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君心难测 ...


  •   杨氏虽然口口声声说来服侍小主人的,但姬瑄毕竟不是真正的古代贵族子弟,如何能心安理得让一个老人来照顾他?他也习惯了长宁岁安的贴身伺候,索性就让紫电青霜二人服侍杨氏。
      化名杨九的原玖倒是归于苏一等八人的护卫类,只是一下子便以武艺取代了苏一成为护卫中的新任“老大”。

      当晚,已经月余不曾出现在素心院的苏清辰突然到来,姬瑄微微一惊,急忙起身让座,又含笑招呼道:“二哥。”
      苏清辰却挥退众人,径直走到姬瑄面前,一双灿如星辰的眸子含着丝丝清愁,直直凝望着姬瑄,幽幽道:“小若,你近日来对我愈发疏远了……我每日不来你这里看你,你便一点也不愿去见我?”
      姬瑄心中一个激灵,也不知道是该感到恶寒为好,还是该感到不安为好。他窒了窒,强展笑颜道:“哪有,二哥不是也忙于正事……我不想惊扰了二哥。”
      “不想惊扰?”苏清辰低低重复了一句,凝眸看着姬瑄,面上愁色渐渐褪去,却显露出一丝凛然寒意,语调依然轻柔缠绵:“小若,我不想逼你,但你也不要逼我,可好?”
      姬瑄一时无言以对,心里一阵烦闷。

      苏清辰却转移了话题,神色含了丝似笑非笑道:“这两日小若结交新友,又尽兴狩猎,不知可还畅意?”
      “还好。”姬瑄容色淡然。
      “封家……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倒是未曾听说过有姓封的。”
      姬瑄心中已知苏清辰对他的行动几乎无不过问,于是叮嘱过长宁与苏一不必刻意隐瞒他与风盛扬结交之事,只是改风为封,对于风府的事也少提。
      “衰落旧族,不足为道。”姬瑄淡淡笑道,“二哥何必记挂于心?我也只想找个同辈之人说说话。”
      苏清辰立即柔声道:“是我不好,这些时日只顾得忙于吏部之事,冷落了小若。”

      姬瑄微垂目光,轻轻道:“二哥尽心正事才好,我也不是无事可做。”
      苏清辰微笑道:“青枢先生说,小若近来文字愈发流畅端秀。等小若加冠后,若是嫌那奉车都尉繁琐无趣,去任中书舍人也必能胜任。”
      姬瑄已知熹朝男子并不是限定二十而冠,十七八岁就行冠礼的也尽有。而中书舍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官位虽只正五品,却是天子近臣,权柄颇重。
      苏清辰既这么说,想必不会信口开河,必是受了苏煦的默许,那么是苏煦有意栽培他了?
      姬瑄心思宛转,面上却露出腼腆之色:“二哥过誉了。我才学了几日的字?如何敢厚颜自得?”

      苏清辰一笑,并不再说,只是凝眸注视着姬瑄,目光中似有无限温柔缠绵。
      姬瑄被他看得有些坐不住了,忍不住轻轻侧过脸去。
      只听苏清辰温言道:“过几日是令懿的生辰,宫中想必会设宴,小若要是不想去,我便去请医师来装装样子,瞒过父亲。”
      姬瑄一怔,脱口道:“我为什么不想去?”转过头来,见苏清辰虽然嘴角带笑,眼睛却黑沉沉的如一方墨玉,低声道,“陛下也会露面。”
      萧莳也会在吗……姬瑄心思微微荡漾。他其实并不怎么怕萧莳,只是偶尔想起长宁节那日的事,难免有点不自在而已。
      何况那日已经说清楚了,萧莳最后也承认他失忆了,应该不会再对他怎么样。
      如今他是臣子,总不可能一直避着皇帝不见面吧?

      姬瑄微微吐了口气,眉毛一扬道:“二哥难道认为我怕见皇兄?”
      “岂敢。”苏清辰伸手,为姬瑄梳理了额头一缕乱发,缓缓道,“我只怕你受到一丝委屈。”
      “又不是什么大事,小小争闹而已。”姬瑄淡然道,“二哥放心,我知道分寸。皇兄心结已解,我身为臣子,总不至于还赌气吧?”

      苏清辰不再多说,转而又低声轻语:“小若,你实话告诉我,义顺夫人是不是你请来的?”
      姬瑄微微一怔,轻轻叹道:“我每每思及母亲,脑中竟是空空落落的,许多记忆失而难寻,正巧杨夫人派人来打探我的消息,我也就说我病愈后甚为思念亡母音容。我也未曾想到,夫人得讯后,会亲自动身前来照顾我。”
      姬瑄抬头看了苏清辰一眼,眼中仿佛闪过一丝如小鹿般的惊怯:“夫人对父亲似有成见,我也心实难安,还请二哥不要见怪。”
      “我怎么会怪小若?”苏清辰柔声道。“杨夫人只是过于担心你。就算看在小若的面子上,我也会对她十分礼敬。”

      * * * * * * * * * *

      永熙元年的十月初三既是立冬,也是贵妃苏令懿的生辰。
      虽然不是中宫皇后,萧莳待苏令懿也算相当荣宠,服用仪仗仅在皇后之下,早早下诏令内廷置办宴席,又召苏煦全家入宫赐宴,让父女兄妹相见,以慰思亲之情。
      姬瑄也是自从来到熹国数月后,初次见到张皇后与苏贵妃。

      嘉钦殿内华光耀目的宝座上,大熹天子萧莳居中,苏太后居左,居右的则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年轻女子。
      女子身穿朱衣黼领、同色蔽膝,褾襈皆是如霞朱色,头戴两博鬓与首饰花十二钿,宝光耀眼如雪,整个人仿佛置身于瑰艳霞彩中,映得人满目生花。只是脸颊苍白,唇色粉淡,掩不住病弱之容,在华衣红妆之下更显憔悴。
      姬瑄观其服色,知道这女子必是皇后张氏,出自清化张氏,侍中、太子太傅、赠太傅张合之孙女,秘书监、赠郑国公张棠之长女。

      张皇后所穿乃是宴宾而服的朱衣,看上去十分端庄隆重;而苏令懿身为盛宴主角,坐在苏太后之下,衣饰亦毫不逊色:鬓戴金翠花饰九钿,外着绯罗礼衣嫣红如霞,料质比之张皇后的衣裳更显鲜艳明媚。鬓边一支宝钿垂珠微微晃动,金光闪耀,衬着如雪似玉的双颊,于十分美丽之中更增三分艳色。

      因是家宴,萧莳一开始便说了不必拘礼。文靖侯府除了外放为官的苏清泽一家不可能跨越千山万水飞身前来,其余众人皆至,以男左女右,分席而坐。
      坐在苏煦之侧的姬瑄微微举目扫视了一下对面,见秦氏举止依然端庄恭谨,苏令婉依旧是一脸娇怯柔懦。
      姬瑄依然是保持低调作风,只看着萧莳与苏煦、苏清辰父子一来一往的谈笑,而苏太后与苏令懿也不时笑言几句。张皇后为人极端静,倒不大说话,只含着一丝恬柔的笑意,看着萧莳。

      姬瑄正浅酌慢饮,骤然只听上座的萧莳浅浅笑道:“表弟今日倒是沉静寡言,怎么不说话?”
      姬瑄一怔,放下金杯,只得在嘴角凝起一丝笑意,欠身道:“皇兄想听臣说什么?”
      “说说科举改革一案。”萧莳眼神似笑非笑,语气却十分温和。“苏相前日上了奏章,朕已下诏令行。表弟果然不愧为皇考赞誉过的‘才识过人’。”
      “科举……改革?”姬瑄一愕,几疑听错。“皇兄所谓何事?”
      “表弟何必谦逊?”萧莳轻笑,“增添殿试,分三甲放榜,糊名誊录,及第者为天子门生……岂非妙思种种?朕原以为清辰之才已是少见,不想表弟灵慧更胜一筹,苏相父子皆为栋梁,实乃社稷之福。”

      姬瑄这才想起两个多月前好像写过一些科举制度的笔记,只是……他什么时候有让苏煦上奏章进行改革?姬瑄忍不住看向苏煦,同时心中惊震不已:他应该没写下什么大逆不道的文字吧?
      苏煦从容自若,含蓄笑道:“陛下过誉了,朝中人才济济,陛下明见万里,臣父子何以敢独当栋梁。”
      萧莳又转而夸赞苏煦“苏相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若无苏相在朝辅政,朕何以得安”,一脸依赖崇敬之色。
      姬瑄冷眼旁观,只觉要不是早知萧莳对苏家暗怀怨怼,光看萧莳的言谈举止,何止是君臣和乐融融,简直是礼敬万分。
      苏太后笑着打断道:“今夕为家宴,陛下与兄长何必尽说些朝中之事。再说下去,令懿可要恼了。”
      苏令懿盈盈一笑,柔声细语道:“陛下高兴便好,臣妾惟愿陛下日日欢颜,岂敢有怨。”

      酒至半酣,萧莳命歌姬舞女退下,又对张皇后道:“皇后身体既然不适,不必强撑,早些回去安歇。”
      苏太后也道:“我知道你的孝心,这里也无外人,你回去歇息,好好将养。”
      张皇后绽出一丝颇含虚弱的笑容来:“臣妾不过微感体虚,想来是秋冬气寒所致,并无大碍,陛下与母后尚在,臣妾岂敢离席酣然入睡?”
      苏太后叹了口气道:“罢了,皇后扶我回寿仙殿去。”又对苏令懿道,“你们父女兄妹多日未见,正可趁此好好叙话。”
      苏令懿忙起身拜道:“是,多谢母后。”

      太后皇后既离席,萧莳亦含笑起身道:“朕亦不在此惊扰你们父女叙谈了。”
      “陛下,这不合规矩,臣妾岂敢……”苏令懿忙跪拜道。
      “天家亦有人情,母后都说了让你们叙话,此事也不过一年唯一日,贵妃无须不安。”萧莳向殿门走去,路到一半,忽然回身道,“对了,朕上次说要写给表弟的《宝剑篇》,一直未有空暇,不如今日完成也好。表弟且随朕去玄华殿取字。”
      姬瑄心内惊诧着起身:他可是半点不知道萧莳什么时候说要写给他《宝剑篇》的。但天子金口玉音,他自然只能从命。临行时,眼角余光似乎扫到苏清辰敛起笑意、隐含阴霾的脸,一霎而过,却不十分真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