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西塘橘 ...
-
何循带了身边丫头回了东宅正院,陶敬然就在屋里头等着,她见了何循反不似见几个姨娘般亲热,重又问起她晚上醉古堂的事情,何循捡了老太爷发火的事儿说了,又讲起了大老爷回来的疑问,两人静了一会儿,屋里的丫头纷纷退了下去。
陶敬然这才站起来在屋里转了个圈,同何循说:“大房同三房的擂鼓,咱们东宅的人管不着,只知道他们来了咱们往常一般对待也就好了,你还要叮嘱了底下了丫头婆子没事儿别忘西宅去逛。”
何循剥开今日刚送来的西塘橘,分了一半给皱眉凝思的丈夫,陶敬然回过神捏着橘瓣儿,这一年下来如今看她也顺眼了,撩了袍子就往何循对面坐了:“往后有这事,你赶紧跑快些,我听说大哥可是把家眷全都带进了京里来,三弟一向同他不对付,咱们也不能让人当了炮灰挡在前头使。”
陶敬然又从胸口处摸出来一一个褐色粗包,里头是几张银票,让她把钱收好,耳朵听了外头的风声,低了声音才说:“与旁人做了些生意,这是头筹,你拿着,能攒就多攒些。老爷子那心早就是偏了没边的,便是往后咱们要另过了,身上没钱能干什么?”
何循嘴边叹息一声,面上松动眼圈微微红,心里微紧,自从嫁进来,他哪次同她说上这么一句贴心话,挨着陶敬然的胳膊:“我知道了。”
第二日就是除夕了,后半夜里竟下起雨来,外头不止风大,雨声也如同敲鼓般砸的人心惶惶,打得窗框啪啪直响,雨水倒灌下来。
何循一听见雷,屋里就亮起灯来,烟草披衣起来,她睡不着,上夜的丫头自然也跟着不能睡。何循正倦在新换进来的美人榻上,一手捧着,另一手翻着一页太上感应篇,迟迟没落下去。烟草就坐在她脚边打起络子来,屋子里安静的很,只外头的雨一直下个不停。
而西宅里,卧在床上的三太太却忽然心底念佛,要是明日还是下了雨,那可就不能怪陶敬渝对这个突然到来的大哥,这是老天都要看不过眼,地底下的婆婆显了灵。
哪知道还真是让那三太太给碰上了。第二日天大亮,天边还阴着,城边四周全是翻了土,哪里还能过车,那土壤一松,车轮子可不就是陷在了里面,没几个人一起推着,定推不动。
还没等三太太高兴第二轮,老太爷便差了人去问,陶敬慎派了小厮回来说,人已是过了城门,那些运了东西的车子就寄在郊区的大店里,并不妨事,眼看着天阴恻恻的,本是还落着小雨也已是停了,陶家的马车刚穿过市中心,陶老太爷在生息园里盯着王氏收拾院子,雨停了天还暗着,陶府的大门已是打开,一圈的小厮就围在那儿,等着陶家大老爷带了妻儿进门。
那陶敬慎骑得马刚近了府门口,天竟晴起来,老太爷高兴的亲自出来接孙子,醉古堂屋里的三太太听了丫头的回禀,这才闭了眼要念佛,跟着就想起这儿是宋氏平时待得地方,把那佛号咽了进去:“果然还是婆婆心善,当真是无私的很。”
底下的丫头见她面色青白,也不敢再屋内伺候,她本来就不信这些,看了这个也觉得奇怪,昨儿白日里这天气还冷得似冰窖,下半夜便是发了大水一般,城郊的土地也都发起了涝,得好几日才能排了那雨水。
笼在院子里的雾气都散了,庑廊外的树丛有几只鸟儿都瞧得分明。何循这才慢悠悠的让人丫头进屋伺候她洗漱用膳,早膳过后,还坐在了罗汉床上看了一会儿的杂书,下了半夜的大雨,院子外头的花卉被肆虐的很是惨乱,底下婆子丫头正纷纷收拾打扫,逝雪指挥着花房里的婆子给换上了一轮新的。
直到烟草扶了她去醉古堂,这陶敬渝干脆就不来了,日头当空,照的一地水洼金灿灿的,都能发了光。陶老太爷的脸阴得能滴水,三太太战战兢兢大气儿都不敢喘,遣了丫头一趟趟的去唤丈夫,拉了何循的手就侯在离间,也不敢出来了。
三太太跟个才嫁的小媳妇一般,昨晚又是哭了一场,半夜没睡,脸色憔悴还能用粉给盖了过去,可眼下的乌青却是怎么也遮不住。
老太爷连眼风都没空扫她,甩了袖子就往外走:“你是他媳妇儿,他都没来,你来个什么劲儿。”
当着何循的面,王氏又在外间随丫头一起收拾茶点果子,三太太又急又气,嘴上抖了好几圈,牙齿“咯咯咯”的相撞,到这会儿她还得听人教训,又不能反驳老太爷,到底是虚了,心里气苦,可这来一趟的路还是要走的,便老太爷不给她好脸,也还得妆了跟没事人一样,扯了笑脸去迎人。
她再急也是无用,陶敬渝当真是死了心不来,不独丈夫没来,儿子女儿也都被他带了出去,三太太这会子才知道什么叫作里外不是人,静悄悄缩在里间连声儿都不敢出,恨不得赶紧捂了脸回院儿,那什么大伯一家都引去生息园了才好。
且不说那一家子进了门时的风光。陶敬慎才来一日,三太太就就听了满府的丫头都在夸他这一家子,说大太太为人和气的很,出手又大方,去一趟醉古堂就受赏一回,别说那一荷包的铜钱了,总归是能拿来打赏给下人的便都赏了人。
何循自然也是听闻过这“阔气的手笔”。风絮几个丫头回来在何循跟前替那大太太掰了手指头数一数,那些个运气好的丫头竟也能分到一只金簪子,运气背些的自然是分到了一半儿荷包的铜钱,只三太太院儿的丫头婆子们都不敢去凑这份热闹,眼儿再红,也只敢在心里念着可惜。
烟草向来谨慎,这才却是没拦住东院儿的丫头们,不管她们分了什么东西回来,也只笑了说下不为例呢。香芹几个,个个都得了好头,还分了山茶两个大子儿,一府里的下人喜气洋洋,咧了嘴儿就等着大年初一,盼着能得老太爷的赏呢。
越是这般夸,越是喜气洋洋,三太太的院儿就更是罩了乌云,陶敬渝能挨那一顿罚,自然是不怕了老太爷,何况他还是被陶老太太捧了手心里二十几年,那头刚住进生息园,他这边便带了孩子一溜烟从后门回了三太太的院儿。
这一躲一回的,错过了那好戏,府里的气氛自然让他摸不着头脑,见后头厨房里还在商量着煮什么口味时,回来了屋里,袍子一撩开就坐在罗汉床上,问了妻子,三太太正靠了引枕让丫头捶腿呢,听见丈夫哪壶不开哪壶,就“呸”了一声:“还是那头的挑事儿,说什么过年了自然要开心些,哄了老太爷不说,连着底下人也都跟他们疯,倒像是要长住了似得,二伯不过是提了那一句,老太爷立时瞪了乌鸡眼冲我们几个全发了火。”
每年府里并不是没给底下人发了彩头,莫不是真儿个要长住了?陶敬渝将信将疑,也不再问,赶紧让红萍进来给他烫了脚儿缩到暖桌底下。这几日听惯了官署翻纸的声儿,这会子闲下来倒觉得又不困了,后头全是一笔糊涂事儿,只是他不先歇足了,哪里还有精神去对付这么一场折磨的战。
午膳东西宅自然识趣的没去生息园,之后就是迎除夕守岁了,一盏盏花灯就挂在庑廊下,里头都点上灯火,按着吉祥意思摆挂的。
挂灯笼的时候,烟草几个跟在三太太何循后面看,一群灵便的婆子们纷纷上阵,分拿着牡丹,梅花、荷花挂起来的,年长些的也不用亲自上阶梯,只在一旁指点了怎么挂,再浅些辈分的只能亲自上了,掐着点儿小心翼翼的,口里不停念着吉祥话。
长廊下一声声的热闹,老太爷知道这是两个儿媳在办事儿,领了大儿子一家来了醉古堂,坐在正屋上首不住微笑:“这几个孩子也是受累了,平时打理府上,时常还要陪着我这老头子说笑。”
因着那一晚何循的提醒,王氏早就预备着,小竹箩里头满满堆着铜钱,光是这钱挑到廊下,就使了俩个力壮的婆子,婆子丫头们满口吉祥话,王氏便立在一旁观看,小丫头子夹在婆子中间,往里抓上一把,老太爷嘴角一松笑起来:“平安喜乐才是最好。”
“爹仁慈,这过年过节不说,平时也是尽他们吃穿,哪个不心里念着,对陶家感恩戴德的,这会子都足够他们摆一桌儿席子了。”大太太赵氏坐在下首,笑盈盈奉承一声。
老太爷才还欢喜,听了她的话面上倒是收了一点儿笑意:“也不是说就让他们对陶家感恩戴德,不过是凭着劳力挣得自家应得的那份儿,他们肯使力,咱们自然要给吃饱穿暖。”
排座到最后的三太太面皮一扯,跟着又咯咯笑起来,赞得一声:“可不就是,爹说的有理,前儿有大嫂散彩头,今儿是爹的心意,绿茵,这做好事也不能叫大太太一个得了去,叫人也把那铜钱给抬了过来,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红萍几个拿了捧儿来,等那婆子另抬了竹篓子进院儿,底下人一个个奔过来拿赏钱,用前儿衣摆兜住了,欢欢喜喜的领了钱。
何循却是觉着没意思,屁股都不曾挪过一分,脸上适宜的淡笑,略一想也就明白了,这是得脸又表意的差事,还能冲淡了那一家子带来的震撼感,只怕不会轮着她出头,朝了三太太微微一点头,就低了头去喝茶,清淡味儿纯,这老太爷身边的王氏倒还真是个会泡茶的人。
这一年到头也就是等着这大节里的赏赐,上头赏了两回,更乐意再来一回,三太太准备的铜钱不比老太爷少,满脸笑吟吟的只说这是老太爷教得好,她也只有跟在后头拾个牙慧了。
大太太赵氏倒是浑不在意,还好心的站起来过去帮衬一把,在一旁说些俏皮话来。老太爷好似没看见,转头就同陶敬慎说起了外放的事儿,何循当了将近一天的背景墙,也只会喝个茶,看个热闹什么的,这种妯娌间亲善的戏码,她表现不出来,三太太虽说什么事儿都爱浮在脸上,可就是这妯娌之间斗来斗去的志趣,一点儿也都不反感,反而很是乐此不彼。
心里再怎么恨不得撕了对方,眼下脸上尽是笑容,还拉了大嫂赵氏在说悄悄话呢,声音却是大小适宜,既是亲昵又是让旁人都能听得见:“嫂子可是不知呢,你没来,爹唠叨得我连个气儿都不敢喘。这下子我可是轻松了,你就老老实实立在前头替我好好孝敬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