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篮球赛 ...
-
在这种奇怪观点的引导下,三十班的参赛报名表就呈现出一种很有趣的现象——足球队和排球队都没凑满人,篮球队的报名人数达到了二十人。这让常江很为难,但据说别的班也基本上是这样,他只好挨个儿做工作,又去找体育老师帮忙,才最后敲定五个首发阵容,留了七个替补,剩下的就劝他们去搞田径了。
在常江忙着鼓励大家积极参赛的同时,陈盈也没闲着,天天带着大家训练开幕式的队列表演。她似乎还拿这次事当校庆演出,时不时总要和我谈谈,或是问我觉得队形变换有没有新意,或是让我建议建议服装怎么搭配,有一次还问我要不要和她一起去小商品市场买彩旗。“你……”我犹豫了一下,问她:“是不是也觉得我应该被集体团结一下?”
“没有啊。”
“那我怎么感觉我像副文艺委员呢?”
“别扯淡了,我是觉得你比较闲,中午大概不用赶作业。”
“……”
“算了吧,那我一个人去。”她转身要走,我喊住她:“你打算怎么去啊?”
“坐公车呗。”
“找得着么?”
“大概知道。”
“你等我一下吧。”我拿出手机打给阿叔,请他来接一下我们,收线后又跟陈盈说:“先去吃饭吧,吃完饭我们一起去。”
“买东西而已,不必连这都叫司机吧?”
“谁知道你要买多少东西,总得想办法搬回来吧?”
她被我噎住,瞪大了眼,最后猛地呼了口气,指头敲敲我的桌子:“赶紧收拾东西。”
我们一起去学生食堂随便吃了点东西,便乘车去了小商品批发市场。路上我问她:“你中午出来买东西,那作业怎么办?”
“什么作业?”
“不是中午要赶作业么?”
她哈哈一笑:“赶作业的是夏雪莉那种人啊,我干嘛中午赶作业,都是晚自习才做的。”
“那你中午不休息,下午不会犯困?”
“我靠这东西提神。”她晃了晃手中刚买的咖啡,又补充道:“实在困得不行就眯会儿。”
我看着那小小的纸杯,是在Andy店里买的Espresso,突然就想起经常在那里喝加大杯Americano的欧阳行。车里飘散着一股浓郁的咖啡味,有点酸,又有点香。我好奇地问她:“这好喝吗?”
她摇摇头:“不好喝。”
“真的?那你喝它干嘛?”
她看出我明显不相信,端到我面前说:“不信你尝尝?”
我接过,正准备抿一口,她又开口:“可得一口闷啊,不然没效果。”
我没听她的,只沾了点在嘴唇上,可就那味道都苦得让我受不了,好像吃了没有糖衣的药。“怎么你会喜欢喝这种东西!”
她大笑着接过来,一口灌了下去。像喝酒一样紧闭着嘴,三秒钟后才得意地对我说:“我比你大嘛。”
她这种年龄上的优越感真让我头痛,我不再答话。
“其实比起文艺汇演,我更喜欢组织运动会开幕式。”下车的时候她又突然说,“我特喜欢看运动会,夏奥冬奥通通不放过,我觉得这就是咱们学校的小型‘春奥会’。”
“看不出来,你居然还热爱体育活动。”
“是热爱‘看’体育活动 。”她纠正我。
“看不出来,你居然还热爱‘看’体育活动。”我特意加重了读音。
“这有什么好居然的,抢银行的人难道要在额头上写上‘我是劫匪’吗?”
“……”
“你难道没什么爱好吗?我看你对什么事都兴致缺缺的样子。”
“谁说的,我爱好多着呢,吃喝嫖赌我都爱。”我开始瞎扯。
“对,我也爱。”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们一边沿着狭窄拥挤的过道沿途搜购需要的东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体育话题。我很少和常江以外的人聊这么久的天,大多数时候是她在说,我在听。
她聊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Hand in Hand》,说之后的很多主题曲都是按这个套路来的;又聊到悉尼奥运会开幕时韩国和朝鲜代表团手牵手一起入场,感动了很多人。
当然她说得最多的还是中国运动员夺冠的精彩瞬间,女排是如何反败为胜,刘翔又怎么一鸣惊人,大杨扬终于打破了我们国家冬奥会零金牌的尴尬历史,埃蒙斯离奇失误把金牌拱手让给了贾占波。
她说这些的时候如数家珍,听来却不令人乏味。在讲到“女子射箭队一环之差惜败韩国队”的时候,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低了一下头,突然说:“都买齐了,咱们回去吧。”
“这么快?”
“一点五十了,小姐。再不回去就要迟到了。”
我们拎着六大包彩旗、气球、礼炮、礼花、彩色喷条、队服样品艰难地挤出了嘈杂的市场,把东西扔到后备箱里,坐车回了学校。快到教学楼时我问她:“那你这次最期待什么项目?”
“当然是篮球。”她不假思索地答。
“为什么?”我隐隐有些失望,“你也是去看帅哥的?”
“小妹妹……”
“谁是你小妹妹啊!”
她摇着手指:“你这就不对了,球迷们各有各的爱好,有的喜欢运动员长得帅,有的喜欢运动员技术过硬,还有的纯粹是喜欢一支队伍的传统和精神。你能说这种‘迷’比那种‘迷’高贵吗?Come on,大家只是喜欢而已,运动就是让人快乐的嘛!”
“那你是哪种球迷?”
“以上三种都不是。我只是喜欢那种期待的感觉,一场接一场比赛看下来,自己支持的队伍能出线、进四强、进半决赛,最后也许能得冠军——这种期待被不断实现又不断期待更好结局的感觉,只有篮球赛能给我。”
“唔……有道理。”
“所以,你得先有一支期待的队伍。”她开始向我传授经验。
“我当然支持我们班的队伍。”
“哈!那我祝愿常江勇敢一点。”
这一届运动会篮球赛确定参加的队伍一共二十支,六支是江海大学各个学院派出的,剩下的是高中部的队伍,初中的学生因为体能还达不到标准,没有参赛资格。因为运动会只有一周时间,赛程也安排得很紧凑:二十支队伍分成四组,每天两场进行循环赛,小组第一名晋级四强,之后是半决赛和三四名争夺赛,决赛作为闭幕当天的重头戏安排在闭幕式的前两个小时。
我们班的队伍被分在C组,其余四支队伍有三支来自高中部,一支是江海大学英语学院的代表队。常江拿着分组名单就开始埋头研究,我凑过去问他:“怎么样?签运好不好?是不是死亡之组?”
他往后躲了点:“啧……你什么时候关心起我打篮球了?”
“怎么了,我支持你一下不行啊?”
他盯着我看了半天,却一句话没说。我拿手肘捅他一下:“喂,让你给我分析一下这个晋级形势嘛!”
“比赛都没打哪来什么形势啊!”
“那你看这个分组表,我们打入四强的几率大不大?”
“哎……喜忧掺半吧。”
“为什么?”
“十九班和七班,”他指着表格上排一、三位的队伍说,“我们以前和他们班学生打过小比赛,都赢了,所以赢他们基本上没什么难度。”
“那他们这么弱,都敢来报名参赛?”我问。
“那你说那些没夺金实力的国家,就不培养自己的运动员了?不发展自己的体育事业了?”
我点点头:“嗯,也对。那这个高二一班很猛?”
“他们队长——就是这个陈璐,是我们队里的小前锋。”我明白,他口中的“我们队”说的是校篮球队。
“什么叫小前锋?”
“……大姐,你连小前锋都不知道是什么还看比赛?”
“我看得懂谁得分不就行了吗?难道你走路还要区分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
“真是受不了你……”他无语。
我清清嗓子,把讨论拉回正轨:“这么说来,小前锋很厉害咯?”
“只要能得分,哪个位置都厉害。”
“那我们有没有把握赢他们?”
“百分之六十吧。陈璐的球风我很熟悉,灵活是他最大的特点,但缺就缺在他们队没一个像样的中锋和后卫,看看这身高哦……他要是去打控卫,那他们队进攻力损失一半,要是他还打前锋,我估计他队友助攻也够呛……”他说着说着就开始自言自语分析起来,我听得糊里糊涂。
“打住,打住。”我拉他衣袖,“我对这些不在行啦。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是稳赢这三支队伍,就是四打三胜,就能确保进四强咯?”
他摇摇头:“得把他们打败了才能说确定。”随后他手上的铅笔指在最后那支江海大学外语学院的队伍上,把一个叫“安莘玮”的人圈了起来。“这个学长很厉害的。”他说,“艾伦和佳森都把他当偶像。”
艾伦和林佳森都是常江的老队友,艾伦是前任队长,林佳森拿过省联赛的MVP。今年两人都升了高三,便从篮球队退役了。我拿过常江手上那张纸,把安莘玮三个字端详了一分钟,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个甚至有点娘炮的名字会是个篮球场上的狠角色。
“这么牛?连艾伦和林佳森都崇拜他?”
“这可是个传奇人物。”
“怎么个传奇法?”
“他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练篮球,后来被教练看中免试进了江海初中,又在初三的时候破格参加运动会,首秀就拿了冠军。高中的时候他带领校队得过全国比赛第二名,这可是我们历史最好成绩。你以为人家打篮球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了?完全没有。高三的时候教练想让他考体校做专业运动员,他不肯,坚决退役,自那以后再也不碰篮球,最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外语学院录取了。你说牛不牛?”
我听出一身冷汗,问他:“那他高考完还碰篮球么?”
“听说一直没碰。”
“为什么?”
常江耸耸肩:“我哪里知道,可能受了什么刺激吧,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放弃了。”
“那他现在怎么又想参加比赛了呢?”
“你得多谢他现在才想来参加比赛,要是他早几年想通了,估计我们还没上场就被他的名头吓回去了。”
“没那么夸张吧江哥,你好歹也是校篮球队现任当家得分后卫,就对自己这么没信心?”
“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嘛。”
“常江同志!”我伸出手拍在常江的肩上,语气郑重地说:“加油,我可是很看好你的!”
“干嘛啊……”他却反应淡淡地推开了我的手,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按理来说他应该无厘头地跟我敬上一个军礼高喊一声“Yes Madam”才对。我猜他是遇上这种劲旅压力很大,便安慰他道:“不要太紧张,胜败乃常事,参与即胜利嘛。不管怎么样,我都支持你的。”
“秦铮……”
“干嘛?”
“你别这样……”他的声音听起来竟然有一丝颤抖,“你让我……害怕……”
“害怕?你输了我又不会吃了你……”
“算了……当我没说,sorry。”他打断我,说了这些莫名其妙的话,然后使劲搓了搓脑袋——好像犯了严重的偏头痛——最后猛地起身大步走出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