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一场考试 ...


  •   考试这日,窑神庙外熙熙攘攘,比历年的评瓷会还要热闹。千载难逢的公开选官,无论瓷行内外,哪个不想一饱眼福哇。

      寄虹同伍薇早早就来了,占了个最近的位置。和许多同行们聊过,得知大多数人都倾向严冰,寄虹稍稍安心。说话的当口,衙役开道,太守、县令与一干官吏来到,严冰经过寄虹身边时,两人视线交汇,不约而同微微一笑,虽然没有言语,但彼此都听懂了对方的心声。

      寄虹:“贺礼备好了哟!”

      严冰:“必不负你意。”

      短暂的对视过后,严冰随县令进入庙中。寄虹忽然心生感慨,纷纭世间,能遇上一个即便于千百人中错身而过也能默契一笑的知己,何其幸运。

      太守坐在太师椅里,仿佛卧着一个硕大的球。扫一眼翘首的众人,不满道:“甄选官吏,却命百姓围观,曹县令认为妥否?”几百双懂行的眼睛下,他如何动得手脚?于他是大大不妥的。

      曹县令谦恭道:“百姓深慕太守贤名,皆望得瞻太守圣颜。”

      这顶高帽噎得太守直瞪眼,只得转向正题,问曹县令如何选拔。这本是场面话,不想曹县令真个早有准备,侃侃而谈,共试三场,得分最高者胜,第一场比试的内容是“识瓷溯源”。

      未开场太守便失了主动,气哼哼鼓着肚子道:“游戏之举怎可登大雅之堂?”

      “此举乃为考察参试人对青坪瓷行的了解程度,是督陶官必备之才。”曹县令不慌不忙道。

      这话冠冕堂皇,太守发作不得,便冷声问左右陪官:“诸位以为呢?”

      一边是州官,一边是“现官”,那些小官小吏哪边都不想得罪,均作白痴状打哈哈。

      没有反对派跳出来扛大旗,太守的肚子就有点瘪,望向他带来的参试人,见他胸有成竹地点头,才作出大度的样子应准。

      除了另三名当地选出的陪衬者,太守寄予厚望的参试人才是严冰的劲敌,寄虹细细打量,北方人的身材,国字脸,不声不响往那一站,明明与严冰南辕北辙,却又都有几分既骄傲自信又进退有度的相似气质。

      那厢县令命人将十件瓷碗列于长桌之上,碗前放置的木牌标有从一到十的数字。对五位参试人说:“这是从青坪各店随意购来,请诸位讲出出自何家何窑,可观、可听、可触,但不可翻看底部戳印。”

      围观人群都觉这法子既新奇有趣又不可思议,争相踮脚伸脖想看个究竟。

      伍薇拧眉道:“都是一模似样的青瓷碗,一母同胞十个崽,怎么辨?我看自家的窑主都讲不出,这不是难为人么?”

      说是“随意购来”,但寄虹看得出十只瓷碗是着意挑选,为避免因各窑所出器型不同而可能造成的“提示”,皆选择大小一致、色泽接近、无纹饰的瓷碗,一眼扫过去,真像十只毫无二致的复制品,别说外行,就连寄虹这样的内行人,都是仔细分辨好一会之后,才勉强认出其中一只像是自家所出,其余便认不出了,要全部讲清楚,简直天方夜谭。

      参试人轮流上前辨认,三个陪跑每人足足花了半个时辰之久,反复观听多遍,才交上答卷,两个书吏各站两侧,一人宣读答卷,一人宣读答案,围观人群不时哄笑,实在错得离谱,有个陪跑一件都没答对。

      他讪讪强辩,“青坪几百家窑厂,谁能个个门清?我就不信有人能一件不错!”

      伍薇不忿道:“青坪自己人都分不出,严冰这个外地的更抓瞎了。八成是太守拔钉子的馊主意。”

      寄虹想起前几日严冰早出晚归地“巡查”窑厂,说是“为考试做准备”,当时她不解,这会终于明了,想是他早从曹县令那里探得考试内容了。淡淡笑道:“薇姐你别着急,后头有好戏看呢。”

      说话间,好戏就开场了。书吏将瓷碗调换顺序后,“国字脸”近前辨认,从左至右只看一遍,便不假思索地写下十个名称,前后不过半刻的功夫,答卷已呈到太守面前。

      太守不知答案,也不甚确定,唤书吏快些读来。

      寄虹心想,“国字脸”再精明,总归是外地人,不能一个不错吧?但凡他出错一处,严冰便有得胜之机。

      持答卷的书吏念道:“一,焦家窑厂。”

      持答案的书吏判道:“第一,购自陶瓷街焦家瓷庄,焦家窑厂烧造。”

      围观人群鼓掌称赞。

      “二,大吕窑厂,注,吕坷公子所管之窑。”

      “第二,购自陶瓷街吕家老店,北郊吕家窑厂烧造。”

      人群开始骚动。寄虹神色紧张起来。

      “三……”

      书吏的声音像是一把接一把的柴火,烧得人群越来越旺,最后报出“此卷中者有十”的结果时,人群沸腾了。

      寄虹却紧抿着唇,一言不发。

      严冰若想获胜,不仅一个都不能错,所用的时间还要更短。而“国字脸”只用了不到半刻的时辰,想从时间上超越他,完全不可能。

      她望向严冰,目光像坠了千斤重担。他依旧一派悠闲之色,向太守县令微一躬身,假装看不见县令焦黑的脸,从容走到庙中央,未近长桌,却脚下一转,向庙门而来。

      寄虹瞪大眼睛,怎么?他认输了?放弃了?退出了?

      严冰却径直走到她面前,站定,“借手帕一用。”

      众人非常自觉地退后一步,独留寄虹在前与他对立,一瞬间令她有种“万千人中只为你”的错觉。

      猝然被他陷入这样的境地,十分尴尬,还……有点小甜蜜。

      递出手帕,众目睽睽之下难以启齿,只好用眼神示意,“有把握么?”

      “当然。”严冰同样用眼神回答,转身登场。

      这么一段小插曲令原本不抱期待的众人吊足了胃口,几百双目光锁定严冰,要看他怎样唱这段必输无疑的戏。

      严冰绕到桌后,不疾不徐地把手帕折成条形,抬头环视众人,淡淡一笑,把三叠的手帕系在眼上。

      “哇!”人群发出一阵惊呼。

      严冰拿起第一只瓷碗,手指摩挲碗壁,微一沉吟,“此碗……”

      寄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你那两下小把戏在我面前耍耍还行,千万别当众砸锅啊!

      “出自方家窑厂。”毫不拖泥带水。

      不用书吏评判,话音刚落,他旋即翻过碗底,将戳印亮于众人面前,上面一枚红色方印,内书醒目的“方”字。

      “妙!”“神了!”……人群击掌喝彩。

      “方掌柜,严某浅评一二,烦请指教。”严冰不骄不矜,娓娓道来,“方家窑厂所出瓷器用泥细腻,器型大气方正,精至雕花瓶,小至家用碗,件件一丝不苟,皆属上乘。”

      不仅座中的方掌柜,众人皆不料他敢于当众追加评点,均停下交头接耳,凝神静听。

      “惜囿于规整而失于灵性,色多年不新,型多年未变,须知瓷器之最诱人处在于每无所同,未知之喜。固守旧制可堪维持现状,然则数年之后、数辈之后何以延绵?”

      这番评点并非哗众取宠,既高屋建瓴又切中弊要,说得方掌柜频频颔首,“严文书所言极是。方家的生意不如往日,我只为北方乱起陆路不通之故,未曾想过内因,多谢提点,多谢。”即便严冰看不见,他依然起身拱手。

      伍薇看看寄虹,揶揄道:“严冰都没表示,你怎么笑得那么得意?”

      ……没那么明显吧?

      下一件,严冰一上手,便说:“焦家。”翻底亮印,无误,但只字未评。

      焦泰神色不动,锐利的视线却在他身上剐了一刀。

      第三件,“袁家。”

      袁掌柜生恐严冰不予置评,不待翻碗,急急喊道:“请严文书评点几句!”

      众人哄笑。焦泰看他一眼,袁掌柜假作不见,心说,跟你那么久都没在瓷器上得过只言片语,如今这难得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严冰颔首,“袁家的瓷器工于精巧,匠心独运,然而基础不稳,譬如手中这件,瓷胎厚薄微有不均……”

      众人骇然,他居然仅凭手感便辨认出如此细微的差别!

      “……另则,青瓷重色,色中以‘雨过天青’与‘千峰翠色’为上品,袁家的瓷色不如‘雨过天青’之莹碧,又无‘千峰翠色’之浓厚,便落了下乘。”

      这番见解自然并非源于此时手感,非要长时间细致深入的调查才能得出。袁掌柜心悦诚服,“如严文书所言,袁家瓷的确色泽摇摆不定,只不知其中缘故?”

      严冰微笑,“其中缘故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改日登门详谈如何?”

      袁掌柜曾跟着焦泰做过与严冰为难的事,本担心他心有罅隙,不料他如此宽宏大量,既欣慰又愧疚,连声道谢。

      第四件,严冰连手感都省了,一触之下便脱口而出,“霍家,彩虹瓷坊。”

      寄虹又惊喜又紧张,等着听他不客套的评点,但他再次略过,移向下一件。

      真小气,好歹夸两句嘛。

      之后六件,严冰亦无一出错,且给予恰当的意见。起初众人惊叹喝彩,后来屏气静听,考场成了学堂。他们都听出这位曾经懒于政务的严文书实则腹有乾坤,对各家长短了然于胸,且不藏私,青坪终于出了个真才实学的督陶官。

      放下最后一件瓷碗,严冰解开手帕,环视众人,诚恳道:“严某踏入此地将近一年,亲眼目睹青坪瓷行的繁盛,青坪人的奋进,深有感触。今日妄言,不惮恶意,只望青坪瓷行扬长补短,蓬勃百年。”

      庙里庙外掌声雷动,不是喝彩,是发自内心的同心戮力。连“国字脸”都目露崇敬之色。

      这回曹县令脸终于不黑了,好个严冰,既镇得住场,又赚得了泪,果然没看错。捋着山羊胡笑呵呵道:“第一场,严冰拔得头筹,诸位没有异议吧?”他问的是陪同官员,却看向围观众人。

      百姓才不管官府的窝里斗,齐声应和。

      太守想反对也晚了,恨恨地咬牙,“这等把戏看着花哨,实不中用,主簿一职,该当笔墨通达,下一场便以‘青坪瓷务’各拟策论吧。”

      他说得飞快,不给曹县令插话之机,却正中曹县令下怀。严冰的文笔他是知道的,小小策论不在话下。

      寄虹笑说:“看来第三场是不用比了。”

      伍薇却凉凉地说:“窑神保佑他挺得到第三场吧。”

      寄虹觉她话里有话,正欲询问,庙里已燃香开试。五人皆非白丁,伏案奋笔,庙外隔得远看不到文字,但看几人神态,有人一张脸皱成一团,写得磕磕绊绊,有人写了半页便弃笔,破罐破摔地左右张望——这都是陪跑。

      “国字脸”和严冰埋首疾书,行云流水。燃香越来越短,两人手旁的一摞纸笺越来越厚,三柱香燃完,两人同时停笔,书吏将两份策论取走誊抄。

      庙外围观者中有人低声议论,“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这回就算念出来都听不出好赖。”

      另一人说:“哪用念啊,严文书那摞纸比那外地人高出一大截,还看不出谁好谁赖?”他心里已自动把严冰归类为“同乡”了。

      寄虹喜上眉梢,明眼人都看得出严冰技高一筹。

      书吏将誊抄好的策论呈于每位官吏面前,曹县令读罢两文,往椅背上一靠,惬意地饮茶。

      看到曹县令笃定的神情,寄虹长长舒了口气,没有悬念了。

      太守风卷书页般飞快翻阅,中途忽然一顿,目光在页面凝固片刻,余光扫了呈上策论的书吏一眼,书吏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

      太守左右望望,除了沉浸在茶乡中的曹县令,其余官吏“手不释卷”,捧着的策论都是“国字脸”所写。

      他腆起肚子,清清嗓子,“《青坪盛景》一文,何人所做?”

      “草民拙作。”“国字脸”施礼道。

      “言辞流畅,立意深刻,本官以为可列第一。”

      寄虹不以为然,太守当然偏帮自己人,好在其他人眼睛不瞎。

      曹县令不急不躁,“下官倒以为严文书之见解入木三分,诸位都来说说,哪篇更佳?”

      官吏们的答话在庙中嗡嗡回响,“《青坪盛景》。”

      异口同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第一场考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