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四章 ...

  •   “娘娘,前面就是于大人的府邸了。”小月从马车外探过头,向我通报。
      “知道了,就在门口停下吧。”我淡淡的回答,继续看向窗外。
      “是。”她的头又从窗口消失。
      这段时间,大明的官员们比较忙。一场接一场的朝会,连不问世事的后宫也渐渐地传了些消息进来。先是听说一个叫徐珵的官员建议南迁,被于谦当场驳了回去。后来又有消息说各地的官兵开始陆续集结,开进京城。甚至还有一些小太监在津津乐道,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大臣们,是怎么一拳一脚连连打死了三个王振的亲信。说起来,死了一个王振,这土木堡一战也不是完全没有益处。只是,赔上的代价太大。如今,这京城守卫薄弱,对也先来说,几乎就是到口的一块肥肉。而我们所有人唯一抱着的希望,只在他什么时候动口。
      后宫终于也开始人心惶惶,除了孙太后和钱皇后之外的妃嫔们的脸上,也开始显现出不安和恐惧。一笔又一笔的银子和首饰送出去,却是打了水漂儿,这让各位娘娘们更加惶惶不安起来。当然,除了我。朱祁钰和于谦忙得不可开交,自是没再登门,总算让我能够清静了几天。反而是朱棣,一脸的阴郁。仿佛只能靠小月不时传来的小道消息了解情况,让他非常的恼火。
      于谦留下的话,提醒了我还曾在他那儿寄存了一个男孩。当时也不过是顺手而已,救人的人已经忘了,被救的却还记得。不过,让他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时候进宫来自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倒不如我出宫一趟,还能暂时逃开宫里沉重的气氛。
      出宫的要求禀报给皇后娘娘,她同意得很痛快。或者说,她根本没有心思在乎这种事。几天时间,她像是老了几岁,脸上完全失了色彩。听湘儿说,她还是每天哭,甚至开始每晚睡在冰凉的地上,而之所以还能听劝吃几口饭,也只是为了能活着等朱祁镇回来。读历史时,我曾笑这女人傻,为了一个拥有六宫粉黛的皇帝,赔上自己的心。但亲眼见到,却只剩下唏嘘。一个人怎么竟能爱另一个人到这种地步。若是受一场苦就能得到一个如此的爱人,那我宁愿自己跳进去。
      只是,我已经失去了那样的机会。
      马车在于府门口停下,小月小心的扶着我下了车。几个护卫站在一边,警觉地观察着周围。一路上,京城的萧条已经尽收眼底,悲哀,恐惧,百姓脸上显而易见的惊恐表情,比起上次出京看到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马车里,朱棣终于肯和我平起平坐,却是满脸的冰霜。我能理解,自己用了一生去守护去为之斗争的东西,变成眼前这副样子,换成是谁都会受不了。而他一个以冷酷出名的皇帝,能只是摆一张冷脸而不发泄,已是给了我天大的面子。
      于谦家还是和上次看见的一样,冷清清的,连个守卫也没有。大门半掩着,只有一个6,7岁的小女孩,拿着一把挺大的扫帚努力的挥舞。看我走近,她停手,头微微一歪,面带疑惑的看我。发上整齐的小辫随着她头的晃动,轻飘飘的搭在肩上,那样子甚是可爱。
      “小妹妹,你是于大人府上的吗?”我弯下身,温和的问。
      “嗯。”她天真地点头,“你是谁?”
      “大胆!竟敢和娘娘这么说话。”小月抢先一步,斥责道。
      小女孩往扫帚后面缩了缩,脸上露出些惊恐。
      “别这样,小孩子而已,没关系的。”我拉住小月,又对小女孩说,“小妹妹,我叫朵儿,你叫我朵儿姐姐便好。姐姐想见见于大人,你能给我们带路吗?”
      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抬起眼看我:“可是,可是,哥哥曾说过,不能随便让外人进门。”
      “哥哥……?”我一愣。
      这时,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青心,夫人让你过去一下。”
      我站直,朝声音的方向望去。
      那是个面目清秀的男孩子,年纪看上去不大,个子却不矮,远远的走来像是带着风。着的衣裳虽然朴素,却干干净净,穿在身上平整好看。脸上的表情颇为成熟,只有那双眸子当中神采坚毅清澈,不像这个时代那些早早当家的孩子们一般带着浑浊。
      “娘娘,您来了?!”男孩子见我,突然面露喜色,快步上前跪下。
      最怕别人动不动下跪,我连忙扶他起来,再试探的问:“你……是仁轩?”
      “是,我是仁轩。”他开心地笑着回我。
      没想到真的是他。可是,除了那双眸子,他全身上上下下哪还是我曾见过的那个仁轩。上次见时,他还是个全身脏兮兮的小鬼,几日而已,竟然已变了一个样子。
      “大人前些日子还说,有机会就让我进宫给娘娘请安道谢,没想到娘娘竟然亲自来了。”他的声音也不像那时,带着胆怯,而更像是我那个时代的男孩子,总是活泼热情的像是天上的太阳。
      “对了,青心,快来给娘娘请安。”他拉过放弃扫帚,躲在自己身后的小女孩,“娘娘,这是我妹妹,杜青心。于大人把她和我娘都接到府里来了,现在我们都住在这里。青心,快,说娘娘千岁。”
      没想到,于谦对这事竟是如此的上心。连我没想到的仁轩的母亲和妹妹,他也一并接了来。
      “娘娘……千……”小女孩——青心躲在哥哥背后,小声地叫到一半,突然仰着小脸不服气地说,“她才不叫娘娘,她说她叫朵儿姐姐。”
      小月扑哧一声笑起来,我也不禁为她的可爱和天真笑出声。目光所及之处,连朱棣的表情也柔和了些,眼中蒙上一层温柔。
      “青心!你怎么能这么叫娘娘,太失礼了。”仁轩板起脸训斥了几句,又急急的对我说,“娘娘,青心她还小,不懂事……”
      “好了。”我拍拍青心的头,又朝仁轩笑笑,“是我让她这么叫的,我可不想让这么可爱的孩子怕我。于大人在吗?帮我通传一声吧。”
      “娘娘才不可怕呢,我娘说了,娘娘是菩萨心肠。”仁轩像是要辩驳我的话一样,有些不满的加了一句,“大人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听说是住在宫里。不过,夫人正在大堂,娘娘您请进,我给您带路。”
      跟仁轩一路进府,我才知道这孩子的性格多么开朗。他一手牵着偶尔偷偷瞟我的青心,一手拎着临走时小月从御膳房带出的点心盒子,一边引路,一边不住地告诉我,于谦是怎么接了他的妹妹和母亲,于夫人怎么照顾他们,还给他们作了新衣,还有他现在过得多么的开心。我微微笑着,不打断他,只是偶尔点头。他是个没有心机的孩子,不会掩饰,也不会刻意逢迎。他的话无论哪一句,听起来总是诚心诚意。提到于谦,他会一脸的崇敬。提到妹妹,他会一脸的怜惜。对他来说,生活于他虽然不总是公平,却不是没有希望。
      若是能多一些仁轩一样的人,我在这儿的日子或许也能过得更舒心一些。我不经意的想到。
      “娘娘,夫人就在里面,快请进。”走到于家那所谓的前厅门口,他说道,“我先进去通报一声。”
      “不用了,别惊扰了夫人,我只是来串门,不用摆那个架子。”我轻轻摇头,拉住他,然后在前头走了进去。
      于夫人似乎在做针线活儿。专注的神情和带着慈爱的眼神,让我莫名的觉得感动。或者是因为她身上散发的母亲的气息,我突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润。
      她听见了我们的脚步声,没有抬头,一边做一边说:“再等等,还有最后一针。做好了,你和哥哥过来试试。过些日子天冷了,婆婆这小袄就能穿得着了。”
      “能得到您的疼爱,朵儿替两个孩子谢谢于夫人了。”
      我的开口让于夫人抬了头。她见是我,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起身,带着一脸抱歉的笑容上前福下身子:“给娘娘请安,臣妇接驾迟了,还望娘娘恕罪。”
      我扶起她:“哪有什么罪不罪的,是我不让仁轩通报的。只是串个门子,犯不着弄得兴师动众。”
      她温和的笑笑,把我让到上座,又让仁轩去沏茶,自己则是坐在堂下陪我说话。
      我拿起她随手放在桌上的活计,仔细看着。如她所说是件小袄,针脚整齐,里面塞了厚厚的棉花,摸上去软软的,很是舒服。还有另外一件大一些的,也放在桌上。
      “那是臣妇给青心和仁轩做的,天快凉了,他们兄妹俩还没有什么厚衣裳。”她见我拿着衣服端详,于是解释道。
      “夫人的手真巧,这么漂亮的针线活,朵儿是决计做不出的。”我把衣服重又放回桌上,对她说。
      “娘娘过奖了。”于夫人笑说,“两个孩子的娘手才是巧,绣什么像什么,臣妇可是羡慕的紧。对了,这么说起来,前几日她还亲手绣了荷包,让外子捎给娘娘呢,不知娘娘可喜欢?”
      我一愣,荷包?
      青心不知什么时候又躲到了于夫人的身后,轻轻扯扯夫人的衣裳,眼睛向我的衣角直瞟。
      我低下头,她瞟的是前些日子于谦送来的云朵儿的娘亲手做的荷包。
      我一愣,反应过来,指着挂在衣襟下的荷包问:“夫人说的,可是这个吗?”
      她看了眼,点头道:“正是正是。杜家大娘听说云御史和夫人半年前解任返乡,怕娘娘一人在宫中想念父母,就做了这个荷包,在里面塞了些花啊草的,说是宁神静气,可以稍解思家之苦。”
      我苦笑,这消息,来得还真迟。千算万算,竟没算到这夫妇俩半年前就解任返乡。父母返乡,做女儿的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怪不得于谦那天眼神如此诡异,掉进了圈套我竟然全然不知,还陪着人家演足了整套戏。难怪他不相信我,这马脚可露大了。
      我这边在心里懊恼,朱棣那边仗着没人看得见,大笑不止:“于谦这老头,有意思,竟能想出这种办法。丫头,你这次可是棋差一着了,竟还莫名其妙给人当了女儿。”
      我最受不了他那种带着嘲讽的语气,趁于夫人不注意,狠狠地抛了几个白眼过去。
      这时,仁轩端着茶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妇女。他把茶分别放在我和于夫人的桌前,又走回中年妇女身边,看了于夫人一眼,向我说道:“娘娘,这是我娘。听说娘娘来了,娘想亲自来谢谢娘娘。”
      我把眼光再次转向仁轩的娘。她是个看上去朴实忠厚的女人。虽说已是两个孩子的娘,但或许是因为古代女人结婚早,也只不过三十几岁的样子。因为生活,她的脸上已经早早得生了皱纹,乍一看有些沧桑。身上的衣服虽然打着补丁,却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发髻也梳得一丝不乱,让人顿生好感。
      “给娘娘请安。”她大方的笑笑给我行礼,又拉过仁轩,青心,三人一起跪在了地上。
      我一愣,赶忙起身去拉:“杜大娘,这是干什么,又不是在宫里,用不着这么多礼节,快起来。”
      她却摇摇头,说什么也不起:“娘娘的大恩大德,我们娘仨无以为报,至少也要给娘娘磕个头,道声谢才行。”
      我赶快拦住:“快别这么说,帮了你们的是于大人和于夫人,我也只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
      “娘娘仁慈,于大人都告诉我们了。”她一脸的感激,“大人说是您让他把仁轩收留下来,还让他接我们母女也进府的。我们现在用的,穿的,也都是您出银子给我们添置的。”
      我一愣,没想到于谦会对他们这么说。他不是一直都在提防怀疑我吗?怎么还反倒给我说好话。
      趁我愣着,杜大娘已经带着两个儿女恭恭敬敬的磕了头,我无奈,只得接受,并告诉她们以后见了我行礼即可,下跪磕头就免了,我不习惯。
      “可是,娘告诉过我,宫里人见了娘娘都要下跪磕头的,朵儿姐姐不是娘娘吗?为什么还会不习惯呢?”青心用脆脆的声音不解的问。
      我蹲下,摸摸她的头:“青心,你还小,或许不懂。没有人喜欢磕头下跪,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别人对她磕头下跪。那种感觉……很不好,会让姐姐想起一些事,一些人。”
      “是不好的事吗?”她又接着问。
      “其实……也并不是不好的事。”我想了想,回答,“只是,姐姐若是不忘了那些事和人,或者……就没有办法继续像一直以来那样生活。”
      “那两兄弟的事,还是忘了吧。人各有命,他们俩变成这样,不是你的错。”朱棣听出我的心情,难得的用安慰的语气对我说。
      我咬了咬下嘴唇,是啊,必须要忘。只是,做起来却不如说起来那般容易。那两个跪在地上不断磕头的身影,真正提醒了我自己如今身份的那一日。逸衍与逸行,他们俩在我心中投下的阴影,比我想象的大。
      飞快的藏起自己的忧郁,我站起身,笑着对杜大娘说:“总之,以后见了我就不要磕头了。如果大娘你真想谢我,就帮我多做几个荷包,也算是解了我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杜大娘连连点头,只差拍着胸脯跟我打保票了。
      我又坐回原位,和几个人闲聊,顺便问起有没有什么缺的,以及仁轩的学业。原来,仁轩的爹是个教书先生,去世前一直教他读书写字,而仁轩聪明,7,8岁就能熟背《论语》,《诗经》,只是后来父亲去世,家里又没钱,才断了读书的念头。来了于府,于谦看他好学,又趁着空闲不遗余力地教他,不到一个月,仁轩已学了不少东西。
      我一边听,一边想,怪不得后世如此称赞这于谦,就算除去保家卫国那些大名目,他也当真是个好人。毕竟,有几个在他这位置的人,能作出一样的事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