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大年初一,天气一反前一晚上的晴朗宁和,突然刮起大风,天色阴沉得像罩了一口磨盘,清早起来,完全看不见喜庆的气象,街上的人很少,即便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也是蜷缩着脖子,把鼻子眼睛蒙在头巾内,招呼都不便打。
李放照例要在这一天的早晨巡视兵营,由于昨晚士兵们难得的放肆了一夜,今早就更加应该仔细盘查,看看是否有该当轮值而喝酒误事的。他穿过兵营左翼由自己所管辖的那一部分营盘,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李放麾下的士兵向来守则,从来不敢违反军纪,许多年来仿佛不用查也没人会怀疑。只是营盘右翼,将军王昌麾下,经常会有不规矩的士卒,需要当心。
所谓的当心亦不是说很难查禁,而是抓住了犯纪之人该如何惩治,有些费脑筋。不能让士兵有罪而不罚,却又不好把王昌的面子折损得太过。王昌的父祖辈是追随大王打下天下的老臣,李放一个降将的地位,自然比不上,有的时候明明抓了就醉不归的士兵,送到王昌帐下,也立刻便给放了。
今年初一仍不例外,又抓了两个外出未归的,且都隶属于王昌麾下。李放叹了口气,决定还是照前几年的惯例,打一顿完事,不去声张。拎着两个捂着屁股叫疼的士兵走过街巷时,忽然看到个人在晃荡,身影熟悉,披着乌黑油亮的貂裘,内里却一袭素衣,正徘徊在城门附近,不知道在做什么。
他一眼认出这是元杰,继而十分纳罕,元杰身边没有一个随从,他那十二名魁梧英俊的侍卫不知到哪儿去了,此刻天色还早,李芳心想“该不会还没起床吧?”
正想着,元杰扭头也看见了他,他便只有走上去打招呼。“殿下怎么一个人出来了?”他忽然想起上次元杰独自潜出城外捉拿羌人的情形,疑心好事的王子殿下是否又在动什么鬼心眼。
元杰自从病后李放就没见过他,只是听说曾经很危险,此时看起来,元杰的脸明显瘦了一圈,胡茬子冒出很长,显得年龄长了几岁,不过气色还不错,眼睛里恢复了从前的一种神采,见到李放先是一笑。
“李将军查岗查到我这里来了!”多日共事让他跟李放亲近了很多,往往会说笑一两句,但是还没有正面回答问题。
李放看了看他左近确实没人,摆手叫手下将两个犯纪的士兵带走,等人都打发了,这才小声说道:“殿下没刮胡子就出门,末将难道还不该抓?”
这话说得元杰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伸手摸摸下巴,说道:“这里又没有镜子,天天刮胡子太麻烦了,我想要不就留起来,应该更配我那身盔甲!”
李放觉得他说这句话时又变回个小孩子的模样,上下一打量,元杰没有着甲,只穿着柔软的素色长袍,加上满嘴胡子,更显得瘦削,说道:“殿下身体好些了吗?”
元杰最近碰到个人就会被问到这句,已经不耐烦仔细解释说明,只是点点头。而李放瞧着他,忽然生出一种感慨来,不由得自言自语:“唉,本来是金枝玉叶,大王怎么舍得让你来这种地方受苦……”
这话让别人听见了,难免要替他议论王室而感到害怕,但元杰听了,心里不免又惆怅起来,为了遮掩这种情绪,只好满不在乎的一笑:“不是受苦啊,至少我知道了打仗是怎么回事,还知道边关的人过的都是什么样的日子,还有,”他撇一撇嘴:“还知道官场里有些事情,该怎么办。”
他略带点神秘的口气让李放觉得好笑,但也不能不承认地点点头。“殿下说的倒也没错,不过打仗的事,恐怕殿下还并不知道!”
元杰一愣,还来不及辩驳,李放已经抓住这个空当问道:“殿下身边的侍卫都到哪儿去了?”
“不知道,”元杰故作自然得耸耸肩,“也许还在睡觉,也许……正在到处找我。”最后看到李放那个不肯相信的眼神,也只有说了实话。
“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想去城外看看,他们死活拦着,所以我就……”后面“偷跑出来”四个字不说也能猜到,李放觉得自己真不知该对他说什么,元杰身上仿佛有种特别的任性,但又讨厌不起来。
“殿下应该等身体彻底好了再去,今天马上就要下大雪了,还是留在城里为好。”看到元杰已经准备转身想溜,便追加一句“等春暖花开了再去城外跑马,那就不光天气好,五原附近的大好风光也能看到!”
他本想借此话暂时稳住元杰的心,不想两个月后,真到了春暖花开时节,元杰便真的按照他所“指点”,找了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带着侍卫出城去跑马了。
这一天的天气也实在是好,又恰逢元杰不该半夜巡逻,因此起了个大早,由于最近城内城外都相安无事,他也颇为无聊,校场虽然有趣,每天都有比武角力的游戏,但所有的士兵将官都不敢与他动手,他便只有干看的份儿。所以这天,干脆连校场都不去了,反正也没人会跟他计较,忽然想起李放曾说过春天的五原塞景色很美,便打定主意要出去逛逛。
李思忠等侍卫们这一次也不阻拦主人,大家年纪相仿,几个月来在城中着实给憋坏了,正好有个机会可以散心,因此谁都没有阻拦半句。出城后他们并不怎么认路,但也没太大关系,跑到哪儿算哪儿,元杰放开□□的良驹,在铺满青草的原野上奔驰,把李思忠等人远远甩在后面,也不知跑出多远才放慢下来。经过一片山坡的时候,他看见草丛中开满了黄灿灿的不知名的野花,等到爬上那座山坡,眼前竟然是一望无垠的被这种金黄色覆盖的山野。春风吹来,花海掀起一片片汹涌的波浪,那种炫目的颜色简直让人头晕,但又华丽得叫他不舍得移开目光。
过了一会儿,李思忠等人才赶来,望着面前的花海也有些目瞪口呆。但他究竟还是忘不了自己的职责,即便扫兴也要说话。“殿下,跑出这么远,应该回去了吧?”
元杰不说话,李思忠觉得好像从什么时候起,王子殿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即使对自己也难得多说半个字,不管心情好坏都是如此,而他越是不说话不动声色,也就越难察觉他心里的想法。——这似乎倒是跟他的父亲越来越像了。
“殿下,该回去了!”李思忠又重复一遍。
元杰却头也不回,眼睛望四周扫,说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看上去有点眼熟?”
李思忠也觉得这个地方似曾相识,但又有许多陌生之处,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拍着脑袋道:“这原来真是个熟地方,殿下忘了,这个山坡后面不是苦水镇吗?”
一句话让元杰也骤然开朗,他们立马之处恰好就是去年冬天的时候,追踪李放队伍而来的那条山路,只不过那时候大雪迷茫,天地晦暗,跟现在的绚丽明艳天壤之别,自然很难认出来。
想到苦水镇,元杰心里自然有一份特别的挂念。那是他第一次单独指挥士兵,虽然只是救灾收亡,也并不比冲锋陷阵简单,他记起还曾在这里抱过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还有那名死了爷爷的小姑娘,他忽然很想要去看一看。于是,策马冲下了山坡,片刻功夫已经走进苦水镇。李思忠没办法,也只有跟着。
元杰只记得小镇遭受劫掠后满目疮痍的样子,眼前屋舍俨然人畜相安的景象让他觉得颇为神奇。因为那次救灾之后他曾经努力争取了一笔钱来给这里重建房屋,并且让一个侍卫监督着杨书办运送到镇子上才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机会过问小镇的事情,现在看来,这里的人们应该过得还不错。
他刚走过镇子口那座已经修好的祠堂,已经有人将他认出来了。正是他帮忙接生的那个妇人,这妇人嗓门也真不小,惊喜的一声吆喝,全镇的人都听到了,见到元杰便围拢上来,纷纷要拉他到自己去喝茶吃饭。
元杰有些吃惊,他本以为那些村民不会认得自己,当初镇上一片狼藉的时候,人人都只是低头哭泣,看见穿盔甲的就觉得长相都一样,谁知这些人不仅认得,还知道自己的身份,这就奇怪了。
等到他被拉进某一家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从派来帮忙重修房屋的士兵口中,得知那位年轻的将军,就是当今大王的儿子,王子殿下,山沟里的人见过的最大的官,也只是本地刺史,至于王子是什么样子,则很是新鲜。当日遭劫根本没有心情去注意,今天可不放过,见到元杰的鲜衣驽马,先是围着看不够,即便他也不过是个长相不俊美身材不高大的年轻人,也能令老老少少啧啧赞叹。
苦水镇的镇长是个读过几年书的老先生,元杰就在他家里坐了半天,任由挤在屋子里和门口的村民们看了又看,他本有些不自在,不过满耳听到的都是感激自己扶危救灾的话,不免心里还是会美滋滋的。但他更感兴趣的,还是那个自己帮忙接生的孩子,由他母亲抱来了,放在土炕上,几个月大的婴儿尤其娇嫩可爱,像只小小的猫咪摇动着小手小脚,看见他不知怎的就哇哇大哭起来。
孩子的母亲又抱又哄,指着元杰说“你哭啥,这是咱们娘俩的救命恩人呢!”元杰想是不是自己留了胡子所以吓着小孩了,不料小家伙定定的看了他一会儿,哭声渐止,向他伸出一只小手,他便也把自己的手指伸了过去,让那只幼嫩可以掐出水来的小手攥住,当作玩具一样上下晃。婴儿流着细细的口水望向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似的,他摸摸脸,在这双纯净的眼睛里这张脸应该是很好看的吧。
天已过午,元杰才发觉在这里逗留太长时间了,村民们全都要请他到自家去吃饭,也不像盐州的官兵那般懂规矩,拉住他就走,于是他的袍子便给拽得紧绷起来,李思忠见状急忙要上前解围,却无奈何不能太过粗鲁,何况看样子王子殿下似乎对于这种拉扯还有些得意的神态,李思忠简直就没脾气了。
僵持了半天,元杰还是告辞出来。他怕自己到这般时候还不回去,吴恒飞又要发脾气找人了,而且今天下午说好了要到李放的营里去切磋武艺——李放带他去就应该不会没人敢和他动手了,他早就想要洗刷一下众人眼里那个弱不禁风的影子,因为年底的那次重病,让所有人都产生了那么一种自然的推断:王子始终是王子,是娇生惯养的小树苗,塞外的冷风一吹就会枯萎,甚至折腰。至于他是不是由于奔波忙碌而累得病倒,大多数人是根本不知道的。
想到跟李放定好的事情,元杰就坐不住了,费力地从苦水镇辞别出来,刚要上马飞奔回城,身后却响起一个娇怯的声音:
“殿下!殿下——!”
他急忙转身,镇子口祠堂后面转出一个苗条的身影,片刻跑到了面前。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穿着粗布裤褂,辫子上只扎了根褪色的红头绳,眉目弯弯的,笑起来露出两个小酒窝。她笑得很腼腆,手里捧着一个用各色野花编织成的大花环。
元杰看见她,一瞬间几乎有点呆了。自从来到边关,他还未曾见过半个如此好看的姑娘,或许是整天泡在不修边幅的男人堆里,偶然一见清秀漂亮的女孩子,便会眼前一亮。小姑娘的脸跟她怀里捧的鲜花辉映着,艳丽得刺眼,让他不得不把目光挪开。
“你……有事吗?”
看到小姑娘满脸羞色忸怩着不开口,元杰便问了一句。谁知道小姑娘更加害羞,双颊绯红,酝酿了半天才鼓起勇气说道:“殿下……不认识我了?”
元杰纳闷,自忖从来没见过她,不知这话从何而来,于是只好摇头。小姑娘又说道:“就是那次村子被契丹人抢劫,我爷爷死了……”
她没说完,元杰便想起来,这就是那个爷爷死后不肯让人将尸体抬走的小姑娘,只是当时她满脸血污神情凄惨,完全不似现在的容光焕发笑容可掬,所以没有认出来。但又觉得奇怪,当时自己曾经命令士兵强行将她的爷爷抬出祠堂,明明还记得那个怨恨的眼神,为什么现在又对自己这样友善?
“那你……不是该恨我吗?”想着想着就把话说出来了。
小姑娘又低了一下头,说道:“我……我当时是恨您,不过……不过后来您还让人给我包扎手上的伤口,过了不久又替我们讨来了重修房子的钱,全镇子的人没有一个冻死的,所以……所以,我感激殿下还来不及呢……”
她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脸涨得通红,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少女的羞涩,说到最后,已经全部是爱慕的口吻,元杰分明也感到了这种情绪,却只是回应以感激。因为这些日子来他见惯了太多人对自己的行为嗤之以鼻或不以为然,全不像这些山沟的穷人般,得到一点小小的恩惠就如此看重,把自己看作天神一样敬慕。在这小姑娘的眼里,他的细长的小眼睛,微微向下撇的嘴角以及不够方正俊美的脸,都是世上最好看的容貌,在那样爱慕的目光里,他觉得春风从心里吹过去了。
“我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报答殿下的恩德,所以我就趁刚才跑到山坡上采了这些野花,编了个花环……”
她将花环用双手捧起,送到元杰的面前,野花的甜香立刻钻进鼻孔,让人五脏都舒服起来。元杰被她炽烈的目光烫得有些赧然,但想了想,觉得人家一片好意,怎可以拒绝,而又不是留下吃饭这等事情,那个花环又编得精致绚丽,的确让人爱不释手。
于是他笑了笑,伸出手去接那花环。小姑娘见状心花怒放,回报以灿烂的笑容,露出雪白的牙齿。
但是元杰的手指还未触到最前端的那片花瓣,便听到一种耳熟的声音,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小姑娘的身体便已经向前倾倒,跌在他的怀里了。
那是弓箭飞驰时与空气磨擦发出的声音!之后刺入血肉的声音却是他很少听到的,他被小姑娘骤然扑倒的身体撞得摔在地上,正好看到她手中的花环被巨大的冲力震得飞起来,从湛蓝色的天幕下划过,落向尘埃。
有血滴在他的素色衣袍上,他这才看清,小姑娘的胸口插着一只尺长的弩箭,箭头从胸膛穿过,露出很长的一截,险些也扎在他的身上。
笑容凝固在小姑娘的脸上,她的眼睛已经不会转动。元杰要站起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无数箭只飞蝗般从他头顶和身旁掠过,李思忠等人一齐朝他扑过来,拉着他狼狈的躲回镇子的祠堂里面去了。
元杰站在祠堂修补过的窗子前,看见铺满金黄花朵的山坡上,一支契丹人的马队正缓缓而来。刚才便是这支队伍中的弓弩手施放了一阵箭雨,此刻祠堂朝向西面的山墙上,扎满了短而粗的弩箭,整个镇子方才还喧嚣着,忽然间便安静下来,听不见一点别的声音。
镇子口本来站着两个人,也被弩箭所伤,躺在地上呻吟,元杰让人将他们抬进来,祠堂中就只剩下他们的痛苦哀叫。
契丹马队还在慢慢策马靠近,他们好像并不着急,仿佛猎物已在掌中只等就擒一般。元杰忽然想起李放的话,他说过春天一到契丹人开始南下活动,所以边境线上的村镇很危险,无奈自己只顾着跑马散心,忘记了这条戒律。
马队最前面,为首的是个高大魁梧的契丹男人,由于距离还远,看不清容貌和年纪,他在队伍的正中,朝前面挥一挥马鞭,他身边的契丹士兵们便整齐的排列开来,形成一个扇形,将小镇的出口堵住,就此停下。契丹将军的马蹄边,躺着那个还不知道名字的小姑娘,元杰来不及将她的尸体也拉回来,此刻只能眼看着,契丹人用手里的弯刀挑开她的衣服,确定她已经死了。她胸口裸露着的箭头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亮得刺眼。
李思忠也从窗口中看到了外面的情形,心里凉了一大半,凭他的经验,这支契丹马队少说也有一二百人,个个精壮强悍,一望便知是劲旅,自己这边满打满算加上元杰才十三个人,硬拼只能送死,想逃也很困难,他们容身的祠堂在镇子出口最显眼的地方,只要有人从这里出去,契丹人一定看得清清楚楚。他不由发现他们好像已经落入了一个圈套之中。
受伤的两个村民此刻缓过神来,看见那名契丹将军,大惊失色,对元杰说这是契丹人军队中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将,名叫耶律涅鲁古,平日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契丹八部,历年带领契丹马队袭击抢掠边境村镇最多的也是他。元杰看着他们提到此人时满脸惊骇的神色,便知道今天恐怕要在劫难逃了。
他还没有顾得上思考对策,外面的耶律涅鲁古已经派了一个大嗓门的士兵,朝着祠堂这边喊话了。这个契丹士兵说着不太流利的汉话,意思是耶律将军知道中原王朝的王子就在对面镇子里,如果不立刻弃械投降,那么将率领马队冲进去踏平小镇。
元杰愣了,他原以为耶律涅鲁古并非是为着自己而来,却不明白为何契丹人会知道自己来到小镇,要知道他独自出城,连吴恒飞和李放等人都不知道他要去往何方的。
“殿下,是不是有人走漏消息?”李思忠也想到了这一点,低声问他。
他心里忽然一阵愤怒,不愿意正面回答,反问一句:“如果有,那会是谁?”
李思忠沉默了,他不明白主人吃了什么药,张嘴就是一股火药味,或许是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弄晕了?但仔细想想,元杰说的也没错,除了身边的十二个侍卫,就只剩下苦水镇的人,但那些人会平白无故去跟契丹人勾结,来加害曾经救助自己的恩人么?这几乎成了一个谜。
元杰抬头看看天上,太阳早过了正午的位置,正在向西天移动。他和李放约好的时刻也早过了,希望李放能够查问到自己的行踪,继而带兵来援救。但在这里干等也不是办法,看样子涅鲁古此行是志在必得,也是有备而来,因为他们到了跟前,并不纵马长驱直入,而是在外面以威势来压迫,可能是想最好把自己吓得投降,这样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抓到特大的一个人质。
想到自己在那满脸横肉络腮胡子的契丹人眼里,是一只哀哀待宰的肥羊模样,元杰就直咬牙,他倒宁肯对
方一拥而上,然后跟他们展开肉搏,那样的话,即便被砍死,也就没那么窝囊。但涅鲁古显然不想要一具不喘气的尸体,他要的是大王活生生的儿子,这样,中原王朝跟契丹八部的战争,便可以发生重大逆转了。
看来契丹人并不是往日所听说的那样野蛮未化,他们原来也很懂得“擒贼擒王”的道理。
元杰的手将腰间佩剑握得发烫,李思忠发现他很长时间不说话,紧抿着嘴唇,不知道在想什么。外面喊话的契丹兵已经换了两个,看样子祠堂中再无动静,涅鲁古就要挥兵进攻了。
“殿下!”李思忠不得已喊了一声,“要不咱们冲出去,从镇子后面看看能否突围?”
其实这也只是万不得已的下策,小镇弹丸之地,契丹马队不消片刻就能横贯而过,而出了小镇便是无垠的原野,在没有任何遮掩的情况下,十三个人想要逃脱上百人的追赶,也是九死一生。但除此之外,便只能坐以待毙了。
元杰忽然回过头看着他,又向其它侍卫扫视了一圈,说道:“你挑一个人,从镇子后面冲出去,回盐州找人求援吧!”
李思忠不明白为何他会这样决定,但元杰似乎心意已决,由不得一个侍卫来做主,只好挑了一名马术最好的侍卫,由他去突围搬兵。
这个侍卫名叫肖奇南,年纪二十出头,血气方刚,听见王子殿下将重任托付给自己,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就是爬也要爬回盐州将援兵带来。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一去很有可能会死在契丹人的追杀之下,侍卫们阴沉着脸,为肖奇南检查弓箭佩刀等装备,送他上马。只有元杰似乎没有感觉到多么难舍难分,拍着肖奇南的肩膀,只是嘱咐他要见机行事,不可硬拼,保住性命回盐州才是最要紧的。
李思忠总觉得王子殿下有些反常,派人求援似乎并不是他最后的打算。果然,在肖奇南上马离开后,元杰回过头来,指着略有骚动的契丹马队说道:“你派人去跟他们交涉,说我是当今大王的次子,我要跟他们的将军说话!”
“这……殿下想干什么?”
“你就说王子殿下不想给契丹人做俘虏,今日被围,难免一死,但是不能丢掉尊严,现在彼众我寡,就算赢了也不光彩,如果要叫我心服口服,那就请耶律将军出面,我愿与他单独决斗,赢了便要他们退兵,输了我就任他们处置。”
李思忠有点懵,好半天没反应过来元杰为何要如此。他只是觉得,要说单打独斗,王子殿下身手再好,也难与外面那个虎背熊腰的莽汉匹敌,若在平日他也不敢说实话,今天情势危急,便不得不阻止主人做这样的蠢事。
“殿下不可!这样太冒险了!”他满脸关切焦急的神色,而元杰却毫不动容。
“把你的宝贝借我一用。”元杰指了指李思忠腰间的百宝袋,那里面有一把他最珍爱的解手刀,长不足尺,双刃双锋,样子虽然不好看,但却能够切金断玉,是很罕见的一种兵器。李思忠将这把刀取了出来,递到元杰的手里,又忍不住问:“殿下究竟要干什么?”
解手刀的红木刀鞘乌沉沉的,元杰把刀抽出来,又把鞘还给李思忠。接着他坐下来,撩起长袍,将刀子插进右脚的靴子之中。
他穿的是一双牛皮战靴,这样的靴子往往在靴筒内壁上,都有插藏匕首的空隙,元杰的靴子上本来已经插了一把匕首,他却将这把匕首拨开,把解手刀薄薄的刀锋塞进去,这样一来,即使他将外侧的匕首拔出,从对面的角度,也看不出他靴子里还藏了一把利刃。
李思忠有些明白了,但还是不放心,他知道这不是闹着玩儿的,一旦失手就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而元杰则已经在催促身边的侍卫出去传话了,他急忙又阻拦道:“这样太危险了,殿下三思啊!”
可是元杰猛地打断了他:“今天的事情我来作主,不会连累到你!”接着几乎是用手将一名侍卫推出了祠堂。
李思忠来不及拉住那侍卫,眼睁睁看着他走到镇子出口,与正在喊话的契丹士兵交涉上了。他万分沮丧,真有些害怕去想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等了很久,又经过了几番来回讨价还价,耶律涅鲁古终于答应了元杰的条件,准备在镇子外面的那座山坡上进行比武。
如今一切已成定局,李思忠再无他法,只有在临出祠堂的时候嘱咐元杰不要力拚,即便到了最后关头,也还有自己这一班人保护他冲出重围。元杰却只是冷笑了下,说道:“放心吧,刀我会完好无缺还你的。”
****************
耶律涅鲁古没有想到中原王朝的这位王子会提出与自己单独较量的要求,他本来觉得那应该是个文质彬彬白皙瘦弱的男孩子——中原风物富饶,教化开明,只有武功不太被看得起,男人们大多不能拿刀上马,因此,这也是他多年来扫荡边境村落所得出的经验。
此刻他跳下马来,站在小镇入口处,等待名叫元杰的王子出现。过了一会儿,有十一名侍卫簇拥着一个极其年轻的男子从祠堂里走出来,这男子没有着甲,只穿了一件柔软的素色长袍,看上去又瘦又矮。涅鲁古轻轻笑了,虽然他觉得元杰算是有些骨气,但看到对方这副样子,不免还提他感到悲哀。涅鲁古甚至已经开始估摸着,自己究竟会用几下便能活捉元杰,他自己都没察觉脸上的笑意荡漾开来了。
元杰走出祠堂后第一眼便看清,涅鲁古脸上满是轻蔑的笑意,仿佛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但他并没有生气,只是紧紧攥住了佩剑的剑柄,把胸膛挺直,大步走到契丹马队前面。
“王子殿下,我很佩服你的勇气。”涅鲁古用生硬的汉话说了句,元杰跟他站在一起几乎矮了一个头还多,太阳下连影子都被他的影子覆盖住了。
“我只希望你遵守承诺!”元杰十分认真地说,仿佛这个承诺真的关系到他自己的身死存亡。
涅鲁古满怀大将之风的点了点头。“我们契丹人向来说话算数!”他伸出手,指着元杰:“如果你受不了了,可以求饶,我会手下留情的!”
“用不着!”
话已经说不下去,双方手下的士兵都按照约定撤退十步开外,涅鲁古和元杰各自摘下佩剑和身上一切武器,元杰轻轻抽出靴子中的匕首,和自己的佩剑一起交给李思忠。涅鲁古干脆将外面的皮袍子脱下来,露出半个肌肉虬结的膀子,而元杰只是撩起长袍下摆掖在腰间,同时用带子将宽大的袍袖扎紧。
收拾停当,二人站到一起。涅鲁古认为这简直像是一场游戏,伸手示意元杰可以先进攻,元杰却也毫不客气,挥起拳头就往他脸上招呼,涅鲁古轻快的闪开,抬腿在下面一拌,元杰丝毫没有防备,结结实实摔了一跤。但是他很快就爬起来,像发狂的野兽般重新扑上去。
这场较量,连涅鲁古带来的契丹士兵们似乎都有些不忍去看。因为交手的二人相差太悬殊了,元杰虽然身体灵活反应敏捷,但终究远远不是强壮彪悍的涅鲁古的对手,不到片刻工夫,已经被他摔倒三次了。
李思忠等侍卫们满脸痛苦的神色,不想去看,却又不得不注意着场中形势的变化。李思忠只觉得心快要跳到嗓子眼了,元杰的佩剑被他捏得发烫,他甚至在心里祈祷上苍,千万不能让王子殿下的计划落空。
可是元杰又一次被摔倒在地上。这次摔得更加结实,涅鲁古故意想要令他忍受不了好快快求饶,于是用了十分力气将他摔出去,果然,元杰倒地后不像前几次那般立刻翻身跳起,努力了几次,才勉强撑起身子。
李思忠等人一片惊呼,因为他们看见元杰抬起头的时候,嘴角在淌血,但是他们不能动,因为按照约定,元杰还没有认输求饶。
涅鲁古走过来,看着正在挣扎的元杰,有点犹豫是否现在就下手,一举将他制服。元杰抬头看他,目光凶狠,显然是根本不打算求饶。涅鲁古冷笑,举起拳头向他肩头砸去,这一下恐怕会令他肩骨尽断。但是涅鲁古突然又觉得不对劲,周围仿佛非常安静,元杰的侍卫们好像又停止惊呼了,他稍一犹豫,这才发现倒在地上的元杰,一条腿在另一条腿的下面,整个身体已经弯成弓形,这绝对不是被摔倒后才有的姿势。
莫非有诈?
涅鲁古心里闪过这个念头,继而他看见元杰的靴子旁边有银光一闪,暗叫不好,急忙要抽身闪避,元杰却已经从地上弹了起来,手中擎着李思忠的解手刀,向他胸口猛刺。刀锋在阳光下划出一条耀眼的光带,涅鲁古拼命的伸手要阻挡却无济于事,只是闪开了胸膛要害,解手刀刺入他的肩膀,而他的身体也随着那股巨大的力量向后倒去,摔落尘埃。
现在变成涅鲁古躺在地上了,他惨叫了一声,想要反击左边手臂痛得令他差点昏厥。不到尺长的刀锋全部没入骨肉,他听见轻微的碎裂声,原来是他自己的肩骨断了。
所有契丹士兵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等他们反应过来准备蜂拥而上救人时,元杰已经一把勒住涅鲁古的脖子,将他从地上拖着向后退去,嘴里喊道:“谁过来我就先杀了他!”涅鲁古忍痛拼命挣扎,用完好的右臂手肘狠狠撞在他胸肋上,他只是疼得哼了一声,没有松手,反而把涅鲁古的脖子勒得更紧,让他喘不过气来。
契丹士兵们踌躇着站住脚步,不知道是进是退,他们全部举着弯刀,渐渐要将元杰等十几个人围在当中。
元杰喊道:“你们把路让开!”他怀里的涅鲁古呼吸困难,只有艰难的挥手,意思是别听他的,可是李思忠等人围拢上来,帮助元杰钳制住他的手脚,又厉声威吓了几遍,契丹士兵们这才停止了前进,闪出一条道路。
李思忠急忙护卫着挟持住涅鲁古的元杰离开,慢慢向后撤,经过山坡的时候,元杰看见不远处那个姑娘的尸体,还有被踏烂如泥的野花,不由得将左手的刀向下狠狠一插,让涅鲁古痛得浑身颤抖。但是他忽然又站住了,看看小镇,又看了看契丹人的马队,对李思忠说了声:“我们还不能走!”
李思忠也想起他们身后还有一整个镇子的人暴露在契丹人的包围下,但如果留下,势必生变,他坚决不会同意。“殿下,现在不是救人危难的时候!如果你被抓住了,就不知道有多少个镇子要要一起遭殃了!”
这话口气虽然无礼,却有道理,元杰听了,也只好表示同意。但是当他们决定立即上马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远处驰来一队人马,方向正是来自盐州,片刻已经到了眼前,为首将军的正是李放。
看到李放,李思忠比元杰还要心花怒放,他知道这下可以彻底解除危机了。不想正是这种欣喜让到手的胜利付之东流。元杰挟制涅鲁古多时,气力衰退,加上李放出现精神分散到一边去了,手上难免松懈,涅鲁古忍过了最初的一阵子剧痛,已经缓过神来,手脚一松动,便又用手肘结结实实给了元杰一下子,这次元杰险些被他撞得晕过去,双手松开,他便趁机脱身逃走了。
契丹士兵看到主将脱险,立刻要上前抢救。但李放的队伍已经到了,双方短兵相接,混战起来。元杰被涅鲁古冷不防偷袭,痛得几乎直不起腰来,可这一下子让他怒火填膺,看准了涅鲁古逃回队伍上马便要离去,哪里肯放,顺手抄起一把刀,跳上自己的马,追赶上去。
无数契丹士兵朝他涌过来,企图保护主将,都被他手起刀落砍翻在地。涅鲁古受伤的身影朝西北方向而去,他想也不想,拼命拍打马臀,也跟着跑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