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恩威并施 ...

  •   大夫说,贾氏的预产期就在这个月底。
      如果孩子出生,是个男孩,将是太子的长子,这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很清楚。
      我继续忙我的事,从不去正院,然而,贾氏却突然到偏院来找我。
      我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交集了,她出现在我面前,我倒有些意外。
      “我快生了。”她挑眉,挑衅地看着我。
      我嗯了一声:“恭喜。”
      她美丽的脸上露出一丝失落:“谢道清,你不害怕吗?”
      我道:“怕什么?”
      她轻抚着自己挺圆的腹部,扬声道:“这孩子,是太子的长子,我生的,你不怕将来?”
      我微笑了一下,示意鸣玉:“送夫人。”
      鸣玉上前:“夫人,请。”
      贾氏恨恨地瞪了我一眼,扭身往外走。
      几日后,贾氏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赵维,我在兵器司和墨少仆调试刚发明的火雷,没空去,派鸣玉送去虎头帽,金银锁贺喜,贾氏原样退回,叫人带话:“太子赏的尽够了,你留着自己用吧。”
      鸣玉气愤不已,我一笑置之,转而把东西赏给了一个刚生孩子的下人。

      几日后,朝廷颁下圣旨,金军围攻襄阳,襄阳危急,我的义父举荐太子领兵出征,和赵范部十万宋军一同支援襄阳。
      太子出发那天,我静静地立在不远处的树荫下,太子带着人上了点将台,我仿佛看到七爷的身影,倘若他在建康,这次他一定会去,可惜他已经不在了。
      太子接过德全递给他的壮行酒,缓缓回头,似乎在人群中寻找什么。
      我下意识地把身子缩了缩,躲到树后。
      他失望地停止了搜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半个月后,孟珙从前线带回消息,太子率领的两万建康守军奇迹般地绕到金军后翼,突然发起进攻,歼灭金军五千人,赵范率领的十万宋军随后赶到,金军腹背受敌,对襄阳的攻势缓了下来。
      孟珙带来太子的口谕,太子命孟珙运送一大批新式武器前往襄阳助战。
      这时,贾似道急急走进来,扫了孟珙一眼,躬身道:“公子,不好了,难民突然围攻府衙,挟持了真大人。”
      我微微皱眉,早知真德秀此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太子将建康交给他,我心中并不赞成,果然出事了。
      我问道:“可知难民因何作乱?”
      贾似道:“前线战事激烈,大量难民涌入建康,真大人担忧库中存粮不够,下令减少赈济难民的口粮,难民食不果腹,到府衙申诉,真大人不但不出言安抚,反倒辱骂难民是猪狗之徒,激怒难民,群起而攻之。”
      我叹了口气:“丐帮陈长老何在?”这位陈长老隶属北方丐帮,投到太子门下,协助太子管理难民。
      贾似道低下头:“陈长老带着手下出来劝阻难民,他们不听,说要见太子妃。”
      我道:“他们要见我?”
      贾似道悄悄看了我一眼,低声道:“难民都知道太子妃是个大善人,白鹿书院就是太子妃建起来的,收留了不少孩子,如今这阵势,也只有太子妃惮压得住。”
      我站起身:“招集所有王府护卫,备车马去府衙。”
      孟珙忽道:“属下和太子妃同往。”
      我回头看看他,微微点头。
      远远的只见大批难民聚集在府衙门外,群情激奋,真德秀全身捆缚,高高地悬在府衙的牌匾下,脸色灰白,一动不动。
      陈长老和一些官员站在台阶上,看情形正和难民的头领谈话。
      这时,不知是谁发现了我的车驾,大声喊道:“太子妃来了,太子妃来了。”
      难民立刻蜂拥向我这边涌来,黑压压一片,阵势十分骇人,我想如果他们意图不轨,我和我的马车会被踏成肉酱。
      王府护卫急忙散开,将我的马车团团围住。
      难民停下来,其中几个领头模样的人互相商量了几句,突然领着所有人跪下,对着我的马车叫道:“太子妃,小民求见。”
      我掀开车帘一角,对贾似道低声下令:“叫一个领头的过来见我,其他人让他们退后十步。”
      贾似道高声向外喊话,不一会,难民推举出一个头领过来,其他人听令向后退了十步,从这一点已经可以看出,他们对我并无恶意。
      我放下心道:“你们让开,叫他过来。”
      那个头领走到我的马车前,跪下来叩了三个响头,口中呼道:“小民江知秋给太子妃请安,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起来吧。”
      他抬起头,我这时才发现他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汉子,留着三寸长的花白胡须,面容憔悴,双手粗糙有茧,脸上布满皱纹。
      我生出怜悯之心,他们只想吃饱饭而已,并无大错,我若降罪于他,只会惹来更大的乱子,想到这里,我和颜悦色道:“你叫江知秋,家住哪里,做什么的?”
      他不敢抬头,恭恭敬敬道:“回太子妃,小人是楚州人,学了一门手艺,在家乡修桥铺路,金人打过来,小人只好携家带口出来逃难,听说建康城太子殿下仁慈,收容难民,发放土地粮食,小人就跟着来了。”
      我叹道:“既然如此,为何煽动百姓暴乱?”
      他立刻砰砰砰地叩头,眼中含泪道:“太子妃,小人只是想和大家伙一起到府衙问问真大人,为何我们的口粮日渐短少,从前岳大人在时,一天两顿稀的,一顿干的,全家老小都能吃饱,如今三顿都是稀的,米汤能照见人影,家里的孩子饿的直哭,小人也是出于无奈,请太子妃明查。”
      我哼了一声:“你聚众闹事,扣押朝廷官员,犯的是死罪,你可明白?”
      他语气悲痛:“只要太子妃查明实情,还百姓一个公道,让家里的孩子有口饱饭吃,小人死而无怨。”
      我道:“好,你先把真大人放下来,我自会查情事实,还你们公道。”
      他叩头道:“谢太子妃。”
      我看着他回到人群中,说了几句什么,难民迅速退到两旁,让开一条道容我的马车驶到府衙阶下,我下了马车,早有人把真德秀放了下来,孟珙等人迅速列队在我身前警戒,我坐在贾似道摆好的椅子上,喝令护卫把真德秀押过来。
      真德秀跪在我面前,面如土色,身子如筛糠一般。
      我隔着面纱看了他一眼,冷声道:“真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真德秀道:“是……是这些难民……。”
      我抬手止住他:“不要说难民,本宫只问你,这些天难民的口粮是谁负责发放?”
      真德秀答道:“是……是小吏丰子能经手。”
      我道:“带丰子能。”
      护卫迅速押来一个青衣小吏,按在阶下,我道:“是你为难民分发口粮?”
      丰子能颤声道:“正是小人。”
      我喝道:“好你个丰子能,竟敢私吞朝廷赈济难民的口粮,依律当斩,来人,将他推下去,砍头示众。”
      丰子能大惊:“太子妃,太子妃,小人是冤枉的啊,是……是真大人他……。”
      真德秀厉声叫道:“住口,你这个卑鄙小人,枉本官对你如此信任,你竟然吃了豹子胆,瞒着本官私吞粮款,罪有应得。”
      丰子能愣愣地看着他,护卫拖着他的胳膊下去,不一会,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呈上来,我不愿看,扭头吩咐贾似道:“挂起来示众,告诉那些官吏,以后谁敢私吞粮款,欺压难民,此人就是榜样。”
      真德秀愣愣地跪在那里,似乎还没有从惊恐中恢复过来。
      我斥道:“真德秀,你对属下管教不严,险些酿成大祸,本宫今日就夺了你的大印,罚你三年俸禄捐给难民,回去闭门思过。”
      真德秀五体伏地向我叩头:“谢太子妃,谢太子妃。”
      我举目望向那些文武官员,其中一个蓄山羊胡的,我印象很深,上次接风宴,他坐在七爷身旁,该是建康城仅次于七爷的官员,我朝他招手:“这位大人过来说话。”
      他受宠若惊,迅速挪动胖胖的身子,从人群中挤出来,向我跪下道:“下官秦寿,给太子妃请安。”
      我示意贾似道把大印拿过来,亲自授给他:“这块大印由你暂时掌管。”
      秦寿张口结舌地望着我,半晌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跪下,举起大印道:“下官自知才德平庸,不敢受此大印。”
      “好了好了,只是要你暂时处理建康府的日常事务,我限你三日内把克扣难民的口粮尽数发给难民,新来的难民也由你全权安置,太子殿下回来,自会另行处置,你不必如此惶恐。”
      秦寿只得喏喏,勉强接了大印,如今谁都知道这印是块烫手的山芋,我交给他,只是觉得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而已。
      此时难民见我怒斩丰子能,又承诺发还粮食,一时群情激动,纷纷下跪叩头,口呼:“太子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沉下脸:“江知秋,跪下。”
      江知秋立刻从人群中跑出来,跪倒在地。
      我道:“事情已经查清,丰子能贪污粮款,就地正法,而你身为难民的首领,挑唆难民扰乱治安,围攻府衙,污辱朝廷命官,其罪当诛,念在你事出有因,其情可悯,姑且从轻处罚,来人,将他押下去,重责五十大板。”
      江知秋眼含热泪,叩头道:“小人甘愿受罚。”
      我站起身,贾似道大声喊道:“太子妃起驾回府。”

      第二日,孟珙前来向我辞行,我道:“东西都准备好了?”
      他应道:“是,人手也齐了,马上启程。”
      我点点头:“好,一路小心。”
      他喏了一声,没有马上走。
      我道:“还有事?”
      他抬眼看我左右侍立的贾似道和鸣玉,我笑道:“孟将军,都是自己人,有话,不妨直说。”
      孟珙稍稍迟疑,开口道:“其实克扣钱粮之事是真德秀所为,丰子能是代人受过。”
      我轻叹一声:“我知道。”
      孟珙面露惊异之色:“太子妃既然知道,为何枉杀丰子能?”
      我道:“孟将军,真大人是太子殿下的恩师,殿下临行把建康城交给真大人,对他十分信任,若太子殿下得知本宫当众斩杀恩师,难免有所误会,他如今身在前线,每一步关系几十万人的生死存亡,金人很快就会停战议和,倘若因此事影响太子的决断,本宫罪莫大焉,只好借丰子能的人头平息事端,他的家人,我会派人照顾。”
      孟珙听得连连点头,向我拱手道:“太子妃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孟某佩服。不过,孟某还有一事不明,太子妃因何推断金人很快会停战议和?”
      我命贾似道展开一张军用地图,指着上面道:“如今金军正在西部抵御蒙古大军入侵,本该与我朝议和,他却分兵两路,南下攻我襄阳,襄阳城久攻未下,又被太子殿下的援军从后面夹攻,境内的李全杨妙真部虎视眈眈,西部又极需兵力支援,你觉得他们还能支持多久。”
      孟珙恍然道:“太子妃言之有理,只是他们为何迟迟不肯撤军?”
      我道:“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想在谈判桌上多争些筹码,只要襄阳城坚守不破,和谈之日就在眼前。”
      孟珙一揖到地:“听太子妃一席话,令末将茅塞顿开,末将告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