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丝丝缕缕的光透过所有可穿透的空间静静地斜洒在屋内,屋外的颜色耀眼的苍白,但还不至于热地令人炎汗。主人不喜欢开空调,电扇的风被开到最小,徐徐地轻翻着主人散落肩头的乌发。电扇的样式颇为古典,小巧玲珑,随着扇叶的转动轻轻摇晃,主人喜欢这样的气氛。
      主人靠着沙发坐在地板上,微低头,颈项白皙,面庞玉润。屋内一切静止而不真实,犹如一副美伦美幻的油彩画,画中人温婉而坚定,稠密而清越。主人有着中国古典女子标准的脸,肌如凝脂,齿如碎玉,蛾眉方额,樱嘴桃腮。而且从内由外都时刻散发着那种古典而又秀外慧中的气息。
      而此时朱唇小口微抿,眉目上挑。纤纤玉指轻捏着细针上下穿动飞舞,主人手上是一个夹着一方真丝绸帕的花绷。明亮耀眼的丝线被一针一线地牵入丝帕,半片娇艳欲滴的花瓣已经跃然与白色的丝帕上方。
      估计又是要送给大树的礼物,从千千结到香囊,从手编的围巾到毛衣,主人送给大树的礼物从来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缝织的。对于这一点,大树一直乐不可支。
      如今的年代,不要说刺绣,就是会做饭的女孩也不多了,而主人就是这样一个现代社会里即将绝种的古董。

      那天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西莫先生了,估计又回国去了。主人曾递过辞职信,但似乎没有被批准,病好之后依旧上班。

      丝帕上,白色的紫罗兰渐渐成型,日子在绣绣停停过去。天气愈来愈热,我热的直喘粗气,四肢大开趴在冰凉的地板上,烦躁异常。不过,主人依旧清爽,清清凉凉的都不出汗,我羡慕至极。主人最后把自己的名字落在花瓣下方的一角,完成了她的作品。

      又一个清晨,门铃响起。主人的美女同事一身运动的冲进主人屋内,一手叉腰,一手拿着个小檀扇扇风,红棕色的短发跟着飞啊飞,“要命,才清早就这么热。真羡慕欧洲人,8月有一个月的休假。”转头看了看主人,喊,“你怎么还没换衣服,待会儿车子就要到了。”
      主人赶紧转身进卧室,答道,“公司对我们也不错,给了一周的假期组织我们一起去庐山度假。这样的待遇在别的公司倒是没有的。”
      美女同事在客厅转悠,“是呀,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老外都是宝,草也有。但我们老板倒是个不错的宝呢,可惜我已经名花有主了,否则我倒追他。”

      主人在卧室里沉默,悉悉梭梭地换衣服。
      “天,这是你绣的?”美女同事拎着主人的丝帕叫。惊异,兴奋,难以置信地死盯着丝帕。“你,你,真是绝品。古典中的古董。”
      主人一身休闲服走出房间,开始整理所需的物品。转头看了看美女同事夸张的表情,笑道,“那你就是现代中的精品。”
      美女同事顺着主人的话做了个邦女郎的姿势,然后又假装谦虚一下,“恩,恩,各有千秋啦,呵呵,不要夸我啦。”
      主人被她的动作逗笑,上前取回丝帕,“给你一点阳光就灿烂。”
      美女同事重新夺回丝帕,“诶,先给我。我待会儿要给王军他们看看,省得他们老调侃现代社会见不到古典美女。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古典美女。”

      车子到了,提醒地按着喇叭,美女同事率先冲下楼,主人无奈地跟在后面。
      主人上车时,车内正吵吵闹闹地传阅主人的丝帕。大巴上坐了三十几人,都是主人公司的,主人低头在美女同事身边坐下。西莫先生坐在同一排的另一侧,带着墨镜的脸微微侧着,似乎在看前方,但我能感觉他的视线是定在主人身上的。
      人类发明墨镜显然不仅仅是用来遮阳光用的。

      美女同事用镶着水晶指甲的手指弹弹我的头,“怎么把这小家伙也带上了。”
      主人瞪她,“论爬山,它可比我们谁都厉害。”
      同事甲在旁边叫,“Elisa,平时只知道你工作严谨,不爱说话。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
      同事乙,“不错,不错,中国女性的代表人物。”说着在旁边的女同事面前,抖了抖丝帕,“看见了吧,学着点。”
      主人苦笑地转头,“一块手帕而已。也能让你扯出那么大的话题。”
      有人接话,“诶,我们今天辩论的就是这个社会问题。标题,《论当代中国女人,该古典还是该现代》。”

      车子缓缓开动,车厢内已经分两派展开激烈的辩论了。主人侧头看着一排排向后退移建筑,听着他们胡侃,偶尔发表一点意见。

      丝帕最后传到西莫先生的手上,西莫先生用指腹细细地摩挲着丝帕上的绣花,若有所思,许久,也没有把丝帕还给主人。
      两派激烈辩论无果,于是问西莫先生,“老板,你认为中国女人应该是怎样的。”
      西莫先生想了想,慢慢地开口,“我认为中国女人都很注重家庭,看重夫妻感情,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贴家人,贤淑顺从,把家庭当作精神的全部。还有就是能吃苦也很勤劳、意志坚韧,对朋友认真负责,而且厨艺也很好。”

      主人低头,加宽的帽檐压地很低。
      一个同事接话,“听见没,连我们的老板也这么说。”
      有人不同意,“老板假正经,都说外国人喜欢开放的。”
      西莫先生笑,“不,我不喜欢。开放的中国女孩让人感到害怕。你们对外国人有误解,外国人有开放的,也有保守的。”
      有人推推美女同事,“听见没,以后矜持点。”
      美女同事瞪他。
      西莫先生道,“不,不可以这样说,Mary是个好女孩。她很现代很时尚,但不会很开放。是新一代的中国女性。很抱歉反对你的言语,但现代并不等同于开放,这是我个人的意思。”
      美女同事骄傲地斜视那位同事。

      主人侧头对美女同事耳语了一句,美女同事马上转头看向西莫先生,笑地一脸灿烂,“我说老板,您是不是该把丝帕还给人家啊。”
      西莫先生微微尴尬,但还是不舍得放手,“这个丝帕很漂亮,可不可以送给我。”
      美女同事笑,“那上面可绣了人家的闺名,在中国那是只能送给爱人的定情礼物。上面是白花紫罗兰,是我们Elisa的生日花,代表纯洁的爱,Elisa绣好是要送给他男朋友的。”
      西莫先生愣了愣,然后很礼貌地把丝帕递还给主人,“那失礼了,我并不知道。”

      车厢再次因为西莫先生新的话题开始热闹,主人默默地接过手帕,对西莫先生抱歉一笑,然后转头静静地看着窗外,心绪杂乱。西莫先生一直微侧着头靠在椅背上,没有人知道墨镜下的视线是定在何处的。

      车子绕着山路盘旋而上,进入庐山。车内,导游开始讲解,声音清脆明亮,“在季节变化上,庐山则夏季凉爽,秋季早到,冬无酷寒,春则晚来。所以成为全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人此山来。”说的就是庐山。”

      主人依旧倚窗半寐,她是庐山人,自然也知庐山真面目。
      先被导游带着游了几处最近的景点,一行人到达了牯岭小镇的别墅群。

      各式风格的别墅,依山就势而造,或在幽谷之侧、或在溪涧之畔、或在峭岩之旁,掩隐在苍劲秀美的松竹之下、群峰叠嶂的怀抱之中。楼体已经非常古旧,但角落却挂着一些看起来很新的牌子。

       导游指着面前的建筑群,“庐山上的别墅群其实也名甲天下,在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花200两白银租借牯岭长冲河一带的800亩土地为避暑之所以后,俄、美、英、法、德、意、日、瑞典、瑞士、丹麦、挪威、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的商贸名流和国内各界人土,都争相来此兴建度假别墅,总数达640多栋,有英国式、美国式、俄国式、瑞典式、瑞士式、日本式……等等,真可称为是“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
      然后又指着其中的一栋,“这是当年宋美龄的别居,“美庐”是幢英式别墅,木石结构,主楼两层,附楼一层,造型别致,环境优雅,是别墅群中的精华。1934年,当巴莉女士将它赠送给宋美龄后,这幢别墅从此就蒙上了神密的面纱,长达半个世纪。美庐前临长冲河,背靠大月山,“背山面水”,□□视为风水宝地,十分喜爱;又因宋美龄的名字中有“美”,因起名“美庐”。——”

      主人对于导游的解说并不感兴趣,一人静静地走开,停歇在林间一处,倚着石凳闭眼轻吸着林间清爽的空气。

      “我的曾祖父曾经在这栋别墅里住了三年。”
      西莫先生站在不远处,双手插在口袋里,身体微微往后仰,抬头,目光则望着身前古旧的别墅。
      这座已经历百年风雨的别墅,已经陈旧不堪,三面外墙都裹着绿色的蔓藤,藤根深深地扎进墙壁,浓密的绿叶,岌岌皑皑,郁郁葱葱,看不出墙壁原本的材质。门前的石阶亦蒙了一层墨绿的青苔,由着潮湿的空气,肆无忌惮地往四下曼延生长。

      主人诧异地抬头看他,西莫先生的体形健美,身材高挑,肩膀宽阔,上半身呈倒三角形,双腿长而直。整个人显得气宇轩昂,英姿翩翩。墨镜已经拿下,挂在领口,蓝色的眼睛明而亮,若换作是平常总会明朗而健康。
      但此时西莫先生整个人沉在寞落,萧瑟的背景中,悲凄地看着面前的别墅,“我的曾祖父是一个上校军官,因为需要,他在1896年到了中国,后来来到这里居住,在这里他学会了中国的语言,熟悉了很多中国的古老文化,可以算是一个中国通。 ”
      主人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是这栋别墅?”
      西莫先生,“我在一次无意之间翻到了曾祖父留下的日记,里面有一张他在这个别墅前的照片。我看了他的日记,更为日记里的故事而感动。所以,好奇之下也来到了这里,然后也和他一样爱上了这里,更惊奇的是也遇上了一个像格格一样的你。”

      主人低头看我,“跟我有什么关系。”
      西莫先生没有回答主人的问题,“可以听听我曾祖父的故事吗?”
      主人静默。
      西莫先生似乎已经很清楚主人的脾性了,他没有等主人的回答,开始讲述,“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古老旧守的文化古国很轻易地被你们所说的洋人打开了缺口。所以他们也理所当然的占据着最好的地盘,分享各自的战果。这里成为各国的商贸名流和国内各界人土的聚集地,曾祖父也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别墅。在这里生活的第三年,曾祖父遇上了当时陪同清政府王亲过来协谈的格格,格格曾赴英留过学,暂时充当翻译官——”

      正说着,一位同事从小径另一端跑来,“啊呀,老板原来你在这里,害我们以为你走丢了。”转头又看见了坐在石登上的主人,“咦?Elisa怎么也在这里,你们在聊什么?”
      西莫先生走向那人,“哦,正好碰到她,Elisa正问我为什么到中国呢。”
      主人则低头不说话。
      那位同事也问,“对哦,老板为什么到中国?”
      西莫先生笑笑,搭着那位同事的肩一起往回走,“因为商机。诺贝尔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说过,中国的GDP在未来三十年内都将保持持续增长,至少持续增长7-10个百分点。而且中国将撇开美国及欧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市场,所以中国市场的开发潜力是不可小视的——”

      那位同事骄傲地抬头,又用崇拜的目光看着西莫先生,听他讲述经济学论。
      主人静静地跟在他们身后,留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