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上山考察 ...
-
柴火锅半个钟头功夫,玉米糁煮熟。
苏文山看时间还早,就寻摸着记忆在黄土堆里挖了两个窖藏的白萝卜。现在农村不比后世,基本没有大棚蔬菜,这萝卜还是年前买的窖藏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挖个土坑,把萝卜放在里边,然后盖上黄土,这样能保存一冬一春不会坏。
用凉水将萝卜上的沙土洗净,看着白生生水灵灵的萝卜,苏文山倒来了兴致,拿起菜刀切一块,也不去皮直接放在嘴里,甜丝丝,脆生生,带着些许辣味,正是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接下来他利索的将剩余的萝卜切成丝,撒些盐,倒上半勺自家芝麻榨的香油凉调,一个凉拌萝卜丝就做成了。
农家土鸡蛋,色泽金黄,凉调的萝卜丝嘎嘣清脆,再配上土法整出的杂粮馒头,略带着秸秆的清香和麦香,光闻起来就有滋有味。
“老公,去腾桌子,我饿了”林玥吸了吸鼻子道。
“要啥桌子,蹲地上吃得了。”苏文山回答道。
“不行,那多脏”林玥从记忆中得知,老公说的没错。现在农村吃饭没啥讲究,除了来客用桌子外,基本都是找片干净地方,把饭碗往地上一放了事。
不过到底带了现代社会的卫生习惯,总感觉有些不适应。
“那咱们放砖头上好不”苏文山不想费事,直接把几块青砖并在一起,两钵子菜放在上边吃起来。
正吃着,见一个老头身穿灰色棉花大袄,扛着挖,背着粪篮子晃晃悠悠从门前走过,扭头看到他们两口子在吃饭,就开口打招呼:“文山,吃着呢?”
“三伯,你捡粪回来了,来先吃一碗吧?”苏文山忙端起碗起身道。
“不了,你婶子这会儿估摸着也做好了。”老汉摆摆手,背着粪篮子径直离开。现在农村物资紧缺,化肥还是个稀罕玩意儿,供销社虽然有卖的,但是买的人家不多。一是价格贵,二是要稀少,没关系弄不来。
因此现在农村种地施肥基本还以农家肥为主,勤快的人家,基本都是大清早起来捡粪。苏文山对这个很熟悉,不过媳妇倒是有些陌生,他特意多解释了几句。
林玥以前饭食很小,基本小半块馍小半碗管饱,现在却是半个馍,一碗饭,还是半饱,弄得她连夸老公的手艺好。
苏文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并不是手艺变好了,而是食材不一样。
吃完饭,林玥接手刷锅。刷锅水也没有倒掉,而是放在猪食槽里,让家里那群柴鸡抢食。
等一切忙乎完,松懈下来,林玥才重新有些恍惚道:“老公,我们接下来该干啥?”
“还能干啥,等会儿我带你转一圈,熟悉熟悉村里的环境”苏文山小声道。他吃饭的时候已经想好了,妻子的记忆有断片,还是早些给她讲讲农村生活的注意事项,否则以后很可能惹出麻烦。至于妻子随身携带的空间,苏文山一时倒没有想好怎么利用。
今年是分田到户第三年,大家都觉得政策不会再发生什么变化,种自家的地,自然干劲儿十足。
这会儿功夫,村里吃过饭的人家已经扛着锄头,赶着牛车出庄朝地里奔去。苏文山家靠近大路,村里人不管是赶集还是上地,都要从门前经过。他们看到苏文山两口子,纷纷笑着打招呼。
苏文山根据记忆一一回应,等对方过去,又给媳妇小声解释对方的身份,这是三叔,那是五婶子。苏河庄庄子不算大,也就四五百人,七八十户,分两个生产队。村里就五户杂姓,因此算上来都能攀上亲属关系。
没一会儿工夫,林玥就被这种关系弄混了。不过来日方长,她有的是时间记。
两口子出了门往西是公路,拐个弯直通镇上,公路两边便是一片麦场,场上蹲着一二十个硕大的麦秸垛,不少麻雀在草垛上飞来飞去,寻找着残留的麦粒。
麦场周围有二三十来亩麦田,现在是初春,地里的麦苗刚刚返青,不到筷子高,远远看上去一片碧绿。再远些就是后山了,清晨山间雾气大,现在还没有散去,有些影影绰绰。
“这里的空气真好……”林玥深吸了一口气,有些陶醉的开口。
虽然丈夫昨晚把农村的生活形容的很艰难,但林玥并没有感受到,过惯了城市中繁忙噪杂的生活,如今处在这片乡野田园中,让人说不出的放松。
或许在这里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再每天应付做不完的工作,不用再和同事勾心斗角,不用每天上下班挤公交车,也不用再还房贷……
就这样种几亩地,院子里栽种些果木,院墙外的荒地里开辟一片菜地,再养些鸡鸭……还有自己随身携带的空间,相信只要利用好,自家的日子并不会过得艰难。
过了麦场,再朝前走百十米远,便是一条小河,苏河庄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河面最窄处架有一座石桥,现在小河处在枯水期,最宽处也不过四五米宽,两边是稀疏的芦苇滩,芦苇秋天刚收过,只余下四指高的芦苇根。
两人刚走到河边,“扑棱棱……”一阵急促的声音从河边水洼中传来,只见几个硕大的野鸭飞起,落入上游的河湾里。
“哇,文山,你快点看,这有好多鱼,咱们捉点回去中午炸着吃……不是别人养的吧?”林玥凑到水洼旁看了两眼,继而叫起来。
“哪有人在河边养鱼,”看到水洼里乱窜的鲫瓜子,苏文山也来了兴致。从小生活在农村,他对捉鱼自然不陌生,而且相当有兴趣。
听了媳妇的吩咐,他利索的脱掉棉鞋和袜子,挽起裤腿就跳入水洼中。
“嘶”刚下到水中,他就打了个冷颤。现在虽然已经是初春,但河水依然冰凉。
这片水洼原本属于小河的一部分,现在是枯水期,只有二三十个平方大小,不到膝盖深,不过里边的鱼倒是不少。
按说这里靠近大路,这么明显的地方,水洼里的鱼早被人捉光才对,其实不然,农村有句俗话“逮鱼捉虾,耽误庄稼”。现在没有大型机械和农药,农村种地基本靠人力,犁地、除草、施肥……一天到晚都有农活干,哪有人像他们两口子这么悠闲。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鱼太小了,不过七八厘米长,捉惯了河里的大鱼,很少有人对这东西感兴趣。即使有人捉,也是弄回去喂鸡鸭。
他先是在水洼旁边挖了小水坑,打算等下放鱼用。
到底生疏了十几年,苏文山刚下水时动作笨拙,明明已经把鲫鱼抓到手中了,结果一滑,又让这东西溜走。
不过很快他就找到了感觉,鲫鱼一条一条的往上扔。
那边林玥也是兴高采烈的叫着,算是给老公加油助威。鲫鱼、白鱼、还有小鲶鱼、螃蟹、泥鳅……甚至还有两条四指长的鲤鱼苗。不过半个小时功夫,就捉了三四斤。这点鱼要是放在三十年后,最少值几十块,可是现在一分钱不值,只能自己吃了。
估摸着水洼里没有多少鱼了,苏文山才洗洗脚上岸,接着又发起愁来,出来时空着手,根本没有装鱼的东西,还要跑回家拎桶。
“笨,你忘记空间了,直接把它们放里边就行”得知丈夫的担忧,林玥笑着回答道。
接下来事情简单,林玥心中一动,面前顿时出现一片虚幻的空间。
苏文山则抓起小坑中的鱼,一条一条往里边扔空间池塘里扔。刚才他是徒手暴力捉鱼,难免伤到鱼鳞甲,那些鱼捉上来后不少翻着肚皮。
等苏文山把它们扔到空间池塘里,发现不过一会儿工夫,这些半死不活小鱼竟然重新翻过身体,变得欢实了许多。
这个发现让他们两口子兴奋不已,看样子空间里的环境比想象的还要好。
“老公,等下咱们再撒些种子进去,看看这沙土地种庄稼是什么效果”林玥建议到。
“你看着办,我坚决支持”苏文山也想看看这片空间最后变成什么模样,他琢磨着过几天去公社赶集,再买几棵果树种在里边。
两人沿着沿着小河沟走了百十米远,然后原路返回。看地上的露水差不多散去,林玥又萌生了上山转悠一圈的心思。
苏文山自然一路奉陪,虽然继承了这具身体的记忆,但感受和亲眼看到毕竟不同,他也想上山考察一番,然后为未来做打算。
这个季节山上其实也没啥可看的,除了一些墨绿色的松树外,到处枯黄色一片,只有走到近处,才能发现隐藏在其中的些许嫩绿。
苏河庄村后的几座山并不算高,海拔也就二三米,山上大石头太多,没办法开垦成梯田,因此上边长满了杂七杂八的树木。从记忆中得知,这周围几座山都属于苏河庄所有。村里人平时缺柴火都到山上砍树枝,也没人管。当然,要想砍树肯定不行。
说起来附近山上这些树基本都是大炼钢铁后长出来的,二十多年的树龄。
这一路走来,野鸡倒是惊出来几只。不过苏文山手中没有捕捉的工具,只能放它们一条生路。“这是啥……木耳?”走到半山腰,林玥累了,就找了块石头坐下来歇息,哪知道低头一看,才发现石头下边长着一大片硬币大小的东西,看上去和常吃的木耳很像,只是颜色不太对,发黑发绿。
苏文山凑过脑袋一看,笑起来:“你家木耳长在地上……这是地软,兑鸡蛋炒起来比木耳还好吃,它还能降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