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像谁 ...

  •   小宁长安百日过后,住在母亲院子的东跨院里,见过的人屈指可数,且几乎不出跨院,亦不用她去给娘亲和祖母请安,都是他们来看她的。

      若是家中有客人来或是要办宴会,她就只能待在闺房里;好在还太小,又乖巧,她没多余的想法。

      长到一岁多,小宁长安终于有了一次出门的机会,还是出远门;曾祖父的祭日,祖父带着全家回江宁府拜祭。

      只是她出门,全身上下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头上带着一顶小帷帽,连眼睛都拿黑布蒙起来,一路被祖母抱着走出二门,出府,进入马车后换成被祖父抱着。

      这辆马车只坐着他们三人,小宁长安坐在祖父怀里,黑布和帷帽都已摘下来,听着马车外此起彼伏的声响,就想撩开车窗帘子朝外面看看,小手刚伸过去就被打了一下,有点疼,转头看去,就见祖父一脸凶凶的盯着她。

      一岁多的小女娃,家里千娇百宠,万般呵护,跟眼珠子似的养着,何时被打过?连对她大声说一句话都没有过的。

      小宁长安看看祖父,莫名地生出一股委屈之感,瘪着小嘴叫道:“祖父——”

      小女孩的童音甜甜糯糯,能让人甜到心窝里疼到心坎里,杭氏当即劝道:“老爷,宁儿只是想看看街上的热闹,孩子才这么点大,又是在马车里,不会怎样的。”

      宁祥远不为所动,这就是他一定要亲自抱着孙女的原因,否则夫人他们肯定要纵容的,“大师说不得见任何生人,夫人难道以为这是随口说说的?

      以后这样的话不得再提,孩子再娇惯也得有规矩,正好给宁儿收收性子,没的让她以为万事都可以随心所欲,将来要无法无天了。”

      杭氏对着丈夫的话一般都是听从的,只是见孙女可怜的小模样,忍不住辩驳两句:“老爷哪里的话,宁儿这么乖巧的孩子,哪会做什么不规矩的事?”

      宁祥远摆手道:“该有的规矩不能废,大师定下的,自当遵从。”

      宁长安听不太懂祖父祖母在说什么,但敏感的察觉到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还是因为她,默默垂下头,不说话了,整个人恹恹的。

      杭氏心疼,正欲开口哄两句就被丈夫眼神制止了,心底无奈地叹息一声。

      扬州与江宁府相距不远,按他们的脚程,大概需走个三天。途中,入夜后在客栈歇脚,秦宜芝带着女儿安歇,见孩子精神不太好,追问之下才知道怎么回事,好生安抚后便想第二日把孩子要过去跟他们一辆马车,奈何公爹不肯答应。

      抵达宁家祖宅,没过两日便是宁宴清的祭日,宁祥远当天一大清早便带着一家子去祭拜。

      墓地在城西的孤山上,马车在山脚下停下,留下随行的下人守候,他们自己步行上山。

      山林中并无外人,小宁长安戴着的帷帽终于摘下,在娘亲怀里不停的扭头看来看去,眼里满是新奇,这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原先那点子不乐彻底消失无踪。

      在墓碑前站定,秦宜芝把女儿放下,宁长平走过来牵妹妹的小手,带妹妹乖乖退到一旁,等祖父、父亲放好供奉物品,点上香,带着妹妹跪下来,跟着长辈的样子照做。

      宁祥远望着墓碑目光幽深,心底想笑,父亲,长安出生了,儿子去年便来跟您说过,今年把孩子带来了,您在天上看见了吗?

      祭拜完毕,秦宜芝抱起女儿准备随丈夫下山,不想,宁祥远把儿媳妇叫住了,让她把小孙女放下,夫人他们就先行下山吧。

      秦宜芝一愣,看向丈夫,宁怀山疑惑道:“爹,您跟祖父说话,宁儿留着恐怕会惊扰祖父在地下的安宁,那宁儿这罪过就大了。”

      宁祥远不在意地说道:“无妨的,这孩子生的跟父亲一样的眼眸,是她的机缘,父亲在九泉之下会愿意见到宁儿的。”

      秦宜芝笑着应是,对着怀里的女儿劝慰道:“宁儿乖啊,好好陪着祖父,乖乖站在一旁,别多说话,知道吗?”

      小宁长安认真地点头:“知道了,娘。”

      杭氏一行人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待他们的身影消失不见,宁祥远便把孙女抱起,走到前方不远处的湖边的大石头上坐下,望着那片湖光山林,目光有些迷离。

      小宁长安被抱了许久都不见祖父说什么,忍不住问道:“祖父,为何要坐在这里呀?”

      “这是你曾祖父的安息之地,宁儿就在这里陪陪曾祖父,也让曾祖父好好看看宁儿。”

      “哦,那宁儿乖乖的。”

      宁祥远笑得满是慈爱:“好。”

      *

      在大周,男孩一般满三岁后便开始启蒙,宁长平就是如此。

      至于姑娘家,虽没有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否要给闺阁中的姑娘启蒙主要看家中的意思,五岁启蒙,或七岁、十岁,都有,乃至古板的人家,官宦小姐大字不识一个亦是有的。

      小宁长安不能见生人,不需要她去应酬什么,不用她每日一早去给祖母和娘亲请安,她连自己住的跨院都没怎么出过,对日常的穿着打扮亦没上过心,更不用着她去操心。

      故而小宁长安一点点长大,每日睡到自然醒后,除了跟家里人说说话,就只剩下玩了。再多的小物件玩一两年她也玩腻了,因此,她两岁半就启蒙了。

      秦宜芝的父亲三元及第,给当今做过老师,如今是内阁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她作为长女,得父亲不少教导,本身颇有才气,教导自己的女儿自然不在话下。

      启蒙之后,小宁长安的日子充实许多,上午跟娘亲认一个时辰的字,下午自己描红,要是累了就歇歇,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她学的便愈加开心,享受其中。

      转眼间一年过去,小宁长安已经习读《论语》了。只是秦宜芝没想到,公公给了《史记》,让她教女儿?

      秦宜芝看向丈夫,宁怀山亦是不解:“爹,宁儿只是个姑娘家,何况宜芝已经在教《论语》,这足够了。”

      “姑娘家也该知道自己的起源,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历史的传承。”宁祥远正色道:“最好一年之内教好,《史记》读完,还有别的史书给宁儿,最好三年内,能把我朝之前的历史学完。”

      “是,爹。”

      等公公离开,秦宜芝才道:“相公,你有没有觉得爹对宁儿的态度有些怪异?”

      自然有,就是要入仕途的学子也没要求把史书通学一遍的,何况一个小姑娘,要学也是该学《女则》《女戒》,他们疼爱孩子,才教《论语》《诗经》之类的书目。

      只是宁怀山不好妄议自己的父亲:“或许是宁儿得了祖父的遗传,爹他对着宁儿有所不同;其实也对,多学一些,眼界能开阔不少。对了,说起来咱们的宝贝女儿哪里去了?”

      “刚练了一个时辰的字,有些累了,正好平儿从外面回来,就带着妹妹去花园玩了。”

      “那我们也去看看。”

      秦宜芝笑得温婉而满足:“好,相公。”

      花园里,小宁长安正追着蝴蝶跑呢,她人小,追不上,哥哥就抱着她,把她抱得高高的去扑蝶,玩得不亦乐乎,铃铛般的嬉笑声洒满了整个院落。

      见父母过来,宁长平抱着妹妹迎上去,宁怀山重新抱着女儿去追蝴蝶,秦宜芝给儿子擦擦额头的薄汗,带着孩儿歇歇,看着穿梭在花丛间玩闹不止的父女俩,她就如感同身受一般,浑身溢满快怀的笑。

      这似乎是人间最美好的日子了。

      这一年,宁祥远五十大寿,算得上是小宁长安出生以来家中举办的最大的宴会了。

      小宁长安绸缎般柔顺的秀发梳着垂挂髻,粉色的珍珠发箍缠绕其间,眉心贴着玉兰花钿,脖子里带着镶红宝石的金项圈,身着缕金百蝶穿花云缎裙,脚踩软底珍珠绣鞋,配上她出落的极其精致的小脸,恍若跌下红尘的小仙童。

      只是被关在自己的闺房里。

      “小姐您看,这些宝石多漂亮呀,这可是贤妃娘娘赐下的,只有皇宫里才有的。”大丫鬟流云一脸欢悦,讨好道:“奴婢给小姐串起来,戴在身上好不好?”

      小宁长安盘腿坐在美人榻上,看一眼那五彩缤纷的各色宝石,并无多少反应,小脸紧绷,稚嫩的童音带着气闷:“流云,祖父五十大寿,为何我不能出去?”

      小小的人儿幼嫩不已,偏要学着大人一脸端正,瞧着当真可爱极了。

      “小姐,这是为您好;您出生时大师给您算过命,十八岁前不能见生人,这样才能一生福泽绵长。”大丫鬟一板一眼地回道。

      小宁长安气鼓鼓道:“可我今年才三岁,十八岁要等到何时呀!”

      十五岁的流云蹲下来,拉过小姐的白嫩柔软的小手,安抚道:“小姐您想啊,一个人一辈子要活五六十年的,这么一比,十八岁就很短了;再说您已经三岁多,只要再等不到十五年就可以了,很快的。”

      闻言,小宁长安水灵的小脸皱成一团,最终无力地垮下来,对她的大丫头道:“去把字帖拿来,我要描红。”

      “是,小姐。”流云应道,笑问:“小姐,您饿不饿,要不要去厨房端些点心来?”

      “那就准备两碟糕点吧。”

      大丫鬟欢喜地应一声,走到门口招呼一个小丫头过来,吩咐两句,便去给小姐拿字帖,准备笔墨。

      小宁长安望过去,似乎透过那扇房门可以看到家中的热闹之景,咬咬小嘴角,光彩熠熠的眸子暗了暗,一脸向往之情。

      下一年再去拜祭宁宴清,小宁长安已经四岁半了。

      这两年来,每次拜祭过后,宁祥远都会单独把孙女留下陪他一起在巨石上坐坐,这次亦然;不同的是,他没有再抱着孙女,而是让小宁长安自己在巨石上坐着,他独自站在父亲的墓碑前。

      宁长平想不通,祖父跟曾祖父说话,把妹妹留着做什么?去年特意问了问,知道后更奇怪了,今年刚走出几步便又重新跑回去,果然看到妹妹一个人坐在那块巨石上。

      “祖父不是说让你们先下山去,你偷偷跑回来,眼中还有祖父吗?”宁祥远面色不见多严厉,斥责的意味却颇浓。

      宁长平认错,可是实在不懂:“祖父,您让妹妹坐在石头上,这究竟是为何啊?”

      宁祥远本不欲作答,转念一想,道:“你妹妹跟父亲有缘,就让她陪陪曾祖父吧。”

      “可宁儿才这么小,祖父,让孙儿留下陪妹妹一起坐着吧。”

      “长平,你这是把祖父的话当成耳旁风了不成,你妹妹已经四岁多,难道还能连坐都坐不稳吗?”

      小宁长安看祖父像是要生气,当即安慰道:“没事的哥哥,宁儿可以一个人坐着的,哥哥先下山去吧。”

      宁长平看祖父一眼,跟祖父告罪后对妹妹叮嘱道:“那好,不过宁儿记得要乖,千万不要在巨石上乱动。”

      “宁儿知道的,哥哥。”

      宁长平点点头,向祖父施礼告退后无奈地离开了。

      小宁长安目送哥哥消失,目送祖父走到一旁去,然后才缓缓地转头,看着眼前的竹林和小湖,忍不住想,曾祖父应该很喜欢竹子和水吧,要不然怎么选择在山水竹林旁安息呢?

      不知道曾祖父是怎样的,真的是跟她一样的眸子吗?她跟爹娘、哥哥、祖父、祖母没有一点相像之处,那是不是她长得像曾祖父呀?

      四岁大的小娃娃,这一刻忽然觉得早逝的曾祖父很亲切,不知怎的就联想到曾祖父一定是个很好很好的人。

      待到坐上大半个时辰,祖父走过来抱她下山时,思维已经不知扩散到哪里去了,也就没问祖父,宁儿是不是长得跟曾祖父相像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像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