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舜华 ...


  •   还没到栖凤殿,摄政王远远地看见有个身影站在风口,她穿着一件桃色的旧衣裳,有些小了,露出一截嫩生生的手腕。

      旁边还没来得及换下的大红色宫灯也被吹的摇摇晃晃,那身影便显得飘摇虚渺,惹人怜惜。

      现在是早春,寒风从巷口这头呼啦啦吹到巷口那头,冻的他都觉得冷,也不知道明珠公主是怎么受的住的。

      见到明珠公主瑟瑟发抖的身影,摄政王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待到她身边,便脱下狐皮大氅披在她身上。

      明珠公主抬起脸来,摄政王便撞进一双潋滟多情的眸子中。这双眼睛似乎凝着三月的桃花,教人看了就挪不开眼。

      这双眼睛便是皇家李氏的特征,李氏的皇子公主们,通常有一副好皮囊,加上这双多情的眼睛,总是惹的许多桃花债。

      明珠公主下意识地抓住摄政王衣袖,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哽咽着道:“皇叔,兴宇皇弟他……真的没了吗?”

      摄政王叹息一声,用另外一只手拍了拍明珠公主后心:“公主已经知道了啊。”

      他这个姿势,像是将明珠主公圈在了怀里。

      莫迟正在明珠公主身后,看见这个场景,心思转了几番,看明珠公主的眼神也变了。

      更不要说其他人,这宫里过活的,向来心眼多。这心思各异,面上却不显。

      明珠公主含糊地嗯了一声,眼眶红红,专注地看向摄政王,看他的眉眼,看他的鼻梁,看这张自己已经七年不见的脸。

      “舜华没想到,皇叔居然还记得舜华。”明珠公主语气里有惊喜也有委屈,更有在冷宫中生活了七年的小心翼翼。

      摄政王心中一软,嗯了一声:“风大,我们先进去吧。”

      摄政王往凤栖宫走,明珠公主就拽着他的袖子,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往前走。

      走到一半,明珠公主抬头看一眼摄政王,一个甜蜜笑容,在她脸上盈荡开来。

      进了凤栖宫,各自落座,摄政王才开口:“明珠……”

      “舜华。”明珠公主出声打断摄政王的话,“皇叔,我叫舜华,号明珠。皇叔叫我舜华可好?”

      摄政王无意在这些小事上浪费时间,遂顺了她的意,道:“舜华,我有件事要同你商量。”

      “皇叔请讲。”

      “明德帝既已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然而李氏正宗已无男丁,偏枝旁脉怕是不足以服人心,是以本王想,奉公主为帝,以定人心。”

      舜华一怔,她也想了许多摄政王要见她的理由,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离奇的原因。

      “摄政王不是说笑?”

      “自然不是。”

      “可是……”舜华顺手又抓住了摄政王的宽袍大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大臣们怕是不会同意的吧?启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女帝。”

      摄政王出言宽慰:“大臣那边自然有本王说服,公主只需准备好,坐上皇位即可。”

      他说完,便站起身来,朝舜华一拱手:“公主好好休息,本王还有些事宜需要处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舜华伸出手,抓住了摄政王的手,她掌心还有一丝凉意,摄政王手心却是滚烫。

      如寒冰遇火,灼的舜华手疼。

      她却握的更紧了,一双眼睛看着摄政王,眼里隐隐波光,令人心动:“皇叔,你会帮舜华的对吗?”

      摄政王鬼使神差地点点头。

      舜华便笑了:“有皇叔在,舜华就不怕了,皇叔要舜华做什么,舜华就做什么。”

      摄政王心中有些奇异的感觉,他又看了一眼舜华:“公主不必忧心,这些事交给本王即可。”

      舜华乖巧点头,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道:“叫我舜华,皇叔可别再忘了。”

      “好,公、舜华。”

      “天黑了,夜路难走,皇叔小心些。”舜华说着,放开手,只倚在椅子上,看摄政王的背影。

      摄政王恩了一声,转身大步往外走去。

      舜华看他宽厚肩膀,看他挺直腰身,看他大步往外走,哪怕走路,也气势不凡,似要去杀敌破阵一般。

      他走的快,身上玄色官袍不一会儿,便与夜色凝成一片,看不见了。

      出了栖凤宫,摄政王对守在门口的莫迟说道:“栖凤宫中的物什都换上新的,公主要什么,只管开库去取,另拨一万两给公主打赏用。”

      莫迟恭敬地道一声是,等摄政王不见了,才站起身,往栖凤宫里看了一眼。

      晚风呼啸着吹在他身上,吹的他衣襟猎猎作响。莫迟不动,其余人也不敢动。半晌,他伸手虚虚一指:“你们几个,进去伺候。尽心点伺候着,若是公主不满意了,我要你们脑袋!”

      说完便走了,留下十几个太监互相对视一眼,都在想自己刚刚有没有被莫迟点到。

      采青却不管那许多,径直进去了。

      栖凤宫原本是历任皇后住处,可已经空着有十几年了,倒不是这十几年来没有皇后,实在是这十几年来,皇后都没什么福气,往往刚册了皇后,还没来得及弄那些繁琐程序,皇帝便驾崩了。

      这皇后,也变成了皇太后。

      采青进去的时候,就看见舜华正痴痴地望着门口,见采青进来,便道:“采青,他刚刚叫我名字了,他叫我舜华的声音可真好听。”

      采青走过去,摸了摸舜华的手,她手背冰凉冰凉的,像是一块怎么也捂不热的石头:“公主手怎么这么凉,奴婢去要些炭火来吧。”

      舜华不在意这些,只唔了一声,收回目光,去玩自己的头发。

      见她的样子,采青在心里叹了口气:“公主,您确定要留在宫里了吗?”

      舜华点点头:“采青,你家公主要当女帝了,本宫倒是对当皇帝的滋味好奇的紧。”

      采青知她哪里是想当女帝,明明是舍不下那个人。可舜华做的决定从不是她可以左右的。

      她也没想过左右。

      采青笑了笑道:“恭喜公主。奴婢刚刚在外面,听见摄政王亲口说,让莫公公仔细伺候公主,说公主要什么,就给什么。”

      “一点儿东西,他又不在乎那些东西。”话虽然这样说,可舜华还是高兴的,“你去要些热水,本宫要沐浴。”

      采青道了声是,便退下了。

      出了殿门,看见门外站着十几个太监,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这早冬风寒,他们没有命令哪儿也不敢去,若果真站在门外一晚上,人怕是都要被冻傻的。

      采青想起刚刚摄政王说的话,不客气地说道:“你们几个,去惜薪司要些木炭,只要最好的青山灰炭,再去四人要些新的器具,另两人去叫个尚衣监的绣娘来,再来四人与我去要热水,其余人留下守门。公主若是叫人,你们只需隔门应声,懂了吗?”

      这些太监也是知趣,没敢对采青表示不满,都乖乖地道:“懂了。”

      采青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四人去取热水。

      这四人里面,有个她认识的太监。

      那太监名唤刘福,是采青同乡,刘福是个老实人,嘴又笨,只凭着做事利索,才站稳脚跟,以前也对采青颇多照顾。

      路上两人便走在前头,悄悄说话。

      刘福有些羡慕地说道:“采青,如今你是不用发愁了。公主殿下那么看重你,你以后定然是掌教姑姑了。”

      采青扯了扯嘴角:“哪儿有那么简单,还有的熬呐。你近来可好,都不怎么听见你的消息了。”

      刘福抓抓脑袋,低声说:“我啊,最近被陈太妃叫去帮忙,陈太妃宫中事多,旁的我全顾不上了。”

      采青讶异:“还有太妃能使唤你们?太妃们应当不敢多事了吧?”

      刘福苦笑:“这位陈太妃可不比其他人,她……与我们莫大人有些干系,我们只能奉承着。”

      采青心下了然,这宫中寂寞难耐,宫女太监结为对食,如正常夫妻那样过日子的大有人在。若是那有头有脸的大太监,甚至能与妃子太妃结为对食,那样的话,妃子太妃的日子,就全看大太监的地位如何了。

      如今东厂提督刘元明刘公公因为惹上了侵贪御物的罪名,如今正在牢中待审,西厂提督莫迟便是这宫中太监的一把手,那位陈太妃,恐怕比做妃子时的待遇还好一些。

      谈到了这个事情,刘福有些怅然,他也曾想着跟采青……如今他是配不上采青了,再也配不上了。

      刘福默默跟采青拉开距离,采青也想起了这件事情,心里叹息一声。

      待取了热水回来,采青发现殿门大开,留下来守门的太监站在门外瑟瑟发抖,心里一紧,忙上前问:“怎么了?不是让你们隔门应声吗?谁开的门?!不怕凉风进去,冻着了公主殿下?”

      一个小太监带着哭腔开口:“采青姐姐,是公主自己开的门。长庆他说错话,惹公主生气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