,儿臣又怎会放心与他密谋?既是密谋,又怎会被高延王世子知晓?若真如此,怕是高延王世子第一个喊着要助儿臣一臂之力,借此与儿臣谈条件。他们高延人的德行,父皇你难道还不清楚?”倪丰秀行礼道,目光直直地望着皇上,并无一丝怯意:“请父皇明察!”
“放肆,这些年当真是宠爱你过盛,由得你在朕面前什么都敢说!”皇上虽还板着脸,语气却缓和了许多。
“儿臣受了污蔑,自然要在父皇面前辩上一辩,让父皇替儿臣做主。”倪丰秀适时示弱,也不知这招,是不是同他母妃学的。
“哼,”皇上眯着眼靠在龙椅上:“那他们为何不污蔑化儿、广儿,偏偏只挑你来污蔑?”
“这……”倪丰秀一愣:“兴许是得知父皇最为宠爱儿臣,爱之深,责之切,这罪名落在儿臣身上,最能让父皇恼怒。”
“哈哈哈……”皇上愣了一愣,忽然大笑道:“你跟你母妃一样,在朕面前,有什么,说什么,从不藏着掖着,这一点,朕最喜欢。”
“父皇,”倪丰秀并未放松下来,仍旧正色道:“儿臣昨日刚收到消息,在渌州发现了及隽诜的踪迹,只是不曾抓到他,已命人继续追查,可今日高延就传来这样的消息,想必及隽诜已与高延,朋比为奸。”
皇上也面带凝重道:“你查了这么些年,一直没有消息,怕就是高延暗中庇护。”
“父皇还是与各位大人商议一番,早做决定。”
倪丰家坐拥大豫江山三百余年,期间四处征战讨伐,使大豫从一弹丸之国跃居强国之列,三十七年前天峭关一战更是大败东边大永,将中原最后一块沃土纳入大豫版图,此后几年陆续将高延,不咸,白水,南诏四大蛮夷列为属国,真正问鼎中原。
高延,是大豫北境以北的马背之国,虽疆域辽阔,却多为荒山大漠,穷山恶水。
高延人以畜牧养马为生,逐水草而居,野蛮好斗,常到大豫境内打家劫舍,民不堪其扰,后朝廷加强边防,这才得以改善,是以大豫百姓以北荒蛮夷呼之。
二十二年前,先皇病危,众皇子夺嫡,朝廷动荡,高延趁机作乱。
大豫三战三败,高延连夺甘、凉二州,鄯州也岌岌可危,延军势如破竹,大有锐不可当之势,直逼京畿,大豫江山风雨飘摇,八皇子,也就是当今圣上,并不似其余皇子那般抱着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心,反而自发请命,领兵抗延,先皇龙心甚慰,任命八皇子为元帅,韦谨风为统军,北行抗延。
不想,这一战,竟是一场长达两年的苦战。最后在乌山一战中,大败高延,高延军队节节败退至高延宫城,负隅顽抗三月后,上表投降,愿永世臣服于大豫,年年纳贡,岁岁来朝。
可惜先皇终究没等到大豫江山又复完璧的那一日。
八皇子携众将士班师回朝,刚到京城还未下马,一道所谓新皇圣旨就已降下:“八皇子倪丰律,平乱有功,宣德明恩,守节乘谊,其加封为北庭王,永守大豫北境。”
倪丰律平静地接了旨,可当晚庆功宴便发了难,拿出一道先皇遗诏,曰:若八皇子得胜而归便封为储君,不日继承大统,且有先皇的心腹太监为人证,直指大皇子弑君弑父,天理不容,不配为大豫一国之君,当场斩杀,其余众皇子以帮凶之罪论处。
倪丰律知道,自己没有选择,若就此永驻北庭,如何对得起两年来一同浴血奋战的将士!
他就此般踏着兄弟的尸骨与鲜血,登上了帝位。
史书上只“皇长子弑君篡位,皇八子除之,以正大义,后继位。”寥寥一笔,便盖过了那个腥风血雨不下沙场的夜晚。
今日晌午,代州传来八百里加急,高延王次子皋铎宰,率七万兵马屠了朔州,距朔州八十里的代州危在旦夕,请朝廷火速派兵支援。
消息传来,朝野上下一片震愤,纷纷进谏:“高延北荒蛮夷,蝼蚁之国,狼子野心,跳梁小丑,当诛之以慰我朔州枉死百姓之魂,当诛之以扬我大豫大国之威!请陛下出兵,灭了高延!”
“请陛下下旨出兵,灭高延!”除了当朝御史杨道宽一党,其余众臣纷纷跪伏在地请旨出兵。
待群臣都求完了,杨道宽才缓缓出列,不紧不慢道:“皇上,我朝得陛下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十余载,才换来这今日一片国泰民安的锦绣江山图。”果然是官场老油条,开腔就不着痕迹地拍了个马屁。
果然皇帝很受用,点头捋须,问道:“杨爱卿有何高见?”
杨道宽侃侃道:“高延本就是靠天吃饭的荒芜之地,前些日子北方边陲也传来过消息,今夕天公不作美,高延全境大旱,牲畜马匹成群死去,且祸不单行,又遇天火,烧了大漠枯草的同时,也烧了高延百姓一冬的粮食和来年的希望。臣以为,高延不过是想要些裹腹之物,并非真要与我大豫为敌。陛下不防赐些粮食布匹,再许一公主下嫁,一来可彰显我大豫泱泱大国,气度非小国可比,二来可免去一场劳民伤财之战,免我大豫百姓受那战争之苦,实乃一举两得!”
皇上还未开口,尚书令大人便冷冷道:“杨御史可是老而昏聩,我看不出你此举有何利处,倒觉得满口荒唐,尽显窝囊之气!高延若真只想要粮食不想与我朝为敌,为何还会屠了朔州?我大豫泱泱大国,被一北方蛮夷屠城,竟还要奉上粮食和公主,反了不成,或是御史以为我大豫才是那属国?不知御史如此是非不分,帮着那高延,是何居心?”
此话一出,百官噤声,这可是直指杨御史有通敌卖国之嫌!也就尚书令大人敢说!
尚书令大人高炯是当今皇上登基初年名动天下的状元郎,也是官场罕见的愣头青,谁都敢驳,十几年如一日,可谓官场中的一股清流。他素来为官清廉,为人耿直,且才高八斗,很得皇上与廉官钦佩,而立之年就已官拜尚书令,至今已有十余载。
杨道宽并未动怒,镇定自若道:“高尚书,政见不合乃官场常事,无须血口喷人。这往好了说是尚书关心国事,一时失言,可往坏了说,便是尚书你心术不正,妄害忠臣!”
高炯的脾气就像炮仗,一点就着,气愤地指着杨道宽:“你!”
皇上看着这形势,有些犯难,两位都是肱骨之臣,帮谁都不好,且二人各自有理。环视一圈,便把这烫手山芋扔给了韦谨风:“韦将军以为如何?”
韦谨风出列道:“皇上,臣以为,高延屠我朔州,不战难平民愤,示好会让高延更加肆无忌惮,是以我朝与高延,必有一战。高延饥荒,死者无数,活着的想必也是些戾气深重的亡命之徒,而我朝士兵大多许久未尝血腥,生于安乐,不知战场杀戮。但有一点,我军远胜于延军,那就是军纪,我军操练多年,规矩严明,而那延军多为乌合之众,为私欲而聚,也会为私欲而散。所以我朝既要战,就要胜,须得好好部署,不可妄然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