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面试 ...

  •   (二)面试
      然后,整个人好象变得无所事事,总算发现自己还能找到一个工作,虽然这个工作并不算太好。2001年5月,正是中国第二波大牛市的末期,市场呈现一种病态的繁荣,不停的板块轮动,各种书籍和电视里,谈论的都是股市,好象那里就是一个投进去就能生钱的聚宝盆。当时我看了一个节目,是一个戴眼镜的胖子讲一种叫指南针的分析软件,其人讲的头头是道,后来回顾起来,不过是把自己杜撰出来的一种成交量变化计算市场筹码的集中和分散,然后根据过往的数据得出一个无往不胜的无敌结论,这种简单的伎俩在我当时看来简直是快速致富的捷径,极大了满足了我对于数量分析的迷信和对于自身能力的想象,在学完这位老大的东西之后,我又看了一本叫做《炒股就这几招》的启蒙书,然后,就开始梦想自己有朝一日在股票市场里大发其财了。
      这里,我回顾一下我当初进入金融行业的选择基础,仅仅是因为专业以及金融从业人员体面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形象而已,事实上,对于整个行业并没有很完整的认识,在当时而言,一个制造企业对我来说和银行分别并不大,行业和行业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区别也不明显,对一个刚就业的新人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工资的多少罢了,在一本《苏黎世的投机定律》书里说,仅靠工资,一个人永远也无法制富,这句话,说的非常对,工资可以给你体面而安定的生活,但无法使得你富裕,富裕的定义是拥有完全的消费能力以及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免受其害。话说回来,在当时能给号称给本科生6到7K的华为才是我最理想的单位,可惜的是我没办法找到这样的工作,直到后来,在我完成了工商管理课程课程学习之后,我才开始知道,华为的高工资是在为一种人才垄断战略打广告,华为快速扩张和盈利来自于一种“合理而巧妙的商业贿赂”以及电信行业的垄断,所有的企业都是生意,你选择企业的时候,最好能够判断其所在行业的生命周期,和所在企业的生命周期,因为人生命和行业周期以及企业的周期相比,太短暂,如果我们生命以及职业生涯的最黄金时期耗费在一个企业甚至是行业最萧条的时期,那么即使行业在一个周期后复苏,对个体来说,毫无意义,而金融企业的最大的优势是杠杆性,流通性,以及因为存货和回款以及成本方面的轻松而具备的抗周期性。
      人类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都有最稀缺的资源,这种资源一定是溢价的,而其他资源则是折价的,随着进化阶段的转变,稀缺资源也在转化。在冷兵器时代,最宝贵的是人,与人口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能力,直接决定了人类群体的竞争能力。机械时代,重工业开始成为主角,资本开始稀缺,人类开始进入越来越发达的商业社会,我理解商业社会的精髓是通过越来越精细的分工和越来越广泛的交换即人类对资源越来越主动的管理能力,那么促进这种能力提高的,就是整个社会的货币化,即金融行业的发展。所以,金融行业才能够成为一个衡量一个国家商业文明程度的标志,简单的说,别的行业、企业,要有一个货币化的过程,而金融行业,就是这个货币化过程本身,中国生意人有句老话,用钱来赚钱,最容易。
      金融行业里主要是银行、证券、保险三个子行业,而且都是相互渗透的,各有特点,银行的盈利相对稳定,由于中国以政府主导的投资为主GDP战略和人口基数巨大的特点,中国银行的成长性也要高于国际其他国家,但银行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有太多太多优秀的人才进入,每一个进入这里的人都要和无数精英竞争,而且越是大银行,越是党同伐异风气严重,派系林立,关系复杂,中国的国有银行官僚异化严重的痼疾在若干年内,都很难得到解决;保险行业则是人口基数巨大的另一个受益行业,行业盈利能力也应该很具有持续性,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最重要业务就是保险,保险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和强大的融资能力,如果说银行管理的是现金,那么保险管理的就是风险,通过精算之后,这种管理就变成了一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最后,说到证券行业,证券行业抗周期能力最弱,企业波动最大,但机会也最多,最吸引人的,也是当初最吸引我的,就是在巨大而且透明的市场里,每天都在流动的巨额财富,这些财富看起来可以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能够在这里梦想自己通过智慧超越那些看起来有着别人无法企及优势的人。但根据我后来的实际体会,这种能力,我说的能力并不是指你买卖股票赚钱的能力,而是指你通过股票市场实现财富稳步增长(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很少很少,经过很多年,我才发现,非常不幸的是,我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但这个行业,起码可以使人在这个社会里变的聪明,因为市场里有太多的行业和企业,你可以学到很多经营和管理的商业智慧,同时,深深的煎熬在贪婪和恐惧之中。
      以上是我自己的随便发挥,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也欢迎和我探讨。
      回到2001年6月,就在我经过了那家银行的体检,准备上班之前,我辗转得到了一个偶然的消息,有一家证券公司招聘。那时候,我还无法分辨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部的区别,事实上,招聘的是一家证券公司在当地的营业部。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非常兴奋,我家里的人也同样非常兴奋,我兴奋的是,如果我有机会去那里,我就有机会接近我短期暴富的梦想,我家人兴奋的是,他们听说证券公司有某种叫做“操盘手”的职位,能够赚非常非常多的钱,虽然暂时当不了操盘手,但只有去了,就有机会。于是我穿着整齐的前去应聘,之前还上网查了那家公司的资料,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在当时,证券公司很少招聘,即使是营业部。
      去了之后,我拜访了那家营业部的总经理,一个长相很斯文的中年人,和我在招聘会上所见过的那些毫无素质的中年妇女完全不同,我在这里见过的人都好象显得衣冠楚楚,气质不凡。那位老总耐心听我说了半天,后来回想起来,我那些不着边际的话除了显示出我完全门外汉的本色之外,唯一对我有利的表达是,起码,我很想得到这个工作。可惜的是,企业的招聘是寻找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而不是对这个企业有兴趣的人。于是,他问了我三个问题,第一、全国有多少家券商,第二、全国有多少家营业部,第三、我所去的那家公司到底有什么不同。显然,当时连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部都分不清楚的我,是一个怀有莫名其妙的自我良好感觉的股盲,当然说不出个所以然,于是他很委婉的建议我可以了解一下这几个问题,然后告诉我,这里工作有非常大的业绩压力,每年都有50%的人因为无法承受而离开,我最好认真考虑一下是不是真的要去那里。
      可能这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委婉的拒绝,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只是需要一个机会,只要你没有拒绝我,那么我就会继续坚持下去,反正我也有了一份工作了。于是,我回去准备之后,一周后,又跟他联系,他告诉我,他正在开会,同时,建议我仔细考虑。
      第二天,我又打电话,还是开会。事实上,这位老大当然没有那么多会好开,但一方面,他似乎并不太好意思直接拒绝,毕竟我辗转也是经过了他朋友的朋友的介绍,而实际上,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似乎他也觉得我也应该知难而退了。可惜我当时似乎是被发财的美梦鬼迷心窍,一心想进入这个行业,哪怕没有钱也无所谓。
      第三天,我借了一个手机,站在这位老大楼底下打电话,当然,他又在开会,于是我告诉他,我就在楼下,并且我可以等到他开会完毕,然后不会浪费他超过5分钟的时间。老大显然觉得我这个人实在有点太执着了,于是我就获得了第二次面试的机会。
      第二面试仍然继续证明了我仍然是一个对证券狗屁不通的人,我所“信仰”的指南针在当地已经因为经营不善而关门走人(我事后才知道),我现在回忆起来,我并不记得我当时说了什么有价值的话,或者有意义的观点,但起码,我的学校还有点来头,于是,我得到了机会,但我得到的一个最强烈的暗示是,如果我干的不好,那么在第一年里,我仍然有50%的机会滚蛋。
      于是,我义无返顾的跑到那家银行取回了档案,也义无返顾的失去了我那2000块钱押金,进入证券营业部的前三个月实习期,每个月800元,如果计算来往的公共汽车和早饭(中饭单位解决)已经天气炎热的买冰棍费用,前三个月,我净亏损60元。而且最为遗憾的是,我因为每天要去干一些复印跑腿的无用功,而失去毕业前学校最后一次足球比赛淘汰赛的参加机会,过去几年,队友们都埋怨我。
      这里,我在解释一下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部的分别,综合类的大证券公司一般有四类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即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如IPO等,投资业务,用自有资金投资炒股,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客户委托,用客户资金炒股,经纪业务,代理客户炒股,即客户在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开户,并可以进行股票交易,而证券营业部,就是客户办理开户和交易业务的营业网点,在早期,资产管理甚至投资业务都和经纪业务没有完全隔离,行情一旦低迷,有些证券公司就可能出现不但亏光自己的资金亏光客户委托的资金,甚至可能亏掉客户存放在自己那里用于自己交易的保证金,于是才有了现在的资金和业务以及交易席位的隔离以及保证金的银行第三方存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