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章八 ...

  •   没过多久,赵云听说周瑜欲进取西川,可惜半途染病,死于巴丘。
      他将消息告知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正为荆南四郡征调赋税以充军实之事而烦恼,埋首于书案上的书简,听闻此事,也没从军务中抬头,只是淡淡地说道,“知道了。”
      赵云清楚,尽管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但若说心中毫无悲痛之情,惋惜之意,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果然,当天夜里他随诸葛亮去刘备处禀告军务的时候,就听见诸葛亮对刘备说,他要到吴郡为周瑜奔丧。
      刘备虽然觉得此事大为不妥,然而诸葛亮据理力争,态度坚决,最后还是不得不同意派诸葛亮前去吊丧。
      末了,刘备走上前,握住诸葛亮的手,殷切地说道,“先生此去,路途多险,备实乃放心不下。若能派遣将士随军师前往……”
      “既然如此,便让赵云随亮前去。”诸葛亮没等刘备说完,便抢先道,“主公,东吴既非险地,子敬又知晓都督生前便与在下相交,此番来回,亮定能安然无恙。如今再有赵将军在侧,主公大可放心。”
      刘备这才点点头,“既然如此,先生快去快回吧。”
      “那容在下这就去准备。”说罢,诸葛亮便告退了。
      赵云正欲跟上,刘备却叫住了他,“子龙,先生此番前去,你自当贴身照看。”
      “末将明白。”
      “还有一事,子龙记得多留意先生言行,但不可被他知晓。”
      “这……”赵云微微皱眉,刘备吩咐他这事,倒显得对诸葛亮大为不信任,心中不禁纳闷,平日诸葛亮为刘备做事,可谓是勤勤勉勉,尽心尽力了,却不知道招来刘备的猜疑。难道那日诸葛亮与他私自前去江陵之事为刘备所知?可若是如此,刘备便不会如此吩咐他了。
      “子龙不必疑虑,先生对我如何,我岂会不知?只是……唉。总之,子龙照做便是。”
      “末将记得了。”说着,赵云也领命告退。他看刘备最后的样子,神情复杂,满腹心事,但又实在不解刘备此番私下的命令是为何。究竟要怎么做才好,此刻赵云心中也纠结了。

      “呜呼公瑾,不幸天亡!修短数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若有灵,享我蒸尝!”诸葛亮设祭祀之物于周瑜灵前,亲自奠酒,跪倒在地,众人听之,无不随之悲戚。
      只见诸葛亮自袖中取出祭文,锦帛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工整却隽秀,众人心中疑惑之际,便听诸葛亮读道,“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一字一句,声泪俱下,其文凄伤,其情哀切,是以众将与文儒听罢,都暗自垂泪。
      这时,诸葛亮一边将锦帛祭文焚于周瑜灵前,一边继续说道,“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注6]
      最后,诸葛亮在周瑜灵前,再是深深一拜,这才勉力起身。这时,鲁肃前去扶他,赵云分明看见,他好像低声地在对诸葛亮说些什么,可惜声音极小,怕是只有诸葛亮一人才听得见。
      不一会儿,连周瑜的夫人,小乔也从白帏后抱着琴出来了。目泛泪光,神情哀凄,却仍丝毫不损她那倾城倾国的美丽。她先是对诸葛亮盈盈一拜,诸葛亮怕一时唐突,不敢伸手去扶,只好劝说,“夫人不必如此。”
      小乔却摇了摇头,然后将琴递了过去,“夫君生前,与先生相交,临终前曾有交代……先生那日走得太急,忘记将‘沧浪’带上……他、他说,日后先生……前来拜祭,就让我将此琴转交于先生。他还说……请先生勿忘、勿忘当日之言,好好珍惜……”说罢,小乔泣不成声。
      诸葛亮小心翼翼地接过了琴,对她说道,“都督之言,亮铭记在心。还请夫人……节哀吧。”
      小乔泪眼汪汪地再看了那琴一眼,似是不舍,但终究没再说什么,便退回到里头去了。
      诸葛亮看着怀中的“沧浪”,心中不仅怅然,当日之事,仿佛就在眼前,可周瑜已死,当真“从此天下,更无知音”。——普天之下,怕是没有人敢与周瑜一样,哪怕八十万曹军压境,他仍敢与他泛江对饮,所以,纵有“沧浪”,他又当弹与何人听?

      返回的时候,诸葛亮在江边上遇到了庞统,庞统笑他此番前来江东演戏,名为吊丧,实则趁机图谋。
      诸葛亮点了点头,“士元此言不差。我猜都督临终,必然交代吴侯,曹操与我主皆为虎狼,留下,必成大患。吴侯若当真采纳其言,不日我主新借的南郡,怕是就要被收回了。如此一来,荆州便不受控制,我主危矣!”
      “所以你借以吊丧之名,前来游说吴侯。听说你那祭文,在场众人听之,无不涕零。当真是懂得收买人心,想必你此行是毫无障碍了?”
      “吴侯已答应孙刘交好,共拒曹操。”
      “我若是周瑜,那日便要从棺木中跳出来,将你斩于剑下!”庞统叹道,“你真欺吴地无人了!”
      “都督临终前,已知道我会前来祭拜他了。”诸葛亮没看庞统,反而将视线投于茫茫江水之上,“其实,他明白,合则两家得利,分则两败俱伤。但他没有办法,周瑜这一生都耗在了开拓东吴霸业之上,越是到头,他越是急进。有些事情他比谁清楚,怎么样做才是最好的,可他不能选择最好的,只能选择最快的。”
      听罢,庞统也不说话了。两人并肩在江边上又站了许久,诸葛亮才对庞统说,希望他前去襄助刘备。
      庞统点点头,当场应下了。
      送诸葛亮上船的时候,庞统拉住他,“孔明,我是知道你的,你吊祭周瑜,是出自真心。”
      “士元,你不用安慰我。”诸葛亮笑了笑,庞统自然地松开了手。他见到,诸葛亮眉目间都是深深的倦意。

      “子龙,借我靠一下。”坐在船舱里,诸葛亮忽然这么说了一句。
      赵云没有回答,他只是坐了过去,诸葛亮将头枕在他的肩上,整个人都倒在了他的怀里。
      他知道,周瑜的死,诸葛亮一定看得比谁都清楚,所以才会比谁都遗憾。不然他不会连夜奔赴江陵劝阻,只可惜,即便是如此,却仍是无法改变对方执意而为的结局。而且,两人又各为其主,诸葛亮纵然心中再有遗憾,此番前来祭拜,到头来不过是他以谋求刘备的霸业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冷静至此,连旁人看了都不禁为之痛心,更何况是诸葛亮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苦闷之情?
      可赵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安慰他。尤其是在见到身为诸葛亮同门的凤雏庞统都无话可说的时候,自知自己嘴拙的他,更是唯有沉默以对了。
      那时候赵云还不知道,对于诸葛亮而言,有时候无声的陪伴,比什么语言上的宽慰都来得有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章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