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举手白雲间 ...

  •   趁着秋高气爽,李白打算前往洛阳附近的嵩山一游,过一阵子再回长安来。他想:到时候再看玉真公主气消了没有?或者还有没有别的发展机会?

      嵩山古迹之中,最令李白向往的,莫过于传说中有人目睹王子晋骑鹤登天的地点。

      王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生性好道。周灵王二十二年, 王子晋乘船出游伊水和洛水,遇到道士浮丘公,随他上嵩山修道。后来,民间传言有云,数十年后七月七日,王子晋吹着笙管,乘着白鹤升天而去。

      李白缅怀王子晋,写下了《感遇》一诗:“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自长春。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手白云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既然李白到了嵩山,他必然要去探望在嵩山余脉紫云山隐居的好友元丹丘。

      原来,李白二十岁左右时就在巴蜀结识了元丹丘,从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元丹丘体型清瘦,有一种仙风道骨的神采。李白与元丹丘同游三峡时,总有一种错觉,好像元丹丘随时会乘风而去。

      后来有一天,李白在元丹丘家看到一幅画着巫山的屏风,有感而发,就写了一首《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送给元丹丘: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元丹丘生长于耕读世家,从小饱读诗书。他父亲期望他进京考功名,他却偷溜去湖北的随州,向当地著名的道士胡紫阳学道。

      据说,胡紫阳九岁那年就出家,在洛阳附近的仙城山进修。到了十二岁,他就掌握了道家的避榖之法,能够多日粒米不进,而成年之后,他更成为一代大师。

      胡紫阳一旦学成,就迁回故乡随州。他把居所题名为苦竹院,在院中亲手栽植了两株桂花树,又修筑了一座餐霞楼。所谓“餐霞”意思是服食朝霞之气,等于是道教的一种气功修炼术。

      胡紫阳的道行声名远播,前来拜师学习的弟子多达三千余人,就连随州周围太守级别的官员也曾前去拜会。

      李白一度与元丹丘还有另一位朋友元演共同向胡紫阳请益。胡紫阳就在餐霞楼招待他们。随州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汉东太守也在座。席间,胡紫阳高兴地拿来笛子、玉笙,自己吹笛子,邀请李白吹玉笙。汉东太守则趁醉跳起舞来。当晚他们全都大醉,东倒西歪。第二天清晨,李白醒来,竟然发现自己身上盖着太守的锦袍...

      他们离开餐霞楼,分道扬镳之后,李白写过一首《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寄给元演,来纪念这一场欢宴:“忆昔洛阳董糟丘,为馀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不忍别,还相随。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复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馀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问馀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胡紫阳很欣赏李白与元演,但他只正式收了元丹丘为徒。胡紫阳曾经当着李白的面,说过李白不适合出家,因为他看得出李白志在匡济天下,修道只是修身养性而已。

      李白并不介意自己在胡紫阳的苦竹院只算是旁听生。他还是感谢胡紫阳的教诲,也敬佩元丹丘修道的决心。为了预祝元丹丘早日得道成仙,李白特地一展长才,写下了一首充满灵气的《元丹丘歌》:“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所谓“ 蹑星虹”,“ 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显然都是诗人无限的想像力发挥所致,与事实相去甚远。

      另外,李白也写过一首没有那么魔幻,但也略有夸张的“题元丹丘山居”: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此诗写得好像元丹丘以天地为被褥,仰卧山林之中,但实际上,即使在温暖的夏夜,文明人也要提防野兽,不可能露天睡在户外,更何况紫云山四季分明,秋凉冬寒。元山丘在紫云山的住处乃是依山而建的房舍,取名为颍阳山居。

      颖阳山居所在位置北依马岭,连峰嵩山,南瞻鹿台,云岩掩映,景观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元丹丘能够雇人打造出如此舒适的山居,当然所费不赀。他既然家境富裕,出家就带着钱财与侍从离开俗世。

      元丹丘的侍从们在紫云山脚下开辟了一大片果园、一大片菜圃,以及一块草药圃,所收获的水果、蔬菜、草药等,自家享用不完,拿到市集去卖,即可维持颖阳山居主仆总共十几个人的生计。

      元丹丘的侍从有男有女,成双成对,全都拜元丹丘为师。元丹丘教导他们如何运用道教的房中术来养生。由于这种房中术要求男方宣而不泄,他们都没有孩子。

      至于元丹丘本身,他收了几个女弟子,但她们都没有长期住在颖阳山居。元丹丘只会分别邀请她们来小住。这些女弟子全都是女道士,一个个轮流来陪伴元丹丘实行所谓的“双修”。

      凡是来到颖阳山居的访客,都要跟随元丹丘避榖,也就是不吃五榖杂粮,而把同样含有淀粉的草药根茎类如黄精、茯苓等磨成粉来代替,配上山居农场生产的蔬菜、水果、坚果,就是简单的一餐。

      为了戒杀生,元丹丘规定吃素,但可以喝一些牛奶或羊奶。另外,若有尚未受精的鸡蛋或鸭蛋,也可以生食或煮食。

      对于这种超凡脱俗的饮食习惯,李白虽然平时吃五榖荤腥,但去元丹丘家做客时,则觉得只要有酒,就心甘情愿入境随俗。好在尽管有些道士禁酒,元丹丘倒是赞成饮酒,认为只要不过量,小酌无妨。每次李白光临,元丹丘总会拿出美酒来款待。

      这一次,李白于秋日来访,山径两旁松绿桐黄,在透过薄雾的阳光下微微闪亮,让他看着倍感神清气爽。他走到一片比较平坦的地带,正在期待很快再见到元丹丘,眼前却忽然出现了另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一个少女的侧面倩影!她蹲在一株大树下采蘑菇,把蘑菇都放到旁边地上一个竹篮内。她身上穿着女道士的黄色袍子,头上梳着女道士的高顶发髻,猛一看像是颖阳山居常见的女客人,但她比一般女道士显得年轻,而且发髻周围绕了一圈女道士不会插的野菊花,倍增俏丽。

      忽然间,有一种说不出的似曾相识感觉,使得李白再度定睛看了看她,接着立刻认出来了--- 杨玉珣!

      杨玉珣不是快出嫁了?怎会跑到紫云山上来?又为什么一身女道士的打扮?李白不禁满脑子疑问。

      难道,杨玉珣成了元丹丘新收的女弟子?当这个念头浮现于李白的脑海,他莫名感到一阵奇异的酸楚,袭上心头。

      李白不确定是否要喊杨玉珣一声?他正在迟疑,杨玉珣已经听见了他的脚步声,而转过头来,又站起身来了。

      两人四目交接,竟然都全身微微一震!刹时之间,凝眸互望,恍如梦中相见,欲诉而无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举手白雲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