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契 子 ...
-
本文纯属虚构,万望通晓历史的筒子们切莫认真,不过是一篇小说罢了,聊做消遣而已。
北宋至道八年,七夕佳节,四位年轻的男子并行在东京汴梁城的街道上,他们或文雅风流、或英姿飒爽、或天真无邪、或仁和尊贵,占尽了这人世间男子所能拥有的一切美好,引得这路上所有的美妇娇娃频频回头,只望其中一人能够看上他们一眼,而这四人却恍若不觉,似乎天生已然习惯这样的注目,他们生来就是天皇贵胄。
路人猜测得不错,这四人,一个正是大学士上官瑞之子上官明清,一个是靖远侯高琼、一个是七皇子赵元明,一个是太子赵元侃。
四人中因七皇子元明最受父皇宠爱,极少出宫,这次好容易溜了出来,因此上格外新奇,四处走动,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瞧瞧那个,好不快活。太子元侃碍于身份,略显局促,一直微笑不语。明清却似闲庭信步,对周围的一切都似浑然不在意,除了偶尔看看街上的字画,并不对其他什么事物感兴趣。高琼却显得分外警惕,一直东张西望,似乎这里随时都会出现刺客。
忽然上官明清不知看见了什么,撇下三人从人群中走了出去,元侃紧随,高琼拉着元明也跟了来。上官明清来到一卖字人的桌边,细看那人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字里行间饱含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字形变化繁多,书写的正是李太白的《将进酒》,明清不自禁赞叹了一声“好”。
那人却似浑然不觉,自顾自的写完最后一句,放下笔后随手拿起酒葫芦大口大口的喝起酒来。高琼见那人如此无礼,顿时大怒,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你这斯,怎可如此无礼?”
那人终于抬头,挨个看了他们几个一眼,最后盯着高琼,冷笑一声:“我今时今日不过对他不理不睬罢了,你便如此生气,他日你亲手看下他的头颅,却不知该当如何?”
高琼忍无可忍,一把抓过那人衣领,掐住对方的脖子道:“你若再敢胡说八道,立刻让你命丧此地!”
“哈哈……”那人不惊反笑,“可叹你枉自英雄,他日却不过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可怜,可怜啊!”
一听这话,四人全笑了,高琼也放开了对方。高琼是袭父职为靖远侯的,虽然年纪尚幼,刚过十六岁,却已经是一身武艺,正欲沙场建功。说他将来要做和尚,那可真是天下奇谈了,何况他天生厌恶和尚道士,时常劝说太子应当仿效周武帝灭佛,出家在他那是绝无可能的。
那人转而看向明清,道:“他日公子权倾一时,富贵天下之时,可切莫忘记天下苍生。”
始终站在中间不发一语的元侃终于发话了,“此人不过是个江湖骗子,故作惊世之语,却不知是何居心?我们走吧。”
这也难怪元侃发脾气,此人书法倒是写得笔走游龙般,可惜却喜欢胡说,故作惊世之语,莫说是有什么见地,所说情况恰恰与事实相反,明清一向闲云野鹤,不理世事,大有出世之嫌,却说他将来是个权臣。
四人笑着正欲离去,却见那人呵呵大笑:“人人都道皇帝少,哪见此处,一个居头,一个守尾。”绕是四人依然不信他的话,却也情不自禁的彼此互看了一眼,此时元侃正走在前方,而元明最后。
元侃听了这话,心下更是恼怒,皇帝现在最是记恨别人有继位之心,更不要说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正值此等敏感时刻,此人说出这样的话,却不知是何居心,因而疾步离开,其他三人哪里还敢再留,尾随而去。
回到太子府中,高琼道:“殿下,那人妖言惑众,怎能留他在京城蛊惑人心,还是拿下他为好。”
元侃心道:前些日子听师傅讲前朝旧事,就说过在后唐有这么一个狂人——好做惊世之语,又写得一手好字,莫非今日所见,正是他不成?可是他又说七弟也有这个可能,想到此处,看了元明一眼,却见他坐在椅子上打瞌睡,随即笑了一笑,命人送他回去。
元侃回头看见高琼正在等他回话,笑了笑,道:“不过是个狂生罢了,理他作甚?你们今日也已经辛苦了,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话虽如此,元侃等他们都告辞后,暗暗派人四处查找那人,却是一无所获。
却说高琼无奈,只得同明清告退。刚出了偏厅大门,就见一美人打扮妖娆,款款走来,高琼避嫌,低头走过,却听明清轻呼:“如何是你?”
那女子微微一笑,“小女从未见过公子,怕是公子认错人了。”随即离去。
高琼奇怪,明清一项不好女色,今天这是怎么了?
明清见高琼盯着自己,笑了笑:“怕真是我认错人了。”
随后出了太子府,与高琼辞别,独自回家,心中却忍不住暗暗疑惑,自己一向过目不忘,是绝不会认错人的,可是她如何又会出现在太子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