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三十 ...

  •   曾老太太育有三子,因着嫡长继承人的身份,长子方栋最受重视,三十高龄生下的幼子方桐最受宠爱,可如今,她最器重的却是二儿子方梁。当年,在平息各地反叛后,老侯爷唯恐落得一个卸磨杀驴的下场,深思熟虑后选择激流勇退,不但把手上军权一概上交,而且拒绝了更高爵位的封赏,只求赐了大量金银珠宝,从而保住了一家老小的平安。为卸去先帝疑心,他还勒令家中三子俱不得从武。大儿子方栋平素以父为荣,早定下驰骋沙场的大志,闻得此言,年轻气盛的他虽勉强可以理解却很难接受,苦闷之下以花天酒地来麻痹自己。可方梁却不同,他弃武习文,苦读十几年,终于在三十岁时高中进士,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出路。
      凭心而论,曾老太太也觉栋儿很无辜,因着这一份歉疚,也从没深管过,这也是因为为臣者须有弱点皇帝才用得放心。只要脑筋清楚,不为非作歹,贪恋女色其实算不得什么罪过,再多的通房小妾侯府都养得起。
      但内心深处,曾亲手抡刀杀匪的曾老太太更欣赏二儿子的作法,比起选择逃避的栋儿,梁儿的迎难而上无疑更让她满心骄傲。有了功名,有了侯府的支持,梁儿的仕途远比常人走得轻松。
      “梁儿,你可一定要劝劝你大哥,这夺嫡之事可是能随便参与的,稍有不慎,就会像曾经的镇国公府一样,家破人亡。”曾老太太不禁长叹,真是造化弄人,老侯爷千方百计从夺嫡的漩涡里逃了出来,如今他的儿子却是主动跳了进去。她虽竭力劝了多次,但总不见长子扳转心思,唉!儿大不由娘啊。
      方梁处事冷静,骨子里最像老侯爷,“母亲放心,只需安心调养。我一定尽力相劝,好在大哥现在离京已有千里,一时半刻也扯不到他身上来。”
      “唉,我当初听到这事心里就着急,幸亏病了这一场,要不还真是没法把你大哥拉出来,只是拖累你了。”
      “母亲言重了,大哥也不是糊涂人,或许只是一时想岔了,只要分析透彻就会醒悟的。”方梁即使远在穗城,都知京中局势已成焦灼之势,单是两广,太子党与二皇子党就暗中争斗不休,双方都曾设法招揽于他,他也正愁脱身无计。

      “二弟你不知道,太子应了,日后可以让我领兵,哪怕去冰天雪地的北疆,我也乐意啊。二弟啊,你不知道大哥的苦,大哥这一辈子没干成过什么事,蹉跎了整整二十年。二弟啊,你还记得当初说过的话吗?我去当将军,你去给我当军师,咱哥俩凭自己也能再挣一个爵位回来。”方栋端起酒一饮而尽。
      方梁垂首默默地喝下杯中的酒,他知道这是大哥的心结,本来是妥妥的子承父业,却硬生生绝了希望,大哥这口气足足憋了二十年。
      “二弟,你不用劝我,我知道父亲说过,不许带兵,可都过了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可避忌的,太子现在正是艰难之时,雪中送炭才最显诚意。”
      “大哥,你可曾面见过太子?可曾留过书信?”
      “无。二弟放心,大哥不是糊涂人,不会留下什么把柄的。”方栋笑道,他不是毛头小伙,万不会把全家的性命拿来赌一把,他可以暗暗站队,但别的还得再谈,一句空头承诺是远远不够的。
      还好,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方梁与曾老太太一个看法,事已至此,只能做两手准备了,如果太子胜了一切都好说,如果输了?唉,还是先让大哥呆在应天吧!看看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
      说起来,还是父亲当年有先见之明,现在靖安侯府并无半点兵权,以前的部下早就刻意生疏,而随着父亲的故去,大多也不再来往。比起母家势力雄厚的二皇子,太子大概是病急乱投医吧,他找上靖安侯府,只怕是为了串连如今尚在任上的各路将领吧。
      “大哥的心思可向外人透露过?比如说董叔他们?”如今的京营节度使董大虎曾受过父亲重恩,从前值守外地时,每每回京都会上侯府拜见父亲,后来他受命护卫京城,父亲为避嫌退居应天后,明面上虽不再热络来往,但方梁心中清楚,董叔心中一直惦记父亲,即便父亲故去,这几年老太太生辰,董大虎依然谴人来送上寿礼。
      方栋重重放下酒杯,这也是他不甘的地方,他本身的才干并不怎么被太子放在眼里,那刘家二爷更是个糊涂人,见他庶妹生下儿子,便自以为有了倚仗,便敢直言让他引见董叔,他这才方知自己居然只是其中一个跳板。
      “没有。”方栋颇有几分恼羞成怒,刚刚还在诉说太子的看重,转眼就被戳穿,这话还怎么往下说?
      “大哥不知,其实如今也有人来游说于我,嘴上虽说得好听,但实际上还不是为了让我劝说董叔。”方梁哪有不知方栋心高气傲的本性。
      方栋这才缓和了脸色,“二弟,所以说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要不然就不会有人把你看在眼里。”他堂堂一个侯爷,居然只能呆在鸿胪寺跟蛮夷打交道,岂不憋屈?
      “大哥,恕我直言,我觉着如今形势很不妙,很有山雨欲来的架势。”
      “二弟胆子太小了,二皇子都嘣哒多少年了,可太子毕竟才是嫡系正统,又素无劣迹,万不可能败的。”
      “如果太子不再是嫡呢?”
      “二弟此言何意?皇后虽稍有波折,却依然主持新春命妇朝拜,这不是妥当得很吗?”这点他记得很牢,宋氏还因皇后在那个场合提及六哥儿而回府与他大闹了一场。
      “大哥不知,如今各地谣言四起,说是皇后失德即将被废,空穴未必无风啊。”
      “真有此事?”
      “无半句虚言。”方栋神色开始凝重起来,怪不得刘家提及董叔的次数越来越多,难道太子是想逼宫不成?“二弟放心,我从未透露给董叔只言半字。”
      方梁这才真正放下心来,如今这皇室相当彪悍血腥,先皇就是起兵夺了侄子的江山,当今皇帝手上也有不少兄弟的血,看来这一代只怕也脱不了这个怪圈。只要大哥不在其中插一脚,哪怕日后清算,大哥护拥太子,其实也算不得大错,国之储君,名分已定,恭敬些也是理所应当。
      方栋则暗暗盘算着,等下就去找人盯紧刘氏,万不能让她再与京中扯上关系。如果事情真的一发不可收拾,只怕就是滔天大祸,此时也不由得他胆战心惊起来。

      是福还是祸?除了寥寥数人,靖安侯府中再没人会关心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年方八岁的小丫鬟,樱桃对侯爷与二老爷的秉烛夜谈不感兴趣,也无法现场观察侯府三妯娌之间的深情厚意,连昨天那个鲜活有趣的四姑娘今天都无缘再见,因此有些闷闷不乐的五姑娘方瑶自有二姑娘方芙来转移她的注意力,樱桃则更关心另一件事:春杏去哪里了?
      今日一大早,春杏就被周大娘领走了,如今时已正午,却依然不见回来。
      “樱桃,好好做你的活计,瞎望什么呢?”五姑娘午睡,被打发出屋,只能与樱桃一起坐在长廊上晒太阳的青果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青果姐姐,你说春杏姐姐怎么还不回来?”
      青果幸灾乐祸地一笑,“她啊,八成被留下来当烧火丫鬟了。”
      “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没耳朵听,没眼睛看不成?”
      “啊!真的!”这靖安侯府说大很大,樱桃至今也没走过多少地方,说小也很小,下人之间消息最是灵通,一有风吹草动瞬间可以传遍整府。尤其是这宁安堂里,走出去的丫鬟婆子在其他人面前都更体面两分,有时不必开口问就自然有人把消息奉上。当然,聪明人自然知道有些事必须咽进肚子里永远不往外吐,有些事还是要看上头的脸色行事,没人愿意为了传一两句闲话就落得打板子扣月钱革差事或是被发卖的结果,但诸如大太太请回一个厨艺高手,想从府里丫鬟们中间挑人去学艺这件事却从来不属于此类范畴之内。不过,这几日去试过的丫鬟总有二三十,却一个个无功而返,樱桃倒没想过春杏竟是当厨师的料。
      “小傻子一个,你还以为是件好事不成?”青果戳了戳樱桃的额头,“我去走走,里面传人就来叫我。”还真是件好事,也不枉费她让爹娘给周大娘送的那份礼,把春杏塞进候选的名单里。痛快,实在是太痛快了!
      樱桃冲着青果的背影皱皱鼻子,什么去走走,瞧那方向就知道是回房歇着去了。不过青果说的话倒点醒了她,春杏又不是她,像她的话宁愿选择一个技术工种,也不愿做一个服务人员,至少磕头行礼总能少上那么几次吧。可春杏绝对不会这么想,没见这府中上下哪个不想进主子房里服侍,既体面活又轻月钱还高,从姑娘房里的丫鬟到学厨丫鬟,这落差实在有点大,也不知春杏姐姐接不接受得了?
      当然,此刻的樱桃还不知道,其实该被同情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