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宋金和议 ...

  •   前线传来消息,金国撤军,襄阳之围已解,太子要回建康了。
      车马到的时候,已是黄昏,几个月的别离,太子的容颜憔悴不少,征尘满面,略显疲惫,只有那双深沉的眸子在看到我的时候微微波动。
      我率领众人行礼:“恭迎泾王皇太子殿下凯旋归来,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朗声一笑,跃身下马,亲自扶我:“本王不在建康之日,爱妃辛苦了,请起。”
      身后贾氏轻唤一声:“殿下。”几步越过我,迫不及待地扑入太子怀中,久别重逢,积蓄了满腹相思,未及倾诉,眼中已是珠泪滚滚。
      史明珠低着头,握着手里的帕子,神情漠然。
      其他人都识趣地望向别处。
      我慢慢退到身后,抬眸,太子的目光越过贾氏,正看着我,我低下头,默默无语。

      太子的人招我议事,我赶到正厅,人已到齐了。
      我发现真德秀也在,正在奏事,我看了他一眼,走到太子身边坐下,他尴尬地停住。
      沉默片刻,孟珙站起身道:“此事事关太子妃,真大人何妨直言。”
      真德秀尴尬地咳了几声,看向太子,太子微微颔首。
      真德秀这才开口,原来,朝廷圣旨到,金人答应议和,条件是由我和太子担任宋国使臣,和他们签订和议。
      堂上传来低低的议论声,大多数官员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太子扭头看向我:“你意下如何?”
      “臣妾愿随殿下一同赴京。”我道。
      他点点头,转过身宣布:“本王决定携爱妃即刻启程,建康事务交由真大人和秦大人共同执掌。”
      真德秀和秦寿一起跪下呼道:“臣等为泾王皇太子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经过一番跋涉,我们平安到达临安,杨皇后亲热地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不时言语暗示我,该给太子殿下开枝散叶了,我微笑着点头,我和太子一直未圆房,皇后自然知道,所以她频频看向太子,眼神极为不悦。
      宁宗皇帝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太医说是风寒,已经卧床多日。
      我和太子见到他的时候,他有气无力地躺在宽大的龙床上,人已经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听到我们进来,他勉强挣扎着抬起头,唤了声询儿,便说不出话。
      太子抢步上前,跪倒在他面前,眼中隐隐泪花闪烁。
      见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叹了一声:“何必生在帝王家。”
      声音极低,然而,太子仍是扭头看了我一眼,似乎听到了什么。
      回王府的路上,太子默默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抚弄袖子上的精致小花边。
      他忽道:“爱妃,建康之事,你立下大功,孟将军对你敬佩有加,本王也甚感欣慰。”
      我道:“只可惜,殿下宁愿相信一个才能平庸的真德秀,却不肯相信臣妾。”
      他脸色一变,眼神尖锐地看向我,我一脸无辜:“难道臣妾说的不对?”
      太子默然良久,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我:“这是孟将军从金国细作身上搜来的,你自己看吧。”
      我打开一看,竟是义父的笔迹,信上嘱金人利用两国交战之机,将太子击杀,事成之后,宋金签订停战和约,互为兄弟之国,岁纳币五十万,绢五十万,另外出兵十万助金抗击蒙古。
      我只觉口中一阵苦涩,义父啊义父,想不到你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糊涂到如此地步,倘若太子真得死在金人手中,宋军必乱,金人趁势取襄阳,江南危矣。
      太子面沉如水:“本王为顾全大局,对他一忍再忍,想不到他一意孤行,定要取本王性命方肯罢休。”
      把信还给他,我坦然道:“太子若怀疑臣妾,臣妾无话可说。”
      太子深深看着我:“你若与此事有关,就不会和本王一同来临安。”
      我一愣,微笑:“多谢太子信任。”
      他转身拉住我的手,“清儿,我们是夫妻,俗话说的好,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要你能说服史太师放手,我可以即往不咎,保他下半辈子平安富贵。”
      义父会放手吗?他那样的性子……
      我很快把问题抛还给他:“倘若他不肯,太子打算如何?”
      太子目光深遂:“如果真有那一日,我和他,你会选择谁?”
      微微一笑,洒脱地甩一甩衣袖,我转身就走,边走边道:“大家同坐大宋这条船,船沉了,谁都别想逃。”
      他的声音从后面追上来,带着几分恼意:“这话,你应该对你义父说。”
      听到他的话,我不答,继续往前走,心里暗想,你们之间的争斗与我何干,我自始至终只是个旁观者,七爷大仇得报,我便下船,随你们怎么闹去。

      谈判地点就设在临安城外一处皇宫别院,清幽宁静,景色优美,不会有外人打扰。
      门外高呼:“金国皇太子驾到。”
      门开处,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衣饰华贵的青年走了进来,青年生得十分俊秀,脸上挂着优雅的笑容,行止间隐隐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气度。
      朝廷只说金国使臣和谈,并未点明是皇太子,金国皇太子完颜守绪以使臣的身份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件事太过诡异。
      太子沉默片刻,笑道:“贵国皇太子突然驾临,稀客稀客,请坐。”
      众人分宾主坐下,完颜守绪微微一笑:“本太子久闻贵国太子风采,今日特来相见,想和贵太子谈谈和议之事。”说罢吩咐身旁中年文士打扮的汉人:“崔立,把和约呈给太子殿下。”
      这名唤崔立的汉人生得獐头鼠目,颔下一绺长须,一看就是奸滑之人,此时只见他捧出文书,傲慢道:“这是我们金国拟好的条件,请殿下过目。”
      太子接过文书,一页页翻开,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红,半晌,他把文书放下,不悦道:“你们的条件太苛刻,请恕我无法接受。”
      我接过文书一看,上写金与宋互为叔侄之国,宋岁纳绢五十万匹,银五十万两,比上次的三十万,足足增加了二十万,怪不得太子勃然变色。
      我抬眼看着对面的完颜守绪,笑了。
      我一笑,我们这边的人都笑了,太子也笑了起来。
      完颜守绪面不改色,冲我微微颔首:“早闻太子妃盛名,果然闻名不如一见。”
      我淡淡道:“不敢不敢,完颜太子,这些条件是你们皇帝拟的吗?”
      完颜守绪道:“不错,只要宋国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和宋国结为盟约国,互不侵犯。”
      我笑道:“其实我们也有一份拟好的文书,请殿下稍等片刻。”
      众人都诧异地看着我,文书一向由金国方面拟好,再由我们商谈之后确定,我们的主动权是非常少的。
      我起身进书房,挥笔写下一页文书,转回座前,先给太子过目,太子赞赏地看了看我,微微一笑:“请完颜太子殿下过目。”说着,他将文书交给完颜守绪。
      完颜守绪看了之后,神情异常平静,让我不禁暗暗讶异,我拟的条件比金国还要苛刻,他竟然还能如此镇定,没有丝毫情绪变化,说明他是个自制力极强的人,绝非泛泛之辈。只可惜,此人生不逢时,注定要做亡国之君。
      完颜守绪缓缓放下文书,开口道:“这些条件我们不能接受,我们之间分岐太大,和议根本无法达成,除非你们能做一些让步。”
      我反问:“为何你们不能做些让步?”
      完颜守绪淡淡一笑:“你觉得以你们的实力,可以和我们平起平坐?”
      我道:“至少,我们没有蒙古这个敌人,我听说你们在蒙古人的攻打下,损兵折将,连丢几座城池,山东的地盘大多落入蒙古人之手,连年征战,国内已是民不聊生,群雄并起,各处地方武装不断抢占你们的地盘,连皇都都不得不迁到汴京,和我们宋国相比,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完颜守绪脸上露出一丝悲痛的表情,转瞬即逝,默然片刻,他开口道:“只要你们的条件可以接受,我会考虑的。”
      我道:“其实我们的条件并不过分,只要你们把从前占领我们的京兆府,凤翔归还我们,答应永不南侵,每年岁纳八十万两白银,我们就和你们结为盟约国。”
      崔立厉声道:“太子妃,你这是狮子大开口。”
      乔行简忙打圆场:“各位稍安勿躁,我们再谈,再谈。”
      赵询正色道:“完颜太子此言差矣,金国东西两线作战,早已兵疲将乏,倘若我们能缔结盟约,共同对抗蒙古,对你我来说,何乐而不为。”
      完颜守绪沉默半晌,笑了起来:“太子殿下,你们的军队连我们都打不赢,去打蒙古,岂不是羊入虎口。”他看向左右,金人哄堂大笑。
      南宋这边的人个个露出怒容,连乔行简都不吭声了。
      我冷冷道:“既然完颜太子毫无诚意,我们不必再谈下去,何必浪费口舌,殿下请回吧,转告你们皇帝,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是朋友,不答应,我们就是敌人。”
      金国那边的人立刻变了脸色,若非完颜守绪以目示意,他们几欲拍案而起。
      完颜守绪神色复杂:“太子妃,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如此咄咄逼人。”
      我道:“并非如此,而是你们金人连年侵我边界,杀我百姓,战火不绝,倘若换作我们侵略你们,太子会作何感想?”
      崔立勃然大怒,欲起身和我理论,被完颜守绪强行按住,沉默了一阵,完颜守绪温和道:“不如我们各让一步,我可以答应永不南侵,至于岁币,仍按前例,银三十万,绢三十万。太子,太子妃意下如何?”
      乔行简早已喜形于色,起身道:“完颜太子,这个条件我们……。”
      太子迅速打断他:“乔大人,今日和议之事还要上奏父皇,由他定夺。”
      乔行简这才意识到自己逾矩了,老脸一红,喏喏坐下。
      太子道:“和议之事明日再谈不迟,来人,设宴,好好款待金国贵客。”
      下人端上美酒佳肴,乔行简红光满面,站起来给大家敬酒,说了一大堆阿谀奉承的话,紧接着,一队身姿婀娜的豆蔻少女鱼贯而出,歌舞助兴,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一个纸团突然从人群中弹射出来,悄无声息地落入我袖中。
      趁无人注意,我迅速打开纸团一看,上面潦草地写着两个大字:快走。
      我立刻抬起头,众人各自喝酒吃菜,欣赏歌舞,并无异状。
      我扯扯太子的衣袖,他扭头询问地看我。
      我缓缓把头靠上他的肩,轻声耳语:“臣妾头疼,想回家。”
      他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表情,我从未主动靠近他,更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他亲近,片刻迟疑,他伸臂揽住我的腰,向完颜守绪道:“殿下,爱妃身体不适,本王先送她回府休息。”
      完颜守绪担忧道:“太子妃脸色很差,让在下的随行御医先给她看看吧。”
      太子道:“不必了,乔大人,好好款待贵客。”
      乔行简道:“臣遵令。”
      我注意到那个叫崔立的官员频频向完颜守绪使眼色,完颜守绪神情犹豫。
      崔立忽起身道:“主人走了,客人哪里还有心情玩乐,太子妃身体不适,先回去歇息,还请太子殿下留下来,大家好好尽兴,不醉不归。”
      太子尚未答话,我偎入太子怀中,伸臂环住他的颈,软语央求:“臣妾好难受,送臣妾回去好吗?”
      他眼神微讶,忽然将我拦腰抱起,往怀里紧了紧,笑道:“好酒好菜,各位慢慢享用,在下先告退。”
      完颜守绪始终沉吟不语,崔立等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离开。
      我松了口气,这时方感觉他的怀抱温暖舒适,步子迈得沉稳从容,身上的酒香味淡而醇郁。
      太子把我抱上马车,吩咐车夫快走,我闭上眼休息。
      他柔声道:“好些了吗?”
      我没睁眼,轻轻嗯了一声。
      额头觉着被他微凉的手指轻轻一触,我立刻偏过头。
      他沉默片刻,突然一把把我搂了过去,我吃了一惊,睁大双眼看着他。
      他伸手按在我额头上,片刻,缩回手,语气温柔:“还好,没有烧。”
      我慢慢挪开身子,向车内靠了靠。
      他包住我的小手,笑道:“手怎么这么凉,是不是穿少了衣服。”
      我挣开他的手,扭头望窗外。
      他一伸手把帘子密密地拉紧,温和道:“入了秋,有些凉意,你身子不适,不要吹风。”
      “我累了。”我道。
      他停下来,默默地看着我。
      我缓缓侧过身,背对着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