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遗书叙说当年事 ...

  •   一片片羊毛毡拼接在一起,长宽足有几尺长。

      应该是放置了多年的缘故,毡子上长了许多霉点,用来写出一笔一画的血迹也呈现出一种深深的红,有些骇人。

      贺兰雪这时已经完全消退了惧意,一路奔回原处拿来了那本鲜卑文与汉文对译的书籍,开始逐字对照。

      她是个急性子,又不擅长舞文弄墨的事情,光是对着译出来前几句话便花了好些功夫,令她十分烦乱。

      “写给他的……?”她自语道。

      原来这是一封写给刘廷钰的信,确切地说,是一封遗书。

      她忽地来了力气,埋头继续手上的冗杂活计。

      这里位于地下,密不透风,时间似乎也跟空气一同静止了。

      贺兰雪弓着腰,不知做了多久。忘记了饥饿,也忘记了害怕,一点一点理清头绪。每多读懂一句话,心中的惊涛骇浪就又多激扬一次——因为这封信里的秘密,若是说出去,必能致使伏尸万里。而遗书里透露出的各中曲折,是世上任何一位说书人都编不出,更不敢编的故事。

      这封埋藏于十二年前的遗书出自一个鲜卑人之手,正是那位死者无疑。他的名字叫步六孤崎。

      步六孤崎年轻时候的那些年,鲜卑人和汉人的关系并不如现在这么紧张,甚至还常常互通商市,北地的边境一片繁荣祥和。

      那时候,朝中还有个把鲜卑血统的官员,颇得年轻的皇帝倚重。

      步六孤崎不算什么“官员”,他只是郑皇后寝宫旁当值的侍卫。然而他为人忠厚,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办事也得力,郑皇后越来越信赖他,也越来越离不开他。

      郑氏虽为后,身居执掌六宫之位,可奈何性子软,遇见事常常拿不定主意,竟渐渐习惯于和步六孤崎商量。这事情是荒唐的,可确实真实发生过。

      一来二去,二人对彼此的依赖越发深了。

      而后,郑皇后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中宫产子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郑皇后身边所有人都收到了封赏,包括步六孤崎。

      那孩子生得俊俏聪明,不仅深得圣宠,也令步六孤崎对他十分上心。皇后自然也默许他伴在孩子左右,陪他玩耍,教习他一些武艺。

      孩子总是喜欢叫他“大伴儿”,皇后娘娘可不乐意了——这称呼大多数给宦官的,而步六孤崎是一个七尺男儿,这么称呼简直有失体统。步六孤崎自己却浑不在乎,不管孩子怎么唤他,他都是极为欣然满足的。

      步六孤崎是那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亦是他最忠诚的陪伴。

      可是直到某一天,一切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步六孤崎和郑皇后都清楚,这一天总会来到。他们最大的错误只是没料想到这个结局居然如此可悲。

      一场注定发生的悲剧早在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突破礼法纲常与孔武俊逸的鲜卑族侍卫相恋之时便已埋下了祸根。

      不假,那个孩子身上流淌着的不是九五之尊的高贵血液,而是夷虏的卑贱。他本该是受尽万千瞩目和恩宠的天之骄子,却因生身父母之间的一段孽缘而沦为不伦之恋的产物。

      那孩子名叫刘廷钰,“廷”字源于本朝开国皇帝为刘氏子孙编撰的族谱;而“钰”遵循了阴阳五行,乃是当今圣上亲手为他写下的高贵名字。那一年,他不过十五岁。原来他根本不是什么皇帝的长子,也不该姓刘,他的生父不过是一个轻贱的胡族奴材。

      十二栏杆七宝台,与他无关;万里江山美如画,非他所有。少年时代的刘廷钰本以为自己是天下最高贵和幸福的人,可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打破了他所有气泡般的幻梦。他是鸠占鹊巢的冒牌货,不是什么生来尊贵的一国储君。

      刘廷钰也曾无数次趁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在铜镜中窥视自己的面容。那张脸的确有着寻常汉人男子没有的英气,轮廓深邃,但他怎么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有着鲜卑血统……

      他开始咬牙切齿地恨,恨自己的母后为什么要一失足酿成大祸,恨自己的生父为什么不是那个他口口声声叫了十几年“父皇”的天子,而是步六孤崎那个窝囊男人。

      柔情蜜意、体贴入微的母亲和亦师亦友的“大伴儿”,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同时背叛了他,成为了将他一步步推入深渊的真凶。

      所有的人都发现他变了——变得乖戾刻薄、性情暴躁,变得阴狠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是当初,他明明是有着七步之才的翩翩少年,是刘氏江山未来的中流砥柱!

      那些年,刘廷钰每晚都不能安生入睡,因为他一入梦便会被惊醒。

      他总能梦见皇帝用尚方宝剑指着他的脖子,说他是个“杂种”,弄脏了皇室血脉,罪该万死。还将他受封太子那日头戴的九旒冕和身穿的礼服夺走。

      他怕极了,便将九旒冕和冕服放在自己的床头,摸得到它们就证明自己还是太子,一切都没有变。只有这样,他方能心安。

      寝宫的门一关上,他才觉得安全。他爱上了自残的快感,用刀子划破自己的手臂,看着鲜血涌出。伤口结痂之后再来……而后他又发现,五石散也是个好东西。一口气吃下去,能让他暂时忘却自己是个鲜卑人……

      为了不再刺激儿子,事情甫一被刘廷钰知道,郑皇后便将步六孤崎调职,令他离开后宫去别处任职。至于究竟去了哪儿,还在不在宫中,这些刘廷钰都悉数不知,更无从打听。

      皇后与太子,跟那个名叫步六孤崎的鲜卑侍卫似乎从此再无交叠。

      刘廷钰再见步六孤崎完全是出于机缘巧合。

      皇帝为考验皇子,每年都会令他们微服出巡一次。那一年,刘廷钰选择了去塞北。他是第一个选择了去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的人,皇帝颇为赞许这样的胆识。

      那年塞北大旱,流民无数,甚至有不少鲜卑人越过边界混成汉人南下讨生活。

      他在边境遇见一个老叫化子。

      本来刘廷钰不是什么乐善好施的人物,遇见这种状况自然跟吃了苍蝇一样觉得恶心。可是这个老叫化怎么看怎么眼熟,而他望着刘廷钰的眼神似乎也十分不一样……原来这正是步六孤崎。

      他出宫之后一直逗留在京,靠着一副强壮的身板流转于各个作坊做工。可是人有旦夕祸福,他患上了痨病,便没人再愿意雇他了。自此之后,步六孤崎便只身踏上了返乡的道路。一来二去,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血浓于水。刘廷钰对他心怀深深的恨意,可那毕竟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打心底里还是挂牵的,便派人去跟着他。

      谁知这一跟,竟跟出了事儿。

      手下回禀,“老叫化”的家中有一个儿子,那年二十来岁的样子……

      刘廷钰紧紧攥着拳,险些捏碎了自己的骨头。他调查了一二方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母后不是步六孤崎那个贱奴才的第一个女人,他在入宫前早已娶过一名汉女,并且诞下了他同父异母的“兄长”——步六孤寒。

      他想杀了步六孤崎,纵使是碎尸万段、凌迟处死都不足已减轻他深深恨意的万分之一。

      刘廷钰下令将他囚回京城,却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为什么。

      他说:“我想杀了你,可这未免也太便宜你了。你该下十八层地狱……端本宫底下,就是你的地狱。”

      然而刘廷钰最终并没有做出来“弑父”的事情,只是把他囚禁在这暗无天日的地宫当中,束以重重的锁链,让信得过的下人每日送来三餐。谁若是送餐的人敢跟步六孤崎多说一句话,就要引来杀身之祸。

      刘廷钰知道孤独的滋味,他也要步六孤崎自己尝一尝这种惩罚。

      步六孤崎的痨病日益严重,没有人来帮他治。人之将死,流露出来的总是善良。他知道刘廷钰最怕的便是自己身世的风声被走漏,于是他不等无常来索命,便吞金自尽了。

      在自尽之前,他费尽心思藏下了这封遗书。只可惜刘廷钰吝惜自己的感情,不愿花一分一厘的功夫去琢磨,便没能发现生父留给自己最后的嘱咐。

      贺兰雪读完这封字字恳切的遗书,怅然若失地坐在地上。

      她想起刘廷钰每次看自己时那副要将她生吞活剥了的眼神。原先的她曾以为那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痛恨与鄙夷,现在一看,哪里是单纯的恨或厌?他双眸中明明写的是四个大字——“顾影自怜”。

      他可怜自己——有多么痛恨鲜卑人,就有多么可怜自己。

      步六孤崎还在遗书上反复恳求,求刘廷钰不要为难他的哥哥步六孤寒,毕竟他们是手足至亲。还交代了他在地宫深处埋着给步六孤寒的信,托刘廷钰一定要交给步六孤寒。

      他说,此生是他对不住刘廷钰和皇后娘娘,来生就算是做牛做马也会补偿。

      他又说,步六孤寒现在已改了一个汉名,若要寻他须上嵩山去。

      步六孤寒……贺兰雪看到了关键的几句话。她应该是认识这个人的。

      因为他的汉名叫做“陆柏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遗书叙说当年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