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恒之永昼 ...
-
如风如电的影
努力的向着前方
却追不上一直等待着它的光
影低头沮丧
光微笑着对它说
影啊 让我们换个方向
——多罗·哥特迪莉娅
在梦幻之都的种种与晶石有关的文刊书籍中,都被记述有一种名为“永昼之石”的天然晶石,它又名“白明石”,许多记载都表明这是一种能够不间断的释放出光明的奇石,但不同的书籍对永昼之石的记载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书本称它是与“白晶石”有密切关系的同脉,通体带有微微的白,光线无法穿它而过,有的文献称它实际上是“暗晶石”的一种分支,是一种形态稳定不反射任何色光的晶石。
尽管各种文字的记载者对永昼之石这一存在众说纷纭,但是对永昼之石却从来没有一个被专家或大众真正接受的定义与解释,因为这是一种传说的晶石,世上并没有人真的见过它,即使是梦幻之都包罗万种晶石的晶石馆也不曾收藏有它,而民间更是从未有过它的任何消息,对晶石有了解的人尽管大多听说过它的名字,却也仅仅只是几个不真切的幻象从他们的耳畔游过罢了。
不过,人们有一种普遍接受的观点,那就是永昼之石一定如它的名字一般,是一种光的永恒形式。
就是这样一种一旦出世就会引起轰动的奇石,却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流入了张天画的手里,偏偏他个人还对此无知无觉,并不清楚这是一种怎样的东西。
在没有休息的疲乏与困倦中,张天画终于瞧见了他的家园,那时他已经累坏了。
尽管他依旧身在卉展,但他却远远的瞧见了区分卉展与自由集市的标识性建筑——“折节门”,这是从自由集市出入卉展的唯一通路。
那时已是醒晨,永昼之石的光尽管依旧存在,比起普天之下的日光来却不再像深夜那么明显了,而现在,张天画也不再需要有谁为他将道路指引了。
在折节门前的他抚摸着那质感粗糙,看起来不近人情,又格外冰冷的城壁来,不知怎的,那明明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可张天画却觉得折节门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来自家的温暖与良善。
他抚摸着它,那触感很凉,却是让他满足的。
这之后,张天画探下身子,使身子伛偻,让身高变低,毕竟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是根本无法进入自由集市的。
在人们出入自由集市时,人们都必须把身体深深的佝偻着以穿越这条作为必经之路的狭长通道,它并不是一道门,却担任着门的作用,折节一词则来源于进出自由集市时人们姿态的比喻,因此折节门是自由集市人对它的一贯称呼。
外界的梦幻之都人将这一连绵不绝的建筑叫做“血墙”,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折节门的形态本就与墙类似,它属于墙与门的结合体,它高高的向上延伸,无论何种外力也无法破坏,推倒它,而之所以以血冠名,是因为折节门上有少许黯淡的红色斑驳的缘故。
在自由集市的典籍记载中,折节门是为了与梦都人的分庭抗礼而建成的古老防御工事,在现在,折节门一词更多的是作为自由集市人与梦幻之都人相对立的精神象征而存在的。
曾有自由集市人流风尘以折节门为题作出一诗,以讽刺这分断了自由集市人与梦都人的建筑。
世人可笑堪可怜,为利哭止弑亲埋。
历史不记重覆舟,旧影不去纷纷留。
一棍打去树倾倒,叶落花离散团圆。
走投无路杀心起,无路可活同死矣。
东南西北遥望眼,春夏秋冬无聚探。
生前愿无折节在,死后不受鬼侵来!
总而言之,折节门内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无论是他们文化或是其他的领域都不可同论,大多数自由集市人都对梦幻之都人有着抵触,也不承认自由集市是梦幻之都的一部分,不过,梦都人对自由集市倒是没有什么尖锐严重的对立情绪,只是一些稀少的个人或集体对他们有着轻视而已。
作为自由集市人的张天画从来也没有思考过折节门存在的意义,他是被自由集市的舆论而赐予了对梦幻之都的敌对意识的人之一。
张天画并不觉得折节门有何不妥,他小时候常常在里面玩耍,但这一次他却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弯腰低头着前进而感到累死累活的他极慢的在折节门中走着,因为浑身酸痛,他都恨不得像个婴儿一样在无法舒展腰身的折节门里面爬着走了。
张天画无论如何也是在折节门中站不起来的,因为折节门能够容忍的高度只不过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罢了,如果人们做出抬头之类的多余事,除去□□到自己无辜的后脑勺外没有任何有益的作用。
这一个让人们卑躬屈膝的雄伟建筑并不让自由集市人觉得麻烦,因为自由集市与外部的卉展几乎没有交流可言,所以平常根本不会有人在折节门中通过,像张天画这样从自由集市离开的人恐怕一个月也见不到一个(即使双方都不限制通行),而自由集市也从来不欢迎梦都人进入自由集市中去。
因为折节门遮风挡雨,宽敞,安全安静的缘故,所以许多不拘小节的自由集市人都愿意在折节门内休息与住宿,又累又饿又困的张天画刚看见一位在铺盖里呼呼大睡打着呼噜的大叔后,就立刻受到情绪上的共鸣瘫倒在地了。
很多自由集市人都有着一种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拘小节,四海为家,自由集市人并不认为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地点,他们认为,无论是自由集市的何处都可成为舒适与美满的家,哪怕只是一个仅可容身的小地方,对许多自由集市人来说也是足够了的,正因如此,不甘心将自己拘泥于某地的自由在自由集市中得到了极好的诠释。
由于实在劳累,张天画没多久就抵挡不住困倦睡去了,当他醒来时,他发现身体被铺上了一层被子,头下被垫上了枕头,而且附近还有水杯与果腹的食物。
这又是自由集市的一大特点,无私且不求回报的热心与帮助,可以说,这是在自由集市处处可见,人们习以为常的美好风景。
张天画向四周望去,除去一个不再打鼾声,但是仍然躺着的大叔外,他瞧不见其他能够给他提供帮助的人了,他并不客气,丝毫没有犹豫的就接受了这一并不张扬的好意,狼吞虎咽的将食物们吃的干干净净,不留下一点痕迹。
这一番体验让他顿时产生了自己真正身处于自由集市的感悟,尽管他想向那位大叔道谢,但是看他的样子(天画认为他在装睡)似乎并不想接受来自他的感谢,不过,要是一走了之也实在差劲,于是乎,张天画在叠好被子,清理完战场后,悄然伏在大叔的耳边轻声道:
“谢谢啦,大叔。”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虽然折节门内有些昏暗,但张天画仍然觉得那位大叔一定是在笑着暗爽的。
张天画的旅程继续了下去,随着折节门越延伸向自由集市,折节门里的人也就越多起来。
自由集市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在自由集市拥有固定居所的人都几乎是清一色的弱势群体,比如无人照料的老人,妇女,小孩等,而大多数身体健康,拥有自理能力的人们则喜欢四处为家,这种群体被称为“自由的流浪者”,是自由集市中相当广泛的群体。
正如张天画在折节门中所见到的一样,此时他的身边就有许多自由的流浪者。
一对姐妹似的小女孩正互相依偎,拥抱着彼此的身体,从她们的脸上见不到丝毫愁苦,只有甜甜的迷人微笑浮现在她们的脸上;在这对姐妹般的女孩两侧,也熟睡着不同的人们,其中一侧是一个头发稀少的男人,他仰面睡着,一件被泥灰沾染成灰色的大衣盖在他的身上,他随身带着的东西只有一个磨损严重的手提箱子,就那样漫不经心的,毫无掩盖的放在他的脚下;少发男子的身边则是一个年级已近古稀的老妈妈,这位老妈妈将背部倚在被叠好的被子上,一部年头说不定和她一样古老的厚书放在她的腿上,而她的额头上带着一盏发出光亮的小灯,张天画看的出来,这位老妈妈是读书的时候睡着的。
他轻手轻脚的走过这些还在熟睡着的人们身边,尽可能不打扰到她们,在经过那位老妈妈身边时,他轻轻将书放在一边,将老妈妈的身体放平,给她铺好被子并使她枕在枕头上,并将那盏额头上戴着的小灯关上了。
这样的场景在自由集市可以说是稀松平常,谁也不会放在心上的事情,没有人会因为醒来时的一些变化的举动而变得大惊小怪,懂得互助的人们从小便是这样生活的,这是专属于自由集市人的美好佳景,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安宁。
自由集市人厌恶梦幻之都人的冷漠与无情(尽管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而梦幻之都人则对自由集市人的生活一无所知,大多人都认为自由集市是一种低下而纯粹的原始社会,而生活与理念的巨大差异,以及现实之中的隔断,显然易见是使得两者相互对立的原因之一。
不过,自由集市并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人间胜地,这里同样有着暴戾或欺诈,但这种因素在整个自由集市的比重是极少的,因为犯下盗窃等诸恶的人会被整个自由集市所唾弃,一旦有了污点的人,是很难在自由集市生活下去的。
自由集市并没有约束人民,制定法律的管理机构,这是梦都人认为自由集市无秩序与散漫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自由集市人不以此为耻,反而认为无法律是使得自由集市得以将传统与良知延续下去的最重要的原因。
之所以自由集市没有牢狱,没有军队,没有制裁者,是因为自由集市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这种自我管理,相互规束的平等权利,这种权利不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生来平等,人人可用的权利。
自由集市中的一些人们也许并没有受到多少教育,也许一些人也从不明白什么是法律,可是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他们拥有了以群体为意识的最高准则,这些准则不需要繁杂的,充满术语的无用言语,每个人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都能够从自由集市这一庞大的家庭里得到不需要三令五申的规则与道理。
在专属于自由集市人民中的生活中,他们将门这一阻隔人们心灵的产物给抛弃了,在整个自由集市中,唯有的门只有折节门而已,而在各种需要隐私与私密的地方,人们则采用了名为“珠帘”或“木阙”的东西来替代门这一用具。
珠帘是一种以各种材质的珠子编成的遮挡物,是自由集市家庭中很常见的东西,而木阙是有着安全性的防护措施,尽管名字叫木阙,实际可采用的材质却多种多样,如木质,石质或金属等,它是自由集市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保护遮拦,本身结构简单,它的构成中并没有锁这种东西,大体上,木阙分为上下开合式与左右推移式,无论在里在外都能够很容易的打开。
之所以自由集市没有门,之所以会采用这种独特的设计,是因为自由集市区人几乎不会受到盗窃或入室抢劫等恶行,自由集市人最恶于三耻,这三耻分别是夺财,性侵,强迫,此之三耻不容于自由集市,是自由集市人的大忌。
显然易见的是,因为自由集市与梦幻之都的天差地别,任何一个梦都人来到自由集市都一定会对这里的民风感到惊讶与不解,梦都人无法理解自由集市人怎么敢把珍贵的东西随处放着,而自己走开或熟睡,他们对自由集市这一颠覆他们以往一切习惯的天地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不适,对自由集市产生厌恶与不理解,反过来说,自由集市人对梦幻之都也同样如此,只不过,这两者大多有一种深深的骄傲,他们中的人很多都是不屑也不关心另一个世界的。
瞧着自由集市熟悉的风景,张天画觉得格外亲切,昔时伴随他的恐惧已经尽数消失了,他现在要加快脚步,回到属于自己的那座小天地。
他正走着,却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并且这件事立刻让他慌张了起来。
“我该拿什么交差啊,而且这都第二天了,她该不会以为我潜逃了吧?”
尽管无奈,但张天画也只能回去了,在食物所给予的体力下,他的步子走的急促起来。
自由集市中另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这里的人是没有机械式的陆上交通工具的,这并非他们没有技术制造,倘若自由集市人想要拥有工具,可以自己制造,或是从梦幻之都引进高效可靠的工具来,他们仅仅是不为而已。
人们去拜访亲友,或是去其他地方大多都是用走的,在道路崎岖,或是长途跋涉时,人们会选择马,驴子或骆驼等一些畜力以做代步之用,尽管这样效率低下,但是谁都不会抱怨这点,因为每个人都是如此,大概就因为这点,自由集市人很少得什么顽固的疾病来。
在时光的流逝下,等张天画回到家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午后,临近晚饭的时候了。
熟悉的屋子模样依旧,而且照样欢迎他的到来,而因为木阙的存在,他不需要敲门与开锁就能够进去。
出于一种做贼心虚,犯了错误的情感,腰酸背痛腿抽筋的张天画蹑手蹑脚的走了进去,他抬头望了望头上,本来有着白晶石给天花板做衬托的那儿,现在只是空荡荡的一片,在那时,张天画忽然想到了永昼之石,他觉得以那块石头的光似乎可以很好的成为房间里的光亮,就在他用着如同猫一样无声的步子上楼准备搬个梯子下来时,一道懒洋洋的声音差点让他从楼梯上滚下去。
“回来了?”
“回来了。”
张天画尽管心里纳闷自己究竟是怎样露出破绽的,但还是老老实实的答应着,而在这句话后,他大概是嘴欠或出自真情实感,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
“我饿了。”
“哦?你在指望我给你做饭吗?”
“不,不用劳烦您,我自己会做。”
张天画诚惶诚恐的说。
“好吧,再见。”
对话结束后,张天画大大松了一口气,幸好女主人没有提到灯具的事情,不然他该怎么解释这破事呢。
“饿死了。”
嘀咕了一声后,他开始为自己的肠胃准备能够果腹的饭菜了。
当太阳早已沉没的、漆黑如墨的夜中,一个坐在一个木质的红漆小圆凳上的人专注的看着一本不厚的古朴书籍,那人正是张天画,这家伙把介绍晶石的典籍当成了图画书,倒也能够看的津津有味的。
他的晚饭是煮红豆,此时锅中已经有豆子的浓香散发出来了,不久之前,他极富耐心的一粒粒数着红豆的数量,并将它们放入了锅中,最后他煮了三百四十二粒豆子,之所以他会这样做,是因为这些圆滚滚的可爱豆子并不是天画的,而是女主人买的,所以秉承着有借有还的理念,张天画精打细算的计算出了他要吃掉的豆子数量。
等待豆子彻底烂熟是段漫长的时光,因为没什么消遣,他将手伸进了火焰机关里的蓝色焰火中穿梭,这种蓝火是没有热度的,不过很快张天画就玩腻了这把戏,他又拿起小册子看了起来。
这本书到底是在讲什么呢?张天画不厌其烦的思考着这个问题,根据书中的某些图示,他以为这书大概在介绍那种被称为晶石的东西,事实上,这年代挺久的书是本科普类书籍,里面的词语与句子都简单的很,即使如此,对张天画来说,这书仍然是太晦涩复杂了。
因为懂得的文字实在不多,所以张天画就按照配图和自己的猜想推测出整个句子的含义,如此一来,他竟然真的将这书读了下去。
“据说晶石是一种被老人喜欢的自然产物……这种东西据说起源于某座高山,是梦幻之都喜闻乐见的宝藏……它作为一种赠送亲友的佳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金光闪闪的作用……”
“最初的晶石仅仅是作为小孩玩具来使用的……但是因为有人喜欢吃它,所以被立刻禁止了……”
“随着时代的大叫,人们对晶石的印象逐渐产生了变化,人们发现原来晶石是个很厉害的东西,据说能治病之类的……”
尽管张天画十分努力的尝试着破译深邃的文字密码,但他的理解仍然出现了不可挽回的偏差,在绞尽脑汁的胡乱推测后,张天画放弃了阅读的尝试,改为一页一页的快速翻着,只看里面的图画。
在书中的最后一页,他见到了一个觉得似曾相识,被画的很有趣的晶石,这块石头以自己为中心发出了半圆形的覆盖式光亮,只不过石头的模样和张天画所拥有的那颗完全不像,这一颗石头发出的光实在闪耀的可怕,正因如此,他丝毫也没将这个被标注为永昼之石的石头和自己放在天花板上那颗石头挂上联系,他悻悻的合上了书,用耳朵听着锅中咕噜噜的声响,用鼻子嗅着四溢的甜腻香气,切实的感到了原来他拥有的时间是如此的漫长、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