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弃学去南方 ...
-
1997年的冬天,一个不下雪的冬天和一个不下雪的地方。快过春节了,也理所当然的放了寒假,跟往年一样小江回到了家里等过年,等待未可知的明年。跟所有以前的春节前没什么两样,大家都很闲了,每天听从爸爸妈妈安排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再等天黑,等明天。
对面的那家人的一对儿女今年回来过春节了,家里似乎每天都很闹热。他们在那附近是比较早出去打工的,家里修了新房子,还让父母把家里的地给别人种去了,这让小江很羡慕。对面那家人姓杨,有四个子女,说来很麻烦,老大嫁给了小江的一个叔叔,就是小江爸爸的亲堂弟;老二嫁给了小江的亲表哥。于是老杨家的老大就是他的婶婶,老二却成了他的表嫂。然后老三呢是小江哥哥的小学同学,最后就是老四了,老四跟他,什么关系也没有。
97年,小江的家里已经很穷了,书面语是拮据,其实就是穷。在当年的当地,谁家春节没杀猪就表示那家人很拮据。小江的哥哥读了四年中专今年终于毕业了,在爸爸花了些钱找了些关系后也终于到了临近县城的一个厂里工作了,但还是偶尔回家里拿粮食去吃,小江的高中也念了两年半了。前面这几年造成的后果就是家里过年已经两年不能杀猪了。鉴于上面的这些原因,小江决定跟爸爸说一件事情,就是春节后跟着对面的那两兄妹去一个名叫作东莞的地方打工。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刚开始父母都很迟疑,哥哥也不怎么赞成,但是大家都明白一件事情,就是这一步必须得这么迈出去,也就是早些和晚点的问题,其实没什么两样。最后大家还是都同意了,没再说什么,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就都在为去东莞的事情做着准备。
因为跟老杨家有着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小江爸爸决定请老杨的儿子和女儿吃顿饭,喝点酒说说这个事情,请他给帮个忙。后来饭也吃了,酒也喝了,事情也就这么说定了。杨家老三也一副仁者的姿态一口答应下来。
酒足饭饱之后杨三把小江爸爸托付的事情应承下来,然后大家就开始了出行的准备。这次同行的听说还有老唐、秀妹和一个叫小段的,都是在杨三的带领下去东莞的。小江爸爸把一千多的路费给了杨三,然后就等着出发的通知了。杨三他们到镇上预订了火车票,因为是春运,手续费已经高过了火车票本身的价格。火车票订好了,那出行的日子也就定好了。
因为第二天要很早很早赶到成都去坐火车,所以前一天下午一行人就到镇上秀妹家去住,好坐第二天最早的一趟车到成都然后才能赶得上火车。
临行,小江的外婆、妈妈、哥哥还有个小他八岁的表弟都来送他。外婆和妈妈早就哭起来了,其他人因为是男的,所以就用沉默来表达了。送到村口的时候外婆和妈妈已经哭得很厉害了,所以爸爸就没让他们再送了,剩下哥哥、表弟还有爸爸同行。小江用眼睛瞟了一眼后面,没有敢回头。快要到乘车的地方的时候,只有十岁的表弟把自己脖子上的玉观音取了下来给小江戴上,还说:“二哥,路上小心点!”多么质朴的关心哦,或者他什么都不明白又或者他什么都懂。上车了,跟哥哥和表弟再见后,爸爸还是跟着一路颠簸送到了镇上,他要看着小江上了到成都的长途汽车他才会放心,其实哪里放得下的心呢???
秀妹家,寒暄之后就没什么了。秀妹的爸爸是个教师,他们老家跟小江他们同村,所以跟小江爸爸其实比较熟悉,然后就聊了起来。小江跟所有的人都没话可说,说什么呢?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心里翻来覆去,都已经说不清楚是激动、害怕、忐忑还是伤心了,恐怕更多的是踌躇满志。
第二天,天没亮大家就都起床了,吃过早饭就出发,挤上了到成都的大巴车,没有拥抱、没有挥手、也没有说再见,在象征性地相互对视之后爸爸说:“到了记得给屋头写信。”在回答“好”之后汽车就开动了,载着一大车怀着异样梦想的人还有百感交集、踌躇满志的小江向成都去了。
到了成都之后,小江生平第一次见识了繁华也见识了浅薄的成都人对农村人的不屑。
公交车上很拥挤,所以小江他们一行就显得很不讨大家喜欢,因为都背着个大大的背包,那种民工普遍都背的帆布背包还有编织口袋。所以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只看了半眼就知道他们是群民工,于是就呵斥他们把所有包袱放到驾驶员旁边的汽车引擎盖上,他们也都这么做了。小江在放了东西之后就站在了驾驶员旁边,用手拉住了不锈钢的扶手,因为早就没座位了,也只能这样站着。售票员很大声的吼到:“往后面站,站到后面去!”小江不知道她在跟谁说话,只顾尽情欣赏这都市的繁华了,直到售票员推了他一把骂到:“喊你往后面站,不要挡在这里,你是瓜的唆?不听招呼,喊你爬下去哈!”因为害怕真的被赶下车,再加上小江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售票员关于他是瓜的这个问题,他只好往后挪了几步,然后心想:“我怎么会是瓜的呢?我读书不是每年都还得了奖状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汽车很快就到了火车站。
满以为就可以直接坐火车了,这不但是小江第一次出远门,也是他第一次坐火车,说来心里还有些向往。因为当时给他们订票的人没能给他们订到票,他们就只好另外想办法,那就是买更贵的高价票。在找寻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找到了到广州的火车票,票价已经翻了两翻了。无奈之下,大家还是只好任票贩子宰割,买了票准备上火车。黄昏,在脚尖碰脚跟,前胸贴后背的亲密接触之后,终于,一行人还是挤上了火车找到了座位,等待向一个曾经被以为满地是黄金的南方城市出发。
火车启动了,没人看到小江的欣喜,因为是第一次坐火车;因为是第一次出远门;因为这趟列车是往一个被以为满地是黄金的城市驶去的;还因为心底无限的憧憬:自己能挣了钱,可以给父母寄回来;可以给爸爸妈妈买他们一直想要却又不敢买的东西;也可以把家里的房子重新修一遍;家里也可以每年过年都杀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