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自宇文纯的乌龙事件以后,日子越发过的清闲,转眼就到了立冬,宇文沐也没有再出现,这小子,信誓旦旦的说要来找我玩。虽说那晚他为我煮了一晚清汤寡水面,饥饿中的我不得不屈服于他不太见得人的厨艺,但他估计是无颜再见我,所以过了十天八天至今也没有来。我不住的摇头,这年代,小孩的话也靠不住啊。
府内就这么大,以前在病中不能走动,病好了以后我已经把这院子里里外外翻了个遍,着实无聊的紧,也不知现世中的我怎么样了,这个月年终奖得手了没,想着我便甚觉悲凉。
看着过年我便跟顾英提议外出游玩一番。他倒是爽快的回了我一个“不”字。我哀怨的走出书房,刚好碰上他的护卫羽卓,他向我拱拱手,我也点头示意。顾英平时都是独来独往,若有什么重要的事羽卓才会来我们家。来了几次我也就算认识了。
我哀怨的飘到大门口,看到陆叔如巨石般的守门身影,更加哀怨。陆叔看到我,笑咪咪的上前来,“小姐莫不是又想出去了?”
“陆叔,只有你最懂我的。”我一把抓住他的衣袖努力做出一个遇见知己的表情。
“那可不行。”他连忙摆摆手。“您不知道,最近外面诡异的很,莫不是要变天了。”
“变天?冬月的天不都这样么。”
陆叔高深莫测的摇摇头,我不犹有些心慌,见吊足了我的胃口,他才神神秘秘的低声说道:“小姐不知道,太师宇文泰这个老匹夫怕是没多少日子了,他的侄子宇文护怕是要改朝换代了。”
“陆叔。”
我正听到悬疑处,想问这宇文护怎么就改朝换代了就听见顾英冰冷的声音。我哆嗦了一下,心中觉得这不是件好事。
果然顾英面容冷峻的走上前说道:“陆叔一把年纪了,就不要跟小姐讲这些杂人杂事了。”说完又看着我,“我要出去办事一趟,你呆在府里哪里都不许去。”说完便带着羽卓扬长而去。留下我和战战兢兢的陆叔。
估摸着陆叔也不会在跟我剧透了,着实是没趣味,突然想到顾英是个史官,说不定他写的东西我会感兴趣,想完我便容光焕发的往书房走去。
估摸着现下是隋以前的时代,还没有高脚的桌子,看书都是跪坐在榻上看的,而且这个年代纸张已经普及,好歹没让我去看竹简。顾英的书房有许多以绢帛为主的收藏,也有上好的纸质书籍。看来略富裕。
七翻八找总算找到本记载历史的书本,古字实在看着费眼费神,看了好几个时辰,总算也看出个大概。
原来这个恭帝并不是汉人,而是拓跋鲜卑族人拓跋廓。这还得从东汉之后两晋后期说起。
两晋后期天下大乱,少数民族趁机南下,在北面纷纷建立政权,魏开国皇帝乃鲜卑族人拓跋硅。那个时候北方并不统一,拓跋硅死后的儿子拓跋焘即位,拓跋焘既有才能,先后灭掉了夏,北燕和北凉,北方才逐渐统一。不过拓跋一族并不局限于北方政权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并且还给自己起了个了个汉姓“元”,企图融入汉族,随后挥兵南下,不过都惨败而终,不久就郁郁而死。孝文帝死后,又经历了几帝,不过似乎他的儿孙都没有他宏图大志,后期上至王宫贵族,下至富商大臣,皆安于现状以奢靡为荣,国力逐渐衰落
当年拓跋硅趁着天下大乱挥兵建立国家,如今长期被欺压的其余部族的胡人也趁魏朝廷不稳定,自立造反。其中属鲜于修礼与鲜卑人葛荣的起义军最有实力。葛荣率领起义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一直打到洛阳附近。
就在魏王朝人人自危,大难临头之时,出现了一个拯救魏王朝的英雄——尔朱荣。此人是个极有地位的贵族,自小便透露出高超的指挥能力。他四处招兵买马,训练出一支精锐骑兵。与葛荣起义军而言,他的部队更有组织有能力更精于作战。朝廷见无人可用,索性急令尔朱荣为国讨贼。尔朱荣的军事能力相当厉害,最善于以少胜多,不久便大败葛荣的数十万大军,葛荣也被杀。
岂料尔朱荣此人飞扬跋扈、野心极大,立功以后,他理所当然在朝廷内地位不断上升。他开始不满足于现状,妄想在乱世中分一杯羹。不久他开始对魏朝廷进行了内外监控,一面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一面朝内之事事无巨细都在尔朱荣掌握之中。孝明帝死后,他野心终于暴露,携亲信慕容绍宗等攻进洛阳,并大开杀戒,胡太后与两百多名大臣皆遭毒手。他迅速的另立孝庄帝,挟帝自重,将实际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此权倾天下。
但好景不长,中兴二年,孝庄帝不满尔朱荣对自己的控制,借机联合了其他不满尔朱荣的朝廷势力,在大殿使计以自己为诱饵,亲手了结尔朱荣轰轰烈烈的一生,连带其子皆以反贼之名诛杀。
消息传出宫外,尔朱荣的弟弟尔朱兆见哥哥惨死,一怒之下起兵杀入京城,杀了孝庄帝,又立了个小皇帝。这下北方才彻底大乱。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高欢、宇文泰二人乃尔朱荣的家将,两人曾参加过葛荣领导的起义军,秉着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理念,葛荣死后便顺势归顺了尔朱荣。所谓乱世出枭雄,谁都想当枭雄,都不愿屈居人后。高欢和宇文泰也不例外。
趁着朝廷乌烟瘴气之时,先是高欢投靠河北大族,得到他们的支援后,一边给了尔朱氏一个弑君的罪名,族内无论老女老少皆灭门九族,甚至死后还挫骨扬灰。一边把逐渐持了朝政大权,立孝武帝。
孝武帝与高欢渐生间隙,为了摆脱高欢的控制,投奔长安的宇文泰。孝武帝着实是个不英明的主,当初高欢大权在握他尚且知道投奔宇文泰摆脱高欢,却不知宇文泰和高欢本质是一样的。
与高欢大战之后,孝武帝依靠宇文泰定都长安。宇文泰得到孝武帝信任以后东征西讨,很快就积聚了势力。高欢则改立十一岁的清河王元善为帝,同时迁都于邺。永熙三年,宇文泰毒死了有实权的孝武帝。另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
至此宇文泰拥立的魏文帝与高欢相对峙。
而恭帝,不过是魏文帝第四子,期间元宝炬死后还有一任废帝元钦,之后便是恭帝,他倒没做什么醒目的大事,不过是将“元”姓又重新改回了“拓跋”。我失笑,姓氏改来改去,到底谁也没有南下成功,而大权始终紧紧掌握在宇文泰手里。
这些都是前朝的旧事了,我现在处的就是这恭帝三年,都城长安。
看完这些,我着实为我浅薄的历史知识惭愧不已,好歹这也是个赫赫有名的乱世,也就是高中历史书上所谓的南北朝。没看这书时我竟一点也不知晓,着实惭愧的紧。沉思片刻,只记得结束乱世的是隋朝的建立,但是这中间的过程我是一点都不清楚,隋朝皇帝我也只记得那个隋唐英雄传里的杨广,想到这里略感欣慰,好歹知道是个姓杨的。
先前我只道宇文纯是个大官宦人家的孩子,他叫宇文护一声“表哥”,那岂不是宇文泰的亲生儿子,可转念一想,若他真是宇文泰的儿子,照理说杀个人也不是什么兴师动众的大事,为官者鱼肉百姓本就是几千年的弊端,就是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这样。何况又是宇文泰,就是恭帝也要让他三分。
越想越觉得混乱,总之若不是宇文沐心思极浅,就凭我那天莽撞的行为我也死了几万遍了,那才真真是悔哉!
如今宇文泰北巡染疾,命不久矣。宇文护这个人我是不清楚,顾英的书上虽没详写,但他常年随宇文泰东征西讨早已积聚势力,宇文泰又如此器重他,若真像宇文沐说的那样嚣张跋扈、草菅人命,那么此人野心着实不小。何况连陆叔这样的寻常百姓都知道宇文护的心思更不要说朝野上下,看来宇文一族改朝换代是必然之势。
我叹了口气,如今我想回现代是不可能了。只求顾英不要走错一步,连累顾府上下做了这乱世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