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起 ...
-
起:
步出树林已是午阳高悬,前方不远处依稀可辨熙攘之声,该是市井之地。
“咕噜噜~”
少年瞥一眼干瘪的肚子,方想起已多日未曾进食——他很怀念最初尝到的鲜血的美妙,然在那之后再加尝试时,却如舐铁,惹他干呕不停,而人类的食物如今亦味同嚼蜡。他多日浑噩行路,未有饥饿之感,便置之不理。而今突兀来袭,却势如猛虎,瞬间遍体瘫软。
少年只得就地歇下平复急促的呼吸,缭绕不去的眩晕感惹他目难对焦,只余光疲软地扫过散落眼前的发丝——青丝转白,寸寸杂于黑发,零星似雪。
极端状态下,出于本能,五感总格外敏锐。
于是少年嗅到不远处的饭食香,便望梅止渴,跌撞而起,行如酒醉,却执着地踉跄前行。
少年心知,他不该命绝于此。
店铺鳞次栉比,行人市声十丈。三步之外,活力市井;一人之内,独自落魄。
那香好似又近了些,他不禁伸手前倾。
香似佛手,引他回头是岸——
头脑一片空白间电光火石闪过的念头,让他短暂凛神:
——我已无可回头。
若决心已定,少年踏出的下一步不似先前的虚浮,却仍因徘徊不去的轰鸣感失了方向,不知踩到什么——
“痛!混账小子!”
随着粗鲁声音一并袭来的,是蒲扇大小的掌。
这种程度的攻击,于他原本闭目可闪。然以他如今情状,却结结实实挨了一掌,被推出几步开外,平衡难控,扑倒于地。
原本未曾引起市民注意的他,瞬间成了市中焦点。
“这孩子……好像……”
“你看,他有角!”
“不仅有角,头发和手……也……”
“这京都的鬼……跑到我们这儿来了?”
“怎么办啊……”
他趴卧于地,四周喧嚣成倍放大,与脑中轰鸣此起彼伏,让他近乎疯狂。
与接踵而至的脑空、耳鸣和炸裂般的头痛相比,落在自己身上的几块石头和烂菜叶,根本不足为惧。
但,他甘心如此?
他当然不甘心。
于是他拼着残存的意识和气力呐喊——
“你们最好现在把我打死,否则他日我定吃了你们全部!”
少年颤抖起身,虽仍蹒跚无向,然一瞬间的气势却让周遭人如雷劈电打,顿时静止原地,只余数十双眼睛紧盯着他不甚利落的一举一动。
——呵……
——我可怕吗?
——鬼……可怕吗?
似终于确认少年不过虚张声势,并无实际威胁,安心的人们便各自拿起身畔可用工具——锄头、木椅、烂菜叶……
有个跟他年岁相仿的男孩看他一眼,又看了看手中的饭团,往回收了收,最终捡块小石,不遗余力向他扔去。
那石子仿佛是群起攻之的信号,市民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方是时,却听铜物落地、琳玲之声,煞是动听。
众人被这声音勾去注意,回首一看,竟是数目可观的铜钱。待得争相捡拾再无一枚遗漏,没抢到的人想找那“鬼娃”寻寻晦气时,才发现少年行踪已杳。
“你给我吃了什么?”
少年甩开少女拉着他的手,满目戒备,遍身倔强。
少女绕绕被他甩痛的手腕,湛然一笑:
“唐菓子。怎样?很好吃吧?”
随声而思,他回味起方才瞬间被塞入口中的触感,与舌尖萦绕不散的一缕甘甜,心下诧异,却亦老实地点了点头。
于是少女轻易得了满足,靠近他,递上几个饭团。
“我瞧你方才是饿晕了,这个给你。”
少年这才反应过来,头晕目眩以及那轰鸣伴生的剧痛,早已随渐散的甜一道,弭于无形。
如今少年意识清醒地望着眼前这些曾使他难以下咽的人类食物,不由讽刺地翘了翘唇角,抬眼——
少女也在笑。
少年读书不多,不知如何形容。只知道,少女笑得很好看,是从未在摄津见过的好看。
思绪飞散间,少年忽然想起曾途径摄津的京中贵族所吟诗句:少年甚至不解其中深意,只直觉感到,很适合她——
乱花渐欲迷人眼。
于是那句徘徊唇边的拒绝,便再也说不出口。
“什么?你要往丹波去?那该从摄津往北,怎么跑到东边来了?从这里向西,接近摄津后向北,就是丹波。”分析完少年为何越走越远的少女看着他味同嚼蜡仍坚定将东西吃光的样子,心满意足,准备离开。
少年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
“喂,女人,你叫什么?我恩怨分明,日后会报答你的。”
少女回身,柳眉纤纤轻蹙,足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你很没礼貌。而且,在询问别人姓名前,不应该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吗?”
少年闻声吸吸鼻子,咬唇撇眸的样子有些局促,然出口之言却依旧定定:“我没有名字。以前他们都叫我‘鬼子’。”
少女眨眨眼睛,歪歪头,努唇似小小地叹了口气,然并未多言。
“喂!”
看少女并未作答而将离去之状,他急急开口:“别小看我!你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我日后定为你做到!还有……我已经告诉你我叫什么了!你……”
“那我要九天之月,你可摘得?”回身的少女笑意盈盈,打断了他强作霸气的话,四两拨千斤。
他一时愣怔,不知如何作答。
见此情形,少女再次靠近他,他不躲不避地望着少女眼眶中两块美丽的黑煤玉,愈发笨嘴拙舌。
而少女拂拂衣袖,好整以暇:
“你……金眸若月,甚美,却非人间所有。”
少年难得听懂雅词文句,似悟到什么,已有异变的指爪刺向双眼毫不迟疑。而少女眼疾手快,莹白的指瞬间握住他颅侧将生未生的角,往后一扯,利落止住他的自残:
“若真想报答我,以后不要……嗯,以后尽量少吃人吧。”
少女后退几步拉开彼此的距离,以木屐为齿,于两人之间划下一道线。
仿佛以沟壑划定界限,邂逅一过,再不同行。
“我名唤吴叶。”
线的另一侧,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