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脱身 ...
-
沈询从一开始进入高府就觉察出不对,他不似原静姝不通武艺,相反,尽管不被众人所知,但他的武功在朝中是数一数二的。府中十几道不弱的气息被他捕捉到,他状似无意的一扫,正好将他们的院子包围了起来。
前方的原静姝正和高殷说着什么,为免打草惊蛇,他寻思还是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将事情告诉原静姝。
谁知高殷动手会这般快?当天便扣留了他们的亲卫和赈粮,门外有护卫守着,光看他们青筋暴起的手便知都是练家子。
他若无其事的将窗子打开,果然,窗外也站着守卫的人。正要关上窗子,不期然听到了隐约的争吵声,看方向应是原静姝那边传来的。
想必原静姝也已经发现了不对,只是发现的太晚了。
他心中一思量,总不能全军覆没在这里,总要有个逃出去的,否则连递消息的人都没有。一般来说,夜晚的守卫会比平时松懈,但他深知像高府这样的人家一到晚上只会防守得更加严密。
于是在最易让人昏昏欲睡的晌午,他趁人不备,逃了出去。奉命前来看守他的应是十几人中武功排前列的高手,果不其然,未等他逃出府去,就被发现了。
他此时不由得庆幸自己的武器还在手中,即使被困于七八人中也有一争之力,何况他的目的并不是打败他们,而是逃出去。
城中已经有些乱了,他甩掉身后跟着的人,趁人不备偷偷潜入一个平民的家中,换上一身破旧的粗布衣服,稍稍遮掩就往城外走。
如今宛城自顾不暇,城中粮食已经不足,哪里还会挡着百姓往外跑。趁着城主府还未反应过来,沈询跟着大批平民出了城。
逃出了城主府,他却犯了难,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如今他独自一人,其实就算回京去也不是不可以,但皇上的旨意没办好,是别想着加官进爵了,不被惩罚就不错了。皇上力排众议派了他和原静姝前来,可不是想看他灰溜溜回去的。
到时不只是他,只怕他的父亲和母族也会因此遭难。
如今朝堂上被世家掌控,皇上虽想夺权,但有心无力,他的父亲并非世家之人,母亲出身的世家早已衰落,也不显赫。朝中另有勋贵一派,为首者正是手掌兵权的东浪公,只是他的父亲并无爵位在身,勋贵也算不上。剩下最后的清流,因他父亲曾出身军营,更是搭不上边了。这般算来,他们一家只能做孤臣。
但在如今的朝堂上孤臣才是最难做的。
众所周知,皇上受世家掣肘,像他们家这般的孤臣哪里有底气和世家对着干?宁州之事实际上正是皇上和世家的博弈,他以皇上一派的身份惨淡收场,不说世家会不会趁机落井下石,就是皇上也不可能保下一枚弃子。
他为人虽自傲,却并不愚蠢。
这样一想,又想到了原静姝,犹豫之心更胜。
他已经许久未见过这般让他感兴趣的人了。他毫不怀疑即使自己不去救她,她也会找到自救的方法,但能让原静姝欠下他一个人情,才更符合他一贯的作法。而且想必那个女子已经认定自己会独自溜掉,若是回去能看到她惊讶的表情,想想就让人愉悦。
于公于私,他都不可能放任原静姝被困高府。
既已下定决心,他便不会再优柔寡断。
偷偷摸到宛城城门处,此时那里已经没多少平民在聚集了。他也听说了先前进城时发生的事,大概是头一次见血,寻常百姓哪还敢继续呆在这?
城门口只开了一个通道,来往的人没有多少,但守门的兵士却十分严格,但凡没有路引,又或是没有周边县城村落开局的证明,一个都不许通过。
沈询暗道想必是自己逃跑的事让高殷起了警惕之心,如今守卫如此森严,他想要正当的进城怕是不能了。
等到夜幕降临,换了一身不显眼的深色衣服,他运转轻功,悄悄摸上了城。城墙上守着的不过是普通士兵,哪里能捉得到他?他就这样遮遮掩掩的进了宛城。
城主府只会更加严密,但他既然能逃出来,再想进去也不过是废些精神的事。而且他发觉自他离开不过几天,城主府那些悠长的气息竟消失了大半,大概先前那些高手都是为了看住他才派来的。
他趁人不备潜到原静姝的房里,也幸亏高殷为了避嫌将他们安排在外围,否则想要摸进高府深处倒是要费一番功夫。
也是他来得巧,脚刚一落地就听到高殷进来的声音,他连忙掠上房梁屏息不语。
就听得原静姝几句话勾起了高殷的心中的贪念,挑拨人心于无形之中,就算是沈询也不得不在心中叹服不已。这份察言观色熟知人心的手段,若不知道,哪里会有人相信出自一位不到双十年华的女子之手?
听得关门声,女子轻巧的脚步声往内室走来,他忽而起了心思,没成想竟真的惊了原静姝一跳。
那声下意识的“是你?”中的惊诧让他不觉好笑,果然,在对方眼里,自己独自跑掉才是正常的,过来救她反而不正常了。
原静姝也觉察出自己的语气不对,按理说,能有人来救,不应是令人惊喜么?她轻咳了一声,轻声道,“你怎么来了?”
沈询轻笑一声,道,“我可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要护你安全的。”
原静姝听得他这半真半假的话,也不放在心上,而是看了他一眼道,“你虽武功高强,但一个人出去和带着我这个不通武艺的累赘可大不相同,我本想着凭你的性格,总要先安排一番才会回来,谁想到竟是看错了,你也是个死心眼的。”
沈询闻言摸了摸鼻子,他并非不想安排,而是在宁州这地界,并没有可用的势力。
原静姝也是被高殷关烦了,这才将话说得重了些。只是她并非迁怒他人的性子,说了两句就停了,低头思索了片刻,她沉声道,“我知你若出去,用轻功便可,但是我却不行。要想逃出去,还是要凭些手段了。”她在沈询耳边悄声说了计划,沈询听着,微微点头。
傍晚,有丫鬟将晚膳端了过来,两刻钟后,那丫鬟手中端着碗盘等物垂首从屋中出来。看守的人在那丫鬟身上扫了一眼,继续沉默伫立。
扮成丫鬟的原静姝走了好远,趁周围无人,才轻轻舒了口气。
她身为世家女,自小身边就有一堆侍女伺候着,对于侍女的一举一动真是再熟悉不过了,整个计划就是建立在她这样的自信上。
那丫鬟将手中餐盘放下的一瞬就被沈询点了穴道,昏睡过去。她在屏风后将两人的衣服调换,穿上侍女的服饰,走出来时沈询上下看着她,摇头道,“不妥不妥,你就算换上了这身衣服,也不像是会伺候人的。”
原静姝挑了下眉,反问道,“你怎知我没伺候过人?”她转瞬敛眉垂首,收敛了身上恬静的气息,只一瞬间就仿佛成了一个普通的下人。
沈询惊讶咂舌,略一思索才反应过来,他怎么忘了,面前这位原小姐可是在宫里当差了三年多呢。
将扮成原静姝样子的丫鬟放在床上,盖上被子,原静姝指了指房梁,不再言语,端起桌上物什,出了房门。
她从未如此刻般庆幸自己的过目不忘,不过是在刚进高府时在前院转了一圈,见到了几个下人来往于各院之间,她便将高府的大概布局记了大概。当然,像世家的府邸,一般布局都是差不多的,这也让她的计划顺利了许多。
她并非高府的丫鬟,当然不敢去厨房,若是被认出来,先前做的一切岂不白费?府里看起来倒是井井有条,没什么紧张的气氛,和平常一样。
原静姝端着残羹剩饭,低着头,路过的丫鬟也不会在意这样一个厨房的小丫头。拐进了靠近厨房的角落,她看四下无人,将手中东西沉入荷塘,接着转身往角门去了。
她是知道府中会有专门给采办下人开放的角门的,而一般这个角门的守卫不会很森严。
掩身在树后,她微探头看向角门处,果然,不过是几个家仆守在那里罢了,来往的下人会带着一个木牌,但也都是男子,至于侍女,想是不能如此轻易就出去的。
不过原静姝本就没想要按正常方法出去,如今就等着沈询了。
又过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府里终于乱了起来。
事情的起因是去给原静姝送饭的小丫头醒来,在屋子里惊叫一声,门旁守着的守卫听到了声音,不等里面吩咐直接踹开了门,闯了进去,绕过屏风看见了床上的陌生女子。
看丢了人,他们哪里敢大意?忙去禀报高殷。得了消息的高殷将手中的茶杯一摔,怒道,“还不去给我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