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布局初始 ...

  •   胤禩观他此番作态,心下不渝,冷声道:“抬起头来,方才那番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哪里去了。”

      小胖子见胤禩生气,慌忙抬起头来,胤禩放轻了声音道:“怕什么,我哪里说过怪罪你,所谓不知者不罪,又有何可罚之处?”

      小胖子脸上血色全无,委委屈屈扁了扁嘴,竟是要哭了,眼睛里含着泪般倾刻便要落下,小胖子用力挤了挤眼睛才把泪缩了回去,带着哭腔道:“父亲嘱咐我不许冲撞了京里的贵人,更不许去些酒楼茶铺,只在街上转转罢了,不许惹事,谁知道在街上竟好好的冲撞了您这样的贵人。”

      胤禩失笑,拍了拍小胖子的后背温言道:“你没有冲撞我,也没有得罪我,胡乱担心什么,放心罢,无碍的。”

      小胖子慌不迭的连连点头。

      胤禩笑道:“我见你小小年纪,学人家仗义疏财,殊不知,世上的人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时常如此行事,自有那居心不良之人,胡乱作番行径,左不过是为了坑你施舍些钱财,身外之物,不过小事尔,不值一提,怕只怕,有那图谋不轨的人若寻个此等由头,加害于你,到那时,你又能怎么样?”

      胤禩抿了抿嘴,自饮了杯茶,嘴角含笑道:“例如方才,我就使人诓骗了你来,你身无缚鸡之力,会些花拳绣腿,能防得住哪一个,如果有人成心谋害你,你此时怎留命在。”

      胤禩放下茶杯,温言教导小胖子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好生想想是否是这个理。”

      小胖子垂头想了会子,竟大胆了些,高声说是。

      胤禩失了兴致,小十从不会这般畏手畏脚,胤禩起身对玉喜吩咐道:“命人将小胖子送回家去罢。”

      玉喜拉起小胖子便要送他下去,小胖子这会子倒像黏在椅子上,不肯起身,只望着胤禩的背影发呆,玉喜无奈的对小胖子道:“方才你不是怕的不得了,怎么这会子又不走了。”

      小胖子磨磨蹭蹭起了身,干巴巴的对着胤禩的背影说:“王爷,我走了。”

      史公“噗呲”声笑了,揶揄小胖子道:“才刚不是畏首畏尾的形态了,这会子倒胆子大了。”

      小胖子失望的看着胤禩的背影,在玉喜的连声催促下,才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

      胤禩的眼中微有湿意,他已经许久不曾放纵自己,缅怀手足,小十与小十四对他而言是蚀骨之痛,当年死鹰事件的幕后凶手,可疑人选有很多,老四,老三,老大,老二,但最令胤禩不可置信的是这件事中,隐隐有小十四的痕迹,胤禩当年怀疑过,伤心过,几百年后小十四坟前的声声哭诉中选择原谅,十四弟没有辜负兄弟情份,当年他的八哥已经走头无路,再无夺嫡之望,八爷党转为十四爷党,便是胤禩自己对小十四登基亦是喜闻乐见的,无他,胤禩已无大位的可能,惟希望小九小十荣华富贵,追随多年的同党幕僚能有个善终,若是老四上了位,对胤禩及小九小十,乃至小十四都没有好结果。

      胤禩生前没有怪过小十四,却也不曾说过相信小十四不是幕后黑手的话,小九更是对小十四满脸鄙夷,说他别有用心,接近八哥只是为了利用八哥,时机未到,便过河拆桥,小九与小十四一度闹得很僵,胤禩当年沉湎于康熙的绝情狠辣中,整日抑郁,未曾及时调停,小九与小十四的矛盾,以至最后小九与小十四,断交绝义,此皆胤禩之过。

      死鹰事件几百年的时光在胤禩心头萦绕,胤禩几百年后终于可以坦然面对,那个最不可能的可能性,便是康熙才是死鹰事件的幕后黑手,唯有康熙才会做出此等毒辣之事,有十四弟的痕迹只为了让胤禩对十四弟心生嫌隙,康熙的属意继承人是十四弟,康熙担心十四弟顾念兄弟情谊,会让胤禩有机可趁,朝权不稳,十四弟的皇位不稳,这大清的江山当然也就不会安稳,离间胤禩与小十四的情谊亦是理所应当。

      胤禩每每想到此处,他始终难以相信世上竟然会有康熙这样狠心决绝的父亲。

      胤禩湿了眼眶,他知他已入了魔障,他参不透,想不透,作为人子,康熙不肯给他这个儿子留半点活路。

      胤禩的嘴角勾起抹轻蔑的笑,笑自己看不穿,笑自己存有痴念。

      胤禩微不可及的轻叹,过往的恩怨也到了该放下的时候,空留怨念,害人害己。

      胤禩转身坐回桌前,史公眯起眼暗自揣摩胤禩的心思,正想得出神,却见胤禩奉了茶壶来,正笑着望来,眼里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

      史公嘿嘿一笑,丝毫没有被抓包的窘迫,将茶壶接了过来,史公任劳任怨的泡茶,心里头不住诽谤自个,活该,让你现,这下子好了,逮着机会就让他这个老人家泡茶,他这个太傅年老体弱,说好的怜老敬老之心呢,太子的爱民之心呢?

      胤禩接过史公泡的茶,笑着恭维史公道:“宫里茶道的师傅多不胜数,却品不出太傅茶艺的韵味。”

      太子的夸赞,史公毫不客气了的收下了,大言不馋道:“老夫这半辈子,也唯有有茶道算得上入门了。”

      胤禩不是第一次领教的史公的厚颜了,心下已习以为常,史公看胤禩不语,试探地问道:“殿下可有心事?”

      胤禩反问道:“若有,太傅可能为孤解了这忧?”

      史公摇了摇头道:“殿下的心事,老臣解不了,我想这天下也不会有人能替殿下解忧,殿下的心病,若再不化去,终成祸患。”

      胤禩回避了史公直视人心的眼神,他怕自己的心中的恨意会遮掩不住。

      史公长叹声道:“殿下,前人的诗,倒有一句说来有些韵味,自古多情空余恨,这话若在那痴男怨女看来,是在缅怀爱情,浮躁轻狂,在老臣看来,亲情友情皆是情,情多了,看不开便是错,释家门下六祖惠能的偈子与神秀和尚的偈词,各有其意,殿下的心便如神秀,惠能超脱无情,万般清净,继承了衣钵。”

      胤禩耳听史公劝诫之言,不自觉念了几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半晌大笑出声,胤禩笑对史公行了一礼道:“谢太傅教诲。”

      史公正襟危坐道:“我只愿殿下大彻大悟,不再自苦,便是老臣的福分。”

      胤禩此刻已和先前如同判若两人,起身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太傅待我之心,可昭天地。”

      史公笑意直白而坦荡,轻声道:“殿下造福万民之时,便是老朽九泉欢颜含笑时。

      胤禩并不言,端起杯茶奉予史公道:“孤只愿太傅长命百岁,同看天下。”

      正在这时,玉喜回来了。

      胤禩笑着看他眼,玉喜上前回话:“回殿下,我本请周侍卫送关公子回去,没走多远,碰到了关公子的父亲,他听闻关公子蒙殿下搭救,想亲自向殿下道谢。”

      胤禩与史公对视而笑,请君入瓮,正主来了,果然是个聪明人。

      胤禩端着正人君子的风范笑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不必相谢,请关大官人回去罢。”

      史公摸了摸手背上的鸡皮疙瘩,暗骂小狐狸。

      玉喜听了胤禩的话,出去吩咐,半柱香回来复命,玉喜进来跪下道:“小的办事不力,请殿下责罚,那关大官人死赖在门口不肯走。”

      “哈哈哈”胤禩抚掌大笑,温言道:“起来吧,关大官人既有此意,那便请他进来罢。”

      玉喜垂首听了,便去屋外吩咐,待回屋时,身后跟着个身躯伟岸的汉子,仪表堂堂,步伐矫健,剑眉虎眼,身着紫色的袍子,头上只用木簪子将发束拢,此人便是关三了。

      只见关三,进得屋,看到史公在座,再看上座的公子贵气非凡,笑意吟吟看过来。

      关三眼珠一转,神色微凛,面对胤禩,双膝弯曲,叩首于地,大力响动,惊扰了室内的珠帘。

      胤禩笑道:“关大官人,请起罢,孤倒是想问问,大官人如何猜出孤的身份。”

      关三恭敬再行叩首,方起身来,垂首回道:“殿下龙章凤姿,回京后听闻,史公大人荣升太傅,小人罪该万死,冒犯殿下。”

      胤禩笑道:“不必多礼,坐罢,太傅是与你是忘年交,曾向孤言大官人忠心义胆,颇有谋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布局初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