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大伯读报 ...

  •   又名《大伯启示录》

      曾玲有个大伯爱看报,你但凡看见他的时候,他都在看报,架着副大黑框的眼镜,后来随着年纪长了,有一天换成了一个大黑框的放大镜。他不苟言笑,皱着川字眉,眼珠几乎有点儿突出来,那么专注。

      他总是坐在一张老式写字台前面,玻璃板底下压着很多小帧小帧的黑白照片,不太跟家人交流,你问到什么了,他就似乎舍不得似的,仍旧盯着他的报纸,严肃缓慢的发表几句意见;叫他吃饭,他就要再读上篇社论的功夫,才起身,慢慢踱到饭厅,仍旧严肃的坐下;偶尔会在饭桌上发布几条重要国际时事,语气似乎很严重的样子......

      大伯在兄弟几个里混的不好,家庭条件也差一些,其实大伯的学历也不高,是个技术工人,不知道他怎么如此酷爱阅读,阅读的极仔细,常常一张报纸看了一晚上,或者礼拜天的整整一天。

      整个家族里,只有曾玲一个人知道这个关窍。曾玲特别记得,九十年代初期,家家条件都忽然开始变得很好,只有大伯家仍旧老样。堂兄弟姐妹几个年纪差不多,大家都有了随身听、有了电脑和种种花样,可是堂妹没有,并且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颇有尊严的沉默,直到有一天,她终于恼羞成怒,大家正分享那些新花样的时候,堂妹转身走了,后来听说大伯家发生了争吵,伯母回娘家住了一段儿。

      再后来,喜欢安静呆着的大伯开始喜欢安静的看报纸,他看报纸的样子太严肃,似乎随时会有严肃的言论要发表,或者会有严肃的事情要发生。反正,小孩子们开始在大伯在的时候,变得比较乖,再后来,各家孩子要考学什么的,也都问问大伯,现在是什么趋势,甚至连买房什么的,也都问问大伯现在是什么政策之类的......

      十几年的时间里,大伯逐渐从一个中年人变成了老年人,并且是一个非常有威严的老年人。只有曾玲隐隐觉得,这一切,似乎是从一个堂妹没有的随身听开始的。不过,曾玲可什么也不敢说,曾玲的直觉特别够用,似乎所有事情的发展都总跟她的预料差不多,她大体能觉得,如果触碰了大伯的威严,这个大家族,就再有不能和睦的一起聚会过节了,他们堂姊妹之间也再不能开开心心的玩闹了,大伯母也不会总是那么乐乐呵呵了......

      总之,这一切和睦,都是大伯从报纸上为一家人淘来的......曾玲的点评:你要是没实力,那就得端着!好好的端着!

      时光划过的太快,很快,兄弟姊妹们就纷纷的读书、高考、大学、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曾玲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几个姐妹里,曾玲嫁的最好,男方是高干家庭,留学归来,自己做企业......原先两人年纪相当,各自工作,也倒不觉得什么,曾玲这代人,受的还是平等的教育,对方是干部,那自己爸爸还是劳模呢。

      但七八年的光景,曾玲原本不错的事业前景,因为怀孕生孩子带孩子,孩子生病老人生病......好像忽然就有点儿变成了鸡肋,反正也上着,但单位多她不多少她不少,领导也不太指望她。可是她丈夫手里的公司却上了市,忽然间,他不再是那个年轻的创业者,而成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男人了......

      两人再应对的时候,曾玲忽然觉得有些吃力,她的世界里,除了琐碎日常的工作,就全是孩子老人,可是人家的世界里,是个风云演义的商战片。丈夫对她,也渐渐得变了眉目。倒不是有意的,就是很自然的,不再是说说笑笑的小夫妻,而有了些严肃和指派的意思。

      有一天,男人说:“帮我把这几套西装送去洗了,别让阿姨去,她选的那家洗的不好!”曾玲心里乐了,暗暗说了句:小样儿!

      然后,又一天,大礼拜天的,曾玲在家里忙碌,找了几样最好的礼品,一些补品和茶,说是要去看他大伯,很久没去了。加上他大伯出了本书,是写老北京掌故的,单位的大老板是老北京,看了特喜欢,要曾玲陪着去看作者,讨个签名,并且问些北京城过去的旧事儿......

      曾玲的单位是个好单位,这位大老板势能也很大,手段狠辣,却偏偏端着个知识分子的面目,喜欢传统文化,念旧。你要没点儿知识,都不太方便跟他套关系。

      于是,自然很受到丈夫的配合,她打扮的庄重得体的扭着出门了。早上出门,晚上才回来,一进门就连连叹:“没文化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曾玲是读财贸的大专毕业,其实除了些工作里积累的专业知识以外,文化素养上,跟大多数人一样,基本就是文盲,顶多外加些人云亦云和似是而非。

      但有些人天生聪明,不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吧,那也是飞速的看书,准确的记忆!曾玲就是这样的聪明人。

      曾玲在其后的岁月里向丈夫若干次的神乎其神的描述过两个文化人相遇的空前盛景。那叫一个相见欢!那样思想的交锋,简直是,心灵的火花四溅,如同武侠里顶尖的高手过招,打的不动声色却惨绝人寰,俗人还未看清衣影,已成百的意念交换了,最后又一笑泯恩仇,拱手言欢。

      曾玲说她这生受到了最大的启发,人不能像草木走兽一样的就是吃好喝好,顶多算升级版吧,就这么过一生,思想的不断自我突破,才是正道和毕生的追求。

      那次传奇中的事件之后,无数的书从各个地区、各个书店、各个电商......快速的涌进了曾玲家。他丈夫虽然事业成功,但对居家并没有什么要求,但为着曾玲的需求,两次换了房子,最后干脆住进了偌大的别墅,大小两个书房,客厅里也是顶到天花板的连排实木书架。

      曾玲虽然搞不清他伯父是否真的每分钟都在读报纸,报纸上每个字都真的读,但她琢磨着她老公可不是她大伯母,那眼睛跟会放电一样,230几的智商。(话说曾玲以前因为自己智商只有一百几,面对老公是很敬仰的,后来因为工作是做进出口的,天天算计,再后来,因为自己读了无数的书,有一天陪孩子又测了一次智商,居然就是260多了,他丈夫不信,两人一起测了次,他男人还是230多,曾玲确实是260多)。

      总之,曾玲开始是觉得既然端,就得端的有敬业精神,而且绝对不能被戳穿,于是很认真的,很高速的读书,后来说渐渐就真的钻进去了,从一个半文盲直接上升成了一个准知识分子。

      家里也不知怎么的,从曾玲对着男人说话总在脑子里先过一遍,怕露怯,变成了他男人对着他说话先在脑子里过一遍,怕露怯。

      曾玲一日坐在她自己独享的庞大的书房里,对着一屋子的书叹了一句:“知识真TM就是力量啊!”

      她爱读书,也爱她的男人。她是深深明白的,书若写的不好,大可以扔在一边,再换一本;人呢,显然不能如法炮制。于是虽然家庭内部冲突再所难免,有些是长期不满挤压下来的爆发,有些是一时不合导致的口角,但都不能扔在一边,得解决,个个击破!

      曾玲定的有家规,不许饮酒过量、不许十二点不归家。但这种家规,自然是用来屡犯不止的,所以屡犯、就屡战。看官大概要问了,既然是空文,又何必定它,既然屡犯不改,又何必总要为此吵架。这咱就不懂了,曾玲有她的想法,跟她大伯父的秘诀一样,曾玲并不打算对外道出,这是斗争的艺术,她自己认为有持续战斗的必要性。

      反正,通常的景象是这样的。男人喝得酩酊而归,她坐在沙发上一边喜爱着一篇散文,一边给自己打气,以便应付必须进行的一场争执。倒不是没勇气吵,是没力气吵。实在吵架并不是被激怒,仅仅是敬业。曾玲对着她的女性朋友会说:“这项工作太需要精力体力的支撑,年纪增长,就越来越缺乏动力展开一场冲突,然而有时候适度的冲突又实在是斗争的需要,不能免俗。”

      好在边读书边训夫,其实挺有乐趣的。你可以想见,她的大伯是如何在读报的空间,抬起深沉的目光,轻轻的把堂妹和大伯母都训上几句。你也可以想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多少男人曾经从深邃的文字间抬起目光,不经意的表达他们对妻儿的哭笑不得或者惬意的指画上几句;你也可以想见,在遥远的国度,有多少老贵族和老绅士们,从牛皮精装烫金封边的经典中抬起头,放下夹鼻眼睛,红色的丝带随着书页合在缝中,傲慢而高贵的望向他的老妻和怯怯的女儿,对她们做出指示......

      不管如何,这也算是若干种曾玲酷爱的阅读方式之一和吵架方式之一,曾玲对她堂姐妹说:“既是斗争,自然需要严词厉色,可也大不必不留神太投入,过于伤神费心,那就不是人在吵架,是架在吵人了。”

      总之,一时是攻击性的语言,一时低头读五六行字,保持这个节奏,效果最佳。当然,前提是,夫妻间有默契,知道不一方完败,决不能了结。如此才不会出现你万一被什么疑惑处感人处多抓住了半分钟,间歇一长、节奏一乱,对方乘机遁去的情况。

      有了一定的经验后,通常一篇文章不急不躁的收尾,妥妥的正好可以合卷收拾战果,一边回味方才书中的精彩处一边愉快的看着蔫头搭脑的战败方缴械投降。这样完美的过程,是相当快意的。但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对方太妥协绥靖的缘故,这世上并无好惹的人,否则哪里还需要吵架。而且,失败的案列也是时有出现的。

      曾玲的注解:需要注意的是,能以这种格式姿态吵架的人,读书必须是常态,应该是正好需要吵架的时候你正好就是在读书,而且确实看书的时候在看书,吵架的时候在吵架,两件事都认真都投入。这样的战斗方式还有个副产品式的好处,就是回过头,读的那篇文章映像很深,可是吵架的内容却很模糊。

      曾玲的丈夫有时会很奇怪,曾玲那么爱阅读,似乎家庭聚会的时候,看她跟她大伯交流的内容并不多,两个人都很沉默,大伯是很严肃,曾玲是很端庄,大伯偶尔略略指导点评两句,曾玲却除了略略谈起工作,更不多说。

      当然,他是很喜欢这么端庄的曾玲的,也喜欢曾玲家和睦的气氛,他有时候挺烦他自己家里一桌兄弟一起侃侃而谈、高谈阔论的热闹场面......他觉得人还是端庄些好!曾玲以前都是说谁谁谁老端着,后来她看书多了,就跟着她丈夫改了口,都是说谁谁谁很端庄。以前她丈夫总是回她:“那你怎么不也端着点儿?”后来她改口,他丈夫也改了口:“我觉得他没你端庄!”

      (因涉及到聊斋,于是不得不标注一句:聊斋志异并非全为鬼狐,大半都涉及市井和实际生活,这个女聊斋系列,即涉及都市、女性......;因涉及到一个读书的女主人公,于是不得不标注一句:此文与作者并无联系,笑谈的不知何人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