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清平九年 ...

  •   清平九年。初春那依旧带着一丝寒意的风,吹过了宛安城的大街小巷。凌晨的街巷,静得只听见风哗啦啦卷起落叶的声响。
      卢寒翻了个身,睁开了双眼。
      凝神望了床顶片刻,才转头望向身侧。眼前是一张熟睡的脸庞,温和沉静,如婴儿一样的毫无防备。
      一点都看不出朝堂上咄咄逼人的气势呢。
      于是他微微笑了笑,悄然揽衣起身。

      天已经蒙蒙亮了。
      卢寒借着微弱的晨光抽出了压在书册下的折子。这道恳请息兵的奏折,改了又改,辩了又辩,甚至差点让他与敬之翻脸,折腾大半年下来,他都快绝望了,却忽逢转机,得到了贺兰家的支持,如今终于快要尘埃落定。
      他舒了口气,蓦然想起了前日里贺兰盈年的笑容。世代簪缨的贺兰世家,此番也赞同了息兵养民的政策,今日在朝堂,将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了罢。这样想着,心中便有些暖意,这半年多来的艰辛,似乎也能甘之如饴了。
      至于一向反对求和的敬之……
      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男人还在熟睡,有节奏地发出轻微的鼾声。
      敬之今日你可不要再反对我呀……
      他静静地凝视着他,淡淡的微笑一直停留在唇边,直至对方醒来。

      “阿寒,你这么早起?”白敬之一觉醒来就看到卢寒的笑容,不免微有诧异。他们已经有半年的时候,几乎不说话了,更不用说是和颜悦色地相处。因此此时他偏着头回望他,两人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一下子就分不开了。
      温柔的阿寒,羞涩的阿寒,以及倔强的阿寒……脑海中闪过了一幕幕往昔的景象,让白敬之不免留恋。
      过了好久,他才咳了一声,抚摸着后颈嘿嘿笑道:“我差点忘记了,今天还有早朝。”

      卢寒便抿起嘴角,走过去帮他更衣,“御史大人一早从我这宅子出去,若被人看见的话,还真不知会传出什么谣言来。”
      “我才不怕呢。我白敬之这么多年怕过什么?他们要传就去传罢。”
      “可是我怕。”
      “不会吧?你可是上阵杀敌都不眨眼的猛将啊,回了朝还能顶着几乎所有大臣的反对坚持要求和,连和我闹翻都不怕,还怕这种谣言?”
      “呵呵。”卢寒低头帮他系上衣带,“我从来不是什么猛将,你知道的。”

      白敬之自然是知道的。
      十二年前卢寒跟随着白敬之出兵漠北,只是为了贴身服侍他。卢寒自己从来就没有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野心,他只想着,能够陪在敬之身边,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所以敬之在西京为官,他也在西京,敬之随贺兰元帅出兵,他也去北疆。
      当年的白敬之却不那么想。卢寒至今还牢记着,十年前的春初,白敬之在饮马河畔对他说的那一番话。白敬之说:“我不想把你束缚在身边,如果我这样做了,不过是把你从一个牢笼,带到另一个牢笼而已。贺兰老将军说你有统兵的才华,所以你应该留在这里,建立你自己的功勋。我知道阿寒你只是想服侍我陪伴我,可我今天站在这里,却是想要告诉你,我白敬之想要的,不是男宠、奴仆,而是一个能与我并肩而立的兄弟。你能做到么?阿寒。”
      那是白敬之受伤回京的前夜,银色的月光照在饮马河的冰凌上,碎成一块一块。在刺骨的风中,卢寒点了点头,从此留在了北疆,直至北疆失守,迁都宛安。

      一转眼就十年过去了。
      卢寒站在门边,在清晨的露水中目送白敬之离去。
      十年前他在饮马河畔送他离去时,两人都还年少。如今……
      如今白敬之是工部侍郎兼监察御史,是朝中主战派的重要成员。而他卢寒,荣升羽林右将军驻守宛安后,就不顾一切异议地站在了主和这一边。

      我真的从未想过与你相争啊,敬之。
      其实昨晚敬之不约而来,就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自从大半年前,卢寒在锦华宫的夜宴上,提出了息兵养民、纳币求和的想法后,在一片哗然声中,白敬之拂袖而去,从此就再也没有来往。
      但昨日两人终究好好地谈了一番,看起来似乎也解开了多日的隔阂。
      敬之说:“你我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大齐百年基业,为何要争得你死我活呢?
      卢寒便抿唇笑了笑,把手覆在他冰凉的手背上,温言道:“我从未想过与你相争……”

      --------
      宛安城地处青州,气候温暖湿润。初春的风,虽然还带着一些冬天的寒意,更多的却是春日的生机。道旁的香樟树,纷纷换了新叶,曦阳初起,照着满街满目的绿意。若沿着青石街向东,在樟树尽头便可以看到重重飞檐的巍峨宫阙。
      卢寒在景安门下了马车,踏上了青石铺就的御阶。御阶两边是新植的秋焰莲,这是旧都名花,本来要到初秋才会开放,可在青州温暖的气候下,春日里就开出了一片红艳。
      只用了还不到五年的时间,大齐朝廷就在宛安城的废墟上,建立了九重宫阙,皇家威严。虽然,不得不用青石代替了昂贵的白玉,每年都要新种一遍秋焰莲。

      卢寒想起白敬之也很喜欢这花,但是迁都宛安以来,本就名贵的秋焰莲,愈加昂贵,一株便要千金。白家虽是大齐六大世家之一,可南渡的时候兵荒马乱的,除了一家子的性命外,啥也没有带来。如今白敬之的俸禄,要养白家上下几十口人,再喜欢的花花草草,也不能再留恋了。
      那么等议和的事完结了,送一株秋焰莲给敬之吧,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卢寒心中盘算着,脸色便露出了微笑。想着想着就到了临鸾殿外,他整了整朝服,端正地跨入大殿。

      天色还早,殿中燃着明火,可今日彷佛不同以往,大臣们早早就聚在了一起。白敬之站在人群中,抬眼看见卢寒进来,便不动神色地点头致意。
      卢寒只是向身侧的大臣说话,彷佛没看见白敬之似的,眼底却不知不觉地漾开了笑意。

      之后等待了近一个时辰,年轻的皇帝才姗姗来迟。他倚着御案坐下,然后有气无力地向群臣道,“有事快奏,无事退朝。”
      卢寒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上前一步,道:“臣有事启奏。”
      “还是原来那事么?朕烦了,你们吵完了再来禀报。”皇帝不耐烦地挥手。
      “陛下,微臣已和贺兰将军,叶尚书,白御史等人商讨过了,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和谈之事已刻不容缓。”
      “他们都支持你?”这下皇帝来了精神,“贺兰卿,卢卿所言可实?”
      “属实。陛下,臣认为目前虽没有收复北地的军力,却是韬光养晦的好时机。”贺兰盈年与今上齐越自小一起长大,所以即使在朝堂上,说话也不避讳。无人会责、也无人敢责贺兰家的不是。贺兰世家功勋卓著,当年与太祖皇帝一起打下大齐的江山,坊间传言太祖皇帝甚至说过,朕的子孙若有不肖,这江山,就让贺兰家拿去罢。
      “哦。”皇帝应了一声,转头问白敬之,“白卿的想法呢?朕没记错的话,白卿此前一直反对议和。”
      “臣今日仍反对议和。”白敬之回头看了卢寒一眼,朗声道,“但臣以为,此事久拖无益,该做个决断了。”

      敬之啊敬之,你总是这么固执。卢寒听了心中暗道。他并不生气,以他熟悉的白敬之的性格,不死磕到底才是奇怪的事,不过有了贺兰世家以及兵部尚书叶廖深的支持,白敬之的反对并不会起什么作用。何况,还有圣意在上。
      卢寒抬头,望向高高在上的皇帝。方才还有气无力地倚着御案的齐越,此刻已挺起脊梁,显出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
      “诸卿,还有什么意见么?”他道,“没有的话,朕即刻下令,着人筹备议和一事……”

      “陛下,臣有他事禀告。”忽然间,群臣中站出一个老臣。
      “什么事?郑爱卿。”皇帝显然不高兴被打断。

      卢寒回头望了一下,不由暗自皱眉,礼部侍郎郑谦佑,这个时候站出来想干嘛?兵家之事,与礼部没有丝毫的关系。之前的争论中,也从未见他出来说过半句话。卢寒知道礼部那帮老头暗中都是反对议和的,但这不是礼部该过问的事,所以他们也几乎从来不发表意见。
      “微臣要弹劾,羽林右将军卢寒,欺君罔上。”
      “欺君?哈哈,郑老爱卿您糊涂了……”皇帝看看卢寒,再看看郑谦佑,放声大笑,“卢将军在外征战多年,一向纪律严明,从不谎报军情……”
      “臣有证据。”郑谦佑一本正经地道。
      皇帝止了笑,“证据?郑爱卿你可想明白,诬陷大臣的罪可不轻。”
      “老臣不怕死。请陛下即刻着令廷尉府,往白御史家中搜查,便可明白老臣的意思。另外,还请凌尚书派人往户部取档。”
      “你弹劾的是卢卿,这和白御史家,和户部又有什么关系?”贺兰盈年在旁边说道。

      而皇帝见他一脸正气的样子,不由犹豫了一下,目光投向卢寒。
      卢寒低着头,一言不发,更让他心中有了怀疑。 “穆爱卿,你立刻率领廷尉府将士去白御史家,不得耽误。凌爱卿,你派人去户部。至于郑爱卿,你告诉朕,卢将军在什么地方欺骗了朕?”

      “陛下,让臣自己来回答罢。”卢寒的脸色有些苍白,他看了看白敬之,白敬之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
      抬起头面对着年轻皇帝狐疑的神色,卢寒深吸了一口气,镇定地说道:“臣欺骗陛下的,是臣的身份。” 其实郑谦佑说到户部时,卢寒就知道,他们要拿这个置自己以死地了。
      隐瞒了多少年,以为除了白敬之就无人知晓的秘密,终于暴露在众人眼前了。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事到如今还能辩解么?
      恐怕都连累敬之了。
      卢寒在心中愧疚,而白敬之像是猜到了他的想法,侧过脸来看他,目光温和而平静。这让他安心了些,想好了接下来的说辞。
      “身份?你想说什么,卢爱卿!”齐越有点莫名其妙。

      “陛下,”卢寒道,“臣,不,下奴本来,是不该站在这里的。” 他低下头去,看着地面,“十年前我欺骗了白御史,告诉他我是他早逝的姑姑,卢夫人在眉州丢失的孩子。白大人很单纯,他相信了,所以他带我离开了眉州,到了京城。后来我又跟着他一起从军,再后来的事情,陛下都知道的。”
      他抬起头,坦然地望向皇帝,“而实际上,我只是眉州云罗城一个商人家中的,一个普通的奴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清平九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