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年画 ...

  •   年画
      明清两代,画家们都热衷于年画创作,年画发展进入成熟期。题材进一步丰富,有喜庆类、驱邪类、习俗风景类、门画类、故事戏文类、仕女游春类、花鸟虫鱼类等。中国传统年画多为木版水彩印,线条单纯,大红大绿,色彩画面十分热闹,明末清初,年画已经成为一种绘画体裁了。清代乾嘉盛世以后,年画逐渐形成地方流派与集销产地。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苏州桃花坞是中国著名的三大木版年画产地。

      杨柳青年画创始于明末,盛行于清雍正(1723—1735)至光绪(1875—1908)初年。杨柳青年画取材广泛,最具代表性的是反映人民生活的《庄稼忙》、《庆赏元宵》、《秋江晚渡》、《携壹南村访旧识》、《新年多吉庆,合家乐安然》、《渔妇》,以及带有时事新闻性质的《女子求学》、《文明娶亲》、《抢当铺》等,这些年画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杨柳青年画的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相同,包括创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绘、装裱,依据画稿刻版套印;后期制作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重视手工彩绘,把版画的刀法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是杨家埠年画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杨家埠村已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年画销售量每年高达数千万张,以品种多、规模大、销售范围广而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三足鼎立。杨家埠年画富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既适合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又便于木版印刷制作。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江南地区主要的民间木版年画,因产地在苏州城北桃花坞得名。明弘治时期(1488—1505),画家唐寅(1470—1523)曾在此营建桃花庵,自此名扬。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兴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间。桃花坞年画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富丽堂皇,题材多样,有故事戏文、人情风俗、时事新闻、美人、娃娃,以至灶君、神马等,被认为能“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并且“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新闻”。江南各地受桃花坞年画的影响,陆续开设画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