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试菜 ...

  •   周婆子这招,遇到细心的女主子也许就好好当个事儿审了。可这不是深宅内院,孟大老板不耐烦听这些虚头八脑没影儿的事儿。就算这个若英是细作,哪有现在就急着下毒的道理。
      “行了,管事跟这位婆婆把工钱结一下,多给几天的工钱。”
      周婆子愣了,怎么回事,她还有好些话还没说呢。刚要开口,就见孟之方一个眼神,那个管事就把她给提溜出院门外头了,“也不看看那位若英姑娘穿的那身衣裳,是你能随便矫情的吗。”管事早就不满一天三顿顿顿吃素了,好不容易有肉还是凉拼。跑厨房去暗示了半天,这老婆子以为抓住了主家心思就不把他放在眼里,暗示了三次要吃几个硬菜愣是装听不懂,后来还骂他吃坏主子家产。今儿能有她的好?随手掏了几个铜板扔给她,“不用找了。”

      感情,两人都猜错了自己老板的意思。也怪若英,明明衣服买来了,还非要洗一洗再穿。不说衣裳,就说那头发,中不中洋不洋的也不像个丫鬟。(若英:那是马尾!)

      房里,孟之方看着若英,那手指绞着都快断了,也不在意她的小心思,“没事就去前边儿帮忙吧。”
      若英诧异,“老板不听我解释就相信我了?”

      孟之方也不多说什么,揉揉额头,“想解释那就说。过来给我揉揉。”那个周婆子是小满招来的,大概没给别人家做过什么像样的菜。第一天吃饭的时候觉得菜少了点就让她加个菜。她自作主张给端了盘冷切肉来,想着速度倒也快便夸了一句。谁知道自此以后凡是让加菜就是冷切肉,猪肉、牛肉、羊肉倒是知道换着来。瞧着挺爽利的人,怎么就——走了也好。

      若英想了想说,“我不会。”这可是封建时代,自己又没有想爬上主子床的意思还是跟他保持距离的好。也不理他怎么看自个,径自把厨房的事儿解释清楚,最后说道,“我其实不会做饭,老板您想想办法吧。”

      一通解释,若英倒忘了提那壶里没水的事了。也是她新上手,不知道这给主家泡茶的热水要随时备着,跟不知道主家喝茶的热水不是在那大灶而有小炉子随时用好木炭温着。
      当然,孟之方也没随身带着操心这些事儿的人。

      这一大中午闹的,要么说是厨房重地闲人免进呢,是非太多!

      ~•~•☆•☆•~•~•☆•☆•~•~•☆•☆•~•~

      晚上,终于得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与空间,若英躺在硬硬的板床上叹气,这穿越的第一天,明显的适应不良啊。还把人家厨娘给搞没了。好在老板说晚上有饭局不在院儿里吃,否则她真的要内疚而死。帮着小满哥跑去找人牙子介绍妥帖些的厨娘,也不知道小满哥挑的怎么样。总之,前边儿布店打烊,她就下班。才不学小说里的奴婢等老爷回来再接着伺候呢。
      猛的想到这可不是在自个儿家里了,连忙跳起来把门闩给插上。这才放心脱衣服睡觉。
      脱衣服的时候才发现那个捡来的铜坠子竟然也跟着来了。奇怪,衣服首饰全都来了,唯独这身子不是自己的?忍不住就着昏暗的油灯看向自己的大腿内侧。“啊!”果然有个钱眼儿大小的黑色胎记在。
      这是怎么回事,她糊涂了。难不成,她倒穿了历史一百年,年龄缩小了十岁?怪不得初开始对着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应感呢,感情就是自个的。只衣服有些松垮,就误以为是换了具身子。

      又照了照镜子,这脸虽然眉眼相似可比自己十八岁的时候好看多了。若英忍不住偷笑,唉,坠子啊坠子,既然你有缘跟我一起到这个时空,那晚上你也陪着我吧。
      出于极大的不安定感,若英决定戴着坠子睡觉。

      迷迷糊糊——
      又是水的感觉。两手拨了下,果然是水,只是没有声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床呢?
      心念一动,果然身体又接触到了硬硬的床板。

      再睡——
      又到水里了。不急着害怕,还有比穿越更惊悚的么——若英轻轻的睁开眼,生怕像自己出穿越来时一睁眼的功夫就被扔出了这个水的世界。

      是水,又不像。因为没有水声。深呼吸,没有丝毫阻滞反倒因着呼吸而神清气爽。她看不到的是周遭的这些水伴随着她的呼吸从身体的各个部位进入体内四肢百骸每个细胞。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一睡着就会自动出现在“水床”上?那以后睡觉要插门了(你什么时候睡觉不插门了),否则万一有人进来一看床上没人,不要吓死哦。
      嘿嘿,若英不禁想要捂嘴偷笑几声。

      惊悚(又是惊悚……)的一幕出现了——她碰不到自己!

      可是她能感觉到这水啊……若英试探的拨了拨身体周围的水,侧头看去,终于发现不对。原来自己的手虽然能感觉到这“水”,却是无法撼动分毫,原来这才是没有水声发出的原因。难不成进来的只是她的灵魂?

      若英后知后觉想起一事,难道这就是那些种田文里边儿用来种那一亩三分地的随身空间???就是那比外界生长不知道快了多少倍,但是熟了却又永久都不会烂掉的矛盾空间???发了!!!
      既然是种田文里出现的东东,那穿越大婶是要让我来一把种田?可她虽然长在红旗下活在农村里,听老爸的号令拔拔草打打药水还是成的,让她种地就有些难为了。她只知道北方白露种白菜,下霜以后收,好像中间要绑一下让它把里面的心儿长结实。储存白菜的地窖她也晓得怎么弄……还有,还有,哦,对了,她知道种地瓜就是红薯要翻秧,还有啥来着……怎么想什么都不全啊,这可怎么种?

      可是人家都有地,我这里没地啊。全都是水,就算有地她也碰不到,因为进入这个空间的是她的灵魂……
      思来想去,若英终于面对现实摆脱鸡冻状态,闭眼享受道,好吧,暂时把你当做水床好了。
      若英也不急着出去,只在这无比舒服的地方睡觉。在这个空气是水做成的,云是水做成的,床也是水做成的地方好好的休息。才不要去睡那硬邦邦的木板床呢。

      ~•~•☆•☆•~•~•☆•☆•~•~•☆•☆•~~•~•☆•☆•~•~•☆•☆•~•~•☆•☆•~

      河扣顾名思义,就是几条河交叉之处好比纽扣连接四面八方,交通极是便利,又距海口不远,当真是块宝地。比上海虽远远不如但因除金融业外河扣多有仿效,因此有小上海之称。一些辛亥革命之后的西方新式思想就是从这些河水沿岸的城市推广开来的。

      河扣还很年轻,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早些年的那种轻型的木船在这里不好停靠,但现在的货轮却是非常好的地方。若英对着地图想了半天,到底没想起来这是现代的哪个城市,毕竟高中学的地理只是皮毛。

      解释一下,现代的货轮动辄上百万吨,这类小地方当然不可能比得上上海的海拔与地理位置,但此时过些几十吨的货轮还是可以的。

      河扣原本以标志性的地理特征分为河阳与分户两区,后经济发展人口剧增,民国之后增加新区,当时隶属直系军阀的冯玉祥将军恰巧路过受请将新区命名为开宁,由此河扣的政治中心便迁往了开宁。原本的市府所在地理位置极佳,举行拍卖之际孟之方得知这一消息命小满携带盐业银行的支票参加竞拍,意外失利。孟之方就是因为这件事赶了过来。得知小满避开河阳区,在分户开张营业,面色好看了不少。

      开宁背后傍山,市府旁边就是新建的学校,分男子与女子两部分。孟之方有意在开宁寻找新店位置,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繁华之地的早晨注定是不能够以平静开始的。间歇的有几声咳嗽,之后就是拆装门头板子的声音,接着就听滋啦一声,想来是油条下锅了。

      河扣的早晨第一波出现在街上的当然不是瑞源祥,也不是这炸油条的。而是倒夜香的,这时候鸡鸣三声天还没什么亮堂劲儿。前面大白天看到的味道怪异的车想来是泔水车无疑了,有那饭庄子酒店生意好的,一个中午就把泔水桶盛满,自然倒泔水的也只有白天忍着被路人鄙视去做了。
      有一时间,甚至更早起来忙活的是那些炸油条,炸果子,做火烧、烙葱花油饼、千层饼、剁馍、煎包、水饺、馄饨、包子的,这是典型的北方吃食,还有粉面摊子上热干面,热干粉,原汤面,原汤粉,牛肉面牛肉粉...还有宽粉,细粉,手工粉,各式各样的面窝、米线等等主料都是大米,他们有些批发有些自卖,倘若不极早起来忙活,早上怕是不够卖。

      这是吃的,还有喝的呢。就说这粥吧,小米粥、大米粥、黑米粥、八宝粥,绿豆汤、银耳汤、酸梅汤、鱼汤糊粉、藕粉等等等等,一个卖粥的摊子上摆着一车素色坛子,里面装了咸菜,干子,豆米,腌萝卜条,酸豆角,藕丁,辣椒等等十多种小菜.随意吃随意拿,真真是丰富。

      当然了,少不了各式各味的豆浆。

      天大亮了,早市陆陆续续上了人。早市不兴吆喝的,各家谁要卖什么就把最得意的菜品选个新鲜的样品摆在显眼处,谁要买什么就直奔目的地,然后急齁齁的回家做饭。免得回去晚了被婆母责骂,又耽误了孩子读书上学堂。
      那些个卖菜的都是附近村子的农户,昨个晚上或者今天天刚有亮滋味儿就去下地摘菜,收拾齐整了往这城里的早市赶。有那会为人的就三五不时的把些自家地里的菜与相好的摊位跟前的主家一把,拜托他们帮忙占地儿,免得下一次一个起晚了被人占了去。
      买卖大些,又常来的,便去公安局里买号儿。圈了一块相中的地方做生意,灵活些的便把些空子租给别人好赚回些本钱。

      不过这些之外,还是要缴税的。
      寻常农家不过几把青菜卖了想赚个零花,一缴税什么就也剩不下了,就动些脑筋两家合一家摆摊。另一个起身溜达到不远处,就等那收税的过去再回来。

      这收税也有讲头,现在都讲民主公正,什么样的摊子缴多少税都是有专门的□□的。收税的拿了那单据来收钱,临撕给商贩的时候,拿支笔由1变作2,由5变作10,现写现撕,还从来没见有人问这是为什么,也没见有人不肯给的。

      倘若有人因为这个闹将起来,怕也会被人叱为疯子韩国人一类吧。

      天再亮堂些,卖菜的得了几个钱儿了,便肯就着自己带来的硬窝窝头、地瓜饼子去早点摊子买上一碗热乎的甜汤或羊杂汤就着吃了。有带小孩儿的也肯花几个钱给他们买根油条或者甜芝麻烧饼来吃。
      没卖出菜的大抵要咬牙扛着,早市过一半的时候不想自己肚子还饿着反倒迟疑是不是要把这菜减价卖出,否则便把那种子跟挑担施肥的功夫钱也赚不回来了,这菜一过中午就没个样啦!更别提还有那由1变作2的营业税、占地税呢。

      若英睡了一夜,神清气爽。钻到厨下发现没有存粮,心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不是我不愿意做饭。正想去问问小满怎么办,就看到他捏着一个大洋过来了。
      古董啊……若英又想流口水了。
      “哎,英子!走,哥带你去买好吃的去。”
      虽然之前听小满说过一个大洋不少了,可瑞源祥店里的绸缎最便宜的也得一块大洋一丈,让若英不得不怀疑这一块大洋在这个泡沫时代的作用。一个大洋能买什么好吃的,若英揣着心里的怀疑,脚还是自动自发的跟了上去。

      穿门过巷,这一块大洋,买了二斤点心,还是四个花样:虾稣卷、芙蓉卷、绿豆糕、玫瑰糕各半斤五块装。这家店实惠,买一斤送一块试吃糕点,小满得了两块,还是不同馅儿的。各个掰开,你给我一半我给你一半,尝了尝。
      “好吃吧。”
      “好吃,我还想吃。”仗着小满和气,若英就没打算忍着自己肚子里的馋虫。
      “想吃自己买去。”小满得意道。感情带她来买好吃的就是吃这点儿啊……若英委屈的看着小满手里剩余的铜板,“我没吃饱……”
      “走吧,我带你去吃豆腐脑。”
      吃完豆腐脑,想起当家老板的早饭还没着落,于是捡那大大的果子,撒了密密一层芝麻的油饼买了些回去。
      米店还没开市,没米下锅熬粥,小满便跟若英吃饱之后使若英拿了个煲子回去端了些豆汁回来。

      若英端着豆汁儿回去的时候,小满跟另一个专门服侍孟之方的小厮已经伺弄孟之方洗漱完毕。又捡那昨晚酒席上打包回来的菜热了摆桌上,最后才是他们出去买的这些吃食儿。

      从头到尾,若英就没见小满买的那些糕点上桌。难不成真是留给我吃的?若英又兴奋了。

      站柜台站到一半,老盯着那两包糕点不自觉又饿了。趁着小满盘账的空隙,凑了上去,“小满哥,什么时候吃玫瑰糕啊?”
      小满笑嘻嘻的看她一眼,“馋了?忍着,这是我孝敬咱们小姐的。”

      若英悲愤欲死,小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大夏天的你也不怕放臭了!怨念的躲到一盘画圈圈,把小满给逗笑了。闲聊了一会儿,若英说起城外那片泛着青茬的麦子地便把疑惑问了出来。给小满笑的呀,这是鱼米之乡,怎么能是麦子地呢。
      给笑了一通,终于知道原来这事儿是有会看天象的老人说不几天就要下雨,这不是赶着下雨之前把稻米入仓么。
      若英想起早时候,自家齐上阵拉着石碾碾场院的情景。
      那个时候早,没那么多水泥地给农民晒粮食。公路?那个时候路虽然窄,可车也少啊,多好的地方,愣是没人想着占公家便宜。一年一年的,全家齐上场,两个人一轮,换着拉那几百斤的石头碾子压场院,到晒完麦子又得一铁锹一铁锹把压结实的地给刨松喽,那叫一个累啊。
      这都是正常程序之内的,风调雨顺的年份,人也少累点儿。可也得注意着点儿老天爷的脸色,看看天色不好,可不是要抢收么,不然一场雨下来那场院就白碾了。不过这样收法怕也是会减产不少吧。这个时候也没有天气预报,不知道那雨到底准不准。又想到那正赶来的孟家三小姐,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雨前赶到,一时间胡思乱想竟呆怔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五章 试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