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杨诚俊的孔子之路1 ...
-
伪君子/孔子之路 /杨诚俊
伪君子(1)上孔子身世之谜(杨诚俊作品)2012
前段时间有个小女孩就对我说:“你只要写出一本批判孔子的书,我打心里会批判你。”因为我所处在的地点到处积雪,由于天太冷,脸冻得从早上至中午都没有表情,当她对我说出这句话以后,我就笑了。当时脑海只显示出两个字“幼稚”。更可笑的是,她还跟我扯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八个字放到后面说,其实照我以前的脾气,直接放狠话说她两句,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女孩子嘛,没必要跟她计较那么多,这里要引用那一句全中国最老土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然做人也不能只顾着我行我素,要顺势而行之。
至于我为什么觉得她说的话幼稚,是因为觉得现在的学生,也包括其他大龄人,甚至很多人,也只是“很单纯的从课本上学了几句《论语》,听语文老师讲了几句吹嘘孔子的蠢话”,就无条件的败倒于孔子膝下,称其为“大教育家”“偶像”,实是愚蠢至极、幼稚到家。这叫什么?盲目追随,也叫“连环效应”。很久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非主流的文章《流家人学说》,不仅提到了80后,90后“盲目追随”边缘文化现象,更提到了“连环效应”,原话是这样的“一个传染一个,一个接着一个地病倒,一个又接着一个去医院,最后一个接着一个在太平间放着”,这跟教育是一个概念,程序也一样,老师掌握了一个错误的知识,教给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后来也成了老师,把这个错误的只是又传授给学生,就这样一直延续,结果很显然:“你错我也错,后代跟着错,大家全都错”,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错文化,国内识相的人意识到了就叹惋,国外识相的人意识到了就很严重——嘲笑我中国文化。国内刚好出现了一个人,要把“它”给说出来,可是这一说,后果很显然——嘲笑我,搞不好还宰了我。
对于本篇话题“伪君子”,我绝对不能以一家之言来作出批判,是以“显微镜角度”“照妖镜角度”看,拿“吸尘器”来还原事实,给世人一个真正的说法,即对于当前时代的“独特见解”。而作为读者的你,不管是朋友还是网友,读完本篇以后,该骂我就骂我,我这个人喜欢痛痛快快,所以骂我的时候语言不要委婉,一定要毫不留情、斩钉截铁、一针见血,我依然是那个招人讨厌的杨诚俊,一个活在基层社会里的最为平凡的人。
2011/12/1 杨诚俊
残忍解剖伪君子真小人孔子—无情揭露中国社会问题文化弊端
以孔老先生为重点,他被亿万华人崇拜了几千年,迄今为止还有诸多国外人视其为偶像。说实在的,每当我看到电视剧的某某学堂里挂着孔子的画像,不禁会有一种较为讽刺的笑容挂在我“残花瓣落无从去,乃至溪处方含泪(摘自《红酒斟下篱笆醉》)”的脸上(这一点是不是很凄美呢,没错)。也有时看到孔子这两个字我就在想,这位老先生到底哪一点值得崇拜,所谓的“至圣先师”和“儒家学派”到底迷惑了多少人的视线呢?
孔子被称为“圣人”,既然是话题,我们当以客观角度来说孔子,不可能因为他是“圣人”我就不敢说实话了。你如果非要把他成一个传奇来了解他,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真正了解他。所以在这里,我们把孔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分析,其次他本来就是普通人。
春秋时期,大夫,官职不大,前大夫叔梁纥是个好汉,上过战场。叔梁纥什么人,孔子他老爸,为什么是“老”爸,有多老,后面说。
叔梁纥之子,孔子,名丘,字仲尼,身高约197公分,因个头高,别人给他取了一绰号,叫“长人”,用现代话说就是“大个子”。孔子的“子”,古代学生对老师的尊称,孔子也可以理解为孔老师的意思,同“孔夫子”。《论语》里的“子曰”,意思就是“孔子说”,也可以理解为“老师说”,是尊称,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编写的。孔子在家男孩中排行老二,也可以称为“孔老二”。民族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士(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鲁源村,农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天秤座。根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出生背景,他有9个姐姐,1个哥哥,哥哥还是个跛脚,但是如果哥哥不跛脚的话,就不会存在孔子了,因为开始叔梁纥的大老婆施氏连生9个女孩,就是生不出男孩,不争气。于是小老婆好一点,生个男孩,名叫孟皮,可他天生残疾(跛脚),小老婆也不争气,于是请看。
司马迁的表达方式比较委婉,说孔子是“野合”的,就是私生子的意思,孔子的爸爸妈妈没有结婚就“非法造人”,他是这么个意思,只是不敢直接的表达。“野合”意味着什么,叔梁纥已经有老婆,为何还要搞外遇?司马迁说“野合”还是有套路的,因为当时刘彻是主张尊儒的,替李陵求情已经切掉司马迁一个生殖器了,再加上个不尊重儒学罪,真的没有第二个生殖器可以切了。
叔梁纥在66岁的时候与15岁的颜征在“非法□□”而生孔子,正宗的“老男干少女”,(另有野史记载,说颜襄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愿意嫁给叔梁纥,三女儿颜征在才15岁,正值花季少女,年少不懂事,说嫁就嫁,于是就嫁给了叔梁纥,两人结婚了,又称“70岁与18岁”新婚第一天就怀了孔子,对此,本人还是尊重《史记》说的“野合”而生,因为作者是汉朝人,时间更接近于春秋时期),不正规的生,又是“老搞幼”,生出来的孔子自然相貌丑陋。果真不假,头是畸形,因为他的头顶是凹的,这也跟丘字相反,丘字来源于山丘,丘是凸的,孔子可能这样认为:“我头顶是凹的,我取个丘的名字,我的头顶就能凸起来了。”叔梁纥死后,大老婆施氏将小老婆(孟皮的生母)虐待致死,将颜征在驱赶出家门,于是颜征在抚养着年幼的儿子孔子又收养了孟皮,孤儿寡母,生活较为贫困。直到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的那一年,孔子竟然还不知道父亲的坟墓在哪里,这对于崇拜孔子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开“国际玩笑”。出身不好不是错,但你17岁了还不知道你“老豆”的墓地在哪里,这也就意味着17年的时间里没有给“老豆”扫过墓,未免太过分了。而颜征在根本就没有必要隐瞒这件事情。
颜征在死后,家庭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孔子身上,孔子的儿子(孔鲤,鲁国公得知孔子的儿子出生了,送来了一条鲤鱼,孔子大喜,故取名孔鲤,字伯鱼)出生了,再加上一个残疾的哥哥,生活负担必然就重。于是孔子的老婆就整天婆婆妈妈唧唧歪歪哼哼哈哈说这说那。女人嘛,婆婆妈妈的很正常,可孔子就气量狭窄了,如果你是女人,这一点你必须要知道,孔子是这样说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话说得够难听,他认为小人与女子是同一类型的,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他的意思就是“女人就是小人,女人都是小人”都他娘的不好养!你说够不够气人,你骂你老婆也就算了,但你这句话把全天下所有的女人都骂了,包括你妈在内。这是严重的性别歧视,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说明白一点“女人都是包袱”。传统的观念下,生男生女不一样,男人满足□□以后,女人总是多余的,但我个人要在后面加一句:“等你下次再想满足□□的时候,找不到女人,才发现女人是多么的重要。等到了失去以后才懂得去珍惜岂不是很伤感?”但其主要性质是女人没有资格没有权利做官,就连基本的打仗能力都没有,无法做出光宗耀祖的事情,这才是他们的第一观念,儿子永远是属于自己的儿子,而女儿将来无论怎么样都要成为别人的老婆,所以“女人是卑微的”,这种想法是“完全想不开”。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女人因为摆脱了传统束缚,变得十分猖狂,想从纯娘们进化成纯爷们,有时候比男人还牛叉,像这样的女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男人做一些床上教育,让她成为三服小姐:“心服口服身体服”,自然就甘愿拜倒于男人膝下,任由宰割。孔子的老婆也是女人对不对,女人基本上都是婆婆妈妈的,但你孔子也没要说那么难听的话来刺激她,或许那天是她“大姨妈”来了搞得她身体不适所以才唧唧歪歪一大堆,如果她“大姨妈”没来,你可以对她实施一些“床上教育”。对于女人,有些小事,作为男人的我们,该包容就包容,不需要放狠话。所以在我看来,孔子气量不行,纯属“女性男人”。气量不行不是错,哪一个人没有缺点呢。(因此有了气量狭窄就不能称为“圣人”)
孔子要发话:“我气量不行,我酒量行!”孔子力大无穷,酒量超凡,据说一生都没有醉过。
孔子又要发话:“说什么呢!我能喝!我老爸也很能喝!”
后面要说到孔子所在的社会性质,所以我们需要再往前回忆一下孔子的老爸叔梁纥。
叔梁纥,是奴隶主阶级中一个破落的奴隶主,其祖先是宋国贵族。何谓贵族?在当时社会就是权力、资产大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所以奴隶主贵族的生活很是美好,吃香喝辣,走在街上很有面子,“看什么看!我是贵族!(我爸是李刚)”。可是到了孔子这一代,中原社会已经发生了大变革,奴隶主阶级对于孔子来说当然是好事,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惜“天不爱我”,却变革成“封建制社会”。于是奴隶主就穷了,穷了就穷了呗,我们随波逐流就是了。可是孔子不服,立志非要重启“奴隶制”。你千万不要认为孔子志比苍穹,富有远大理想,高瞻远瞩宏图伟志。首先你要明白“奴隶制”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它是一种没有丝毫人性的政治手段:奴隶一般都是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居民、罪犯、负债者,这些沦为奴隶的人民生活过得极为艰苦,干“重苦力”活,没有报酬,没有自由。奴隶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奴隶主手里,奴隶主让你死你就得死,让你舔粪你就必须舔粪,美女奴隶一般情况下都被奴隶主强行掳去做□□(性工具,被轮的美女也不少),男性和长相丑的女性去干苦力,并且还可以在奴隶市场(等于活人肉市场)上进行买卖。相当于阿猫阿狗,甚至还不如。这就是孔子想要的,我国历史上鼎鼎有名、万人传颂的“至圣先师”孔子孔老先生想当奴隶主,一个想站在人民头上走路的人。封建制再怎么不好,也比奴隶制好。孔子只顾着自己将来可以踩在人民头上,却不曾想到人民的感受,这家伙是如此自私自利的人。
封建势力的强势下,如果你不跟随潮流(封建制)走,要吃的就是落后亏。
孔子的妈妈死了,情景模式比较伤感,孔子披麻戴孝。一方面听说新兴的地主阶级季孙氏设宴招待贵宾,有好吃好喝的,孔子当然要去了,于是就忘了死去妈妈的伤感,身上的麻衣白布都不脱下来,大大咧咧的跑去季孙氏家想好吃好喝一顿。怎料还没走进门,就被季孙氏的管家阳虎给堵住臭骂一顿:“{孔老二啊孔老二!我日你!你以为你是谁啊!什么年代了,披麻戴孝来吃我家的喜宴!傻了是不是,你憨豆先生啊!到别人家还穿白衣白布,死了妈很光荣是吧!要炫耀一下是吧!滚!回去吃你妈吧!}”孔子的目的是想向季孙氏证明自己是前大夫叔梁纥的儿子,想从季孙氏那里得到好处,怎料天不爱我,你也不爱我,惨遭臭骂,心里很是委屈,发誓一定要恢复周朝的奴隶制,自己好走上去做“高官达人”。
“高官达人”好做么?不好做,要从基层做起,因此孔子干过的职业有管牛羊的、仓库会计,还搞过建筑,这几个“较为可以的工作”还是在孔子26岁以后干的。工作时间不长,他就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遇到驱逐,又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后又返回了鲁国。看司马迁怎么说:“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各国对孔子用到了“斥、逐、困”的款待方式,看来这家伙年轻的时候就很不招人喜欢。
说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有一句话刚好:“至你爷爷的师!师你奶奶的表!”(这里不是骂人,其意思是要找老师来学,就学爷爷,表在古代也称为外套)按孔子风格来说,要学奶奶,先给奶奶买件外套。为什么是孔子风格呢?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开班了私人学校(小学堂)教学,有的学生收学费,有的学生不收学费。不收学费的这些学生是穷人,你没有钱就算了,不收你学费,但你也要意思意思,怎么意思呢?拿十条腊肉来就教你,腊肉也没有怎么办?回家种地去!孔子的招生界限是非常严格的,首先要是贵族子弟,而受人编制的奴隶孩子们根本没有资格入学拜师,他似乎想把这个破旧的私人学堂往美国哈佛大学的标准上拽,可惜啊,他不是谁。一个没有经过官方认证的私人学校还要教贵族子弟、严格招生界限,说出来脸都“笑到毁容”。不过这当然也是一套方法,是一个商业阴谋。高等贵族学校有招生界限和严格的招生制度,它就能吸引群众的视线,让学子们有一个“奢华教育”的目标与渴望,能入此等学校自然很光荣很自豪。孔子玩的这一套阴险,但也简单,有风险,弄不好人家嫌贵,不去你那里上学你有什么办法?那就吃了个倒头亏。这跟楼市一样,贵的房价总让人有个渴望,但楼市总归是楼市,跟教育资费区别大了去了,现在购房可不是穷人拿十条腊肉就给你一套房子了。由此看出孔子喜欢吃腊肉,但看此人的画像,确实该减减肥了,不然的话要计算体重的话,恐怕不能用“千克”了,只能用“吨”来衡量。
孔子教学,常说废话,“废话不离口,离口还废话”。要说废话,就要知道什么是废话?我之前在《诚俊不禁二》说过“废话就是说给废物听的话”,但本篇不同,废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如这类的语句都是废话,废话连篇,篇篇废话,还被人说成经典。难道是文言文的句子就是经典了么?那么我说一句:“吾食汝。”意思是我吃你,这个算不算经典?再配一个英文版的,“吾食YOU.”够不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