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四十七章 ...
柳映玉半句含糊不清的“我爹已有定计”,弄得袁思懿心里七上八下了好多天。如果柳映玉知道自己一句话会有如此威力,估计心里头也要兴奋地嘲讽太子妃娘娘好多天。
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柳映玉一个十五六的小丫头,和柳敬辉这样人生已经走过大半,而且在官场上历尽跌宕起伏的中年人,完全就是不可同年而语。就好比小学生心算9乘以9乘以9乘以9,还要抓着头皮龇牙咧嘴想半天,而常年搞数学的成年人一眼看过去,连想都不要想,光条件反射就可以报出6561的答案。
但有一点,柳敬辉却是个弱势。他毕竟是个当官的,内廷的后宫争斗,他不能直接插手。买通人手在宫里当眼线传东西,已经是他的极限,动作再大,内宫的三位,不,现在是四位了,真正的主人又不是傻瓜,在别人家里做贼就已经很危险了,在皇帝家里做贼,还肆无忌惮?他柳敬辉也不会傻到冒被人抓到把柄的风险。
而且,内宫争斗的思考方向,和外官们的官场“正常来往”,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虽然双方都是敌不动我不动,一动则千钧雷霆齐发,万箭黑压压如乌云盖顶,务必要将敌人一击至死翻身无望,否则绝不轻易出手;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往往都要和政治风云变幻紧密结合。
这并不是说,你占了高位,我全然不看这之后自己要承担什么政治风险和危机,只要一门心思把你弄下来自己上去,就可以完事儿了。政局上的云波诡谲,往往就体现在,明明我今天刚刚挣上了知府,结果涝灾爆发,一下子把我给牵连进去,墙倒众人顺势一推就丢了官了;明明你前天才被贬为知县,结果漕运事情一出,整个府内七八个县,就你一个没沾运河边儿的县城治安状况良好,这下子鹤立鸡群了,今年你不升官儿,谁升官儿?
而后宫的环境,没有这样多的外界因素影响,相对就要直接许多,也残酷许多。妃嫔们不用去想什么危机不危机,她们只要保住自己,并像钻进牛角尖里一样死命往上爬就好。谁爬得最高爬得最稳,谁就笑得最好,谁就享尽荣华富贵,谁就是人生的赢家。
所以,柳映玉的思维和柳敬辉的思维,注定永远都靠不到一起去。柳敬辉打的盘算那是绝对不会一味往柳映玉那个方向靠的,他在外边拼命要搞到太子良娣的位子上蹿下跳,柳映玉就在宫里被一干条件不如她的女子们挤兑,日子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她左突右挣,却怎么都脱不出自己难堪的境地。
这也难怪,柳敬辉虽然自打女儿晚了太子一小步出生之后,肚里就开始打送她进宫的算盘,但他之前也没想过,自己的女儿居然成了太子的妾室。良娣良娣,说得再好听,那也不是正妃娘娘,大元朝的嫡庶制度自打太祖起就严格得简直可以让妾室们跳楼自杀,太子良娣稳稳踩别的太子嫔妾一头,而太子妃,则是牢牢地把她们所有人摁在脚底下,碾压。
所以,柳映玉从小受到的教育,除了琴棋书画讨男人喜欢,就是怎么摆架子,做了三分事情,就要装十分样子,贤良淑德也好,三从四德也罢,务必要在让男人们觉得你知情识趣的同时,还认为你善理家务,不骄不妒,是相当贤惠的后宅正妻解语花一朵。
请注意,是正妻。
可惜,正妻有正妻的做法,妾室有妾室的做法。如袁思懿,虽然经常一根筋通到底地死要面子活受罪,但她也知晓,做人妾室的万万不可像正妻一样,满口正派规矩,动不动就要给人家说教。且不说这些规矩你自己将来能不能耐得住不破坏,单说柳映玉现在的身份,说破了天还是预备役的妾,你跟同样要身为妾室的秀女们讲规矩,她们哪一个会服气?
所以,接下来太子夫妇新婚的这一个月里,储秀宫的各种纷乱频频发生,十有八|九还是和柳映玉有关。柳映玉自认为只要她贤良淑德一味隐忍下去,不与季氏那些四处找麻烦的人多做口舌,上边儿太皇太后、皇帝和太子还在看着呢,必定能给他们留个好印象。她还时不时用一种几近怜悯的口气,劝慰别人不要这样自相争斗,大家要和睦要友好往来,不要小家子气地为了这点事情互相过不去。结果可想而知,她本来就是个大靶子,这下说教得人家排挤她排挤得更厉害。
袁思懿冷眼看着,饶有兴致地想,柳三小姐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想通这个道理。她才不会去把自己上辈子血泪得出的经验,拿去教授给到现在还想要她命的人。
托了这次下毒事件的福,柳映玉已经从她讨厌和需要报仇雪恨的对象,更进一步,升级成了必须立刻铲除,以维护自身安全的强劲敌人。这要怪的话,大概也只能怪她那个,纵容默许自己女儿捅篓子,结果捅破天了的侍郎爹。
袁思懿这边还在从六局的花名册里,挑选着历年放出和仍然留在宫里的老嬷嬷大姑姑小宫女,除了留一只眼看戏,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惠民局的筹备已经开始了有好一段时间,内阁那边态度松软,就表示事情可成,也有不少宫人听说了风声,前来打探。
端本宫一时间热闹非凡,很多年纪即将到线的宫女,以及一些不想再留在宫内的女官们,都在思索着这些年自己摸索打拼出来的一身本事究竟有哪些,能不能在惠民局捞个好位置。出宫之后,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最起码,不要落个无处可依,还要靠看别人眼色过后半生的下场。还有一些已经出宫,但仍然住在京城附近的旧日宫人,她们中消息略灵通者,就把这事情传开了。
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全京城的人都或多或少听说了这件事。
按说其实惠民局的建立,算得上是个鸡肋。大元建国百多年过去,全国各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医药行会发展起来,在当地深深扎根。通常一个行当的人总是比较容易说得上话,一个行会的人商量着办起事来也沟通简单,骤然间朝廷说要插手进来规模化管理,任哪个行会都不会乐意。
但袁思懿考虑要做这件事,也是有她的想法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穿暖之后,人要想的事情就变得更多了。吃药看病,那尚是在礼节荣辱之间的需求,谁不想找个好大夫,谁不想立刻就能治好病?
但现今的这些个行会,就如同一盘散沙。别说互相对比互相进步了,你争我抢做生意还忙不过来,要说到系统性地去研究挑战某些病症,恐怕也就只有京畿的大行会里的大国手,才会有这个闲工夫,因为他们不用考虑没饭吃的问题。
更不用说,满京城的达官贵人们,一说看病就要去给太医院的太医们下帖子。太医院总共就那么几十个大大小小官员,照管宫中的人尚且还要忙不过来,太医们又每每不敢严词拒绝权贵们的邀请,只得拖着自己扛,早就有所怨言也明发不得。
袁思懿把前世今生看到的情况仔仔细细做了个调查总结,她发现,其实权贵们请太医,有一大半是后院的女人孩子们在请,成天在外忙忙碌碌的男人们反倒一个比一个结实。太医院里,最受权贵欢迎的绝对不会是金疡大夫,而是那些善治小儿、长于妇科病或者干脆懂调养懂食疗的太医。而且很多人就算是请了太医,往往大惊小怪一场之后,最后太医们看出来的,也不过是些个无关大碍的小毛病。
就是因为这样,袁思懿想来想去都觉得,让太医院的人来治后宅的病,着实有些个浪费。
人说,治病治病,三分靠药,七分靠养。开药的问题自然太医院可以解决,但病时病后怎么调养怎么保持怎么进食,难道也只得太医一家家挨个地慢慢讲过去么?这岂不是要累死人?
袁思懿把这些想法也都写在了计划里,交给太皇太后看。太皇太后见的事情多,自然另有一番见解。她点头称赞了袁思懿的主意,还说,颇有些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里头。如果家家都可以有专人自己调治保养,平时注意饮食起居习惯,防微杜渐,总比一生了病就去找太医使劲儿开药吃,要好的不知多少倍,毕竟生病是一件耗损元气的事。
她还跟袁思懿强调了一个重点:系统化。
太医本来是皇家御用的官职,但现在顾家人在死命着要把这些御用的东西统统模糊了,不愿再在这上头过分凸显皇权,所以系统正规地将太医院变成更高级的模式,已是在所难免。
太皇太后提醒袁思懿,不妨在将民间和权贵家庭里的医药使用变得系统化的同时,也凭借着太医院的天然优势,想办法将之由皇家供养的官职衙门,逐渐转化为医药行业的官方权威机构,进而带上专业研究的性质。说的俗一点,就还是职能拆分的问题。
自然,这又是一摊麻烦。不过袁思懿现在也学得淡定了些,一旦做的事情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其实只要把计划列出来,按照预定的步子一步一步走,愚公的山都可以搬完,更不要说只是做些个调查筹划,然后动动嘴皮子和脑袋瓜子。当了太子妃之后,就是这一点好,实权在手,只要开口给个计划和想法,下头人就可以协同着把事情做好,自己就等汇报反馈然后给予处理意见了。
虽然当过十几年皇贵妃,但毕竟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情,袁思懿心中不免还是有些惴惴。后头有太皇太后撑腰支持不假,可是最后能不能成,她也得提心吊胆睁大着一双眼盯着,生怕出了些个什么差错,闹笑话被嘲笑还是小事,要是搞出了乱子好心办成坏事,致使惠民局筹建失败从此无缘面世,那就真的要成千古罪人了。
所幸,满京的人反响都还算不错。随着时间流逝,惠民局的事情渐渐传开,成了京城人口中不错的谈资,大家也不觉得这是在劳师动众,反倒是颇有兴致地旁观着后续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袁思懿一开始打着的旗号有二。
一是给北方传播而来的疫病做准备。北蒙人草原上瘟疫成灾的事情并没有刻意隐瞒,瞒也瞒不住,京城里一开始的恐慌情绪也很高涨。
这个节骨眼儿上,有顾西江撑腰,袁思懿借着内阁的名号,号召京畿地区的医药行会派出各自的学徒参与,先是在惠民局的架构里挂个名儿,然后组织起来,到大同宣府一线去参与预防疫病工作。之后召集起来的旧日宫人和宫中抽调出来的人手组成的女医们,则开始准备京畿的疫病预防事宜,并借着这个名头,顺带沟通培训诸多富贵人家后院的女主子们,向她们明示暗荐,家里有能够识医懂药会调养的人,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不说别的,这场疫病终于有人挑头来防治,任谁都要抹一把汗庆幸一下,外带继续配合积极。
第二就是预备惠民局的日常事务。其实袁思懿在这上头的意图已经很明白了,惠民局日常工作的人,完全就是男女搭配。
男子往往是哥哥医药行会下属的医徒和小工,他们日常可以通过惠民局的义诊活动,接待一些免费来看病的贫穷老百姓,一则惠民,二则自家熟练业务。医药行会那边挂着的名号也不剥夺他们的,更不会强征他们脱离原行会,只是相当于给医徒们找了个实践学习的地方,对于正愁小徒弟们无处练手的行会来说,自然可以算得上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而女子们不方便总是抛头露面,但她们的工作对象,却是同样不方面抛头露面的权贵豪门后宅。所以,女医学习的东西更加偏向于食医和一部分的疾医,妇科病、小儿病、日常饮食起居不当引起的病症、调养保健、按照季节适量进补等等诸多因为缺乏常识而出现的小问题小毛病,这才是她们专攻的对象。
当然,并不是说女子们就不能像男医徒那样坐堂看诊,受人尊敬。但惠民局这个新鲜事物刚刚草创,万事总要一步一步来,总有一天,在这个受到性别妨碍不大的行当里,女医们会博得自己应有的地位,那也就是后话了。
袁思懿在这里忙着听汇报忙着调度人手忙着沟通忙着给予处理意见,同时要关注外头的风声走向,并和自家老爹老公沟通,外加内廷日常财政事务全落到了她头上,还有袁大姐姐袁思宁那边慈善会的财务款子和参理人员事宜,需要袁思宁时不时进宫汇报。结果就是,袁思懿恨不得把自己掰成八瓣儿用。
每天早晨天刚亮,速度起床,奔去后头慈宁宫请安,然后刚一回来,就看见六局十二司的新人老人儿们,在颐和轩门口排成浩浩荡荡长龙一样的一排,等着觐见汇报。早膳就是开始听取报告给予意见的时候,她得完全不顾仪态地边吃边说,储秀宫的邓嬷嬷要是看到她这样子没形象,一定会掩面而去。接着是一个白天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外带做上无数事件小记录,小纸条做的摘抄,串成一大串挂在书桌上方,要时不时翻着以免把事情忘了。
午膳还要关照一下顾西江那边吃了没,通常他俩一忙起来都恨不得不吃饭,有时连晚饭也是如此。还是袁思懿精神恹恹了好一段时日才反应过来,哦,不吃午饭,光随手塞点心茶水充饥,这样子是不对的,直接影响到了下午的效率。于是她干脆让雪梨分出人手,专门来提醒她吃饭时候到了,然后再去提醒顾西江。
顾西江比她还要凄惨些。袁思懿偶尔在傍晚时分或者天黑之后,不用筹理接下来的计划的时候,还可以偷个小懒,找点闲空子打打棋谱或者编织点络子之类的——她最近发现这个东西做起来不费脑子,只需要打结就好了,非常有助于放空思维,深度休息。
顾西江则是从早到晚轮轴转,自打弄得跟禅位礼一样的成人礼之后,朝臣们开始更加关注他的意见,也带来了比过去更加冗杂繁芜,更加有冲击力度的人事关系与朝堂政局的纠葛。
顾西江有时候晚上不回到颐和轩来,袁思懿就带着夜宵去他的外书房养性斋去看他。每次一去,都能撞见顾西江眼睛盯着手里奏折一字一句不放地抠意思,耳朵里听着下头臣子们的汇报,嘴里还在说着给与他们的处理意见,顺带还跟他们商讨一些疏漏的事情,手上还在往奏折上写对这份奏折的看法。
袁思懿在一边看得啧啧称奇,她那只是想把自己劈成八瓣儿,这位已经一心二用到精分的境界了。
她也就趁着空闲,更加殷勤仔细了些。虽然身为太子妃她也忙得半死,但人头太熟,背景资料太全活的结果就是,手上可用的人多啊,全都被雪梨这个大杀器渐渐地都从皇宫四面八方的旮旯里挖出来,先降服后调|教,物尽其用,咳,人尽其责了。
所以,无论有多忙,顾西江这边永远有三餐和茶水热腾腾放着——冷了再换热的,衣服配饰永远妥帖合适不用他操心是否与出席的场合搭配的问题,书房纸张笔墨等用具缺损他根本注意都不用注意就补上了,甚至连养性斋的奴才们都服服帖帖,半个幺蛾子都没有。
与过去相比,各项事情都不用顾西江多想,只用一门心思钻政事,渐渐他就自觉畅快地不行。偶尔想起来问李成福,李成福都仔仔细细大小事务每一样说得清清楚楚,末了还要加上一句,太子妃娘娘身边的雪梨女官真是太给力了,帮着奴才把太子爷这里打理得这般井井有条,还教着奴才如何整理规划着给殿下报告让殿下心里有数,奴才简直要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是,太子殿下被老婆和老婆的人从头管到尾,几乎一点隐私都要藏不住,还被管得舒舒服服直要哼着小曲儿做事儿,外带心里美得开着小花儿冒着泡儿。
但是,人人都知道,正如同好运气从来不会连着两次嘭嘭地爆发,坏事情们从来都是三三两两,或者干脆成群结队,一起跑来的。
就好比现在,明明皇太子顾西江忙得差点变成日常起居无能的政务机器人,皇太子妃袁思懿忙家事忙内廷忙国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老天爷还不消停。
或者说,玄宗皇帝还不消停。
这一年,夏太后七十二岁。都已经临近年关就要封笔了,玄宗突然想起来,要给自家老祖母过寿。
顾家人向来是简简单单地对待自己的生日。上到太祖下到上辈子的顾西江,除了皇帝会在寿辰当天臣子们进献贺表,然后给天子舅家送些赏赐,旁的也就没了,连太后都通常是于慈宁宫小宴一番完事。太祖就说过,把自己的生日当成节日来办,那不是在自恋自大,那是在夭寿。
太皇太后那边怎么想,顾西江不知道。他不敢明着劝谏父亲,给老祖母办场大一点的寿宴,请些个老人们来乐呵乐呵,这么正当的事情怎么劝?也只得拿出委婉却真实的理由来:玄宗身体状况相当不佳,已经很久没有亲自上朝了,更不要说撑过一场寿宴。
但玄宗也恰恰就拿这个当成了理由: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撒手人寰,何不趁着现在,趁老太太七十三八十四之前,给老人家祝祝寿,期望在他死后,老祖母活得更加久一点?
饶是神仙,面对这理由也无法可想。
于是,袁思懿头上的事情,又多了一件:筹办太皇太后的寿宴,还得不大不小。必须得照顾到皇曾祖母和公公的身体状况,不能影响了年关的节庆。
再想一想,即将到来的年关还要搞一场,外加各种家宴国宴家事国事……
这下,活了两辈子的前皇贵妃现任太子妃,也只得讪讪地表示:她也要精分了。
本章过渡段,信息量有点杂乱,请亲们包涵哈~
下一章剧情加速了,话说,离完结没有多远了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1章 第四十七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