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作画 ...

  •   宣敏想着过几日便是女儿生辰,汤饼是必不可缺的,只是做娘的人,总想把子女喜欢的东西都一一摆到他们面前。便问安阳,“这月初八便是我儿生辰,可有甚么想要的?只管开口,阿娘能给的总不吝啬。”
      安阳眼睛一亮,面上多了些欢喜之情,只道,“儿平日里不愁吃穿,倒也没什么想要的。”口上说着,眼神却不住往自家阿娘身上瞄。
      瞧着这小女儿娇态,宣敏不由得失笑,“得了,又没有外人在,别跟阿娘装了。说吧,看上阿娘手里甚么好东西了?”
      安阳害羞一笑,又捏着衣角扭捏了一番,这才殷殷切切地看着宣敏祈求道,“儿早日里见阿娘研读那搜神记,似是十分有意趣。只是不知阿娘可否割爱?”越说声儿便越低了下去。
      宣敏闻言,更是笑个不停,“真是傻孩子,不过一本书,也值得你这般作态来讨。”想了想,又嘱咐道,“书自然可以与你,只是这等杂书应只做消遣之观,我儿可不能沉迷其中,便懈怠了进学。”安阳便乖乖点了头。
      清宁宫中。
      皇后放下手中帐册,似是有些疲累,又揉了揉额角的太阳穴。流云忙走上前,为皇后揉捏起肩颈来。
      皇后合着眼享受了片刻,突然睁开眼,流云还以为自己下手没了分寸,手下动作也一顿,心里正打鼓呢。结果听得一句“安阳公主的生辰似是就在这月里了”,心中大石这才落了地。便笑着答道,“娘娘好记性,可不就是这月初八。”
      皇后沉吟片刻,似是回忆起往事一般,才道,“本宫记得,那年春天……”。流云正竖着耳朵,以为能探知些陈年旧事,皇后却又没了下文。
      半晌,皇后转头吩咐道,“流朱,让人去递个话给全公公,就说安阳公主生辰将至。别的倒不必说了。”下巴微微抬起,朝着南边示意了下。
      流朱敛了裙裾,屈膝行了个礼便出去递话了。
      果不其然,到了晚间,黎晋便来了清宁宫。皇后只笑着迎接了,又唤人备膳更衣,忙得不可开交,倒像是一副惊喜不自胜的模样。
      用膳时,黎晋便不经意提起安阳之事,“眼看着安阳也快七岁了,进学也有些时日。此番生辰……”还未说完,便被皇后笑吟吟地截去了话头。
      “可不是,妾前两日还琢磨着是否置个小宴呢,若是要办便在含象殿为好。不曾想这几日宫务繁杂,又是宫室修缮又是小选的,倒是浑忙忘了。若不是圣上提醒,再过几日,妾可要被德妃妹妹埋怨了。”
      黎晋只道:“母后如今身子不好,安阳又还小,倒也不必置办,只赐些好东西过去便罢了。正好前些日子博律派使者送来了许多贡物,虽比不上咱们地大物博,倒也有些精巧奇物。”
      皇后便打趣道,“圣上可不能偏心了,这些好东西,妾得厚着脸皮为后宫诸位妹妹都讨上一些。”
      黎晋哈哈一笑,“这是自然,都由得梓潼去分。”
      到了初八这一日清早,看着这流水般赐下来的物件,宣敏却是大吃了一惊。倒比年节里的赏赐还要丰厚些,不禁狐疑起来,莫不是送错殿了吧?又或者是,前朝有甚好事,自己和安阳才沾了光?
      红衣很是为自家娘娘高兴,“娘娘和公主总算是苦尽甘来了,瞧这番架势,圣上必是很看重的。”
      宣敏不以为然,又想了一番,觉得这赏赐估计跟自己这段时间的小意奉承有那么点关系,不过更多的,应是看在自己担了个侍疾名头的份上。便心安理得了起来,又让红衣遣人将赏赐送去凤阳阁。
      谁知这惊喜还没完,前来送赏的内侍又尖着嗓子道,“圣上体恤,安阳公主今日无须进学。”
      宣敏便真心高兴了起来,再多的封赏,也抵不过让她们娘儿俩在一起待上一日时光,便真心实意地朝着紫宸殿方向拜了拜以谢礼。
      没得多久,安阳便着了一身新衣前来,远远便见着面上的笑意。
      宣敏心中微叹,作为长女,安阳过去的确受了太多忽视,也怪不得长成了这般软和的性子。都说母凭子贵,又如何不是子凭母贵?远的不说,只说这徐太后和今上,可不就是最好的典范。即便生了长子,位至一品夫人,却因着徐太后不受宠,连带这储君之位都是几番艰难才得来。自己虽对那位置没有想法,却也想尽可能地为安阳,打造一方安全优渥的天地。想要这般,她就只能跟人斗,跟自己斗,永无止歇之日。或许,会有那一日的到来,只是不知,自己将会是以失败者还是旁观者的姿态来看。
      多想无益,还是走一步算一算吧。宣敏笑了笑,便牵了安阳过来,母女俩亲亲热热地说了会话,又还宫人将那早已备好的汤饼呈上来。素白的面饼,衬着几点红绿,再浇上香醇的热汤,显得十分美味。
      安阳人虽小,却也是个心思灵活的,因着眼尖,瞧见宣敏手上有些泛红,知是自家阿娘亲自下的厨房,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感动。只缠着宣敏撒娇,不愿离开阿娘怀中。
      宣敏心里微酸,到底还是个孩子呢。若是平常人家,这般大的女孩总要放在母亲身边抚养的,即便是那侧室妾房,总归在一个大院里,也能日日见着面。可这后宫这般大,一南一北的,即便是乘步辇也得小半个时辰,又得顾着礼法宫规。
      到底今天是个好日子,宣敏便又高兴起来,哄着这小女儿将汤饼吃了。随侍女官也含笑道了几句吉利话,诸如福禄康泰、绵绵长长此类不等。
      晚些时候,各殿也陆续送来了些礼,就连蔡宝林也遣人送了些杂记孤本过来。宣敏倒也不诧异,除了那孤本留在了书房,其他摆设物件的都送进了库里去。
      到了申时,母女二人早一齐歇了个舒服的中觉,一左一右地歪在软榻上。宣敏手持书本,安阳便靠在自家阿娘身上,遇上不懂的便问个究竟。忽的听得宫门处内侍唱报“圣上至”。宣敏微微一笑,这人果然还是来了。
      宣敏带着安阳起身迎接,心情有些复杂,既有一丝侥幸的欣喜,但更多仍是理智的冷静。含笑等着黎晋走近,才款款行了礼。
      黎晋今日心情也是不错,藩国上贡,朝中平静,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一手扶起这娘儿俩,也笑眯眯地叮嘱了安阳一番孝敬长辈用心进学的话。
      宣敏便假意嗔道,“圣上真是,这头因着女儿生辰免了进学,那头又来鞭策,可不是矛盾得很?”
      黎晋也不恼,只道:“好,今日不谈这些,咱们仨难得在一处,好好说会话。”又问道,“安阳可喜父皇送你的物件?”
      安阳想起早上宫人送去的奇巧之物,心中也生出了些欢喜,但凡小儿都是喜欢这般玩物的。便笑意盎然,又点了点头,“父皇送的自然都是极好的,儿欢喜得很。”
      黎晋便满意一笑,随口说笑道:“安阳若有其他想要的,也可以趁这好机会跟父皇讨上一番的。”
      安阳闻言,面上便有些雀跃。想了半晌,又眨了眨眼,回道:“儿只希望多些看到父皇英姿,便心满意足了。”
      宣敏嘴角抽了抽,她是了解自己这孩子对父亲的孺慕之情的,只是先时怎么也没想到她能这么实诚,只怕这英姿的对象要生了疑心。便笑着圆了话,转向黎晋说道:“若是这般,不如妾自请为画师,为圣上同安阳做一幅丹青。届时裱起来送到凤阳阁,这小儿也好日日瞻仰,以全了她的想念。”
      听得此言,黎晋便来了兴趣。虽则身为帝王,不能沉迷于这等风花雪月琴棋书画之事,但他骨子里到底是热衷的,不然这后宫之中也不会百花齐放了。虽然宫嫔人数不算多,但能歌善舞的,吟诗作对的,却很是不少。
      宣敏见状,便唤人去取作画所需的林林总总物件。在红衣带领下,数名宫人鱼贯而入,呈上了文房四宝、楮皮纸及丹朱等物。
      父女二人落座之后,宣敏立于案前,又思度了片刻构图,才取了支狼毫小笔,开始作画。直到日落西山之时,这才算将将完工。宣敏瞧着安阳有些坐不住,又耐着性子微微皱眉的模样,心生好笑,便开口道,“好啦,已是可以了。圣上,您瞧她那样儿,坐立不安的。妾以为,得让柳先生多磨磨她的心性。”
      黎晋走到案前,展开画卷,只见纸上二人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尽其精微。虽然还未敷粉上色,但形神已俱,若说是出自名家之手也无不可。便笑着夸赞道,“都说这工笔画在于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朕看爱妃可是得了几分真传了。”
      宣敏轻轻一笑,“不过是当年先生教得好罢了。”又转向安阳道,“过两日,阿娘将这画随类敷色,渲染一番,再送去你那儿挂起来。”安阳自是欢快地应了。
      黎晋听在耳里,却是有了些不同的想法。这个德妃倒是不像别的妃嫔,每次来这里都是听安阳一口一个阿娘地叫,极少有叫母妃的时候。要知道,这样的称呼,也就是四妃九嫔能用,可在她这,似乎全不在乎。不过这阿娘听起来倒是更亲热顺耳了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作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