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1.不知秋思落谁家 ...

  •   时值八月,已接近中秋,因此月亮也快满了。月亮在空中划拉着弧度,银白色的光线,盈盈地涨成一片,只差一块便满了。月光照着大地,所到之处,一片详静。
      月光铺满了澄江,也灌满了依靠这条小江生存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叫做遥里村,属于洛陵郡。
      洛陵这片土地处在颐国和坤国之间,西边延伸着坤国的西平高原,东边承接着颐国的河东平原,夹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这片原本属于琅琊郡的土地,在若干年前的兵祸中随着琅琊郡一起被坤国夺去了。然而,因为洛陵郡东邻东平关,紧扣着颐国的命门,故颐国也派兵镇守。于是,在一郡之中出现两朝共治的稀有景象:东边平原是颐国的森严的官兵阵营,西边山地是坤国的凶悍的土匪山寨。所幸两边都不曾主动挑起事端,故这种僵局持续了若干年,洛陵也因此成为一块争议地带,无人敢贸然称王。
      这种奇异的和平对当地百姓来说算是天大的一个福音,对遥里村的村民来说更是如此。
      遥里村处在两国的中间地带,坐落在西平高原脚下,贯穿两国的清河横穿而过,而这条清河的支流因水流澄澈而被当地人称作“澄江”。澄江的环绕使得这一带土地肥沃,作物葱郁,富产北地农作物。因此,遥里村也被东边的颐国称作“河西小粮仓”,每年秋末被征收的粮食不在少数。
      若是西边的兵匪来掳掠,东边的官兵加重剥削,或是两国开战,首当其冲的便是遥里村。两头受益的是它,两头不讨好的也是它,故说和平是村民最大的福音。

      这年正值颐国的建康八年,也是坤国的孝明六年,春季的涝灾和夏季的旱灾使得遥里村的作物收获惨淡。立秋之后,原本就不深的江水眼看着低下去了,当地人也就失去了秋收的希望,十分愁肠百结。
      虽然这年田里的粮食收获不佳,但因为春雨湿地里长满了芦苇,由于夏旱岸边枣树结满枣子。远远望去,如雪的芦苇衬托着袅袅炊烟,红红绿绿的枣树掩映着村户人家,曲折有致,倒也像个太平年岁。

      这夜,月光如常,芦苇地一片雪白,澄江里浅浅的流水一片闪烁。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由远及近,浮动在秋夜静谧的空气中。
      一道异常颀长的玄色身影从西边的山路上掠下来,身后紧跟着三五个身影。沿途山路光秃崎岖,并无遮蔽之处,因此在前的身影一直无法脱身。
      突然,在前那人趔趄了一下,后面为首的人马上追上去,用长刀狠狠划了一下,同时停步,朝后面的人得意笑笑。
      不料趁着这一个空隙,那人已站起来跑开,速度如常,因此终于如愿拉开距离。
      那人奔到山下,一闪身进芦苇丛,逃开了他们的视线。
      那三五个身影围着偌大的芦苇丛,齐人高的芦苇把他们的视线遮得严严实实。为首的那人闯了进去,不多时里面传来一声“哎呦”。便看见为首的人出来,将手掌对着月光细看,却见上面刺满了草芒。
      “狗娘养的。”
      为首那人低声骂了一句,狠狠瞪眼盯着草丛许久,终于悻悻地撤走了。
      听见脚步声渐渐走远,匍匐在芦苇里的少年才敢略动动麻痹的身躯。
      少年撑地的右手已经没有知觉了,稍一吸气,背上的伤口就滚辣辣地疼,本想站起来,翻身的时候却扯动了背部,一阵强烈的刺痛传遍全身,晕眩使得他匍匐在地上,再也动弹不得。
      少年失去意识前,视线里是一片白茫茫的芦苇,地上斑斑点点的紫黑色血迹已干涸了,在月光下反射着黯哑的光泽。

      澄江边立着一排枣树,树荫郁郁葱葱,在岸边投下重重阴影。林荫里静静的,忽闻哗啦一声,一道身影从树上跃下。
      落地的活物是位少女,个子高高,四肢纤瘦,身影显得十分单薄。她将满手的枣子兜在衣襟前面,一手掏出一个硕大透红的枣子啃了起来,满嘴脆甜。她吸吸鼻子,嗅嗅空气中的香甜,舒服得皱了皱眉。她转身推着枣树下的一辆破旧木板车,满足地边吃边走着。
      走到芦苇丛边时,少女无奈地叹口气,吐出最后一粒枣核,推起板车往草丛深处走去。
      芦苇拂过,密密麻麻的草芒刺得人怪不舒服,少女终于走到草丛中心。
      拿出裢褡里的一只小白瓷瓶,她扪过一根芦苇,将草芒上的露水接在瓶子里,接着去扪下一根芦苇,却见这根芦苇上面喷溅了什么,她没在意,直到她扪的芦苇上的痕迹越来越多,她才察觉出异样。
      她将一根苇草扯下,对着月光仔细分辨,只见上面沾染了紫黑色的……血?
      被吓得打了一个哆嗦,她只怕是有西山的兵匪来过了,无心再采集露水,她忙扯下几把还算干净的芦苇,堆到车上,以便完成任务。她拉着板车,加快脚步,刚一抬脚,就触到了一个物体。
      少女吐吐舌头,自认倒霉,打算换条出路,猛一低头却看见了……一具……尸体?
      她蹲下去,借着清冷的月光,只见一个人脸着地趴在地上,身着玄色深衣,身旁的一大滩血迹已经干涸。下意识扒过那人的脸,只见高高的鼻梁,如剑般的长眉,五官十分秀气,脸色却极其苍白,气若游息。
      心里一跳,少女握住那人的手腕,松了口气,幸而脉象还算属常。

      遥里村的苏氏医馆坐落在一棵大梧桐树下,离村口不远。平时十分轻松的路程却费了少女好大力气。她吃力地把板车停在门口,将车上的人躺平,转身扣门。

      原来这少女名唤苏景,是遥里村名医苏昂的嫡传弟子。苏昂是村里唯一的郎中。师徒二人共同经营着一间小医馆,清贫度日。

      苏景扣门不多时,门便开了,紧接着是一声哈欠,只见师傅走了出来。
      “怎么回得这么早,秋露和芦苇采集得如何了?”苏昂问道。
      原来这苏景今夜是按照师傅的吩咐,去收集芦苇上的秋露,作煎药的水,采摘芦苇,当做编草席的材料。
      苏景吐吐舌头,答道:“芦苇没采到,捡回来一具尸体。”说罢指指身后的板车。
      苏昂瞄瞄车上苍白的少年,眯起眼睛:“能救活吗?”
      “大概也许能?”

      两人把少年抬进堂屋,放在竹床上。苏昂为他细细查看伤势后,便吩咐苏景照料,自去准备药物。少年背上的血将衣服糊住了一大片,苏景用小刀裁开玄色的绸布,瞧见布上绣着同色的繁复花纹,绣的东西既像柏叶,又像松叶。不及分辨,苏景便扯开绸布,露出少年宽厚的背部来。
      只见一道伤口从左边肩部延伸到右边腰部,深得几乎见骨,伤口边缘外翻,露出大块血红色的肉来,还在涌着血。这幅惨烈的景象映在少年白玉般的肌肤上,显得十分瘆人。
      苏景看着师傅给少年清洗伤口并细细上药,转眼看见少年长眉微蹙,脸白如纸,在昏迷中仍是一副吃力表情,心里隐隐抽动了一下。
      “只是略严重些的外伤罢了,这人底子厚,没有大碍。”
      师傅包扎好伤口便收拾着用具走开了,苏景忙用毯子捂住他的背,不经意瞥见少年背上白腻的肌肤,脸上不禁烧了一下。
      师傅吩咐苏景夜里照料他,等到明早再换药,重新包扎。
      时候已经到了后半夜,窗外如墨的夜色有了一丝破晓。苏景便留了一盏小油灯,端了一张竹凳,坐在床边守夜。昏黄灯光中,少年的脸显得更加苍白。他睡得并不安稳,俊秀的眉头紧蹙,嘴里不时喃喃着什么,一副极其痛苦的表情。
      苏景托腮,望着窗外的夜色,伴着萧瑟夜风和喃喃低语,很快睡眼朦胧。

      黑甜一觉,醒来时天已大亮。苏景发现少年已不在床上,走到后院,看见师傅在晨光中晾晒药材,表情是一贯的怡然。苏景问及少年的行踪,师傅边翻动药材边说:“晨晓时就没人影了,听说村里来了几个西山兵匪头子,说是在缉拿什么人,描述的跟那人该有点像?”
      “他们怎么描述的?”
      “粗眉宽背,身形巨大,狰狞可怖。”
      “我看不太准,该是星目剑眉,肤如白玉,身躯纤长吧。”

      “在说谁呢?我也瞧瞧!”清脆的嗓音从院子外传来,只见一位年约十六的少女提着篮子踏进院门,身躯娇小,身着红裳,眉眼清秀,一双大眼睛圆润得如同杏子。
      “并没有说谁。双秀,你为什么事来?”苏景忙应道。
      原来这来人是遥里村土壕吴大伯的闺女,名唤吴双秀。因为吴老爷子只得这么一个女儿,故即使她是庶出,他也当做掌上明珠看待。吴双秀与苏景是发小,兴许是两人性情相投,年纪大了也未生分,仍是形影不离。
      “怎么没说,刚才明明就听见了,什么星星眼睛、白皮肤的,哪里来的俊人儿?”双秀边说边把篮子递给苏昂。
      苏昂一看,篮子里是满满的野山菌,食用和药用都可,正好解了他秋荒的燃眉之急。
      “家里长工去西山上摘的,不值什么。”双秀笑道。
      苏昂提着篮子,笑眯眯地走到前堂去了。
      这里苏景忙着翻晒剩下的药材,双秀却绕着她说话。
      “听说颐国要派兵来秋征了,这次还要为宫里挑宫人呢。”
      “今年荒得很,秋收不是好消息吧?”
      “你这木头啊,”双秀恨铁不成钢地叹一声“重点是颐国要来这里挑宫人啦!”
      “哦,那倒很好,东西没有,拿人抵上。”
      “榆木,榆木!你就不期待借着这个机会出去逛逛?”
      “阿弥陀佛,老衲一心向佛,心中有佛,便看见天下。”苏景打趣,作势摆出手势。
      “假正经,”双秀嗤道“刚刚是谁在说星星眼睛来着?”
      苏景无语凝噎,彻底服了眼前这位大嗓门。
      “我瞧着啊,你就是在说颐国的那位六皇子吧?”
      “哦?”苏景假装兴致勃勃。
      “颐国六皇子宋沐,叫什么仁澈君,听说生得比姑娘还美,会文章,会武功,今年秋天就要成人娶妻了!”苏景看见双秀眼睛里闪现异常的光芒,
      “机会啊,恰巧今年选宫人!”
      “你想进宫?”苏景终于听出个所以然来。
      双秀挑挑眉,杏眼圆睁,重重地点点头。
      苏景若有所思地扫视一遍她身边兴致勃勃的娇小少女,装作语重心长地说道:“你这小身板,和颐国那些白美妇人比起来,最多当个洗脚婢……”
      话还没说完,双秀便把手中把玩着的桂圆肉掷到她身上,苏静撑不住大笑起来,也拿药材扔双秀,两人便在后院里嬉戏起来。

      前堂的苏昂收拾着药材,心中暗暗为今早听说的颐国秋收而担心。虽说东平关上镇守的颐国官兵一直以来恪守军纪,从未欺压百姓,颐国也以温雅守礼为尊。然而,在饥荒的时节收粮肯定不会是个祥兆。转眼又听到后院的笑语,看着两道十六七岁的身影,心里有些怅惘。
      也曾年少风发,不知苦难为何物,亦不知兵祸为何物。
      苏昂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01.不知秋思落谁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