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折子戏 ...

  •   除了经历了学戏的艰苦与低谷,那段时间,陶秋兰也经历了人情冷暖。

      自从进了戏班子,陶秋兰便跟父母住在了一起,与曾经的好朋友也极少见面了,练功闲暇之时,他也会想念他们。

      有一次暑假陶秋兰回爷爷奶奶家,远远地看到曾经的几个好朋友,他兴奋地想上前打招呼,可对方却仿佛没看见他一般,转身离开了。

      陶秋兰以为对方没看见自己,忙想追上去喊住他们,却被爷爷一把抓住。

      “爷爷,我看到我朋友了,我要去找他们玩。”陶秋兰以为爷爷不知道自己要干嘛,连忙解释道。

      陶秋兰的爷爷却摇了摇头,劝道:“兰儿,别去了,你没看到人家是有意避着你的吗,何苦去自讨没趣呢?”

      “有意避着我?为什么?我们当初关系可好了,去年生日,他们还送给我好多礼物呢。”陶秋兰不解地问道。

      陶秋兰的爷爷轻轻叹了一口气,“你以为他们当初为什么要跟你做朋友,为什么要送你礼物?你难道真的是以为自己人缘好么?孩子,你错了。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因为你爸爸有名罢了。如
      今你爸这样,他们自然不会再搭理你了。”

      “不会的,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不会这样对我的。”小秋兰并不认可爷爷的说法,执意要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爷爷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便也不再拦着他,随了他的意。

      只是,毫无意外,陶秋兰吃了闭门羹。回到家后的他一言不发,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晚饭也不吃了。

      “你说你,干嘛非要点破这层窗户纸,兰儿还小,又是个极重感情的孩子,你干嘛要让他去看到这些残酷的现实?”担心饿着孙子的奶奶不禁埋怨着爷爷。

      爷爷却拉着奶奶坐下,似是在安慰奶奶,又似在自言自语,“他以后终究是会面对这些的,早些告诉他,总比以后被人骗了强吧。”

      “兰儿不容易啊,他不过还是个孩子呀。”奶奶轻声叹道。

      爷爷搂着奶奶的肩膀,坚定地说着:“都会过去的,只要挺过去了这些,兰儿以后会是个有出息的。”

      说起来陶秋兰比程小云还小一岁,不过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少年罢了,却给人一副少年老成的气派。说起话来,倒让程小云觉得仿佛是一个长辈。

      之前程小云一直不太理解,一度以为他是在有意装深沉,可如今听了他的这些往事,她突然有些理解他了。他的那些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他,他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很通透,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成熟。只是这份成熟,却让程小云觉得心疼。

      再说虽然陶秋兰的业务水平一天天的在进步,可戏班子的生意依旧不景气。曾经有一次在戏园子里的演出,轮到他上场时,台下仅剩了一位观众。

      原本,他是不想演的,可观众既然还没走,人家是买了票的,他就得给人家好好表演。那日他表演的是《玉堂春》中的一折《苏三起解》,唱了大概三四十分钟。

      唱的过程中,他时不时地会瞥一眼台下的那名观众是否还在,已确认自己是否还要继续。终于,一曲终了,那名观众鼓起掌来。一个人的掌声虽然不大,可此时在戏园中回荡,只让陶秋兰有一丝想哭的冲动。

      陶秋兰冲着那名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是真诚地说:“谢谢您的观赏。”

      那名观众站起身来,冲着陶秋兰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你演唱的真棒!”

      唯一的观众,难得的肯定,让此时的陶秋兰终于忍不住红了眼眶,哽咽着连连称谢。那位观众上前轻轻地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在他耳边说道:“加油吧少年,未来可期。”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那位观众的长相和当时的穿着,我真的很感谢他,是他的那份鼓励和肯定,才让我在日后每当想放弃时,又咬牙继续坚持。”回忆起这段往事,陶秋兰由衷地感激道。

      “其实除了感谢那位观众,你更该感谢的是当时那个努力的自己,是你的付出让你收获了那份肯定,一切都是你当之无愧的。”程小云望着陶秋兰的眼睛,说的坚定。

      陶秋兰一愣,随即笑了,“是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天爷是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的。”

      正如陶秋兰所说,付出终会有回报的。陶林也好,陶秋兰也罢,他们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经历了低谷,却也不忘厚积薄发,终于也渐渐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触底反弹。

      孙渝出走后一直在吃老本,演来演去都是老样子,没有任何的创新与进步,渐渐地观众便也审美疲劳了。

      而陶林则不断钻研,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也能更加吸引当代观众。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来听陶家戏班演出的观众渐渐多了起来。

      而当年的那位现场导演,也许是于心不忍,也许是良心发现,终于站出来还原了当年“陶林耍大牌”的真相,让曾经的那些谣言不攻自破。

      陶林和陶家戏班的名声渐渐又重新好起来了,大有回到当年火爆程度的趋势。

      “如今戏班重整旗鼓了,所以你便也安心出去拍综艺了是么?”听到陶家戏班的再次翻红,程小云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面前的少年担负了太多他不该担负的重担,她私心是希望他能活的更加恣意一些。

      “也不是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我们这一行如今还算是‘小众艺术’呢。”陶秋兰玩笑道,“我去拍综艺的一个目的也是为了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京剧。”

      “一定会的。”程小云坚定地点了点头。

      采访接近尾声,时间也不早了,陶秋兰下午还有演出,也差不多要开始准备了。

      “你有兴趣留下来观看下午的演出么?”陶秋兰向程小云发出了邀请。

      程小云欣然点头,“好呀,万分荣幸。”

      下午的演出,陶秋兰最后压轴,表演了一出折子戏《霸王别姬》。第一次在戏园现场听京剧的程
      小云被台上陶秋兰的精彩表演深深折服,都已散场了,她还沉浸在刚才的戏中无法自拔。

      “怎样,你喜欢么?”陶秋兰不知何时已卸了妆,在程小云身边坐下。

      “相当精彩!”程小云发自肺腑地评价道,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又说道,“你说,如果人生是一出折子戏该多好,不论开头,也不用在意结局,这样是不是就能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活的恣意洒脱。”

      陶秋兰轻轻摇了摇头,眼神深邃,“戏如人生,人生却不是戏,更不是一出折子戏。如果不在意结局,又有多少人会拼尽全力呢?人啊,终归是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啊!”

      程小云望着陶秋兰,回味着他的这段话,若有所思。

      一年后。

      程小云的作品在记者大赛中拿到了最佳新人奖,也因此成功转正,留在了当初实习的电视台。
      自从那次采访完陶秋兰,程小云似乎找到了工作的乐趣,由曾经的得过且过,变成了如今的拼命三娘,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蜕变成了一名优秀的记者。

      陈雪娇曾惊讶于她的转变,她却只淡淡地说道,“曾经有一个少年,用他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人生的意义,人生不是戏,我不想虚度此生。”

      自从那日采访结束后,程小云便再也没见过陶秋兰,可她却一直有在关注着他。知道他这一年都很忙,拍了一些综艺,演了一两部电视剧,依旧坚持唱戏,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他。

      程小云打心眼里替他高兴,虽然在京剧上的成就他还赶不上他的父亲陶林,虽然在电视剧里的表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是她能看到他的成长与进步,她相信他未来可期。

      这日,程小云接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号码打来的电话,以为是有新闻素材的她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那头却传来了那个她熟悉的声音,“好久不见,下午有空么,请你喝个咖啡?”

      程小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彬彬有礼的谦谦公子,一抹笑意附上脸庞,丹唇轻启,应了一句,“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折子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