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

  •   吴长虹的父亲吴淳安因幼年失怙,只了上几年私塾便扛起家庭的重担。吴家祖辈遗下薄田数亩,吴淳安不甘于只是守住祖产,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副业;先是养蚕,后来相继开了“染坊”、“酒坊”和“油坊”,现今虽说称不上富甲一村,也算是数得着的富裕户。
      家境殷实,加上吴父颇为注重儿子的文化教育,吴长虹的求学之路继续向前延伸,现以优异成绩考入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不知情的人大都以为吴长虹是遵从父命而学农,其实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吴长虹志趣在农,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吴家先祖吴来朝的影响。
      吴来朝,字义庵,世称“吴封君”。明朝万历三年以岁贡任山西荣河知县。彼时,荣河甚为贫困落后,多数土地被茅草荆棘覆盖。他到任后即号召百姓垦荒种田,并采用以工代赈、官府出钱收购茅草的办法,激发百姓开荒的热情。在茅草荆棘挖尽后他又手把手教百姓耕种,并引进谷物品种及改良种植方法。由于农副业生产的大力发展,荣河面貌大为改观,朝廷曾给予两次擢升都坚辞不受,继续兴利除弊使荣河县民安居乐业。吴来朝在荣河近二十年,励精图治、公正清廉,告老还乡之际,县民云集话别,竟三日不能成行。
      开学前,吴长虹去大姑家辞行。这日一早,吴长虹在父亲的陪同下徒步前往莱芜县城。
      适逢县城东关大集,路过时,吴父打发儿子先去亓家,自己则上集市了解农副产品行情。吴长虹只在早年来过大姑家一次,担心找不到家门。吴父说他在十二岁时就只身来县城赶集,鼻子底下就是路,跟人打听打听便能找到。无奈,吴长虹只好凭着模糊记忆和他姑父的姓名去寻找亓家。
      吴长虹记得他大姑家大门前有一株枣树,于是以此为参照物。行至一户有枣树的住宅前,吴长虹驻足打量,左看右看,怎么看都觉得与记忆中的大姑家吻合。他正为自己轻而易举地找到大姑家暗自得意,一位身着退红色上衣的少女从大门里出来。
      蓦然看到门外站着一个面含微笑的青衫少年,这位少女略为有些吃惊。
      吴长虹知道找错家门了,连忙转身。
      “你是来走亲戚的吧?去谁家?”少女说话了。
      吴长虹背对着她说出姑父的姓名。
      “你是哪个村的?!”少女兴致勃勃地追问。
      “龙潭村。”
      “噢,你是那个呲牙狗!你不认识我了?!”
      听到“呲牙狗”三个字,吴长虹知道这位姑娘是谁了,眉眼带笑地在心里说一句,“真是冤家路窄!”
      少女意识到自己言语冒失,立即道歉:“不好意思,不该那样说话。”
      为了表示自己很大度,吴长虹正正脸色转回身来。
      见吴长虹朝她瞥了一下就垂下眼帘,少女以为他没有认出自己。“你忘了?我是小花!小时候我跟着舅妈和爱梅姐姐去过你家,我还教你写字了!我走时你送了我一罐小鱼儿,咱俩还吵了一架!”
      “还是那么爱饶舌!”吴长虹心说。
      “你真忘了?!记性可真差!”
      “没忘。”吴长虹只好开腔。
      “你的字写的怎样了,好点儿没有?”
      “不好。”
      “我知道你这是谦虚,不过,跟我比的话肯定还是算不上好!”
      “光是写字好有啥用!”吴长虹在心里嗤之以鼻,“你敢和我比功课吗?!”
      “你自己来的?”
      “和我爹。”
      “大叔呢?”
      “上集了。”
      “哦。我猜是这棵枣树让你认错门的,我家这棵和我舅舅家那棵同时栽的,长得一模一样!——听说你要上实业学校学农,对吧?”
      吴长虹望着地面点点头。
      “我和我三哥也会继续上学。我三哥叫李世芳,哦,你还不知道我的学名吧?我叫李静姝,娴静的静,姝是女加姓朱的朱。”在李静姝兴高采烈的介绍中,吴长虹不觉忘了矜持,目光从地面移到她的脸上。长成少女的小花,眼睛还是像黑葡萄一样亮晶晶,只是粉嘟嘟的圆脸变成了鹅蛋形,左颊的那个酒窝当然没有消失,正随着她的话语时隐时现。“你等一会儿呵,我去叫我三哥,我俩一块儿送你去我舅舅家。”李静姝说罢像小鹿一样欢快地跑进家门。
      “还静姝呢,名不副实。”吴长虹望着她的背影暗道。
      少顷,李静姝从家里出来,身后跟着一位斯文少年。李静姝有三位哥哥,最小的这位哥哥与她是双胞胎;两人出生在农历二月,正值“二月红杏枝头闹”,其父遂将杏花的别称“及第花”,一分为二做了兄妹俩的乳名。
      “就是他!”李静姝指着吴长虹对自己的哥哥说了一声,随即又指着自己的哥哥对吴长虹说道,“这是我三哥。”
      吴长虹和李静姝的三哥李世芳都有些腼腆,互相笑笑就算是打了招呼。
      “哎,你把嘴巴张大一点儿,让我三哥瞧瞧那颗虎牙。”李静姝对笑不露齿的吴长虹说道。
      “别这么没礼貌!”李世芳责备妹妹一句,给吴长虹道歉,“——不好意思啊,我妹妹有点淘气,别见怪。”
      吴长虹笑笑,表示不介意。
      “你先来我们家玩玩吧?”
      “不了,我爹找不到我会着急。”
      “噢,那就以后再来吧。——来,我帮你提一个。”
      吴长虹也没多客气,将手里的包裹递给李世芳。
      “我帮你背那个吧?”李静姝指指挎在吴长虹肩上的包裹。
      “不用!”生怕李静姝跟他抢似的,吴长虹急急地倒退两步。
      李静姝撇嘴一笑,“我不过是虚让虚让,还当真了!”
      路上,李静姝将吴家老少及残存在她记忆中的龙潭村的某些景物,挨个问了一遍。吴长虹除了“嗯”就是“啊”,一句话也不肯多回答,这让李世芳替他的妹妹感到有些难为情。
      “哎呀!还有一件重要事忘了问你呢!”马上就要到亓家时,李静姝突然说道。
      “一惊一乍的,什么重要事?”李世芳代吴长虹说出心声。
      “你给你家那只猫改名字了没有?!”
      吴长虹略一思忖,回答“没有”。
      “你怎么说话不算数?!”
      “我没答应过要给它改名字。”
      “当时你答应了!”
      “没有,爱梅姐姐可以作证。”
      “就算是好了。可你知道情况还不给那只猫改名,这叫不尊重我!”
      “众生平等,凭啥猫就不能叫那个名字。”
      “你瞧!我说的没错吧?!”李静姝指着吴长虹对她哥哥说道,“这个呲牙狗就这么固执!这回你可见识到了!”
      “你再这么没礼貌,回家我就告诉咱娘!”李世芳先吓唬妹妹一下,接着给吴长虹道歉,“——对不起,我妹妹天生这种爱炸毛的脾气……”
      “没事。小时候见识过了,现在见怪不怪。”
      李静姝听着刺耳,斜睇吴长虹道:“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给你带路,让你走迷糊!”
      吴长虹面带嘲讽地回她一句,“鼻子底下就是路,迷糊不了。”
      看到爱梅领着弟弟亓鲁从家里出来,李静姝忙不迭得上前给吴长虹告上一状。
      爱梅听罢笑道:“长虹逗你玩儿的,他家那只猫根本就没找回来。”
      “是真的吧?!”李静姝转脸问吴长虹。
      “是,所以它永远都叫小花!”
      见李静姝无可奈何地皱眉顿足,吴长虹的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
      ……
      午饭前,吴家父子先去坐落于东关街西首的吴氏祠堂拜祭。
      吴氏祠堂是本县吴氏议事和供祭的重要场所。祠堂正厅内供奉着吴家先贤吴来朝的塑像,厅壁绘有吴来朝及其夫人段氏在山西荣河教民众间苗、收购茅草和植桑纺织等场面。
      吴长虹这是第二次去。
      ……
      李世芳兄妹留在亓家吃午饭。吴家父子从祠堂回来,李静姝一看到吴长虹便说道:“我知道你为啥要学农了,你是受了你们那位祖先的影响,想以科教兴农来利国益民。我说的对不对?”
      终于有人猜到他的心思了,吴长虹由衷地咧嘴笑,那颗一直“犹抱琵琶”的虎牙全然暴光。
      见状,李静姝忙提醒她的哥哥:“快看!他那只牙呲出来了!”
      闻言,吴长虹倏地收起笑容对李静姝做个狰狞表情,然后又不好意思地朝李世芳笑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