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安南关 ...

  •   子时已过,中军帐中依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阙止立于沙盘上首,凝神细听着一中年将官的作战策略。

      沙盘之上,彩旗摇曳,山河城镇,应有尽有,惟妙惟肖。十数武将神色严肃,正等待着阙止的令下,大气不敢出。

      “当日奚战便是在这片林子了消失无踪的么?”

      阙止冷着脸,寒了眸,大军一路辗转,马不停蹄,终是于前日赶到了安南关内的最后一座城池,庆阳城,

      祁国大军压境多月,庆阳城距安南关不过百里,却并未受到太大的侵扰。当下亦不停留,直接出城,奔赴安南关。

      “回王爷,正是此处,这处老林人称‘冥王墓’,人迹罕至,鸟兽全无,奚将军当日亦只是先行出城查探,不想却不曾再回来。”

      安世成神色拘谨,恭声回道。因着安南关守将安世成足智多谋,且英勇善战,据着安南关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带领了手下两万余将士,坚守了三月之多,此时终见着大军来援,亦是松了一口气。

      “冥王墓!明日寻个识路的,随本王前去瞧瞧!”

      阙止冷声念着,嘴角上扬。名字倒是挺能唬人,只不知比之栾境的九遥山,尚且如何?

      “王爷三思,之所以人称‘冥王墓’,便是预知了有去无回。”安世成一脸忧色,满是焦急。

      “既是如此,本王非去不可。”

      阙止面色不改,即便是龙潭虎穴亦如何?当年只带了十余人返回栾国边境,闯入九遥山,不单单是迷雾瘴气,怪兽毒虫,亦有深山之中让人避之不及的各类陷阱。

      “王爷——”

      安世成还想劝阻,却见阙止大手一挥,面色冷峻,当下禁了声不敢再言。

      那是三万大军,一朝之间于“冥王墓”附近消失无踪,人人闻风丧胆,又传奚战被祁国劝降,已带着三万余人归顺了敌军,更是一片哗然,军心不稳。

      当日安世成曾劝阻过,仅仅出城查探,何需带走三万将士?奈何那都是御王府的近卫,他不过一小小的守关将领,亦是无权干涉。

      “祁国近日可有何动作?”阙止负手,拿了沙盘内的一面小旗。

      “祁国近来一反常态,只每日边境骚扰,不曾组织过大规模的进攻。”安世成如实回道。

      “如此,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阙止眼中迫着慑人的光,心中却是一声长叹。“传令下去,做好守关的准备,随时迎战。”

      “王爷是说祁国会再次卷土重来?”安世成满是惊诧,祁兵已退守三十里,七日不曾组织过正面进攻了。

      “祁国该是收到了消息,知晓我方援军业已出发,因此他定是打算一鼓作气,在大军到来之前拿下安南关,只他不知道,援军已提前而至了。”

      阙止双目微眯,陡然将手中的一面小旗插上一处,众人定睛,却是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冥王墓。

      “依王爷之意,我们还有几天时间准备?”安世成识得了军情的紧迫,沉声问道。

      “依目前的形势看,不出三日,祁国必定出兵。”

      阙止语气平淡,双目炯炯,看着对面一应武将,个个英武不凡,却亦是凡夫俗子,随自己征战这么些年,依然故我,不离不弃,这份相随相伴的情谊,竟让他坚冷的心闪过一丝动容。

      “明日本王亲探冥王墓,可有自愿同去之人?”阙止抬了眼,淡言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倒吸一口凉气。

      “属下愿往。”安世成拱手出列,坚定道。

      “你乃安南关守将,对一应形势甚是熟悉,如今大战在即,你定是走不得的。”阙止简言分析厉害,竟是让安世成无言相对。

      “属下自荐。”一直立于众人之后的一年轻小将大声说道。

      “哦?这位兄弟看着陌生,可是新晋之人?”

      阙止扬了眉,心下亦是一喜,此人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竟有如此胆魄,俨然如自己当年一般。

      “属下秦通,乃是年前受安将军提携的参将。”

      年前?急行军将近两月,竟是连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也已忘记了,终年军旅生活,早对一应节日无了兴致,只是如今,心中却是多了一份念想,只不知远在盛京的她,可有安然度过一个喜乐之年?

      “此去冥王墓,凶险万分,前途难料,你可想好了?”

      阙止收回思绪,想到栾千谡,心中莫名一暖,她的一欢笑,她的一抬眸,如芙蓉而远山,如水木之清华。

      “属下愿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秦通声如洪钟,中气十足,果然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阙止心中赞叹一声,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的权天寰不也正是这般天地无惧?

      阙止心下欣慰,后生可畏,安世成能有如此眼光,定是能力不俗,此番前去冥王墓,将守关大军交予他,定能安心。

      “王爷,萧风求见。”宋濂打起帐外挡风御寒的厚棉毡,急匆匆进来回道。

      众人闻言亦是一惊,皆道萧风乃御王府总管,此刻不远万里前来,难道是京中出现了变故?

      “带他进来。”阙止亦是沉了声,面色不如先前一般平静。

      须臾片刻,但见萧风风尘仆仆,大步而来,目光坚定,满面风霜。

      “萧风见过王爷。”萧风单膝跪地行礼。

      “起来吧”,阙止挥了手,并不在意此等俗礼。“你急急赶来,可是出了何事?”

      “萧风临走之时尚且风平浪静,此番前来,是为护送军娘。”

      萧风起身回话,阙止闻言心下大松,无奈地摇摇头,甫一听闻萧风来了,第一个念头便是是否京中有变,是否她出了何事,却原来,不知不觉间,她的安危早已胜过了一切。

      “宋濂当日送来的,是倾御王府所有,短短十日内,你又是从何处征调的钱粮?”

      阙止缓了心神,才发觉了此事的诸多细节,想如今那元煌亦是不可能放出一粮一草,如今萧风送来的,又是从何而来?

      “回王爷,这一批军娘皆是花满楼所供。”

      萧风垂头回禀着,竟是不敢正视几步开外的阙止,阙止当日信中一再强调不可将军需一事告知是非居,可是事已至此,又岂是他一己之力能够左右的?

      “她知道了?”阙止冷声问道,面无表情,气愤突而变得沉重。

      “今姑娘机敏,萧风甫一递上王爷的手书,她便猜到了。“萧风惊出一身冷汗。

      阙止言笑淡淡,她当真是特别的,冰雪如她,巧捷如她,又哪能瞒得住?当日便是猜到了她定会有所察觉,才于书信中婉转提到了‘德州’二字,便是不愿她得知详情后愁眉不展,便是提醒她求助于德熙。

      “她可好?”

      阙止形容戚戚,当着众将的面,竟是忘乎所以,出言相询。众人左右他顾,沙场多年,几时见过堂堂御王在意过谁?

      “萧风临走时今姑娘差人送来了一封信。”萧风自胸口掏出几乎被挤压变形的信件。

      爱郎勿念,一切安好。

      汝担重任,后事释怀。

      短短十六字,犹似是万语千言,一切安好,后事释怀,她知道他所有的担忧,她知道他担忧的,唯有远远跟不上的军粮,还有一个她。

      众人听闻萧风带来了军粮,亦是喜形于色,军中军需吃紧,已三月不知肉味,如今一来,虽不至于餐餐温饱,起码不必捉襟见肘,算计度日。

      寅时时分,众人散了,偌大的军帐中只剩了阙止,沙盘犹在,谋策在胸,心中念着她千里捎来的寥寥数语,竟有如隔世。

      他强迫自己睡下,大战在即,必须要保证思绪缜密,方能从容对敌。冥王墓一行,定是不能太平的。

      只是即便萧风送来了大批军粮,亦是只够月余之多,后事如何,当真顾不得了。想起栾千谡信中的嘱托,“后事释怀”,阙止心中一笑,她定是猜到了其中的关键,找到了德熙了吧,只不知如今的德熙公主,可还会顾念当年的微薄情谊,出手相助?

      凌晨时候,天色尚早,一行百余骑悄声出了安南关,一路取道西南,不过半日,远远便见了一处林子,冬日的严寒下,亦是苍翠浓密。

      “王爷,前方半里之外便是冥王墓了。”秦通打了马绕到阙止身边,指着远处说道。

      阙止皱了眉,眯了眼,林子占地极广,望不到边,树木繁密,幽静高深,一丝生气也无。

      “宋濂,你率一百王府亲卫守着入口,禁止任何东西进出。”阙止沉声令道。

      宋濂随侍多年,知道阙止的脾气,见其模样,心知他既有此安排,定是有其深意的,当下亦不固执相随。

      林中终年人畜全无,多恶臭瘴气,众人于是以布帛遮了口鼻,弃马步行,鱼贯入了冥王墓。

      阙止一路当先,秦通挥舞着大刀开路,甫一进入较深处,便已是迷雾障目,只能耳听八方,只能靠记号标记指路。

      宋濂守着众人消失的入口,目光如炬,长叹一声,随即挥手示意众人,蓦地隐了身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安南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