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十九章长生不死 ...

  •   “苏医师,我们真的要盗?”

      “不盗我寻你们来此作甚?秋游?”

      “这是赤帝陵墓。”

      “这要不是赤帝墓,我还懒得下去呢。”顿了顿,阿珩问师宴。“良心发现,觉得盗墓缺德了?”

      师宴摇头。“不是这个,而是这里头埋的是赤帝,上古六帝之一。”旁的陵墓,哪怕是王陵,师宴也能面不改色的盗了,可上古六帝,不论是人族的哪一个分支里,那都已是被神化的存在,生前于人族有不世之功,死后被神尊为人族人文始祖。

      盗上古六帝的帝陵等同于掘自己祖宗的坟,掘别人的祖坟与掘自己的祖坟,显然是两种概念。

      阿珩凉凉的瞧着师宴。“后悔了?”

      师宴坚定的道:“怎会,苏医师您对我们有恩,你的意愿,我们一定会为您达成。”

      “老规矩,我只拿我要的东西,不论有没有,别的东西都归你们,一座帝陵,其中宝藏比起寻常王陵可丰富多了。”阿珩道。上古六帝是整个人族的王,每位在世时期都是九州帝国的兴盛期,依着人族事死如事生,人死了也要带着一大堆宝物进棺材的风格,一座帝陵里的宝藏定胜过百座王陵。

      师宴没吭声,若这片凤凰林下只是一座王陵,他肯定高兴,可只要想想这是一座帝陵,且埋葬的是赤帝,他就高兴不起来。

      那可是赤帝啊,传说中,九州帝国被异族侵略,内忧外患时降生的帝君,遏制了人族的内乱,驱逐了异族的不世之君,人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破天荒的,盗墓无数的师宴产生了掘祖坟的罪恶感。

      我们不会损害赤帝您的遗骸分毫的,师宴在心中默默说,请赤帝您一定见谅。

      祈祷完了,师宴继续打洞。

      寻常王陵,占地也不过数十顷,奢侈点,也就百顷。帝陵却不然,每一座帝陵都相当于一座地下城邑,在得到阿珩的消息后,师宴便令人在这片凤凰林掘了多日,从一个点向左右挖掘,挖了十天都没见到帝陵墙壁的尽头。

      师宴想计算一下帝陵的布局都难,压根不知道这座帝陵究竟有多大,最终只得听天由命,找了个大抵是墓道的地方打盗洞,先进去再说。

      在阿珩吃到第五条鱼时,盗洞到底,见到了帝陵的封顶。

      师宴并未忙着下墓,谁知道封顶里有没有火油沙石之类的东西,不是一个不慎整个陵墓都会被毁,就是极易埋葬盗墓贼。因此师宴的意思是先检查一下再说,对此,叼着烤鱼的阿珩问:“你觉得九州帝国时,人族的陵墓就已经在封顶里掺乱七八糟东西的技术了?”

      师宴愣了下,呃,好像也是,这技术是人族近几百年才出现的东西,赤帝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可能有这种技术,正松了口气,便听阿珩接着道:“比起机关,你还是先看看有没有什么咒术吧。”

      师宴的心里咯噔了下。“何意?”

      阿珩无波无澜的瞧着帝陵的封顶。“九州帝国时,秘道昌盛。王权与神权共掌帝国权力,赤帝营建陵墓时请神巫与秘术师在陵墓内弄些诅咒,很寻常。”

      师宴挺想说,咱不盗这墓了成不?九州帝国时乱七八糟的诅咒秘术绝对是最让人头疼的东西,没有之一。曾有盗墓贼就在一座九州帝国时的王陵里中了招,结果整个家族都倒了霉,他中的是血咒,祸延全族。然太清楚阿珩不可能放弃的师宴并未将这话说出口,他不知道阿珩究竟要找什么,但他知道阿珩找那东西的决心有多坚决,做为一个医者,阿珩都改行了,这些年盗掘的陵墓有六七座,古往今来有哪个医者会有这经历?

      阿珩将封顶检查了一遍。

      “没咒术。”

      师宴闻言不由松了口气,却听阿珩又道:“有蛊卵。”

      师宴想去死,蛊是什么东西?虽然不甚了解,但想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啊,若真是好东西,绝不会用在帝陵的封顶内。

      阿珩对此倒是早有预料,取出了在齐王宫时制的香囊给师宴。“这里头的药可辟蛊,每人一个。”

      师宴惊讶:“这东西不是极珍贵的吗?”你哪来的这么多?他早些年是见过阿珩配这个药的,价值昂贵的......哪怕花的不是他的金钱他也觉得心如刀绞。

      阿珩道:“这些是用齐王宫的药材配的。”

      师宴很怀疑,齐王宫太医司的药库是否被阿珩搬光了。

      虽无语阿珩的风格,但师宴还是得承认,这药的效果不错,封顶内填的蛊卵都没醒,阿珩洒了一些药粉,蛊卵立时死光了。师宴疑惑,都已经有辟蛊的药了,何必多此一举的浪费药材?

      “这些蛊接触到人提便会苏醒,若是醒了,条原只怕活不下几个人。”阿珩解释,她虽想盗墓,却没想屠城。

      师宴顿觉悚然,一座陵墓而已,有必要布置的这么狠吗?

      正悚然着,便将阿珩递过来一张羊皮,这两日阿珩一直在一张羊皮上涂抹着什么,师宴也没多问,如今阿珩主动递过来,不由瞧了眼,好眼熟,怎的有些像九州帝国时期的陵墓结构?就是规制有些怪,从未见过这般巨大复杂的陵墓结构图。

      “这是?”

      “玄帝墓的结构图。”

      师宴:“......”

      玄帝墓?

      呵呵,上古六帝,炎、青、黄、白、赤、玄六位,按照时间先后排序,玄帝居于最末,也是九州帝国最后的中兴之君,他带来了九州帝国的极盛,而他之后,九州帝国由盛转衰,数百年后轰然倾塌,四分五裂至今。

      九州帝国时的陵墓遍布九州,一个比一个难缠。但总的来说,陵墓也有等级之分,帝君、王、君侯、氏族族长......最为常见的是后两者,前两种,极难寻,寻到了也很难成功归来。那个已然消失的时代,有着太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不少被用在了陵墓中,棘手得紧。

      九州帝国国祚八千年,加上六位帝君,共历王七十三位,挺多的,可算算九州帝国的国祚长度就觉得稀奇了,八千年,拢共历经七十三王,明显不合理。可仔细瞅瞅史书就不这么觉得了,九州帝国时,秘道纵横,在灵力的维续下,当时的王侯贵族都能活很久。

      漫长的国祚,换代换慢的君王,使得九州帝国的王陵极难寻,无它,陵墓埋的太深。那些君王也怕自己死后被人打扰,因此陵墓修建的极深,加上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可能几千年前埋的地方是桑田,如今却已然是沧海。这种事还真有,苍凛就掘过一座海底王陵,是九州帝国的一位王,陵墓原本是修建在一座山里的,结果......几千年后那里变成了大海。

      九州帝国所有王陵里,上古六帝的帝陵最难寻,也最难盗掘。漫长岁月,根本不知道如今埋得有多深,比如眼前这座赤帝墓,掘了百丈才看到封顶。对此,师宴可以笃定的说,赤帝当年脑子没抽着都不可能将陵墓修建得这么深,太考验当时的工匠能力了。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岁月流逝,地脉活动所致。也有炎帝墓,天下人都知道炎帝墓的大致位置,愣是没人去盗,哪怕那座帝陵里可能有长生不死的秘密。

      原因?

      自然是那座帝陵经历了七八千年的岁月,哪怕知道原本的位置在哪也死活掘不出来。

      鉴于这些因素,上古九州帝国的王陵偶有被人盗掘的,帝陵却是一座都没有,不是找不到就是盗不了,如今却有个人告诉你,六帝陵已然被盗掘了一座,师宴顿时汗颜。

      “苏医师,您怎会有......”

      “玄帝墓位于摩云雪山。”

      师宴茫然的瞧着阿珩,在摩云雪山又如何?摩云雪山自古是风水宝地,许多疆土与摩云雪山接壤国家的君王都会将王陵修建于其中,师氏也曾去过不少回,可没发现帝陵。

      “我师父曾经在摩云雪山寻了十数年。”

      师宴只想说:你们师徒都是变.态。

      为了一座帝陵,在茫茫大雪山中蹉跎十余年,这是得多闲?

      “你们究竟是想找什么?”师宴很是不解,阿珩与苍凛显然是想找什么东西,而这东西,应在地下世界,为此,阿珩这些年行医之余还不忘造访古墓,尤其是九州帝国时期的古墓。之余阿珩的师父,根据阿珩方才的话可以推测出一个结论:鬼医苍凛只怕也是个盗墓贼,且是最拔尖的,帝陵都给盗了。

      阿珩反问:“你听说过蜃吗?”

      师宴闻言,想了想所谓的蜃是什么玩意,道:“似乎是传说中的一种会喷吐蜃气的异兽,能迷惑别人,令人永远走不出某一片海域。”

      阿珩颌首。“你说的很对,只是不全。”

      “差了什么?”

      “蜃其实是一种与蚌酷似的东西,居于海中,蜃气,是它们保护自己与猎食的一种手段。但鲜有人知道,蜃也会结珠,且因为长年累月的汲取蜃吐出的蜃气,蜃所结的蜃珠,有一种奇特的作用,记录它目睹过的所有影像。在九州帝国时期,有一群自称为巫的人发现蜃珠的这一特性,献了十二枚万年蜃珠予炎帝。”

      “竟如此神奇,确是宝物。”

      阿珩瞅了师宴一眼。“蜃珠确是稀罕之物,然我要寻的,最珍贵的并非蜃珠本身,而是它所记录的东西。”

      “炎帝用那十二枚万年蜃珠记录了什么?”

      “你说炎帝最宝贵的知识是什么?”

      “为王之道?征战之道?那是什么?”怎么猜都是错,师宴只得开门见山的问答案。

      “炎帝是一名医者。”阿珩叹道,做医者做到炎帝那份上,阿珩着实同情炎帝。不论是燧人氏大巫祭,亦或人族始祖的炎帝,皆非其所愿,她爱的,是医道,她想成为的是最伟大的医者,命运却将她逼上了另一条道路。医道只能成为闲暇时的乐趣,而不再是生命,对于一个医者,这无疑是最残忍的事情。

      虽叹息,阿珩也没法说炎帝不应该当炎帝,没有炎帝,不会有九州帝国,没有九州帝国,那么人族只是大荒列族的奴隶与食物。

      对于炎帝,阿珩只能表示四个字:有够倒霉。

      同情归同情,阿珩对炎帝留下的十二枚蜃珠仍旧觊觎着,九州帝国后期人族内乱,而大厦倾塌后,战火更是连天,令得九州帝国时的很多东西都失传了。

      尤其是九州帝国后期,异族趁着人族因内乱而损耗了太多力量而卷土重来,为了雪恨,也为了更好的镇压人族,人族各个领域的精英几乎被屠戮殆尽。对于这一段历史,阿珩记得苍凛曾经感慨:虽然异族没成功灭了人族,却非常成功的令人族的文明倒退了六七千年。

      除了善战者,各行各业的精英被杀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不入流的门外汉。苍凛表示:都成这样了,人族还能在废墟上将被战火摧毁的差不多的文明残骸给拼回点东西来,真心不易。

      炎帝,约莫是料到了人族可能遭到许多灾难,甚至灭顶之灾,她所著的医书会毁于战火,因此留了后手——蜃珠。

      蜃珠里记录了炎帝所有的医道知识,没留什么治国征战的宝典,只留下医道知识,那位人族最古之王也愈发令人感慨,这得多倒霉才能生生走上一条背道而驰的人生路?

      “炎帝的医术比鬼医还高?”师宴问,虽然炎帝被神化了,但终究是万年前的存在,而文明始终在前进,如此漫长的岁月,后人怎会及不上前人?

      阿珩想了想,道:“没法说。”

      师宴讶异:“真不如?”

      “你要说孰优孰劣,我只能说各有千秋,一万年的岁月,隔着的不止沧海桑田,也有文明的差异。九州帝国,巫风浓郁,炎帝的医道,严格来说是巫医之道。而师父,他的医道虽是在九州帝国传下来的巫医之道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可龙生九子尚且各有特色。师父的医道,虽起源于巫医之道,却走出了他自己的路。”

      炎帝与鬼医,那是真正的两个风格啊,前者追求长生,济世救人,后者......满手血腥,罄竹难书。

      自然,炎帝手上的人命是鬼医的万倍不止,做为王,且是万世帝君,炎帝绝不可能清白,可炎帝始终坚持着一条底线:哪怕以帝君之身亲自抄刀子剁人,她也绝不用医道杀人。自然,这底线也就她能做到,哪怕不用医术,看似文弱的炎帝也能以一敌百。这点本事都没有,她也当不了大巫祭与王。

      简言之,如此南辕北辙的两个路子,着实令人无从比较。

      师宴道:“那苏医师你是想博采众长?”

      “这只是一半原因。”

      “那另一半是?”

      阿珩似笑非笑,又似讥似讽的吐出了四个字:“长生不死。”

      师宴愣了下,恍然反应过来一事,传说中,炎帝近两千岁。虽说九州帝国的王因着灵力都比较长寿,但再长寿也不过两三百岁,炎帝的长寿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不正常。

      虽说炎帝最后也死了,可炎帝的死,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炎帝死得太过突然,加之她自身的医术,明显不合理,因此一直都有人怀疑炎帝其实是被青帝给害死的。

      理由?人性而已。君王亦有私心,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社稷,自然想传给自己的子孙,让江山在自己子孙的手里世代传承。而青帝为姚姓,炎帝为风姓,显然不是一个家族的。后人将心比心,都觉得,青帝八成是自炎帝手里强夺的王位。

      炎帝的死因,疑云重重,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炎帝并非寿终正寝。

      非寿终正寝都活了一千多年,那要是寿终正寝了,还不得活上一万年?如此,与长生不死何异?

      长生不死,并非虚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十九章长生不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