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家饰 ...

  •   家饰
      清人贵黑不贵黄(于雍正帝时尤盛),喜豪华富丽。清皇室十分宠爱木色深沉的紫檀,紫檀因此成为清式家具用材首选,其制作多精雕细琢,存世多为宫廷器物。清中期,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极度紧缺,红木开始大量进口,并被广泛使用。红木具有与紫檀最为相近的色质,正符合清代家具的色尚,且红木质地坚硬,成器后色泽含蓄华贵,沉穆古雅。其缺点是韧性差,不易雕;质地脆,遇干湿冷热容易变形,雕刻不能过细。

      明式家具以造型简洁取胜,而清式家具则以装饰富丽繁缛见长。清代家具制作工艺精湛,达到了中国传统家具工艺的高峰。清式家具在继承传统家具制作技术的同时,还吸收了外来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由于经济的繁荣,清代家具还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按照生产地和风格的不同,可分为苏式(以苏州为中心)、广式(以广州为中心)和京式(以北京为中心):苏式大体继承明式家具的特点,采用榫卯结构,不求装饰,制作者多为扬州艺人;广式注重雕刻装饰,重雕工,制作者多为惠州和海丰艺人;京式讲究蜡工,结构采用鳔胶,制作者多为冀州艺人。

      中国传统家具的种类发展至明清时期,已十分齐全,可分为椅凳、几案、柜橱、床榻、台架和屏座六类。其中,椅凳类可分为官帽椅、玫瑰椅、灯挂椅、圈椅、交椅、方凳、条凳、鼓墩等;几案类包含炕几、茶几、香几、书案、平头案、翘头案、架几案、琴桌、供桌、方桌、八仙桌、月牙桌等;橱柜类有橱柜(兼有橱、柜、桌三种功能)、闷户橱(形体与桌案相仿,案面下安抽屉)、衣柜、书柜、百宝格、百宝箱等;床榻类有架子床、木榻等;台架类有衣架、盆架、灯台、花台、镜台(梳妆台)、承足(脚踏)等;屏座类有插屏、围屏、炉座、壶座等。

      明清家具还常用金属作辅助构件来进一步保护和加固家具,同时也为家具增添了色彩

      玻璃

      玻璃在中国古代称为璧琉璃、琉璃、颇黎,近代亦称料器。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含有铅钡的玻璃。铅钡玻璃烧成温度较低,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轻薄质脆、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不适于烧造器皿用具,而适合加工成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用途范围较窄。

      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中国出现了蜻蜓眼玻璃和仿玉玻璃。蜻蜓眼玻璃指在玻璃珠上粘附复色套环,因似蜻蜓眼而得名,是中西方玻璃共有的品种。春秋战国时期,玻璃已进入成熟阶段,并与外国有技术交流。玻璃制造工艺包括铸、缠、嵌等技术,璧、环、剑饰等玻璃器物一般是把玻璃液注入范内铸造而成。

      隋代玻璃带盖小罐,罐以绿色玻璃制成,器口有磨平痕迹,造型优美,晶莹剔透。

      汉代的玻璃生产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主要盛行于三个地区:中原地区沿袭周代,主要生产铅钡玻璃;河西走廊地区的玻璃生产采用铅钡玻璃的传统配方,兼用钠钙为助溶剂;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地区生产钾硅玻璃。魏晋南北朝时期,割据政权热衷于输入外国玻璃,尤其是北朝时期,不仅输入玻璃制品,而且引进了西方的玻璃工艺。隋代内监何稠,还借助烧绿瓷的方法,成功地烧造了玻璃。唐代玻璃以不含钡的高铅玻璃为主,兼有含钠的铅玻璃。

      明清以来,玻璃品种更加多样。明代的颜神镇(今山东益都)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基地,其玻璃炉址现已重见天日。清代是中国古代玻璃器制造的顶峰。玻璃生产分南北两地,南方以广州为中心,北方仍以颜神镇为中心。内廷玻璃厂则以融合南北玻璃技法与欧洲玻璃技法而著称。宫廷玻璃浑厚古朴,精美异常,代表了清代玻璃制作高度发达的工艺水平。清代玻璃装饰最重要的创造是“套料”,即在白色或彩色玻璃胎上粘贴各种彩色玻璃的图案坯料,然后加以碾琢而成。

      珐琅
      珐琅器的制作实际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其工艺过程是先把石英、瓷土、长石、硼砂及一些金属矿物原料粉碎,制成珐琅粉,并加以熔炼,然后涂饰于金属胎上,最后焙烧冷却。有的还需要磨光或镀金。珐琅器既有金属的坚固性,又有玻璃的光滑性、耐蚀性,既实用又美观。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珐琅器,是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银胎金掐丝珐琅镜。但此后三四百年未见其它珐琅器。元代晚期,中国珐琅器已淡化了阿拉伯文化因素的影响,日益民族化。
      珐琅器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即内填珐琅)、画珐琅等。以胎地种类分,珐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珐琅、铜胎珐琅、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等。其中,铜胎珐琅因为铜料与表面珐琅容易结合,且铜料价格相对容易接受,最为流行。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景泰蓝,其学名就是铜胎掐丝珐琅,因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制作最精,釉料又多为蓝色而得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点蓝时,根据装饰需求,用小铁铲(俗称蓝枪)或玻璃管将各色釉料填在图案轮廓里,先点地,后点花,最后一次点蓝,加上亮白。点蓝和烧蓝反复进行,点一次烧一次,精品景泰蓝需反复三次以上。

      由于清廷的大力提倡和扶植,清代珐琅器工艺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康熙年间,清内廷设立了珐琅厂,烧造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随后试制画珐琅获得成功。画珐琅器体小巧,釉色浓厚,类似早期的粉彩。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是瓷器与画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乾隆时期,画珐琅工艺十分繁荣,主要产地有内廷和广州。内廷画珐琅图案工整,画工精细,格调高雅,多用明黄色,皇家气息浓厚;广州画珐琅线条奔放,构图繁密,多用欧式大卷叶装饰,由从西方输入的珐琅釉料绘制而成,釉色鲜艳明快。此时,出现了结合珐琅、玉石、水晶、玛瑙、瓷等与绘画、书法艺术而成的鼻烟壶,样式众多,制作精致,还出现了欧洲妇婴或西式阁楼等西方题材,为前朝所未见。

      竹刻

      竹刻又称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或文字,或用竹根雕刻而成的各种陈设摆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现存较早的竹刻实物是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彩漆竹勺。该竹勺以龙纹和编辫纹为饰,并采用浮雕、透雕两种技法,制作精美,十分珍贵。

      明代中期以后,竹刻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最开始,仅是少数文化水平较高的艺人致力于竹刻。由于竹材价低易得,或父子相传,或师徒相授,或私自仿效,从事此种雕刻的人逐渐增加,形成竹刻专业,并有大量作品传世。竹节雕是竹刻中的代表品种,传世较多。其工艺是先将竹节制成臂搁、笔筒、香筒、茶叶筒等器物,然后在上面作深浅浮雕或镂空雕等雕刻,最终获得精美绝伦的艺术效果。明清的许多竹刻名家都兼工书画,以竹的青皮作为图纸,以书画艺术充实竹刻的题材、技法,从而使竹刻具有书画笔墨的神韵。

      明代朱鹤松笔筒,南京博物馆藏。

      明嘉靖(1522—1566)之后,竹刻工艺发展迅速,竹刻名家纷纷涌现,但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和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嘉定派竹刻以擅长诗文书画的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人最为著名,人称“嘉定三朱”,他们以深刻和透雕见长,形成了“高、深、透”的风格。其创始人朱鹤,善书画,通古篆,常将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推动了高浮雕竹刻技法的发展。金陵派竹刻的创始人是濮澄,其工艺以浅刻、简刻为主要特征,虽雕镂不深,却层次不减;擅长利用盘根错节的竹根,随形施刻,自然成器。金陵派还擅长竹雕书法,作品富有浓郁的文人气息。

      清代荷杖僧笔筒,故宫博物院藏。

      笔筒上笑容可掬的僧人采用浅浮雕工艺制成。

      竹刻的工艺主要有留青、贴黄、圆雕、镶嵌。

      留青始于唐代,即保留竹子青色的表皮作为图案,刮去图案之外的表皮露出淡黄色的竹肌作地。竹材干后,表皮由青转淡黄,此后变化不大,但是竹肌则由淡黄而深黄,由深黄而红紫,色泽逐渐深沉而终似琥珀,经常抚玩则光滑如脂,温润如玉。随着时间推移,表皮和竹肌的色泽差异越来越显著,图案亦日益清晰。

      竹黄即竹子浅黄色的内皮,色泽光润,类似象牙,又有“文竹”、“反黄”、“翻黄”之称。贴黄工艺以大型的南竹为材料,将新鲜的竹黄片经水煮、晾干、压平等工序后,贴于各种形状的器物表面。器物通常以木做胎,色泽与竹黄近似、质地细腻的黄杨木是做胎的上等原料。由于装饰纹样的需要,有的还要贴两至三层竹黄,使各种纹饰达到衔接紧密、宛若天成的效果。贴黄工艺盛行于清代,清中期以来,江苏嘉定、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福建上杭均以制作贴黄著称。

      圆雕则多取竹根为材,根据竹的自然形状进行构思和设计,略施雕镂,使之成为或巧妙或古朴或精致的陈设品。工艺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嘉定地区的竹刻世家封氏家族。他们继承了朱氏刻竹中的圆雕技艺,以竹根为原料,摹仿现实写生,所作器物以造型新奇、神采奕奕著称。

      清代竹雕提梁壶,故宫博物院藏。

      为了增加竹木雕的层次感,可采用镶嵌工艺,将质地、色泽不同的材料通过镶嵌形成图案,还可把玉、石、竹、木、骨等多种材料镶嵌在一件作品上,形成“百宝嵌”。

      木雕

      中国木雕大致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品雕刻三大类。木雕作为陈设、把玩的工艺品,始于宋代。在文人的介入与推崇下,把玩之风逐步兴起,及至明清两代,进入鼎盛时期。陈设工艺品是木雕工艺中的一个传统品类,可陈列、摆设于橱、窗、台、几、案、架之上。木雕还可用于装饰各种家具和其他工艺品如玉器、景泰蓝、瓷器等。

      木雕遍布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有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徽州木雕。

      浙江东阳素以“雕花之乡”著称,东阳木雕大约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东阳木雕保留了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并精细打磨,具有圆滑细腻、精美光润的特征。浮雕是东阳木雕工艺的精华,画面深度在2-5毫米之间,以刻线的力度来体现物体的主体感。东阳浮雕图案讲求“满地雕刻”,即在器物表面雕满纹饰,既密不露地,又充满立体感,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类圆雕小品,最宜把玩,故称“ 暖手” 。沉香木微温,并散发芬芳,更适于制作暖手。

      金漆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特产,又称“潮州木雕”,因其表面贴金而得名。金漆木雕最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后受地方艺术特色的影响,成为一种木雕流派。潮州当地特意配置的一种漆,不仅可使金箔黏附于木上,还可起到防潮、防腐的作用。潮州木雕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清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期,技法由单层镂空发展为多层镂空,构图也由“实实相映”发展为“虚实相生”,画面由此具有了远近、大小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福建龙眼木雕以福州为中心,由建筑、家具装饰和寺庙神像的雕刻发展而来,成熟于明末清初。龙眼木主要产于闽南地区,质地略脆,纹理细密,色赭红。老龙眼木的树干尤其是根部,奇形怪状,是雕塑的良材。因此,树根雕刻是福州木雕的独特品种。当地木雕艺人因势度形,斧劈刀凿,将根部及其折痕疤节雕成各类人物、鸟兽形象,造型生动夸张,结构优美合理。福州木雕磨光、上漆后能呈现出古朴的铜黄或桔柚黄色泽,且永不褪色。

      徽州木雕取材广泛,松、杉、樟、楠、白果等亚硬或软木材料皆可。徽州木雕虽不重材质,却追求题材内容、雕刻工艺和构图线条的完美,这在它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明清时期,徽州木雕以建筑、家具装饰为主,以精美的大面积雕画著称。雕画的题材内容,大多是男耕女织、渔樵耕读,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古典小说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也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品位。

      牙雕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已经采用兽骨、兽牙、兽角等制成器物,与石器、木器、陶器并用。牙骨雕的重点材料是象牙,它纹理细密不规则,表面滑润如玉,而且硬度适中,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雕刻材料。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兽面纹嵌松石象牙杯,可谓殷商牙雕的代表作。

      牙雕工艺水平在宋代得到突飞猛进,其标志是由宋代皇家工艺品作坊文思院所作的透雕象牙套球“鬼工球”,球的表面刻镂有各式浮雕花纹,球内由大小数层空心球连续套成,每一层球里外都镂刻精美繁复的纹饰,玲珑空透。

      明清时期,随着竹、木雕刻艺术的高度发展,象牙雕刻也得到普遍发展。加上中国与南亚、非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象牙原料被引进,牙雕工艺在明清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代,牙雕工艺以北京、扬州、广州为中心,并得到官方、民间艺人、文人雅士的多方参与,发展迅速。牙雕和其他竹、木、金、石等小型雕刻器物一起,成为珍玩、清供的陈设品。当时象牙、犀角雕刻和竹木、金石雕刻并没有严格分工,许多工艺家能够得心应手地加工各种质地的材料,例如明代的鲍天成、濮仲谦,清代的尤通、尚均等都是雕刻的多面手,由此,明清牙雕更多地吸收了其它雕刻技法的长处。清代的象牙雕刻有南北两派。南派又分江南与广东两大流派,江南派奇峭清新、气韵生动,广东派则以纤细精美为特征。北派牙雕以北京为代表,作品风格古朴典雅,常见局部加彩。

      除了单线阴刻、圆雕、浮雕、微雕等雕刻艺术中的常见技法外,中国牙雕还有镂空透雕、劈丝编织、镶嵌茜色三种较为独特的工艺。

      镂空透雕工艺最具代表性的是出神入化的镂空透雕象牙套球,可多至四、五十层,是中国特有的国粹。劈丝编织是利用象牙纹理细致、韧性好的特点,将象牙劈分成宽窄薄厚均匀的细薄片(称“牙丝”),再用这些牙丝精工编织成牙席、丝编宫扇、花篮、灯罩等工艺品。因为象牙只有在温润的环境中才易抽丝编织,所以劈丝编织成为地处亚热带、热带的广东派牙雕的独特技艺。镶嵌和茜色本非牙雕工艺的首创,但经牙雕艺人的融合创新,成为牙雕的特色工艺。镶嵌工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雕刻好的象牙雕刻品的外壁上镶嵌色彩艳丽的其他物质;另一种是将牙片和其他如宝石、彩石等色泽鲜艳的物质一道镶嵌在设计好的图案上。茜色即染色,它能改善单调的色彩,也可遮蔽牙、角自身的色彩缺陷。镶嵌和茜色工艺增强了牙雕制品的装饰效果,使之更加亮丽多姿、异彩纷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