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那年冬天,本故事的主人公决定重新动笔写作。对他而言,这是一项颇为艰巨的尝试,因为早在学生时代,语文老师就屡屡责备他:遣词造句极为拙劣,文章内容又过于古怪。大学时,他偷偷向某杂志投了数篇稿子(全是手写工整的纸质版),统统以退稿告终。编辑连建议也懒得给,于是他只好埋头电脑学习专业课了事。毕了业,他挺快就找到了一份工作:为某家软件公司测试程序。这工作很像是一个计算机系学生的最终归宿,而他倒也顺利地干了好几年。
一天,我们的主人公读了篇励志文章:某人立志写作,屡退屡投,最终成为一代名家。这故事莫名其妙地令他双颊发烫。接下来的一整天,他窝在格子间里坐立不安,后来干脆站起来,想去厕所洗把脸;没想到双腿不听使唤,一走就走到了楼下的超市。当他回到办公室时,手里多了一沓子稿纸——要写出东西,稿纸比键盘更趁手。
再次拿起笔听上去太丢人了,只能不声不响地干。我们的主人公把稿纸全数留在家——一间三四十平方米的旧出租房——的床头柜上。天气冷得刚刚好,杜绝了为数不多的亲戚朋友前来拜访(虽然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他们也不常光临)。在休息日,他精神放松,优哉游哉地坐在稿纸堆中,虽然这段时期内,他的文学尝试只留下一些零碎片段,日后令研究者不知所云。
一天,公司派他出差外地。接待客户的日程空隙内,他无事可做,在街上信步闲走,偶然走进了市内的美术馆。展区面积不大,陈列的大多是色泽鲜亮的当代油画。他想起自己未竟的写作事业,又听说欣赏艺术品对迸发灵感有所帮助,于是一幅画一幅画认真看下去。有几幅静物和人像都很逼真,不过他最喜爱的是风景画。画面栩栩如生,有时,当他把目光集中在画上时,甚至会感到风景中有微微的波动。
过了几天,他又去了一回。后来和客户闲聊的时候,他们谈起了这两次艺术之行。
“您喜欢什么样的画?”客户问。
“我并不像您一样精通绘画……”他斟酌着答道,“具体来说,我喜欢右厅里挂着的一张,画着磨坊、农夫和松树林,颜色很漂亮。其他的风景画也挺优美,不过我每次都会多看那一张画几眼。”
“您说的是哪一幅我知道。画它的是个年轻画家,”客户想了想,说道,“可能比您年纪大一点。有一阵子他在本地挺出名……他捐了所有的作品,然后旅行去了。您知道,我是美术馆的赞助人之一,有这种画家我们总是很高兴的。”
这时我们的主人公想起了那位画家的名字,他看过的另外几幅风景画也出于此人之手。“他只画风景吗?”他问客户。
“是的,只画风景。”客户答道。
我们的主人公回到旅馆后,上网搜索了一下那位画家(我们欣赏完作品往往也会有这种举动)。客户说得一点儿也不错。画家把画作全数捐出,自己则消失在公众视野里。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不过对一位画家而言,这行为尚属正常。
离开当天,他再次前往美术馆。这一天观众寥寥无几,他漫步在长廊中,十分惬意。他又一次走到他喜欢的那幅画前,又花了一段时间盯着画看。与此同时,他又感到画面中有了动静。
但是今天人很少,因此他的分辨力也提高了,这才能发现,油画底部的树丛中确实有个人影在动。人影和画中的农夫差不多高,径直穿过笔触精细的灌木丛,在画框边消失了;接着又在相邻的另一幅画中出现。它移动很快,似乎还挺害羞,始终呆在不显眼的地方,从一棵树后奔向另一棵树后,想必不想让赏画者瞧见。
我们的主人公儿时读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女人厌倦了城市,于是在墙壁上画了花朵、树林和田野,每当干活儿干得腻烦了就躲进画中歇一歇;后来她找到了点什么别的事干,墙上的画就失去了原先的功能。“如果我想得不错的话,”他暗忖道,“这人影应该是那个画家了。”他走到墙角,用眼角悄悄地瞄着人影进出画作的作者姓名,愈发认为自己猜想无误。
他能理解画家的想法。风景画比城里的环境美丽得多,况且里面又不愁吃穿——如果画家事先就有了这种打算,就会用画笔把一切都安排好。对此,他并不感到有多眼红——他的工作薪水不错,同样吃穿不愁,而他也挺喜欢自己居住的城市。然而他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坐在回程的火车上,他突发奇想:为什么自己不能干一回这种事?诚然,他不是画家;但是,他不是也拿起过笔,而且将继续拿下去吗?难道他的手就什么也写不出来吗?
这个念头让他心潮澎湃。一到家,他便满怀超越过去的激情俯身在稿纸堆上,仔仔细细地把他从那幅画上看到的所有风景写了下来。他花了很长时间,掏空了脑袋里所有的记忆,尽量不漏过微小的细节,哪怕是地面上的一个水洼。接下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尝试把手掌紧紧地按在纸上,闭上眼睛。
过了大约一分钟,他睁开眼睛。自己仍然身处室内,手上沾了几片未干的墨迹。
我们的主人公并没有太失望。这只是最初的尝试,他也知道把别人的东西大大咧咧地搬运过来没什么可行性。接下来的一周内,只要有空,他就趴在桌上写啊写。他设定了一个半径一百公里的世界,那里的物理规则和我们已知的迥异;他回忆着各种光怪陆离的梦,糅合修改一番后付诸笔头;最后,他甚至缩小了目标,仅仅致力于把自己的屋子在纸上改建成一套功能齐全的三居。编造完之后,他先后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贴着纸面。
但是,这些努力只创造出一沓子废纸。没有奇迹,没有进入……纸还是纸,画着线,皱巴巴,写满了字。他颓然把它们扔进垃圾桶。
本来这只是一次开玩笑似的实验,我们的主人公该当就此放弃了的;偏偏,经过如上的挫折,他对那个已然消失人世的画家起了竞争之心,而且毫无理由地坚信,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作家的名誉,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压根儿还算不上什么作家。接下来的每一个白昼,他在格子间里兢兢业业地敲打键盘,晚上则捏着笔杆苦思冥想。
一天吃午饭时,他的脑海中忽然蹦出一个猜测:画家之所以能够进入画中,是因为画作对任何观众而言都已经固定了;树林不会随随便便跑到画面的另一侧去,花朵也只能呈现某一种或几种颜色。然而文字自有其特性所在。读者翻开纸页,字符和段落流动、破碎、再次组合,重新构成的事物在每个人的心里都面貌不一。就连作者本人,也没法在每一次阅读时想着完全相同的东西。
在我们的主人公的头脑里,这猜测呼啸狂奔,不但破坏了他的食欲,也几乎击碎了他所有的信心。然而,经过了数年的理科训练,他那颗既属于文学热爱者又属于程序员的脑子比普通人的都要坚固些;它敦促他在刚才的猜测里找出一个漏洞,一个足以让他坚持下去的破绽。
无论吃饭睡觉,他都咬紧牙关思考。同事们这几天对他敬而远之,因为他成天皱着眉头,脸色严肃得发青。
终于,他找到了。
虽然文字像河水一样汹涌流动,但在它的源头,却是可控的。一篇文学作品有一个静止的、可捕捉的时刻,那就是它被创造出来的那个瞬间。
根据这一理论,“进入”这一目的固然不可实现,但是在初始一刻“产出”又是否可行呢?
他决定从无害之物开始。“我的床脚有一盆花……”他写道。他写了花瓣的颜色和形状,雌蕊和雄蕊的数目;他想像花苞的香气,花种的大小,以及这颗种子萌发成长的种种艰难……他也没忘记给安个花盆。创造的过程比想像的还要辛苦,因为这花的生物学种类完全是他臆想而成。最后,他郑重地在纸上写下:
“……当我扭过头时,只见那盆花悄然无声地、像以往一样吐露芳香。”
他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放下笔,扭过头去。
那盆花就在床脚,仿佛一直就呆在那儿一样,花盆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屋里飘荡起一股很久以前便存在着的香气。
他把花搁在一边,开始构思其他东西。创造一个新世界就甭提了,那些多如牛毛的细节编造要么完不成,否则足以让他的余生在精神病院度过(前提是他在文中建了那么一所)。装修自己的屋子倒是挺划算,但他不确定房东看到成果后是会欣喜若狂,还是咆哮着把他从窗户掀出去。
这时正是初春,窗外桃花绽放。我们的主人公抱着稿纸孤零零坐在床上,突然觉得非常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