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衰草在风中来回摇曳,残破的狭巷之中,有两个年轻男女正面对面站着,他们的容貌清丽,衣饰雅致,与周围的环境堪称格格不入。

      “原来你真的是大唐时期的人。”公子襄轻声道,之前朝清徵交谈无意中透露出的蛛丝马迹,杏花堂,千岛长歌,还有关于长生药的故事,一时间雪絮般纷纷浮上心头。

      “原以为今后会长居宋朝,却不料事情并未终结,甚至将公子拖入眼下境地。”朝清徵越说声音越低,她一直对公子襄极有好感,自己流落他乡就罢了,却害得梁襄也有家归不得,此时心中几乎已被惭愧难过之意填满。

      公子襄一直关心而专注的看着朝清徵,见她难过,心中一悸,竟也跟着难过了起来,忙劝道:“姑娘不必如此。”看着她的眼睛,诚挚道,“襄万分庆幸,幸好今日也来寻过姑娘。在下如今只怕一件事,便是自己未能陪同,令姑娘独自陷入眼前的情况。”

      朝清徵眼睛慢慢睁大。

      昏浊的空气,黯淡的阳光,焦黑的断垣,可这一切都掩不住面前少年的明亮夺目,他微笑着,一字字道:“幸好我在姑娘身边,襄只期望,以后无论何种境地,我都能有幸陪姑娘一同面对。”
      朝清徵指尖一颤,她并未弹琴,却宛然已听到了琴音。

      那焦黑的断垣也似绽开了新花。

      朝清徵目光流转,刚想开口,肩头却忽的一晃,身子倏然向前平平飘出丈许,再落地时,背后青玉流已抱在怀中,五指按弦,凝神而待。

      公子襄跟着足尖一点,无声落在她身侧,青刃自袖中轻轻滑出。

      在朝清徵方才所在的位置上,此刻正深深钉着一支白羽利箭,旁边碎石四溅,地上只露出一点犹在颤动的羽尾。

      一名平民打扮的箭手持弓而立,他想退走,但稍一动弹,眼前那对少年男女便跟着调整身形步法,虽然幅度极小,但自己后续诸多变化却都被悄悄儿消弭于无形之中,一时间居然进退维谷起来。
      朝清徵看着对方,目光于温雅中又带着说不出的清寒冷煞,观察了片刻,才缓缓问道:“阁下是谁,方才缘何暗算于我?”刚刚她心思皆放在公子襄身上,直到羽箭破空声响起才察觉不对,此刻不由一阵凛然。

      公子襄看他突然对朝清徵出手,虽然心生戒备,但也唯恐是自己两人突然出现,才令对方产生了误会。他性子仁善,便拱手道:“我们并非恶人,还请——”

      他话未说完,对方却已然发动,胸腹骤缩,身躯像在滩涂上不断挣扎的河虾那样,猝然弹起到空中,快速拉开和两人间的距离,同时弓弦连响,锐利的冷光破空袭来。

      弓手动作快的不可思议,犹如生了七八条手臂般,转瞬之间,已从腰畔箭囊取出十九支箭矢,连珠般通通射了出去。

      箭矢上附着着主人的真气,刺破空气时发出尖啸般的锐利声响,箭箭皆有雷霆之势,而更加难得,是这十九箭虽然分别射出,却都在同一时刻抵达朝清徵与公子襄的身前。

      暴雨般的箭矢化作一张黑色的锋利巨网,对着两人当头罩下。

      朝清徵见对方率先动手,黛眉一扬,飘身上前,长袖悠然甩出,轻轻拍在面前来势汹汹的箭雨之上。
      箭矢锋利无比,力道之大,甚至能深深钉入石板之中,但现在却无论如何也刺不穿这片柔软的袖子,反而被对方如分花拂柳般随意拨开,无力的坠落在地。

      弓手一面放箭,一面不忘纵身急退,他刚刚抵到狭巷出口时,一丝霜降般的冷意便自背心要害之处传来,仿佛自己正堵在了某把刀的利刃之上,与此同时,刚刚那清越中微带鼻音的好听声音,也自后方极近的响起。

      “请足下留步。”公子襄客客气气道。

      弓手僵住。

      箭雨噼里啪啦掉的到处都是,朝清徵抖了抖袖子,一掠上前,手中仍旧抱着古琴,她眨了眨眼,随即接收到公子襄心领神会的眼神。

      三百步外,正有武林人士向这里赶来。

      脚步声由远及近,不过几个弹指的功夫,一群手持竹竿的乞丐便出现的狭巷口,为首那人背上负着七个麻袋,所穿衣着固然不堪入目,双眼却极为有神,身法轻盈迅捷,双足落地时悄然无声,犹如一只灵活的猿猴。

      朝清徵只瞧了一眼,便知对方功夫不弱,她脸上带着点笑,斯文的开口询问道:“阁下想必是丐帮的长老?”

      七袋乞丐肃然点头,目光一闪,落在被两人控制住的弓手身上,原本平和严肃的脸上露出一点喜色:“两位英雄,是你们捉住了此人?”

      “英雄”朝清徵目光一动,唇角轻轻上翘,柔声答道:“正是,刚刚这位兄台突然暗算于我,事后又不愿出声解释,我才不得不出手将他制住。”又道,“我心里实在不明白的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长老能否解我疑惑?”

      七袋长老犹豫片刻,拱手道:“两位此刻入城,自然是为了襄樊之战的事,郭大侠夫妇如今就在太守府中,还请随梁某一道过去,咱们到时再细谈如何?”

      朝清徵与公子襄互相交换了一个颜色,皆含笑点了点头。

      公子襄刀尖一颤,内力隔着衣衫透体而入,霎时封住了弓手的穴道,接着青光一闪,短刀被再次收归袖子里。

      朝清徵将古琴重新挂到背后,她心思缜密,虽然见弓手穴道已被点住,还是自囊中翻出一根小小银针,于对方手腕上轻轻刺了一记。

      天色未晚,日光却已暮了,风中杂着重重的灰尘,寒鸦瑟瑟的停在被剥光树皮的枯枝上,连叫声也凄凉的令人不忍卒听。

      襄阳的繁华还历历在目,如今却恍然已成废墟,朝清徵经过民居时,特地静心听了听,却遗憾的发现,那些虚掩的门扉中,并没传来活人的声息,周围只有瓦砾中,还蜷着几个伤残的消瘦汉子。

      公子襄同样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心也随之越来越沉,他跟在由梁长老后头,一路掠至太守府前。
      “两位英雄,请。”梁长老道。

      公子襄一动不动,他仰头看着面前的府邸,脸色一点点变白,露出难以置信的诧异神情。

      “请问这座太守府,已经在这里建了多久?”

      梁长老皱眉:“公子问这个做甚,自来这襄阳城中,太守府一直就在这儿。”

      公子襄身子一晃,仿佛被人自胸口重重砸了一锤。

      朝清徵明白他心中所想——眼前这个位置,正是昔日梁王府所在之处。

      “梁公子?”

      公子襄脸色苍白的对朝清徵笑了笑,摇头道:“我没事,叫你担心了。”跟在梁长老身后,拾阶而入。

      太守府的大门打开又关上,短的像像巨兽张口打了个哈欠。随着时间点点推移,西天的层云渐渐火烧般红了起来,似是浸透了无数鲜血。

      一下午的时间,足够两人弄清楚很多事情,这里的确是襄阳,也仍旧是宋朝,只是距离公子襄的年代,已经足足过去了百余年。

      光阴匆匆,将明珠瓦砾悉数变作尘土,转眼便是几番沧海桑田。

      公子襄保持着端坐的姿势,心中怅然难言,他已确认了一件事,虽然时间不同,但就算在百年之前,这里的襄阳也并没有一个叫做梁王府的地方。

      他本该将真相弄清楚,然而附近樊城已失,襄阳此刻屏障全无,目前已被蒙古大军层层包围住,情势严酷如此,由不得他分心去考虑这些问题。

      襄阳太守府的主人叫吕文焕,是个身手极为寻常的武人,他常年称病不出,将府内大小事务都托付给客卿郭靖,黄蓉夫妇手中。

      “我叫朝清徵,是杭州人士,这位梁襄梁公子,祖上一直住在襄阳之中。”朝清徵坐在书房中,清清脆脆道。

      黄蓉微微一笑:“难怪,我听梁公子口音是本地人,听姑娘说话,却带有江南风气。”

      郭靖坐在黄蓉身边,他说话不多,却极稳重,静静听着妻子和两人对话。

      朝清徵说着,也在细细打量主座上的两人,郭靖年约七旬,然而目光醇和内敛,虽然须发皆白,但中气极足,内功俨然已入化境,至于黄蓉,虽然年纪已大,目光却依旧灵动活泼如少女,从她举止观察,一身武功修为只比丈夫略低少许。

      “今天的事情,多谢你们啦。”黄蓉笑道,“那放冷箭的是蒙军笼络的武林高手,极擅轻功,要是被他逃出城区,麻烦可就大了。”

      “机缘巧合罢了,晚辈实在不敢居功。”朝清徵恭谨道,她心思细腻,进府以来,已将郭黄两人的事迹打听的差不许多,不由大为钦佩,当下对两人以师长之礼相待,又问,“如今襄阳情势危机,不知有什么是晚辈能做的?”

      黄蓉顿了顿,和气道:“朝姑娘肯为国出力,当然是再好不过,只是打仗的事情与武林人拼斗动手大有不同,这里有我夫妇二人便足以。”又道,“城外被大军包围,白昼时不好离开,等到夜里,我再为两位备上马匹,送你们出城。”

      朝清徵静静看了黄蓉一会,问道:“那两位前辈今后又有何打算?”

      黄蓉笑了,她已然年老,这一笑却依旧如春花般动人,令人忘了她的年纪:“我们?我们当然是在这里守城。”

      ——可襄阳城还守得住么?朝清徵张了张嘴,到底没问出这句话来。

      黄蓉脸上的笑意一直没有消退,她的笑容里带着对生命的热爱,也隐约蕴藏着即将为国玉碎的惨烈气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