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再相见(二) ...

  •   “发抖,为什么要发抖,天气很冷吗?”这是夏末,可读出这段话来的苏卿,却真感到寒气逼人,唇齿打颤,想到自己主动抱住他,他解开扣子时碰到的手指,以及自己衣不蔽体的样子,都曾经出现在他的眼前,涨红了脸。

      台子另一头,何琦臻读出了输出信息:这句话有歧义,但应该是我在发抖,对吗?

      不出所料,场下又是一片低声议论。一边是很俏皮地顾左右而言他,一边是看似机械却严谨正确的回答,的确起到了迷惑作用。

      但是提问者既然深知其中的意味,不可能那么容易被蒙骗,苏卿眼巴巴地望着叶念先,他依旧波澜不惊的神色,对这个答案未置可否,将话筒递给下手的人,挺直的后背向后靠在了椅背上,重又尖锐地望向苏卿,吓得她装作不在意地环顾四周。

      接下来的问题大多落入了他们仨的料想——有的要求计算四位数乘除法,有的要求背诵圆周率的前四十位,更有甚者一连说了五句古诗,让两位受测者背出上句或下句。

      这些人都是典型的外行,他们企图用人类比电脑弱的方面来区分两者,这是和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背道而驰的——这么多的科研人员费尽心机多少年如一日的研究,不正是要让电脑进化成人脑吗?他们问了许多电脑能,而人不能的问题,就没有想到,创造者为了通过这场测试,会让电脑也伪装得无能一些。

      的确他们早就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形,于是在计算模块里加了延时程序;对于记忆性的内容使用随机函数混入错误内容;古诗词则更是他们恶搞的重点,程序允许在正确库与网络语库中随机挑选答案,于是场上因为“巴山夜雨涨秋池”出现了对仗工整的“responsibility”而哄堂大笑。

      不出所料,报告厅里的气氛达到空前高涨,且与先前严肃紧张的氛围不同,这次有了春晚小品现场的喜庆感觉,苏卿和何琦臻相视一笑,也比上台时放松许多。

      开头的是叶念先,最终所有人又把收官问题交给了他。接过话筒时冰冷如水的目光又让苏卿蓦地紧张,就怕他问出什么让小图灵当场露陷的问题来。

      出乎意料,他清清喉咙,嗓音极低缓愉悦地道一句:“今晚夜色真好。”

      场上一片哗然,评委席上的一众不敢得罪他,有的避着他的眼光相互无声探寻,有的装作不觉有异一脸认真地看着台子。

      何琦臻皱皱眉,又和苏卿相视之后低头键入这句话。

      低头的一瞬,苏卿却不由自主地笑了,她没想到,成日成日在杯盏推换的应酬当中的叶念先会知道这个梗,就连她自己也才知道没有多久。

      大三下学期有一门文科选修课叫作“东亚文学”,在倒数第二课时,老师曾说到过东亚文化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含蓄。特特举了日本文豪川端康成教导学生的例子,说的是川端康成让一位学生将英文的“I love you”翻译成日语,那位学生不假思索地用日语里相近的意思写出来。川端康成却摇头道,翻译过来就是日语的文学了,你只需要说,今晚夜色真好,其他无需多言。

      含蓄这个词,苏卿肯定是不陌生的,但在那个课堂上,她为这个具体的例子深深震撼,文化熏陶当中成长的人几乎能本能地领会含蓄背后的深意,然而对另一个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却如猜谜般,那么对于机器人呢,什么时候机器人也能理解这些只字不提、却浸润在字里行间细腻的含义呢?

      那个时候,他们合作创造的“小图灵一号”已经诞生快一年了,苏卿花了很长地时间编译添加“意向”这个模块,蒋维不以为意,认为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增强应答筛选功能呢,但苏卿不愿意,她觉得对“意向”的理解,就好像机器有了感情,那么它就不再是机器,它才真的活了。

      虽然“意向”被并入语言大模块,但苏卿的底气是不足的,她也不知道,小图灵能不能理解这夜色的概念;但转念一想,和小图灵一起坐着的,是蒋维,他也未必就能理解这个意向,谁都不比谁好,这个问题,太过晦涩,反倒把所有人都蒙住,也就没有区别了。

      这一回,何琦臻先开口,“可现在是中午。”下面果然传来窃窃笑声。

      苏卿看着屏幕,有些焦躁,因为沉默有点久,终于有字显现,她抬起头,“你能再说一遍吗?”内心一阵狂喜,它识别出这句话与现实的矛盾,成功激活了“意向”功能。

      叶念先微仰头,下巴颏前冲,于是虽然坐在下面,却倨傲不减,重又说了一遍。

      苏卿快速地输入相同的语句,等了一两秒,抬头看向叶念先,双颊因为激动而泛红,“是的,有你在,夜色很美。”

      报告厅里一片寂静,全程没有表态的叶念先顿了顿,点点头,将话筒放到一旁。

      评委的投票即刻开始,不是匿名的,而是举牌子,何琦臻下台将预先做好的牌子一一发到评委手中,正反两面各指代一边,他们选一面向主持人示意就行。

      一分钟的思考时间过去,一个个牌子举起,所指都是何琦臻身后那台为机器。苏卿刻意绷住脸,不喜不悲,却看到叶念先拖到最后举起来,指的是她。

      叶念先知道,屏风背后一台机器一个人,而且那还是三人组里的一员,是个典型的理工科男生,但那台机器只是几个本科生创造的半成品,智能不到哪儿去,也断断不能高估了。他迟疑过,苏卿背后的很活泼,另一边的呆板许多,可他还是选了苏卿,也许因为她回答时红彤彤的脸蛋,也许因为她身后的那个很有她的气质,总之他选了她。

      场上有两个墙头草似的评委多半出于巴结,也换选了苏卿。

      苏卿脸上仍是没有表情,不管谁猜对,他们想要的效果都达到,可以完美谢幕。

      当屏风被移开时,她听见第一排评委席上一片交口称赞,“叶总好眼力。”而他却连客套的谦辞都免了。

      学术部分的报告都由语言能力出众的何琦臻负责,苏卿和蒋维只要立在他身后当人肉背景就好,他一贯很能应付这种事情,就连评委提问都对答如流。

      叶念先又拿起话筒,“反馈系统主要由谁负责?”

      三个人都愣住了,没想到有人会问到这么细致的分工问题。何琦臻只能把麦克风塞到苏卿手里,拍拍她的肩,顺势推向前,自己退到后面。

      “是我。”面对他,苏卿又心虚了。

      “你怎么筛选合适的应答内容?”

      “用,用权重。”

      “用反馈作用到系统,循环地作用,确定权重是吗?”他的问话掷地有声,都因为他本科恰恰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而且是在出名的卡耐基梅隆读的,直到硕士才转向哥伦比亚的管理类专业。

      “是。”苏卿的鼻尖沁出汗珠来,先前太过看轻他了。

      “你知道这样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而离全局最优越来越远的境地吗?”

      心里“咯噔”一下,他太严格了,局部最优是整个人工智能界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而至于扩展到只要是运用到反馈系统的复杂电路与程序,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知道,这也是当下科研的方向,我们都在寻找优化方法。”

      “祝你们成功,让它早日成为一个真正的图灵机,我的问题问完了。”他点头致敬,俯首的姿态却比仰头的模样更加盛气凌人。

      “哇,没想到中自集团老总这么年轻还这么专业,差点搞得我们下不来。”一到后台,蒋维夸张地直拍胸口,“一看他我紧张死了。”

      苏卿险些把嘴唇咬出牙印来,只笑而不语。

      三人一起回到休息室,这才把前面几组的展示录像拿出来看,对于得奖,更加信心满满。

      叶念先将“金牌”挨个放到第一名的三个人手中,心说,这么隆重个赛事,金牌都不舍得做,全是些镀金镀银镀铜的纪念章,也忒小气了些。余光瞥见她抬手接过九零一所长颁给她的银牌,脸颊又一次变红,点头鞠躬的身体微颤。这个丫头让他大吃一惊,实在不能和亲王会里的她联系在一起,可胆小羸弱的模样却一模一样,心头不由一皱。

      除了先前一问一答的时候,她都回避他的视线,像在躲避一场祸患。他觉得好笑,怕被缠上的应该是他才对,况且那天什么也没发生,不由地想,倒不如坦荡荡地和她打个招呼,话都说开了,她能好受些。

      于是颁奖典礼结束后,他差人问来了休息室号码,独自向二层小楼走去。

      走到二楼楼道口时,看到两个男生并排出来,从中间让条道给他。

      “哎,真可怜。”两人交谈的余音在他耳中未消,已经推开虚掩的门,却看到她蹲在墙角,左手揪住衬衫领口,嚎啕大哭,一声比一声短促,无法呼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再相见(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