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国子监 ...

  •   林楠这几日都赖在祖父身边过活。
      徐湛来到主院时愣是没找到人,但见丫鬟下人们围着那颗粗大的石榴树,何朗正在树下排兵布阵严阵以待。
      “这是干什么?”徐湛蹙眉问道。
      “三爷您可回来了!”何朗命人让开一条通道。
      抬头一看,祖孙俩正攀在梯子上摘石榴。
      这棵树已活了上百年,十月份的石榴熟透了,个头饱满、色泽诱人,缀在树上如一颗颗红灯笼。
      林楠挎着篮子骑在树杈上,威风凛凛的像个将军:“爷爷,要那个!”
      林知望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去摘石榴,放进他的篮子里去。
      徐湛一阵心慌……
      可他不敢出声,非得等到一老一小两个祖宗欢实够了,自己下来,才敢上前去扶:“爹,小心脚下。”
      林知望腿脚尚且灵活,不领情的甩脱他的手。

      徐湛趁父亲转身的功夫剜了林楠一眼,林楠讨好的笑,拿出一个最红最大的果实献给他。又往袖子里揣了三四个,转身将满满一篮子石榴留给家人分食,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生不起气来。

      来到书房,林楠将又大又红的果子摆在祖父的案头。徐湛看他满头的汗,不仅蹙眉:“就知道疯玩,书背了吗?”
      “背了。”
      “真的?”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
      林楠背书的声音清脆流畅,老父亲如闻天籁。

      “敢是一顿藤条打通了任督二脉?”
      徐湛心里暗暗的想,原来最调皮的孩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调方式。
      林楠笑靥飞绽:“爷爷说,完成这些功课,就带南儿去京郊庄子上玩儿呢。”
      “呵呵。”徐湛干笑:“你若一直这样读书,把学堂开到庄子上都可以。”
      “可是庄子上就是因为没有学堂才好玩啊!”林楠一脸郁卒。

      林知望正洗手,听着父子俩拌嘴,脸上也挂着点笑意,何朗走进来,伏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
      “可看仔细了?”林知望正色问。
      “是。”何朗一脸肯定:“沈家有兵部的勘合,这几日,码头上每趟船只都要过一遍,只有打着‘许’字旗号的船他们不敢靠近,据说那是许阁老家的,在运送家当和仆人回松江。大家都在猜测,简少爷和王小姐是搭上了许家的船。”
      一回头,徐湛果然竖耳听着。
      “难道他们去了松江?”林知望问徐湛。
      “为什么要去松江……”徐湛心里犯着嘀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赵简的下落没有头绪,国子监又遭到弹劾。
      原来是一名监生强占民女被告上顺天府公堂,官差拿着拘票上门拿人。

      其实这些年,类似事件时有发生。
      监生中有些官宦世家的子弟凭父荫入学,品行优劣全凭家教宽严,他们之中不乏纨绔子弟时常在外惹是生非,怎奈后台过硬,家里总能想办法压下,大不了回家挨顿家法,不痛不痒,事后依旧我行我素。
      这个监生却不同。
      他是个例监,家里是浙江富商,并无其他背景,因向朝廷捐银获得了监生身份,便真以为一步登天,可以为所欲为了。
      言官们早已对国子监磨刀霍霍,此刻来了个软柿子,可不得捏圆搓扁的拿捏,借机大做文章。

      皇帝的脸色也难看,将徐湛叫进宫一顿数落:“国子监可是朝廷的脸面,建立之初是何等盛况,现在都烂成什么样子了?曹璠那个老糊涂要是能指望得上,朕还派你去作甚?”
      “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湛连忙辩解道,“这些年朝廷财政紧张,捐监泛滥,什么人都可以入监读书,结业便可回地方做个小官,地方也不愿将真正品学兼优的年轻人才推举进京,这才导致国子监的风气每况愈下。”
      荣晋面色稍霁:“生源良莠不齐的确是问题的根源,朕已下令停止纳银入监了,也命各地方另外选贡年轻有为的人才,年龄限三十五岁以下,通过考试者方能入监。”
      徐湛松了口气:“陛下圣明。”
      “你也加加紧吧,惹得言官群起而攻之,朕也十分为难。”荣晋苦口婆心的劝说。

      于是,本打算和风细雨循序渐进的徐司业彻底坐不住了,次日一早就来到国子监,来烧他上任一年都不曾烧起来的第一把火。
      二进院内种着许多槐树,院子的东南角还有一颗上千年的古槐,粗大无比,两个成年男子无法环抱。
      槐树的后面有连成一排的三间屋子,中间悬挂匾额,上书“绳愆厅”。
      这里是负责纠正监生操行之处,也是监内处罚学生之所。厅中设红凳两条,竹篦数根,值厅皂隶二人,集愆簿一册。
      监生有犯学规者,初犯记过,二犯、三犯笞,四犯遣返原籍。

      负责绳愆厅事务的监丞见徐司业来了,忙从内间出来见礼。
      徐湛没说什么,自顾自的坐在主位上,翻阅近来的集愆簿。一刻钟后,他被监生们懒散懈怠的学习态度气的摔了簿子,命长随叫来各堂的学正、博士、助教,祭酒大人若在,一并请来。
      监丞躬身汗颜。
      祭酒大人不在,其他人不敢怠慢,迅速到齐。
      徐湛将集愆簿拿给他们传阅:“各堂从即日起,举、贡、荫、例四类监生,全部按照学规训条出勤坐监,统一归绳愆厅管束,不得缺勤,无故告假不得超过三日。入监读书不论出身均一视同仁,再有监生在外胡作非为者,从本官到在场诸位,一并领罚!”
      徐湛掷地有声。
      众人齐声应是。

      国子监的第三进院子,正房是祭酒的办公之所,西厢房则为司业的签押房,李学正来到西厢房。
      徐司业正在批公文,准确的说,他在调整本月经筵大典的细则,两个郎中三个主事都在此议事,李学正进来时,以为自己走错门进了礼部衙门。
      “你先稍坐,曹祭酒叫我去一趟。”徐湛是头也没空抬的。
      好么,祭酒大人都排在后头呢……

      待礼部的官员散去,徐湛命长随收好手头的活计,起身去了曹祭酒的签押房。
      曹璠是个温厚的上司,爱和稀泥的老好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国子监的名声是一年差过一年,直到去年的这个时候,徐湛上任国子监司业,做了他的副手,情况才稍有好转,可还是闹出了抢占民女的丑闻。

      见到徐湛,他摘下了玳瑁老花镜:“澄言,钱监丞跟我说,以后荫生和例生也划归绳愆厅统一管束,说是你的意思。”
      徐湛点头:“是。”
      “这不合规矩吧?再者说,荫监都是高官勋戚子弟,例监都是向户部纳银的平民子弟,约束其言行举止即可,在学业和考勤上做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徐湛反问:“他们向大人诉苦了?”
      “呃……”曹璠讪笑:“在所难免嘛。”
      徐湛微叹口气,摇头哂笑道:“朽木难雕啊。”
      曹璠捋着山羊胡:“举监、贡监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响鼓不用重锤,其他人,呵,来国子监无非是为了混个出身,好参加礼部的铨选,去地方做个小官罢了。”
      徐湛正色道:“曹大人,您是德高望重的老翰林,没人指摘您的不是,下官可是向陛下立了军令状,三年之内,若国子监还像过去那般鱼龙混杂毫无起色,是要回去领廷杖的。”
      曹璠老脸一红:“改自然是要改的,可若是大刀阔斧的改,只怕矫枉过正……”
      徐湛笑了:“下官是要约束他们,又不是将他们撵回家去,何来的矫枉过正?”
      曹璠一脸为难:“就怕他们闹起来,读书人闹事,传出去更不好听。”
      徐湛冷笑:“谁要闹事,让他们去找下官。”
      曹璠无言以对。
      徐湛见状,一锤定音道:“不管出身如何,入监既是进学,读书就要有读书的样子。这对监生本身也是百益而无一害的,若有人非要自轻自贱、自暴自弃,那就另寻他处,不要留在此地坏我国子监的名声!”
      看着眼前比他腰杆还硬的下属,曹璠心里苦……

      回到西厢房,李学正仍候在那里。
      “什么事?”徐湛一边问,一边示意他坐。
      李学正一脸为难:“赵简缺勤可有些日子了,监丞问了下官七八次,您看——”
      “他有事,告假。”徐湛随口应着。
      “您今早在绳愆厅说,无故告假不得超过三日。”李学正道。
      “他有故,他……”徐湛干笑两声,绞尽脑汁找了个借口:“随苏松巡按巡察辖区去了。”
      含糊其辞的态度,与早上在绳愆厅义正词严的家伙判若两人。
      李学正是官职不高又不是傻,御史巡按地方按例可以带几名监生随行,可御史老爷们都在京城尚未动身,赵简随行去哪啊?
      他一脸为难:“大人,不曾收到都察院的牌票啊。”
      徐湛看向门外的天空:“这几天忙忘了,明日叫都察院补一份过来。”
      李学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国子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