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林纾上楼看了下会议的进度,大家还在头脑风暴。
照现在这个进度,只怕直到下班,还不能出什么不错的主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林纾不在会议室里,大家没那么紧张,倒是有几个虽然异想天开了一点但有创意的点子。
和季忆交代了一下,林纾干脆让她继续主持,她陪华勇回一趟公司。
————————————————
“我说了,把华勇给我找回来,我根本没法和你们这些人交流!”才刚进吴魏的公司,未见其人,已经听到了他的声音。林纾上楼,敲了敲办公室的门:
“吴先生要不要试试和我交流?”
“你怎么来了?”听到林纾的声音,吴魏转过头,“喝什么?”
“不用了。”林纾在沙发上坐下,“我刚和小勇喝过咖啡。我来你这喘口气的。”她叹了口气,“今天上午我在杂志社也把我的那些编辑都狠狠地给骂了一顿,开了一上午的会,本来要讨论改版的事情,结果一个有用的建议都没有。效率奇低。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有多想把这次改版做好,一个个吊儿郎当。我恨不得一人敲一下,敲开他们的榆木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了点什么!”
“吴魏,你说,为什么这群人就总是按部就班呢?为什么就不能有个大胆的革新呢?”林纾看似一个劲地吐着苦水,“我不过是想在我离开杂志社之前留下一个完美的收官,我想让后面的主编只能按着我留下的步子走,做不出新的东西来,让这本杂志凭借我留下的这份东西也可以保持两年的优势。可是他们没有一个懂,一个个以为我是故意在折腾他们。你说气人不气人?”
出乎吴魏意料的,这样在他面前发牢骚的林纾,他并没有自己意料中的不耐烦:“离开杂志社?为什么?”
林纾往沙发上一靠,神态分明放松了一些:“我答应回家帮我妈的忙,我也不知道华勇有没有提过,林家那边,是算有个还行的小企业。下一期杂志是我负责的最后一期,我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要它做到最好。毕竟,没有下一次机会。”
吴魏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我发现你特别喜欢借着自己的事情来说教别人。”
“说教?有吗?”林纾一脸无辜,“我只是在和你发牢骚呀!”
吴魏一天的坏心情此刻因为林纾竟被驱散了不少。的确,他这么严格要求、这么暴躁易怒,有一大半原因是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他今年的最后一仗。
这一仗,他盼了太久,等了太久。
他输不起,不敢输,所以这么拼了命地想赢。
可是,他知道,她知道,但公司的那些员工不知道。
华勇说的自然有他的道理,但除了继续赌下去,吴魏别无选择。
————————————————
吴魏手术的排期在一周之后。
林纾在医院附近租了个小房子,找了个阿姨做饭。
这就是一个有钱能是鬼推磨的年头,林纾出得起高价,在短时间之内找到房子和阿姨自然不是难事。
为了吴魏手术的时候她能有时间陪在医院,林纾连着熬了三天夜,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连回家的时间都快没有了。如果不是因为要回家洗漱,她真想直接在办公室安营扎寨算了。
很快就到了吴魏手术的日子。
手术前一天吴魏就入了院,验血、心电图,一系列检查耗了一个下午,等到晚上的时候,他才有时间和陪了他一下午的林纾说上话,可林纾却要去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吴魏只来得及和她说了两句,她就又回办公室安排采访拍照的事情。等到第二天早上,她又匆匆回来,陪着吴魏一起,直到手术室门口。
“林纾,”穿着病员服的吴魏躺在床上,被人送到了手术室前,一路沉默的话却突然道,“我……”
林纾因为极度缺少睡眠,有些精神不济:“什么?”
“没什么,”吴魏犹豫了一会,却还是把要说出口的话咽了回去,“谢谢。”
以为是在说这几天的事情,林纾回道:“不客气。”
手术进行了一整天。林纾没敢去吃午饭。一直等到吴魏被送回病房,确认麻醉药效还有一个小时才会过去,她打了个电话给阿姨,让她做好饭菜放在保温的饭盒里送来。
因为吴魏刚做完手术,所以林纾特地叮嘱阿姨准备笃烂面给他。接下来半个月的菜单,林纾也在咨询医生之后拟好后给了阿姨,让她照着菜单上的食物准备。至于林纾自己的那份,倒是没那么多讲究,只除了一些她忌口的食物不吃,需要注意。
直到天色完全黑了,吴魏还没醒。林纾吃过晚饭,干脆把笔记本拿出来看林氏集团的财务报表。按照她的计划,她留在杂志社的时间,最多也只剩下一个月,现在改版的事情已经定下来,她让各个编辑盯着后续的文章和照片,自己终于能有时间看看林氏的情况了。
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一起并购策划。
林纾奇怪,林氏最近没听说有什么拓展版图的计划,这并购案?
将文件打开,林纾匆匆将并购的计划浏览了一下,心里的疑惑更甚,将电话打给了母亲寻求解答:“妈,林氏打算把我现在的杂志社吃下来?为什么?论在时尚方面的影响力,我觉得《F&M》更合适。据我所知,《F&M》背后的集团最近资金周转有困难,这季度的收益跌了将近百分之二十,如果照这个速度继续跌下去,不到一年,我们就能把它吃下来。”
电话那头,林纾的母亲听她说完,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道:“还记得‘皇冠上的珍珠吗’?”
皇冠上的珍珠,是指企业中最有价值、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如专利、商标、关键人才、核心业务或子公司等。在并购中,常采用“摘除皇冠宝石”的策略,即企业将最有价值的部分出售,从而使目标公司失去并购吸引力,其目的是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或增加收购者的风险,但这样做也会使目标公司本身失去了价值,变成焦点。
“那难道不是更应该收购《F&M》吗?一旦失去了这块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杂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在走下坡路,但吃掉《F&M》和它背后的集团,战线一定拉得不短。正好,你的杂志现在正在爬升期,但它的公司最近做了一次错误的投资,我想你忙着杂志,一定没注意过,它现在已经入不敷出。董事会做过评估,正巧,你的杂志社就是仅次于《F&M》的最佳选择。坦白说,我本来是想为你收购了这本杂志。你为它耗了那么多精力,做过那么多努力,就这么将你一手带大的孩子交到别人手里,我想,你一定舍不得。我这个当妈的,自然不能让你失望。小纾,从生意的角度看,收购你的杂志,比收购《F&M》,花费更少,收益更大。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那里很多优秀的编辑,都是你自己带出来。”
跨国企业并购案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当地政府和媒体对并购的抵触,仅次于此的,就是企业员工的高离职率。
著名的惠普康柏并购案例,在惠普康柏并购初期,新惠普总裁、前康柏CEO卡佩拉斯辞职,克拉克离职,玛丽·麦克道威尔也辞去了战略主管一职,在惠普担任高层职务的原康柏管理人员相继离开。中国区原康柏总裁李金水离职,随后康柏大中华区总裁俞新昌很快也闪电辞职,随着李金水、俞新昌的离职,相当一批原康柏系员工选择了离开,直至新惠普中国区成立,新惠普中国区管理高层全部来自于惠普,无一康柏的人。
2004年8月到2005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新惠普就有5位高管去了戴尔。2008年惠普并购软件服务商电子数据系统公司,并购初期,美洲地区事务副总裁麦克·科勒、财务副总裁汤姆·郝本斯蒂克、人力资源副总裁麦克·保鲁西均和全球销售副总裁鲍比·格里沙姆四名EDS高管离职。在惠普的这两大并购中,从初期第一个高管离职开始,就如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倾倒,随之连带着其他的原来及新聘高管、中层、技术员工的离职。
并购企业的离职率突变,主要是由并购引起的外界环境的相对不稳定、事态未明造成的。人们长期生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当突然遭遇未知的变故时,往往引起极大的恐慌,并购发生之后,整个企业上下都会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人心涣散。员工们不能确定企业的未来会怎样,最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觉得前途未卜,担心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裁员,在这种动荡的冲击下,大部分员工会想到自己的去留问题。
收购林纾所在的杂志社,因为林纾,企业员工的离职问题,对林氏造成的困难,能减轻很多。
所以,比起《F&M》,林纾的《尚》杂志,的确是更好并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