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花月·之二 ...
-
兼备当朝国丈和中书侍郎两重身份的祝尧臣如今已经将近六十岁,膝下两子两女,皇后是其幼女,而他的长女祝红榆今年三十有三,十七岁时嫁与一名籍籍无名的新科进士,但祝尧臣不愧是能入政事堂的能人,眼光十分不同凡响,祝红榆出嫁后便随夫婿一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成了从四品大理寺少卿夫人,眼下便是不靠着娘家,在京中贵妇中也已颇有些分量。
但祝家家教一向不错,从没出过仗势凌人的事情,已出嫁多年的祝红榆也依旧秉持家风,端庄秀美的脸上满是恰到好处的温和与热情,就好像来访的并非刑捕司的官员,而是寻常来串门的好友一般。
直到听薛绮问起十六年前马小娘子的事情,她脸上客套的笑容才落下去了些,一丝惆怅从保养得极好的眉眼之间生出,慢慢地饮尽了一盏茶,祝红榆才缓缓叹道:“当年萍娘与我确实要好,虽不说是形影不离,也差不了太多,那时候我们两家离得近,只要家中没有要紧事,我俩便总凑在一块,现在想来,也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多可说的话……”
薛绮却不是听闺中故事来的,很快插言打断了她的回忆:“我听说马萍行事莽撞,又有些口无遮拦,没想到竟会与夫人这般温婉之人交好。”
“莽撞?”祝红榆被抢了话也不恼,只怔了怔,随即摇头失笑,“她呀,也算不上莽撞,只是心直口快、受不得委屈,若说行事欠了些考虑倒是真的,但……恕我说直言,京中官宦人家的女儿全都算上,又有几人没点脾气的,萍娘的性子真算不上坏,就算一时失言,也不过是意气之争,既不会得理不饶人,也更从没主动去坑害过谁。”
她又叹了口气:“我虽不知道两位为何又提起旧事,但我可以保证,萍娘真的没有一点坏心眼。”
她的表情非常诚恳,目光没有丝毫躲闪回避,以薛绮办案数年的经验来看,至少在对马萍的评价上,她说的很可能是心里话。
可即便如此,薛绮仍旧没有就此放弃,她又开始转手上的扳指,一圈又一圈,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蓦地,她另一只手抵上扳指,将转动止住,没头没尾地问道:“既然夫人与马萍形影不离,想必应当知道她都开罪过什么人?——不必为她说好话,她被人寻仇杀害便是曾与人结仇的明证。”
话题就又回到了最初,祝红榆似乎略微有些不豫,看起来并不愿意说死者的坏话,但也不想生硬地回绝薛绮,让人难堪。就在她犹豫措辞的时候,薛绮却又道:“容我提醒夫人一句,这件事很有可能发生在春宴之上,对方是一名弱冠上下的年轻人,而话题,则很有可能是夫人这种静心教养的官宦千金羞于启齿的。”
听闻最后一句,祝红榆原本平静的脸色“刷”地泛了白,白过之后又立刻浮起红晕,她像是想起了什么印象深刻的羞耻之事,双手捏着帕子,将素白的帕子攥出了道道褶皱,口中欲言又止。
薛绮道:“看来夫人心里已经有数。何不说来听听?”
祝红榆踟蹰片刻,大约知道避不开,只得张了张嘴,却没能挤出声音来,反而为难地往对面瞅了一眼。
萧涵适时站起身来,微笑道:“庭中景致甚好,若夫人不介意,可否容在下稍作观赏?”
这话简直太善解人意了,祝红榆愈发不好意思,连忙也跟着起身:“自然,萧郎君但去无妨。”又唤仆婢,令其好生引路伺候。
等人走出门去,这才长吁了口气,面上红晕仍旧不散,半是歉意半是感激道:“多谢大人与萧郎君体谅,我这性子太扭捏,只是自己知道归知道,却改不掉。”
薛绮端茶啜了一口,淡淡道:“无妨,夫人出身尊贵,与我等三教九流里打滚的人自然不同。”
祝红榆目光微闪,一时疑心这话是在讥嘲她矫情拘泥,但看对方神色认真而又死板,就又觉得大约是自己多心了,挥退了婢女,这才咬了咬下唇,低声说道:“我不知薛主事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件事……我本以为除我之外没人知道,就在萍娘出事前一个来月,我们俩确实都赴过一场春宴,宴后游园的时候,萍娘也确实与人生出些龃龉,气头上就混说了几句,大概是说……是说……”
她嗫嚅半天,可左边是家教,右边是廉耻,四个字把她夹在中间,仍憋得她难以启齿。
薛绮静静看着她,接道:“是说对方与她斤斤计较,实在不像个男人,又或者用词更加露骨,讥讽那人‘没有卵子’之类?”
祝红榆立时瞪大了眼睛:“你、你怎么知道的?”
在她养尊处优的三十年中,那件事简直能在她最尴尬的经历里排上前三位,就算隔了十几年,回想起来仍觉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可对薛绮而言,这些话别说旁听,就是气头上从她嘴里溜出来的恐怕也不止三五句了,实在不觉得有什么了不得的。
她在心里绕了一圈,想道,看十四年前第一名死者刘冰与凶手结怨的场合与原因,再想到同样是死在春季、遇袭于寺院的马萍,让人不得不怀疑凶手是因两名死者之间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才将对马萍的仇恨延续到了刘冰身上,以至沉寂两年之后再次犯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样算来,马萍激怒死者,说不定也是在春宴之上。
这些都是猜测,却并不是信口胡诌的猜测,能够得到祝红榆的确认,薛绮确实松了口气,但也并不觉得出乎意料。
而马萍究竟如何骂人,那就更简单了,十六年前薛绮也在京中,一天里不知道要钻狗洞溜出去多少回,知晓当时妇人们惯用来辱骂看不上眼的男子的词句一点都不奇怪,以己推人,马萍时常出门,也难保不会听闻这些,从中挑挑拣拣,刨除了太过粗俗的,所剩下能够说出口的也就那么几句了,恐怕也就只有祝红榆这样的深宅闺秀才会觉得无法理解。
薛绮挺乐意瞧这不食人间烟火的贵妇人大惊失色,但毕竟职责在身,只好随口敷衍几句,问道:“既然明知马萍死前曾与人有过这般口角,官府问案时,夫人为何不曾提起?”
祝红榆的嘴刚合上,闻言又愣愣道:“这两件事又有什么关系?”
她的惊异之色表现得太过明显,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她心里的念头——那些话本不是大家闺秀该说的,既然人都没了,又何必再用此事来污她名声?
薛绮无声地嗤笑,扬了扬嘴角:“夫人可知,那日与马萍发生矛盾之人,便是真凶?”
“什么?!”
祝红榆这回是真的呆住了,一杯用来压惊的茶还没碰到嘴唇,就从手里滑落了下去,瓷盏落到几上滚了几圈,险险停在小几边缘,一盏茶水却尽数洒到了桌椅与地面上。
她的声音发僵,慌忙拿帕子吸茶水,艰难地挤出了点笑容,却比哭还难看:“怎么可能!凶手不是早就伏法了么?何况,那人是……是宗亲哪!”
纵然是落魄的宗室,但人们却习惯性地觉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再落拓,也总会保有些虚荣的架子,吃喝嫖赌不奇怪,纵奴逞凶不奇怪,就算当街抢人、杀伤人命也还是不奇怪,毕竟这些是权贵之家的纨绔败类们都做过的事情,可自甘堕落,成了个令人厌恶作呕的杀手屠夫,那就太匪夷所思了。
薛绮垂下目光,心里想要发笑。
真是奇怪,在世人心里,就连杀人也有优雅高贵和鬼祟肮脏的区别,也不知那些枉死的无辜之人知道他们的念头,该是什么心情。
很快地,她收拢情绪,淡淡道:“若我没猜错,那位宗亲应该是南海郡王唯一的孙子,可是如此?”
祝红榆哑然无语,但看她的模样就知道她并没有想着反驳。
薛绮颔首,起身行了一礼:“多谢夫人解惑,日后若真凶归案,可能还需要夫人作证,倒不需抛头露面,只要在供词上签字画押就可。”
说完,她便准备告辞离开。
但就在这时,祝红榆却急急追上几步,扳住门扉,迟疑着开口:“薛主事且慢,我……虽然那日确有争执,但我还是觉得……会不会是旁人?万一这只是误会的话,岂不白白污人清名……我不是质疑刑捕司的手段,但……”
听完她的颠三倒四,薛绮漠然扬了扬唇:“夫人不必担心。你可还记得案发时李嘉官居何职?”
祝红榆摇头:“不知……”还没说完,她便“咦”了一声,自己改了口:“我好像有些印象,许是在京兆罢?”
京中贵女心里对宗室皇亲与各官宦人家的人际脉络总是有数的,不然出嫁后要如何在交际中游刃有余。薛绮道:“正是。夫人可知,马萍被人从三圣殿后小路绑走后,便无人见过其踪影,直到数日后尸身在同坊角落处的一座空宅中被发现?须知马萍失踪时尚是白日,就算装入麻袋又或用马车运送,搬上搬下也难免会被人见到,不可能毫无线索,我思来想去,唯一可能的隐藏方法便是先将人打晕绑在紧邻山脚的空宅之中,等夜间无人再行转移。”
祝红榆茫然地听着。
薛绮又继续道:“可几处空宅各门外都有京兆封条,京兆府接到报案,又在当天便派人在附近空宅与人家都搜索过一遍,却不见人影。”
她没再说下去,但祝红榆也不是傻子,到此已经恍然明白过来。
只有京兆府中之人才能提前准备好额外的封条,在偷偷运人进去之后重新封门,而搜查的时候,只要稍作手脚,便可以自己去搜索藏人的区域,回头报一个毫无发现。
京兆府中人多,京中因口舌争锋与马萍有过龃龉的人大约也不止一个,但同时兼备这动机与作案的便利身份两项的,恐怕就只有李嘉一人了。
薛绮道:“若夫人担心这还不是铁证,我手中还有零零碎碎的其他证据证词,如今北疆之处大约也还会有一人证,断不会再冤枉好人,请夫人放心准备供词就好。”
“……”
祝红榆沉默良久,终于恍惚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