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韩日世界杯 ...

  •   我开始发奋的学习,起早贪黑的背英语、背政治,拼命地做数学题。每天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俨然成了高一时期的姜家明。

      人就是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疼,姜家明的前车之鉴还在昨天,我现在却要步入他的后尘。而我更希望自己感情上的伤疤能够彻底的愈合。

      中午在宿舍吃饭的时候,杨红梅凑在我耳边小声地说:“我都摸清楚了,那个徐东健和张远打架不光是因为打篮球抢风头,还有别的原因,”

      我勉强笑了笑,继续嚼着馒头,没有吱声。

      杨红梅又说:“我听说是王雪婷给张远买复习资料,徐东健也让王雪婷送给他一本,结果王雪婷直接没搭理他。我看他就是活该、犯贱,不愧叫徐东健。”

      我面无表情地说:“那也是他们的事,跟我没有关系。”

      杨红梅撇撇嘴说:“我说张远怎么看不上咱们,原来人家目光远大,不过他们也不好过,听说那天他们三个人都进了教务处。”

      我将剩下的半块馒头扔进饭盆,说:“我吃饱了,先去刷碗了,你也赶紧的吧,早点躺下午休!”

      我端着饭盆走出宿舍,倒掉浪费的剩饭同时,也将我对张远的感情全部倒掉,因为从此以后无论张远做什么、喜欢谁都与我无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还是一句口号,但是这一次却在我身上得到了印证,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破天荒的考入了前十名。周玲玲考了第二,孙飞二十五,而杨红梅只考了五十名。

      那天杨红梅在座位上发呆,我走了过去,安慰他说:“红梅你别难过了,不要紧,你刚来可能不适应,慢慢就好了。”

      杨红梅笑了笑:“我没难过,真的,别看我只考了五十多名,但这个分数在我原来的班里也不算低,看看全县的排名知道了,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就是不一样。”

      我问她:“那你怎么不是很高兴?”

      杨红梅说:“我没有,只是想起李晓军,也不知道他考的怎么样?”

      我长叹一声,故作深沉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无需后悔!”

      杨红梅一拍桌子:“高姝雅果然是女中豪杰,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榜样!”

      以前要么是张远、要么是姜家明、要么是赵明亮是我的学习榜样,我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榜样,多少让我有些飘飘然,不过这也更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雨过后,我收到了冯青云的来信,将信打开,清秀的小字映入眼帘。

      姝雅:

      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给你写信,很快我就要实习了,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实习吗?去日本,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有一天能够去日本,能够出国。

      其实,我还是挺羡慕你和红梅的,最起码你们会比我多学许多文化知识,将来就是让人羡慕的大学生,选择中专多多少少我还是有些后悔的,可是你知道,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要抢陈老师,现在想想我那个时候真的很幼稚,但是人生没有后悔,不可能重新选择,我就硬着头皮往前走吧。

      听我们班的男生说,今年的世界杯会有一半的场地在日本,我将会近距离的感受世界杯,你羡慕我吧,张远更是羡慕我吧?放心吧,到了日本,我不会忘了你们的,等我回来的时候给你捎一个最具纪念意义的足球,到时候你就可以送给张远了。姝雅,加油,祝你和张远早日成双!
      青云

      我将信笺折成了一个纸飞机,放进了抽屉,不禁想起李白的《白纻辞其一》的名句: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冯青云一朝飞去了日本,可我与张远却不是天池的双鸳鸯。

      周日的下午,是学校里每个周的整理内务时间,我从教室出来后,往西边走着,张远从他们班门口,往东边走着,到了楼梯口我们还是碰上了面。我心情万分复杂,虽说不想再关注他,可当他真正站在我面前时我还是有些不知所措。

      “高姝雅,回宿舍吗?”张远向我打着招呼。

      “嗯”我故作镇定、表情淡然回答了一声。

      我们一直沉默的走着,张远似乎有话要说:“其实……”

      走到大厅,我看见赵明亮夹着书走在前面,忙喊了一句:“哥”

      赵明亮回过头来:“雅雅,你回宿舍吗?”

      我跑上前去,回答:“是啊,你拿着书去哪儿?”

      “回宿舍躺会儿,有空就看看。”

      我问她:“你们现在是不是压力很大啊?”

      赵明亮耸耸肩:“就那样,反正差不多已经定型了,我现在倒是希望黑色的七月赶快到来,天天没完没了的考试,我早就厌倦了。”

      我笑着:“你还有厌倦的时候,那明年我就不用活了。”

      和赵明亮分开时,我发现张远依旧站在大厅墙壁上的大镜子前凝视,他在凝视什么?凝视着自己的帅气的面容还是镜子两侧的那两句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零零二年的五月,韩日世界杯拉开了序幕。

      这一年,世界杯第一次在亚洲举行,这一年,世界杯也第一次由两个国家共同举办,这一年,中国队首次进入了世界杯决赛圈,这一年,巴西成就了五星传奇的霸业!

      世界杯离我们说远也远,说近也近。不喜欢足球的冯青云就在日本,而喜欢足球的男生们却只能在宿舍里带着英语听力的耳机收听着战况。

      虽然班主任将耳机全部没收了上去,但这样并不能阻挡着男生们对于足球的狂热,收上去一个,可以去借另一个,没有耳机还可以偷偷的跑去网吧继续关注比赛。

      我庆幸我们的高考不在这一年,否则真不知道班里那些男生是该选择世界杯还是选择高考。

      但是赵明亮他们却不能幸免,不仅遇上了韩日世界杯,而且还遇上了德国战车8:0狂胜沙特。后来赵明亮告诉我说德国队每进一个球,他们宿舍就狂欢一次,其实他们庆祝的不是德国进球,而是对高考前压抑、紧张的宣泄。

      暑假后,我们又更上了一层楼,升入了高三,开始了属于我们的高考倒计时。

      一天中午下课后,我缓缓的走在楼道里看着赵明亮的来信,他考入了中国农业大学。信中他给我描述了大学的生活和她美丽漂亮的女朋友,甚至寄给了我一张他们在中农大校门口的合影。

      我看着照片上的两个人灿烂的笑容,我不禁有些羡慕,也许这就是公主和王子的幸福生活。

      “在看什么?”刘彩萍从身后轻拍了我一下。

      我回过头,同时看见张远和他们班的一个男生走刘彩萍的身后,我若无其事的说:“在看信呢,我哥,就是赵明亮写给我的信,彩萍,你知道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刘彩萍摇摇头:“不知道,我都没出过咱们县城,大学什么样我怎么能知道,不过肯定比高中轻松。”

      我笑了笑:“何止是轻松,我哥说他们学校,也就是中国农业大学可大了,从宿舍到教室都得骑自行车。”

      刘彩萍很惊讶喊着:“那么大啊!那上课是什么样子的?”

      “他说教室也很大,有时候好上百人一起上课,而且谈恋爱老师都不会再管了。”

      “这么好啊,我也想去中国农业大学。”

      “那你好好努力吧,我哥说他们学校绿化也很好,要不怎么叫中国农业大学呢。”

      好好努力,我们的确一直在努力,进入高三,每天做不完的习题,考不完的测试。有的同学天不亮就点着蜡烛在教室里学习。

      就在大家,拼了命去努力拼搏的时候,张远又一次带给了我“惊喜”。

      学校召开批判大会,会上领导点名了几个半夜爬墙出去上网的同学,其中就有高三(三)班的张远。因为张远是第一次被抓,所以只是警告,但是校领导也放了狠话,再有下次就要除名。

      我当时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但是高三(三)班,只有一个张远。可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不理解,还是他堕落了、自暴自弃了、没有经得起网络的诱惑?

      心里忽然对他有些失望,口口声声说为了省五元的车费跑步回家,现在却半年偷偷跑出去上网,真是虚伪!

      即便他不喜欢我,我还是要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最起码作为曾经的同学,作为我曾经引以为荣的学习榜样,我不希望他继续的堕落沉迷下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