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

  •   第二章:

      盖山和阿克敦在家中换好了蟒袍补服后,一刻不停地骑马到了神武门。

      神武门的巡逻侍卫们与阿克敦同在侍卫处任职,但因为班属不同的关系,却是没有什么交情的。阿克敦也没有多与他们寒暄,只是点了点头,便和盖山规规矩矩地下马准备步行到太和殿去。

      盖山默默点了点头。自古以来,身为上位者最害怕的便是朝臣们结党营私,阿克敦现在又是进了均是由上三旗子弟组成的侍卫处当值,一举一动都有可能遭到政敌的抨击。再说了,上三旗的子弟千千万,侍卫处却只定了堪堪五百七十人的人数,那些个想要将自己个儿的儿子塞进侍卫处的难道会在少数?阿克敦虽然能力出众,但是他毕竟太年轻了,再加上自家虽是八大姓之一,但终究家族底蕴不丰,太皇太后更是钟爱赫舍里氏和钮祜禄氏出身之人,若是阿克敦不长点儿心眼儿,只怕明天就得有人奏他一个结党营私了。还是保持着点儿关系的好啊!

      阿克敦很疑惑盖山的脸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略显凝重的表情。不消说今儿个是皇上的万寿,单说今儿个家里又添了一员,阿玛也不该表情如此凝重啊!难不成,是出了什么事吗?

      就在父子俩思索间,俩人竟已相顾无言着不知不觉地行到了太和殿。

      太和殿是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事。顺治时,将每年的皇帝寿辰定名为万寿节,亦称作万寿圣节。顺治八年,定每年元旦、冬至和万寿圣节为三大节,自此后,每逢三大节,皇帝都会在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乾隆以前,太和殿更是作为每科新进士的殿试场所,直至乾隆五十四年才将殿试场所改在保和殿举行,但“传胪”①却是仍旧在太和殿不变的。由此,可见太和殿所代表的意义之一般。

      两人到达太和殿后,先是将自己的朝贺之礼交予负责收礼的太监,随后便步入了殿中。盖山领着阿克敦前去向族长图海和内兄阿密达打招呼,却不曾想,不过堪堪和他二人相互致意的功夫,却不经然地注意到时任户部满尚书的阿思哈向着他们行了过来。

      阿克敦不着声色地拉了拉盖山的补服,瞬间让盖山将视线投注了过来。

      “阿玛,阿思哈大人过来了。”

      盖山怔了一怔后,便向二人拱了拱手,道了声歉,再待一抬眼,便发现阿思哈已经行至他面前几步远了。盖山致意道:“下官盖山,见过阿思哈大人”。

      说着,就要拜下去。却哪料,礼数尚未行完,阿思哈却赶忙出声阻止:“欸!你我虽然官职相差悬殊,但却是同在一处办事的,无需如此客气,倒显得外道了!”

      盖山心里奇怪,他虽也是在户部任职,但说到底,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而阿思哈却是从一品的大员,两人平时便是连打个照面的机会都少的,阿思哈怎的会突然过来向他示好了?盖山心中打起了鼓,但碍于众目睽睽之下,却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行差踏错半步的。组织了一下语言,盖山开口和气道:“大人您体恤下属,是您宽宥,可下官却不能因此而将您的宽宥当成是理所当然,还请大人受下官一礼。”说着,便分毫不差地将刚才的礼数做了个周全。

      因着盖山的话,阿思哈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不免有些悻悻然。但他好歹也在官场中浸淫三十余载了,自然是立马收拾好了表情。他可以感觉得到盖山对他的突然示好心内不安,但一想到刚才盖府报上来的消息,他又不禁斗志高昂。只不过,这一次他倒是学乖了,决定直奔主题:“盖山老弟,为兄听说你的夫人刚刚给你诞下了第二位小格格?为兄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该是你和妹子的第七胎了吧?”

      阿克敦闻言,借着挠脑袋的举动撇了撇嘴,而盖山则是眉头微微一皱后便很快松开。老弟?他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兄长了怎的他自个儿不知道?

      盖山面上依旧带着得宜的微笑,但说出来的话却不禁有些微讽。“阿思哈大人的消息倒是灵通,下官的小女儿出生至今还不足两个时辰,大人您竟然已经得到消息了,倒是让下官不得不佩服大人您的‘耳聪目明’啊!”

      阿思哈嘴角一抽,但为官多年早已练就一身铜皮铁骨的他却是硬生生地给忍了下来。原因无它——赌不起而已。他阿思哈虽是尚书,但却是仅凭自己个儿单独摸爬滚打走出来的,盖山虽然情况与他相似,但是人家好歹出身在满洲大姓的家族里,又是从小被现任的马佳氏族长图海的侧福晋舒穆禄氏看重,和图海最有出息的儿子诺敏的关系最是融洽的,他哪儿敢给盖山甩脸子?

      “老弟你这话说的倒真是冤枉为兄了。咱们户部本就是掌管土地、赋税和户籍的,你家小格格降生这种事怎么可能瞒得过我呢?更何况,这事儿也不是我去打听,实在是因为今儿个出了一桩怪事……”

      盖山心头一跳,这阿思哈倒是好会吊胃口!

      “下官愚钝,实在不明白大人所言何意,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呵呵,老弟,你可知道京城西北角的那片十里桃林今儿个竟在一夕间全权绽放?说来也巧,你家管家上报八旗衙门时,老兄正好在那儿,就无意间给听了一耳朵……”阿思哈装腔作势地继续道:“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推算了一下你家小格格出生的时辰,又问了居住在十里桃林附近的百姓,方知竟是一前一后,相差不过几息的功夫。”

      盖山听完了之后,反而不紧张了,却是似笑非笑地勾了勾嘴角。只不过,这个动作却是做得极为隐蔽,没叫人发现罢了。

      “阿思哈大人,想来您是昨晚儿没睡好,今儿个有些精神恍惚了。不消说这三月间本就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便是这桃花真的一夕间绽放了,也只不过是下官的闺女儿占了皇上赐下来的福分罢了。您可别忘了……”他剑眉一挑,不紧不慢地道:“今儿个可是万寿,是万岁爷的诞辰日,便是能够得此天降祥景又有甚奇怪?说不定,这是上天赐福大清,赐福万岁呢!这又怎会是下官小女的功劳?大人,还是莫要乱说,免得御史参您一本,您说是吧?”

      “说得好!”

      一身明黄绣八龙朝服的少年伴着三声静鞭的响声,扶着一位端庄的老妇人,逆着光从门外一脚踏了进来。隐隐约约间听得盖山的话语,却是心头一震,很是认同地大声称赞。

      小太监哽了一哽,立马反应过来:“皇上驾到!太皇太后驾到!母后皇太后驾到!圣母皇太后驾到!”

      殿中的文武百官定睛一看,走在最前头的这不是他们的万岁爷和太皇太后又是哪个?!众朝臣俱是浑身一个激灵,忙不迭地行大礼,异口同声地恭声三呼万岁:“奴才(臣)等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请太皇太后、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金安,愿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康熙扶着太皇太后步过了众臣,将三位长辈安置妥当后,方才稳稳当当地坐定。他犹自带着一抹笑意道:“众卿家都平身入座吧!”

      底下的众人再度齐声道谢,“谢皇上恩典。”

      康熙朗声询问:“方才说‘上天赐福大清、赐福万岁’的是哪一个?”

      盖山的官职低,所坐的座位也因此分在了极为靠后的位置。因着刚才阿思哈硬是拉着他扯皮的关系,导致他到现在却还不曾入座。现下康熙刚刚发问,盖山也只能无奈地再度跪了下来。

      “回皇上的话,是奴才盖山。”

      奴才是满族大臣和入了旗的汉族大臣面对皇帝时的自称,而没入旗的汉臣却不可自称奴才,只准称臣。虽说在字面上看,奴才这个自称难免有鄙薄轻视之意,但从大清的典章制度上看,这个词却是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的。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得自称为“臣”。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便算是“冒称”了。“奴才”一称,从字面上看似乎不如“臣”体面、尊严,但实则在大清,“奴才”却要比“臣”金贵得多,因为这个词,其实是满洲的主子和奴才之间的“自家称呼”,而非“自家人”的汉臣是没有资格这样自称的。

      “盖山?”康熙转了转眼珠子,笑得高深莫测。他转而问起坐于下首的图海道:“麟洲,朕若是没记错,他该是你的侄儿吧?”

      图海起身拱了拱手,“回皇上的话,正是如此。”

      图海是马佳氏一族的族长,顺治二年自笔帖式历国史院侍读。早年因天资忠悫,性情敦笃,在顺治朝大起大落。后来因顺治帝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表明图海是“情罪原屈”,让康熙“遇有满洲都统缺补用,著图海补授都统”。正因着这一句话,沉寂了将近三年的图海才会再度被起复并在康熙即位后立即被授予了正黄旗满洲都统一职。

      康熙点了点头,继而又将话题抛向盖山,“朕方才仿佛隐约间听见你和阿思哈说什么小格格的事,这是怎么一回事?”

      盖山低垂着头,恭声回道:“回皇上的话,是奴才的原配夫人在今晨为奴才诞下了一个小格格,”

      太皇太后闻言,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询问:“哀家若是没记错,你的这位夫人今年该有三十了吧?”

      “是。太皇太后的记性真好,奴才的夫人确有三十了。”

      太皇太后坐于高台之上,俯起脑袋环视了台下的文武百官后,终于点了点头,赞了一句:“倒是好福气的。”

      盖山听着太皇太后这一句似是而非的话语,顿时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心里更是牢牢记了阿思哈一笔。“奴才惶恐,不过是承了皇上和太皇太后以及两位皇太后的恩泽罢了,哪儿是奴才有福气?”

      太皇太后几不可见地颔首,心里想着,这马佳氏果然不愧是底蕴丰厚的八大姓出身,便是旁支都如此谨小慎微。她又微微一叹,想起了数十年前大清未入关之前的景况,顿时难免生出了一股时如逝水的感慨来。想到了这一点,太皇太后倒是和颜悦色起来。

      “好了,地上凉,起来吧。”

      “谢太皇太后。”

      这番对话的落幕,让阿克敦终于微微舒了一口气。他瘪了瘪嘴,心中暗想:妹妹这次算是在皇上面前挂了号了,只希望陛下能够贵人多忘事,早日将今天的小插曲给忘诸脑后吧!毕竟,对于一个毫无自保能力的孩子而言,太吸引他人的目光,不是一件好事啊!

      待到盖山入座,康熙的贴身内侍梁九功道了一声礼后,宴会终于在一片钟鼓礼乐的演奏中正式开启。这场筵席一直举行到了下晌才结束,一个个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的文武百官倒是在席上极尽吹捧之能事,让这场象征着新帝元年的盛世在君臣尽欢之中,缓缓落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